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图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20
列车运行图铁路列车运行图(以下简称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车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图解,规定各次列车按一定的时刻在区间内运行及在车站到、发和通过。
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图解,它表示列车在各区间运行及在各车站停车或通过状态的二维线条图。
2016年1月[1] 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旅客列车285.5对。
运行图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3142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980.5对。
发展历史列车运行图实施时启用1837年法国铁路部门首次采用了列车运行图,以后其他国家也先后采用。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一些国家相继研究利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
中国铁路于1965年开始进行研究,中国铁路总公司已使用统一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进行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管理。
研究方法大体上有模拟人工的方法和人机对话的方法。
如日本国有铁路主要采用人机对话的方法。
从2011年7月1日起,中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客座总能力将达401.3万。
铁道部自2011年8月28日零时起进行第二阶段的降速调图,过渡期共10天,涉及全路18个铁路局。
2012年12月21日零时起,中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2013年12月28日零时起,中国铁路实行新的旅客列车运行图;2014年7月1日中国铁路实行新运行图;2014年12月10日中国铁路实行新运行图。
是7月1日调图后,中国铁路总公司对列车运行图进行的又一次较大调整。
此次调图后,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总数将达到2673.5对,比调图前增加226.5对。
2015年3月20日实行新运行图。
2015年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根据新的列车运行图,全国铁路安排开行旅客列车2844.5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696对,较原有运行图增开97对。
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提升铁路货运的运行品质和服务质量,新图优化了中欧班列、中亚班列运输组织,安排了中欧班列21列、中亚班列17列,较原有运行图各增加2列。
为加快铁路现代物流发展,新图安排货运班列165列,较原有运行图增加6列。
其中,跨铁路局货物快运列车18列,特快货物班列10列,快速货物班列36列,快速集装箱班列5列,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30列,普快货物班列28列。
2016年1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增开旅客列车285.5对。
运行图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3142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980.5对。
新图安排增开沈阳北-北京南、北京南-杭州东、贵阳北-深圳北等动车组列车;安排京沪、合福高铁等部分客流较大线路的G字头列车重联运行,使既有高铁的运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调图后安排在既有线路开行的郑州-西宁、上海南-韶关东、深圳-洛阳、乌鲁木齐-南宁、西安-南京、兰州-合肥等长途普速旅客列车,将有效缓解部分方向客运能力紧张的局面,进一步便利沿线群众出行。
调图后,安排各类货物班列193列,较现图增加28列。
安排开行中欧班列26列、中亚班列19列,较现图分别增加5列、2列。
特点列车运行图是运用坐标原理描述列车运行时间、空间关系,表示列车在铁路各区间运行时间及在各车站停车中国铁路图中国铁路图和通过时间的线条图。
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分界点(车站),如甲、乙、丙、丁。
斜线表示列车,斜线上的数字表示车次。
列车运行图按时间坐标,根据不同用途,可分为2分格运行图(即垂直线每格表示2分钟)、10分格运行图、小时格运行图。
按列车运行图的特点可分为平行运行图和非平行运行图,以及单线运行图、双线运行图、单双线运行图,成对运行图和不成对运行图,连发运行图和追踪运行图。
中国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总数将达到2673.5对,比调图前增加226.5对,其中动车组列车开行占中国铁路客车开行数逾58%。
分类按使用范围(1)铁路内部使用的列车运行图。
它是铁路组织运输生产的依据,是实现“按图行车”的技术组织措施,是确保铁路运输产品质量的基础。
在我国,通常以图形的列车运行图形式提供使用。
(2)社会使用的列车运行图。
它对铁路来说是铁路运输产品的供销计划,而对社会用户来说,则是旅客安排旅行计划、货主安排货物销售计划的依据。
在我国,有旅客列车时刻表和“五定”班列时刻表两种列车运行图供社会使用。
旅客列车时刻表和班列时刻表都应在新运行图实行之前向社会公布。
按区间正线数列车车票列车车票(1)单线运行图。
在单线区段,上下行方向列车都在同一正线上运行,因此,两个方向列车必须在车站上进行交会。
(2)双线运行图。
在双线区段,上下行方向列车在各自的正线上运行,因此,上下行方向列车的运行互不干扰,可以在区间内或车站上交会。
但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上进行。
(3)单双线运行图。
在有部分双线的区段,单线区间和双线区间各按单线运行图和双线运行图的特点铺画运行线。
按列车运行速度(1)平行运行图。
在同一区间内,同一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同,且列车在区间两端站的到、发或通过的运行方式也相同,因而列车运行线相互平行。
(2)非平行运行图。
