10第十课 将进酒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8
《将进酒》【篇目分析】一说此诗写于736年,作于诗人两入长安之间。
其时岑勋千里寻访李白至嵩山,元丹丘请李白再至嵩山相会,遂有此诗。
将,请;将进酒,是劝酒词。
全诗共30句,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10句,写得意尽欢。
前三句,写眼前景:大河之来,势不可当;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君不见”是呼告手法,用夸张,由空间之浩瀚转入时间之短暂,也是起兴、反衬。
次三句,写人生短暂,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尤其如此。
“悲白发”的主语或省略不明(“高堂”为状语),或指父母,或指“明镜”(拟人);青丝成雪,写巨人的悲伤,是夸张和比喻。
由大河之绵渺而及生命之短促,情感是悲观的。
“人生”两句则由悲观而达观。
“得意”指逢知己,举酒向月,可得欢畅。
这是一时失意的豪语,失意之后而言得意,尤见豪迈。
“天生”两句因达观而自信:虽怀才不遇但仍渴望用世,自信功名利禄唾手可得。
“必”、“还”突出了这点。
“千金散尽”还体现出重情谊的性格,“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
第二层次,次14句,写痛饮狂歌。
“烹羊”两句写宴会之盛大,饮酒之豪爽。
“三百杯”用东汉大儒郑玄典故。
“袁绍辟玄,及去,饯之城东。
(马融)欲玄必醉,会者三百余人,皆离席奉觞,自旦及莫,度玄饮三百余杯,而温克之容,终日无怠。
”(《郑玄别传》)“岑夫子”四句写劝酒。
“与君”两句写狂歌。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这八句的情感是欢畅的。
“钟鼓”两句表达对利禄的轻视,诗人求用原本为“寰区大定,海县清一”;长醉不醒,则是无路可走的沉痛。
“古来”两句写古往今来圣贤之辈多不被理解,惟有杜康解忧,饮者留名,如竹林七贤辈。
“陈王”两句则是举曹植佐证,有以子建才高遭忌不得大用自比的意味。
谢灵运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这六句是歌的内容,其情感是悲愤的。
第三层次,末6句。
写买醉销愁。
“主人”两句呼主人沽酒,似乎元丹丘家中酒不够喝,颇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直率近乎狂放。
乐府诗《将进酒》拼音及翻译整理————————————————————————————————作者:————————————————————————————————日期: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qiāng进jìn酒jiǔ李lǐ白bái君jūn不bú见jiàn黄huáng河hé之zhī水shuǐ天tiān上shàng来lái,奔bēn流liú到dào海hǎi不bú复fù回huí。
君jūn不bú见jiàn高gāo 堂táng明míng镜jìng悲bēi白bái 发fà,朝zhāo如rú青qīng丝sī暮mù成chéng雪xuě。
人rén生shēng得dé意yì须xū尽jìn欢huā,莫mò使shǐ金jīn樽zūn空kōng对duì月yuè。
天tiān生shēng我wǒ材cái必bì有yǒu用yòng,千qiān金jīn散sàn尽jìn还huán复fù来lái。
烹pēng羊yáng宰zaǐ牛niú且qiě为wéi乐lè,会huì须xū一yì饮yǐn三sān百bǎi杯bēi。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李白《将进酒》细读精讲教材原文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文讲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
他一生嗜酒如命,饮酒、醉酒、写酒,酒催诗生,诗随酒发,酒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他的生命之中。
酒带给李白一种飞动的气势、一种飘逸的灵性、一种往来于天地的绝对自由(高建新),得意时举杯豪饮,失意时亦能借酒来派遣愁绪。
正如闻一多在长诗《李白之死》中所写:“(李白)手指着酒壶,‘若不是你们的爱护,我这生活可不还要百倍地痛苦?啊!可爱的酒!自然赐给伊的骄子——诗人的恩俸!’”李白在诗中点酒,在醉中作诗,《将进酒》便是李白将诗与酒完美融合的代表作之一。
将进酒,请饮酒。
李白本是与岑勋到友人丹丘生家做客,却在登高畅饮间打破了礼仪常规,反客为主,写下了这篇劝酒歌,将胸中所积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向友人抒发出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黄河自西而来,直奔东海,一去不返,而人的青丝白发也不过在朝暮之间。
在知天命的年纪,在永恒大自然面前,他悲,悲韶光易逝,悲生命渺小,悲人生易老。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消极哀叹从来就不是李白的风格,他以强烈的自信和洒脱代替了痛苦和悲愤,他似乎又变回了那个傲岸不屈的豪侠诗人。
但他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欢”吗?其实不然,李白看似是在宣扬“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思想,实际上是旷达之下的无奈与自我安慰,人生得意实是人生失意。
教案首页
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
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9.诗歌的思想性
作品本来是诗人在失意之时感叹人生短促,主张及时行乐的,但写来却是大气磅礴,充满了一种英气勃发的豪迈精神,使人读后不但没有感受到消极,反而为一种昂奋开朗的情绪所感染。
开头那黄河之水从天而来的奔腾气势,正是诗人精神面貌的生动展现。
对自己的才干,他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高度自信;对于人们十分珍视的财富,他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豁达。
他以饮酒为人生的最大乐趣,“会须一饮三百杯”,被极度夸大了的酒量表现的是他的豪情和胸襟;他将长醉不醒看做是一种人生境界,觉得比“钟鼓馔玉”更为珍贵;他陶醉于饮酒之乐中,将古来圣贤都不放在眼里;他可以将“五花马、千金裘”都拿来换酒喝;而用酒来浇的愁也不是一般的愁,而是绵长不尽的“万古愁”。
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精神气质的诗化。
这样的气魄,这样的胸襟,这样的力量,充分表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思想个性和艺术个性。
(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三、总结全文
读李白的这一首《将进酒》确实能让我们看到诗人深藏着的一颗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积极用世的痛苦心灵。
产生审美感受,但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还是一种消极行为。
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赠诗给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种豪放不羁的洒脱一旦与酒结缘是要以付出生命的健康为代价的。
所以,敬其人,好其诗,却不可模其行。
正所谓美酒诱人,可不要贪杯呦!
四、布置作业
1.谈谈自己的体会。
(1)诗中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豪情万丈,千古流传。
它是诗人自我价值的宣言,一反“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失望与消极,有力地展示了诗人深藏着的一颗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积极用世的痛苦心灵。
请结合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附录资料
集评
李白的诗,是第一流的浪漫主义作品,他在盛唐时期诗坛上的情况,正和雨果在法国、拜伦在英国一样。
游仙、饮酒、美人,是他的浪漫主义形式;嵚崎、历落、狂妄、傲岸,是他的浪漫主义精神。
(施蛰存《唐诗百话·将进酒》)
格律要约束,诗人要反抗,两个相反的力量便形成了张力……李白的乐府歌行所以气势奔放,一大原因在于他不避散文的句法,他不反抗散文的压力,散文倒过来反抗诗的格律。
(余光中《缪斯的左右手——诗和散文的比较》)
中国的诗歌传统中并不缺少及时行乐诗和饮酒诗,但此前从未有过一首诗以如此蓬勃的活力向读者述说。
诗中说的是一件事:“人应该饮酒以忘记世上和死亡的忧愁”;它还说了另一件事:“与我同醉,不要吝惜金钱。
”但诗人近乎疯狂的呼喊淹没了这种对社会礼法的极大违抗。
([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盛唐诗》,三联书店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