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2030规划图
- 格式:doc
- 大小:374.00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四纵”客运专线:北京—上海(京沪高速铁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京港高速铁路)、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杭州—宁波—福州—深圳(沿海高速铁路)、北京—蚌埠—合肥—福州—台北(京台高速铁路,大陆段叫“京福高速铁路”)。
“四横”客运专线:徐州—郑州—兰州、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沪昆高速铁路)、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沪汉蓉高速铁路)。
六大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天津—秦皇岛,北京—秦皇岛,天津—保定环鄱阳湖经济圈地区:南昌—九江,九江—景德镇,南昌—鹰潭长株潭地区:长沙—株洲,长沙—湘潭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上海,杭州—上海,南京—杭州,杭州—宁波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广州—珠海,广州—佛山深圳—茂名闽南三角洲地区:福州—厦门,龙岩—厦门,中投顾问认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目前,武汉及周边城际圈,郑州及周边城际圈,成都及周边城际圈,沈阳及周边城际圈,长沙-株州-湘潭地区,长春-吉林地区,赣江经济区,皖江经济区等经济集中带或经济据点,均将规划修建城际铁路。
除此之外,广州至南宁,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安,成都至贵阳,太原至西安等等重要省会之间或重大城市之间,将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客运需求的增加,都将陆续修建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或高速客运铁路专线。
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北京与省会城市火车8小时内抵达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2009年中国又拥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
“十三五”高铁大扩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要建设北京至香港(台北)、呼和浩特至南宁、北京至昆明、包头银川至海口、青岛至银川、兰州(西宁)至广州、北京至广州、重庆至厦门等高速铁路通道。
根据“十三”五规划,横向高铁干线有8条以上。
主要有牡丹江到齐齐哈尔、北京到包头、青岛到银川、连云港到乌鲁木齐、上海到成都、上海到昆明、厦门到重庆、广州到昆明的高铁。
纵向的大干线有10条以上,分别是沿海高铁、京九、京广、北京到福州、呼和浩特到南宁、包头至海口、银川到昆明、北京到昆明、银川到厦门、西安到广州。
其中包海高铁走向是包头-西安-重庆-贵阳-南宁-海口,这与此前包海高铁最初提出时经过恩施、吉首、怀化等地的情况不一样。
根据国家“十三五”安排,未来五年中国还将修建和田-若羌铁路、东北沿边铁路和川藏铁路等沿边铁路,推进与周边国家跨境通道和“一带一路”沿线通道建设等。
另外还要建设城市群中心城市间、中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1-2小时交通圈,打造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重要城镇间1小时通勤都市圈,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其他城市群城际铁路网主骨架,实施市域(郊)铁路示范工程。
还将完善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快300万以上人口城市轨道交通成网,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
资深铁路规划专家张江宇认为,实际上“十三五”时期建设的铁路不止目前规划公布的内容,比如滇藏铁路已经在修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公布,途经商洛的西安至武汉、西安至重庆两个高铁项目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西安至武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连接中西部的交通要道之一,线路由西安引出,经商洛市、十堰、襄阳至武汉。
目前在湖北省境内,武汉至十堰高铁即将全面开工。
西安至重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国家新规划“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中包头至海口纵向高铁大通道的一段,也是西安、重庆、成都环形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一、项目概述当前,按照2015年中央及省市城市工作会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发展战略,遵循2049远景发展目标,武汉市正在全面建设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的世界城市,努力打造国际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建设活力、高效、绿色、宜居、包容的世界城市。
在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下,我市正在谋划新一轮武汉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工作,力求通过规划统领,进一步明确城市远景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结构,强化区域统筹和协作,实现武汉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作为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和内容,是明确交通发展方向,配置交通资源,支撑空间拓展,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