在运行图上铺有各种不同速度的列车,且列车在区间两端站的到、发或通过的运行方式不同,因而列车运行线不相平行。
按上下行方向列车数(1)成对运行图。
这是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相等的列车运行图。
瑞士铁路列车运行图瑞士铁路列车运行图(2)不成对运行图。
这是上下行方向列车数不相等的列车运行图。
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1)连发运行图。
在这种运行图上,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站间区间为间隔。
单线区段采取这种运行图时,在连发的一组列车之间不能铺画对向列车。
(2)追踪运行图。
在这种运行图上,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闭塞分区为间隔,在装有自动闭塞的单线或双线区段上采用。
上述分类都是针对列车运行图的某一特点而加以区别的。
实际上,每张运行图都有多方面的特点,例如某一区段的列车运行图,它既是双线的、非平行的,又是追踪的。
形式①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图1)。
图上的水平线表示各列车运行图—形式列车运行图—形式车站的中心线,水平线和水平线之间的间隔表示站间距离;垂直线表示时间;斜直线表示列车的运行,称为列车运行线(图中粗斜线为旅客列车运行线,细斜线为货物列车运行线,点划线为摘挂列车运行线);图中数字为列车在车站的停车时分。
这种形式的运行图为中国、苏联、日本等多数国家铁路所采用。
②以纵轴表示时间,横轴表示距离,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等少数国家铁路部门所采用。
实际上列车在各区间内运行,由于线路纵断面的不同,列车在车站起车和停车速度变化较大,列车运行线本应划成曲线,但为了运行图铺划的方便,均以斜直线表示。
结构列车运行图的组成要素有下列各项:①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各种列车运行于两个站间所需要的时间。
是按每一区间并分别上下行方向确定的。
各种列车的区间运行时分,一般除按照列车通过车站的条件查定以外,由于列车在车站起车、停车和通过速度有变化,还要查定列车在各车站起车和停车的附加时分。
列车运行图—结构列车运行图—结构②列车停站时分:列车在车站上进行各种作业及列车会车、越行等所需要的最小停车时分。
上述作业主要包括旅客乘降,行李、包裹、邮件装卸,车辆摘挂,零担货物装卸,快运货物列车加冰和上水,以及机车上水、更换机车、摘挂补机、检查车辆等。
③列车在车站的间隔时间:车站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办理列车到发和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
主要有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的间隔时间,会车间隔时间,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
④自动闭塞区间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在装有自动闭塞的区间同方向追踪运行的两列车彼此间以闭塞分区相间隔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
⑤机车在本段、外段和车站的停留时间:客、货运机车在本段或外段及其所在站,从到达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出发时止的全部停留时间标准包括三部分:机车在车站到发线的停留时间;机车出入段走行时间;机车在段内整备作业时间。
⑥列车在编组站、区段站及客、货运站的技术作业时间:主要包括到达解体列车和编组出发列车在到发线上的停留时间;无改编作业列车在到发线上的停留时间;客车底在客车本外段及其所在站的停留时间。
运行2009年4月施行本版共两大亮点,这就是两条时速250公里的客运专线开通运营。
一是合武客运专线开通运营。
合武、合宁客运专线构成了长三角与中南区域的最短路径,开通后开行8对动车组,将大幅压缩华东到中南的时空距离,有力促进两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汉口至合肥运行1小时55分,压缩5小时40分;汉口至南京运行2小时50分,压缩7小时56分;汉口到上海运行4小时45分,压缩4小时41分。
2009年列车运行图修改2009年列车运行图修改二是石太客运专线开通运营。
石太客运专线构成连接西部与华北的快捷运输通道,将开行动车组27对,对拉动其辐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太原到北京西运行2小时59分,压缩5小时32分;石家庄到太原运行59分,压缩4小时。
本版共有五个变化一是旅客运输能力得到提升。
新图与现图相比,新增直通旅客列车89对,其中动车组41对、直达特快列车6对、特快列车2对、快速列车9对、普通快车28对、普通客车3对。
这次调整后,客车总数达1551对,客运能力将增加10.6%以上。
二是动车组开行范围明显扩大。
新图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345对,其中直通86对、管内259对。
合武、合宁、石太客运专线增开动车组35对,京沪线增开5对,京广线增开1对。
京沪线长编组卧铺动车组由现图的4对增加到8对。
中部和华东地区的动车组开行数量明显增加。
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由现图的17省市区增加到18个省市区,覆盖东部、中部以及部分西部地区。
三是客运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这次新图充分考虑不同层次旅客的出行需求,进一步增加了夕发朝至列车的开行数量,新图比现图增加11列,夕发朝至列车总数达到359列。
对既有旅行速度较慢、客车车底条件比较差的普快列车,用新投入运用的25G客车进行替换,并采取措施压缩运行时分,共有38对普快列车改为快速列车。
对替换下来的普通客车车底,经过必要整治后,进行跨区域调配,增开普通旅客列车32对。
同时,对16对客车的运行区段、13对客车的运行径路进行了优化调整,进一步优化了部分客车的发到时间、停站和编组。
四是主要城市间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压缩。
除合武、合宁、石太客专连接的城市间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外,还有部分主要城市间旅行时间压缩幅度较大,其中:锅炉板上海到福州运行10小时59分、压缩5小时44分;上海到太原运行13小时21分、压缩10小时59分;上海到沈阳北运行14小时04分、压缩14小时06分;沈阳北到太原运行8小时02分、压缩14小时4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