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森隶书《兰亭序》
- 格式:pdf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30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一.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
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中文名: 王羲之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303年,一作321年 逝世日期: 公元361年,一作379年主要成就: 书法代表作品: 《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所处时代: 东晋 称号: 书圣1.人物简介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 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
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
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
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
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
《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
“文革”期间,墨池遭毁。
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
汉字风神校正与释文1.欧阳中石书法联释文:眼界高时无碍物心源开处有清波岁乙酉初冬中石【简介】“学者”改为“学书”;2.刘炳森书法释文:艺海凌波锡熊先生雅正刘炳森书于瑞德草堂【简介】“研究院”后面应为“,”;“书艺高以...”改为“书艺向以...”3..启功书法《口占一首旅途》释文:华岳齐天跻者稀如今俯瞰有飞机一拳不过儿孙祥万仞高岗也振衣旅途口占一首启功【简介】标题改为《飞行旅途口占一首》;“融会了顷、柳、欧、赵”中“顷”应为“颜”。
林散之第一草书《中日友谊诗》释文:黄河之水远接天,赤县扶桑两地连;千数百年唐盛日,早通通宝开元钱。
红白樱花烂漫开,盈盈一水送春来;愿祝此花香不散,千秋百代好同栽。
好风吹面至东瀛,两岸幽情日日深;有笔如花花似锦,愿从兰芷荐春心。
喜接嘉宾颜笑开,烟光如海望蓬莱;遥期桂子秋登日,八月金黄君再来。
【简介】“是瘦劲圆涩”改为“一是瘦劲圆涩”;后接“遒健雄浑”不是“道”;“革书”改为“草书”;“4个字”改为“四个字”;4.郑板桥书法中间书法释文: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左:酒罄君莫沽,壶倾我当发。
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
我虽不善书,知书莫如我。
苟能得其意,窃谓不学乎。
右:晨星断雁几文人,错落江河湖海滨。
抹去春秋自花实,逼来霜雪更枯筠。
女称绝色邻夸艳,君有奇才我不贫。
不买明珠买明镜,爱他光怪是先秦。
【简介】郑燮(xiè)【注:不知道拼音标声调不】“诗、书、画均旷世独或”改为“独立”;伊秉绶清诗宗韦柳,嘉酒集欧梅。
款识:阏逢阉茂之春,伊秉绶。
释文:白云抱幽石,华馆寄清波。
款识:书为芝房三兄雅属。
乙亥仲秋,汀州伊秉绶。
【简介】“字组似”中“组”改为“祖”;《留春草堂诗抄》改为《留春草堂诗钞》;“这句话对应伊氏艺术再恰当不过了”中“艺术”后加“的概括”2 书谱释文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
隶书著名作品
隶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体,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隶书作品,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作品的简介: 1.《孙子兵法》:作者孙武,主要讲述战争策略和战术。
这部著
作在隶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兵书之祖”。
2.《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
这份祭侄文稿是他临终前留下的遗书,书写于一块大理石上。
这份隶书作品被誉为中国书法的“国宝”,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3.《岳阳楼记》: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一篇散文,记述了他
在岳阳楼上所见所感。
隶书版本的《岳阳楼记》曾被清代书法家八大山人誉为“天下第一”,至今仍为后人所推崇。
4.《兰亭集序》: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写的一篇序文,记述了
他举办的一场饮酒赋诗的盛会。
这份隶书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这些著名的隶书作品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品,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
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 1 -。