遵循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立足实现总规、土规、交规“三规同步,交通先行”,强化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功能和作用,特组织开展本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工作。
二、规划内容(一)交通发展战略目标1、交通总体目标2个总体目标:全力构建以世界性门户机场和国际内陆港为纽带、以绿色交通为主导,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模式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立依托骨架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发展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促进区域、城乡交通统筹协调发展,将武汉建成为国际枢纽城市和绿色出行楷模。
5个交通远景:一个以满足人的交通需求特性为根本原则、以绿色交通方式为主要载体、以智慧去管理、以高效为显著标志的高度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即实现武汉的智慧交通(Wisdom)、人本交通(User-oriented)、一体化交通(Holistic)、高效交通(Accessible)和绿色交通(Natural)。
2、交通目标内涵(1)国际枢纽城市:以航空港和内陆港“双港齐飞”为核心,全面提升“空、铁、水、公”枢纽功能,强化多式联运,将武汉建设成为中部乃至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户。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印发:2020 年高速铁路达3
万公里
7 月20 日,发改委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规划目标表示,到2020 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 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到2025 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 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展望到2030 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关于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通知
发改基础[2016]1536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军委联合参谋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业经国务院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新要求下加快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环境,保障《规划》实施。
二、实施中要做好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优化衔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
三、以改革创新办法推动铁路建设,继续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
《小康》记者 麦婉华 综合报道 2017年4月,一名外国游客拍摄一段测试中国高铁稳定性的影片并摆在国外视频网站上,随之引起了人们对中国高铁浓厚的兴趣。
影片中,这名游客把一枚硬币放在高铁列车座位的窗旁,硬币一直屹立不倒。
这很好地展现了中国高铁的稳定性。
不少国外网友在知名问答平台Quora 网站上回答道:中国高铁“震惊”全世界人民的眼界,中国高铁刷新了他们对中国的认知。
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60%以上,位居全球第一。
目前,中国高铁与其他铁路共同构成的快速客运网已达4万公里以上。
在短短8年间,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屡屡令世界惊艳。
后发先至的高铁梦据了解,世界上第一条高铁诞生于1964年的日本,那就是日本东海岛新干线;1981年法国也建成了当时欧洲唯一一条高速铁路,1991年德国第一条高铁线路正式开通运营。
当时,中国还没有高铁技术,全部靠引进发达国家高铁的先进技术。
“高铁”这个概念在中国何时开始受到普遍关注?这需要追溯到20世纪7、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乘坐日本新干线的画面传回国内后,高铁概念在全国大普及,高铁的思想也在中国开始进入萌芽阶段,这可谓中国高速铁路事业的开端。
2003年,秦沈客运专线(秦皇岛-沈阳)开通运营,这是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以中华之星,先锋号,蓝箭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国产动车组型号诞生,众多国内学者多年研究的高速铁路技术得到了应用,中国高铁有了极大的发展。
2008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并提出“四纵四横”的规划。
其中,四纵为京沪高速铁路、京港客运专线、京哈客运专线、杭福深客运专线;四横为徐兰客运专线、沪昆高速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世界第一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60%以上,位居全球第一。
除了国内的发展,中国高铁触角还遍及四大洲20余国,为布局“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建设基础。
1.我国高速铁路网规划情况与思考规划情况:本规划分两期规划情况:本规划分两期近中期:五纵六横七连线五纵六横七连线从2010年起至2040年,用30年的时间,将全国主要省市区连接起来,形成国家网络大框架。
考虑现实,线路东密西疏;照顾西部,站点东疏西密。
所有高铁线路的规划和建设,全部由中央政府集中组织实施,建成后的营运,交中国高铁公司集中管理。
本方案除京广和京沪线外,所有线路建设应采用磁浮悬技术方案。
路建设应采用磁浮悬技术方案。
五纵:①哈沪线:哈尔滨-扶余-长春-四平南-沈阳-营口-大连-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海州)-盐城-南通-上海。
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14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站点之间直连。
②京沪线:北京-天津-沧州-德州-济南西-济宁-徐州-蚌埠-南京-无锡-上海-浦东机场。
按以上节点只设12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站点之间直连。
③京港线:北京-保定-石家庄-邯郸北-安阳南-郑州-漯河-信阳北-武汉-岳阳-长沙南-衡阳-郴州-韶关-广州-深圳-九龙。
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17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站点之间直连。
④集昆线:集宁-大同-朔州-忻州北-太原南-界休-临汾-韩城-西安-佛平-汉中-宁强-广元-绵阳-成都-乐山-冕宁-西昌-攀枝花-昆明。
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20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站点之间直连。
⑤西湛线:西安-安康-万源-达州-华莹-重庆-遵义-贵阳-都匀-独山-南丹-河池西-马山北-南宁-钦州-北海-湛江。
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17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站点之间直连。
六横:①沈兰线:沈阳-盘锦-锦州-秦皇岛-唐山-北京-张家口-集宁-呼市-包头-杭锦-乌海-石嘴山-银川-青铜峡-中卫-白银-兰州。
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20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站点之间直连。
②青银线:青岛-潍坊-淄博-济南西-武城-衡水-石家庄-阳泉-太原南-吕梁(离石)-绥德-靖边-鄂托克-银川。
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14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2030广西城市规划钦州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030广西城市规划钦州,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30广西城市规划钦州城市定位开放钦州:面向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大西南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
现代钦州: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经济充满活力、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
特色钦州:具有岭南风格、东盟风情、滨海风光的宜商宜居城市。
城市发展目标近期目标(2012年):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的空间格局基本拉开,以滨海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得到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得到大力发展,保税港区运作良好,钦州成为北部湾地区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出口加工基地。
中期目标(2020年):基本形成主城区、茅尾海滨海新城、港区一体化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钦州成为面向中国-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的专业服务中心,综合发展的开放城市。
远期目标(2025年):以发展大型临海工业、港口物流,为城市、港口服务的第三产业和以滨海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等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区域性生产服务中心,具有岭南风格、东盟风情、滨海风光的宜商宜居城市。
城市总体发展策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层面对钦州的发展要求,以港兴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壮大县域经济,加强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注重改善民生,全面推进以“开放钦州、现代钦州、特色钦州”为中心的和谐钦州建设,全力推动钦州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城市性质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北部湾沿海生产性服务中心、港口工业城市。
城市职能以港口和保税港区为依托,建成服务大西南、辐射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保障基地,北部湾沿海生产性服务中心、科教、文化、体育等专业性服务中心,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
城市规模1、市域户籍人口:现状(2007年)355.99万,近期(2012年)375万,中期(2020)400万,远期(2025年)410万;常住人口:现状(2007年)319.99万,近期(2012年)340万,中期(2020)420万,远期(2025年)450万;城镇人口:现状(2007年)98.24万,近期(2012年)136万,中期(2020)218.4万,远期(2025年)270万。
工程建设包银高速铁路引入乌海地区方案李健翔(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线路站场枢纽设计研究院,天津300308)摘要:高速铁路建设能够有效带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新建高速铁路如何合理引入既有铁路枢纽、地区及车站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根据设计年度乌海地区既有铁路现状和运量预测,对包银高速铁路工程乌海站普速场不搬迁及搬迁至乌海海勃湾站2个方案进行比选。