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精品大观(三)《中国当代书法大观》,是一部集当代著名书画家书法作品的著作,全书共收集了116位中国当代名家的书法精品,这些作品极其珍贵,件件都是精品,在其它地方极难见到,希望大家欣赏后对学习书法有所帮助。
篆刻《中国当代书法大观》本书主编是著名画家阎正先生。
本书顾问为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
红学家、书法家周汝昌先生为书作序。
本书封题由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题写。
本书扉题一由中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
本书扉题二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
《中国当代书法大观》封二封三下面这3张图片之所以每一次发文时在正文前重复出现,是因为这几位书法大家的题写实属难得一见,目的是为了让没看到的朋友们都能欣赏到,同时也是体现了这本书的珍贵!舒同为《中国当代书法大观》书写题扉启功为《中国当代书法大观》书写题扉沙孟海为《中国当代书法大观》税额题扉本文这次还是按顺序选取了21位书法名家的作品,21位书法家分别为:刘子善、刘云泉、刘自读、刘叶秋、刘炳森、刘海粟、刘艺、刘江、刘顺、朱关田、朱复戡、朱焰、邢士珍、沙曼翁、沈鹏、沈延毅、沈觐寿、李长路、李志敏、李苦禅、李宗海。
《中国当代书法大观》名家书法精品正文:一、刘子善。
刘子善,一九二六年生,安徽全椒人,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金石学会副长,安徽省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安徽分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出版有《刘子善书法选集》、《刘子善书正气歌楷草两体》等著作。
刘子善先生德艺双馨,凡认识他的人,对其人品、书艺无不钦佩有加,他从不将书法作为邀名射利的手段,而是作为人生应有的一种修养,他的创作,是在完善自我艺术的同时来完善自我人格的过程。
二、刘云泉,号鲶公,斋馆锄园、朵庐,一九四三年生,四川省射洪人。
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评审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川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
隶书有名的碑帖
隶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写体系,其书写特点是部首清晰、笔画精细、规整整齐,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隶书碑帖是隶书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以下是其中几个著名的碑帖:
1.《广陵散绝句》
这是东晋时期隶书大家王羲之所书,记录了其在广陵期间的见闻和感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之一。
2.《麻姑仙坛记》
此碑位于河南洛阳白马寺,是南齐时期司马相如撰写的一篇散文,王羲之为其书写隶书,其笔势雄健有力,较好地表现了文章意境。
3.《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品之一,原本是一份招待宴客的帖子,后来被赋予了文学意义。
此帖不仅书法精品,而且其内容也有深意,成为了中华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4.《洛神赋》
洛神赋是东晋时期大文学家曹植所作,此碑为唐代张旭所书。
张旭隶书流畅,书写妍丽,富有变化。
此碑不仅是隶书艺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王羲之碑廊王羲之出生于公元303年,当时是中国大分裂的年代最为动乱的时期。
王羲之就出生在这个年代,其实是西晋末年。
当时,西晋王朝灭亡,东晋王朝还没有建立起来。
所以说王羲之出生在东晋或西晋都可以,王羲之出生在晋朝。
在公元315年,也就是北方最为动乱不堪的年代。
当时琅琊王氏作为琅琊国地势最为显赫的家族,为了躲避与北方匈奴的战火举家南迁去了浙江。
当时有一个著名的“永嘉南渡”(北方一些比较大的有势力的家族南迁的一种现象)。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我们碑廊中的碑刻。
1.舒同老先生的“晋王右军洗砚池”晋是指晋朝,右军是官职;王氏家族世代为官,王羲之是最高官职右军相当于四品官。
2.“琅琊众望标千古,王草颜真冠书府,我今执笔也题碑,鲁班门前弄大斧”启功提写,启功第二届书协主席也是爱新觉罗的后代,也就是说他是皇室的后裔。
说王羲之和颜真卿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如今我来到临沂王羲之故居题字写碑还是谦虚点好!3.这块是浙江书法主席沙孟海的作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称之为“南沙北王”。
这里的“南沙”就是指沙孟海,在后面我们还能看得到“北王”的作品。
4.张仃的“翰墨铸情,云汉为章”。
他是中央工艺美院院长,我们国家国徽的设计者,同时,咱们朋友有去过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的话所看到的馆徽也是他所设计的。
5.王学仲天津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滕州真、草、隶、篆具佳,也是我们国内唯一一位活着就给修建纪念馆的人,在书法界成就非常高的的人。
看到他的字有人说怎么是孩子写的?其实不错这块碑就是“童体”。
他来到王羲之故居如同孩童见到了老师一样,像初学的儿童故意写成“童体”。
6.费新我—左臂书法家,“先贤已往,池水犹香”就是他用左手写的。
在56岁时右手生疾,开始用左手写字,右手比左手写的还要好所以又称为“江南一枝笔”。
7.“笔飞墨舞,震古铄今”廖文静,书法家据说是徐悲鸿的夫人。
8.王遐举的“龙跳虎卧”南沙北王中的“北王”9.“适我无非新”关山月广东阳江人。
人类文明进程划分不朽的书法艺术和人类文明进程与时同长文/观鹅会意自从传说盘古开天劈地产生了人类,人们就在生活中无时无刻地发现着美创造着文明。
在冰河时代,人类最早居住在很深的洞窟里,他们把生活经历狩猎中所见所闻的马牛鹿等动物,用矿物质颜料绘画在了岩壁上,手法极为简练,形象十分传神,故称洞窟壁画,这就是人类艺术作品的起源,所以说艺术作品它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精神产物。
当代艺术作品的范畴是比较宏大的,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视觉艺术(造型艺术);一类属于听觉艺术。
从表现手法上可分为:音乐、舞蹈、戏剧、书法、绘画、工艺、摄影、雕塑、建筑、影视、动漫、文学等。
艺术家不论是创作的哪一类艺术作品,在其作者娴熟技法表现的背后,必然凝聚着作者的学识修养、思想境界、思想情感、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对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认识。
书法艺术大概是人类艺术种类中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因为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早期汉字甲骨文而诞生的,简单地说书法就是高于写字的艺术创作。
被誉作书圣晋代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王羲之前辈,他在《用笔赋》中论书法曰:藏骨抱筋,含文包质。
意为:一幅震撼灵魂精美的书法艺术作品,必然饱含着作者的精、气、神、骨、肉、血;必然包含着作者的学识修养、精神品质;必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他书写的《兰亭序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欣赏高水平的书法艺术作品,是一种沉浸在艺术美的精神享受过程,看客怎样才能用高水平的鉴赏眼光和欣赏标准去欣赏高超的书法艺术作品呢?这就需要看客是否具备了一定的学识修养、艺术修养和书法艺术专业知识,同时也涉及到欣赏标准和欣赏方法的问题。
会欣赏与能创作是一个习书者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当一个书法爱好者,经过多年的读帖临帖实际,打好了坚实的书法技巧基础,娴熟地掌握了运笔、结构、章法、纸墨相发,以及书外功国学修养、文学修养、艺术修养,自然就进入了脱茧化蝶阶段,为什么在打好了坚实的书法技巧基础之后,还要去欣赏历代书法家书法作品呢?这和博览群书是同出一辙,为的是广取博收开阔眼界,如得到名师指点,将别人的书法艺术技巧和修养,融入自己书法艺术的实践之中,使之逐渐形成自己的书风。
一.填空题1.王羲之在书法史上被尊为(书圣)2.汉代的书法以(隶书)书体为主3.楷书的最早奠基人是魏朝的( 钟繇),他的代表作是(《宣示表》 )4.我国科举制度起于(隋朝),亡于( 清朝)5.钟、张是指钟繇和(张芝)6.唐朝的孙过庭写了一部书,这本书除在草书书体上有很高的价值外,也是书法理论方面的重要论著,这部书叫(《书谱》)7。
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和(砚)8.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上的文字9.甲骨文在当时的作用是(占卜)10.王羲之幼年时曾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又向钟繇学习楷书。
11.甲骨文、铭文、金文、石鼓文统称(大篆)12。
乙瑛碑、曹全碑、礼器碑、石门颂、张迁碑都属于(汉隶)13.书体通常包括甲、金、篆、隶、楷、草、(行)14.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统称(三希堂法帖)15.楷书又称真书或(正书)16.萧翼窃书”,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派监察御史萧翼向辩骗取(兰亭序)的故事。
17. 钢笔大约从(清)代就传入了中国18. 《广艺舟双楫》的作者是清代书法家(康有为)。
19. 我国书法鼎盛的年代是(唐)代20. 、永字八法分别是点、横、竖、撇、捺、钩、挑和(短撇))。
21. “瘦金体”的创始人是( 赵佶)22. 宋代书法四大家是指苏轼、黄庭坚、蔡襄和(米芾)23.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都是( 明)代书法名家24. 我们通常用的墨有油烟墨、漆烟墨和(松烟墨)25.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的作者是清代的 ( 黄自元)26. 在清代,主张“尊碑卑唐”的代表人物是(康有为)27. “驻马观碑”说的是(欧阳询)学书的故事。
28.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是(刘春霖。
29. 宣纸产于安徽省宣城泾县,它又分为(生)宣和( 熟)宣两种30. “成铁翁刘”是指翁方纲、刘墉、成亲王和(铁保)31.、我国著名的砚有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的歙砚、江西的龙尾砚,山东临朐的(鲁砚)32. “唐初四大家”是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欧阳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