通过分析包银高速铁路引入乌海地区方案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运输组织、工程难度和工程投资等方面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比选模型,通过将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进行比较,得出更具优势的包银高速铁路引入乌海地区方案,为今后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铁路枢纽、地区及车站等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包银高速铁路;乌海地区;既有铁路车站;方案比选;模糊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U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2)06-0073-07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1.05.18.0010引言无论是在郊区兴建“高铁新城”,还是在既有车站建设,使“高铁入城”,新建高速铁路都面临如何合理引入既有铁路枢纽、地区及车站等问题。
新建高铁车站可以避免大量的工程拆迁与征地补偿,引入既有车站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既有大型客货运站的交通网络枢纽作用与公共经济、文化作用。
任何一种方案的制定和取舍都需要从路网规划、城市规划、铁路现状、客流预测、运输组织、工程投资等多角度综合分析,合理规划并设计新建铁路引入既有大型车站方案[1]。
包银高速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八纵八横”大通道中“京呼银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2]。
基于路网规划、城市规划、铁路现状、客流预测[3]研究乌海站普速场不搬迁及搬迁至乌海海勃湾站2个方案,并从运输组织、工程难度和工程投资等方面建立车站引入方案比选模型,对包银高速铁路引入乌海地区方案进行比较和研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程效益等3个方面分析新建线路引入市区后引起的相关问题。
MAIN LINE RAILWAY 干线铁路26世界轨道交通2019.07济南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获批◎ 本刊记者 曹卓娜近日,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中国铁路总公司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济南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这标志着济南市“米”字型高铁蓝图出炉,即南北方向是京沪高铁,向东是济青高铁,向西是郑济高铁,西北方向是石济客专,东北方向是济滨城际铁路(济滨高铁),东南方向是济莱城际铁路(济莱高铁),西南方向是济济高铁(济南至济宁)。
根据规划,3年后,济南站、济南西站、济南东站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适时将普速列车逐步搬迁至东沙王庄站,提升改造济南站为高铁车站;济莱高铁预计今年6月开工,郑济高铁年内开工建设;董家综合货场和小清河济南港之间将建小清河疏港铁路,实现铁水联运。
“三主一辅”客运布局客运系统布局方面,未来将形成以济南、济南西、济南东以及大明湖站“三主一辅”客运布局,并预留东沙王庄站办理枢纽各方向普客作业条件。
其中,济南站以承担普客及区域短途动车作业为主。
主要办理枢纽各方向普客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区域短途动车始发终到作业,以及郑州、徐州、天津、石家庄方向~青岛方向部分动车通过作业。
结合车站能力利用情况,适时将枢纽普客作业逐步迁移至东沙王庄站办理。
济南西站以承担枢纽南北向中长途动车作业为主。
主要办理天津、徐州方向中长途动车始发终到作业,以及天津、石家庄方向~郑州、徐州方向动车通过作业。
济南东站以承担枢纽东西向中长途动车及城际动车作业为主。
主要办理石家庄、青岛、郑州方向中长途动车始发终到作业,以及天津、石家庄、郑州、徐州方向~青岛方向部分动车通过作业;城际场办理滨州、莱芜、泰安方向区域城际铁路动车作业。
大明湖站辅助济南站,办理部分青岛方向动车作业。
在规划中,济南铁路枢纽北至京沪铁路的禹城站(含)、石济客专齐河站;南至京沪铁路炒米店站(含);东至胶济铁路章丘站(含)、济青高铁章丘北站(含);西至邯济铁路伦镇站(含)。
京沪高速铁路百科名片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京沪高速铁路于2008年4月18日开工,从北京南站出发终止于上海虹桥站,总长度1318公里,总投资约2209亿元。
2010年11月15日铺轨完成,2012年之前建成通车。
它的建成将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时间,缩短到5小时以内。
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基本信息名称:京沪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英文: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走向:北京--上海开工时间:2008.4.18 铺轨时间:2010.7.19 通车时间:预计2011年末,争取2011年6月通车里程:1318公里运行时间:全程5小时正线里程:1302公里运输能力:年单向输送乘客8000余万人概算投资:2209.4亿元速度目标值:350km/h 线路等级:客运专线客运站点:北京、廊坊、天津西、天津南、沧州、德州、济南、泰安、曲阜、滕州、枣庄、徐州、宿州、蚌埠、滁州、南京、镇江、丹阳、常州、无锡、苏州、昆山、上海、定远(23个)线路类型:双线电气化,无砟轨道,无缝钢轨最大坡度:20‰最小曲线半径:7000m 线间距:5.0m 隧道净空面积:100㎡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车体:CRH380A、CRH380B、CRH3-350 京沪高速铁路总长度1318公里,而中国最长的高速铁路将是京港高速铁路,总长度约为2240公里。
京港高铁和京沪高铁是目前中国最长的两条客运专线(PDL)。
京沪高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它也是新中国一次性投资额最高的工程。
工程概况2008年4月18日9时05分,温家宝总理在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上宣布,历经十几年讨论、总投资2209.4亿元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并为京沪高速铁路奠基。
铁道部预计在2012年完成,到时候、人们乘坐京沪高速列车,从北京到上海只要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