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13
2019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87 103199330113950 倪晓红教师教育学院 040101 教育学原理 339 85.9 76.9 2 学硕 全日制88 103519210700054刘萍 教师教育学院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338 70.4 68.7 1 学硕 全日制89 106359305041983刘加 教师教育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365 88.0 80.5 2 学硕 全日制90 106359305044677 段江汇 教师教育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375 84.7 79.9 2 学硕 全日制91 106359305050031 高玲丹教师教育学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366 80.4 76.8 2 学硕 全日制92 105749000001696许晶 教师教育学院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355 80.9 76.0 2 学硕 全日制93 105749000001757黄敏 教师教育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367 76.5 75.0 2 学硕 全日制94 105749000001763 史荣荣 教师教育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352 78.3 74.4 2 学硕 全日制95 100029116725528 马海翩教师教育学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336 80.5 73.8 2 学硕 全日制96 103199341116358叶蕾 教师教育学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359 74.3 73.0 2 学硕 全日制97 106359305050453 陈俊廷 教师教育学院 040103学前教育学 375 87.0 81.0 2 学硕 全日制98 101419511110764 袁土淋 教师教育学院 040104高等教育学 362 90.6 81.5 2 学硕 全日制99 105429432302481 汪梓慧 教师教育学院 040104高等教育学 377 86.3 80.8 2 学硕 全日制100 102859210403228 熊顺顺教师教育学院 040104 高等教育学379 83.5 79.7 2 学硕 全日制101 102859210403212薛敏 教师教育学院040104高等教育学372 82.2 78.3 2 学硕 全日制102 105749000002047 陈教师教育学040105 教育技术350 82.8 76.4 2 学硕 全日美华 院 学 制103 104759078401008 王若凡 教师教育学院 040105教育技术学 347 80.1 74.8 2 学硕 全日制104 103199330514318 尹以晴 教师教育学院 040105教育技术学 338 80.8 74.2 2 学硕 全日制105 105119120414210 张银荣 教师教育学院 040105教育技术学 340 79.1 73.6 2 学硕 全日制106 102959212001038 朱雪源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 339 87.2 77.5 2 专硕 全日制107 110659850003389 郭府宁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 333 88.2 77.4 2 专硕 全日制108 103459210003053 蒋淑琪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 336 86.1 76.7 2 专硕 全日制109 102699112010032 姚懿容教师教育学院 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331 87.0 76.6 2 专硕 全日制110 104239371310616李娟 教师教育学院045114现代教育技术 346 82.2 75.7 2 专硕 全日制111 105429414315062于澎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 348 80.3 75.0 2 专硕 全日制112 103459210005370 徐佳艳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 353 78.4 74.5 2 专硕 全日制113 104239361015153 郑璐囡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 339 80.7 74.3 2 专硕 全日制114 105119120414096 周迎鸽教师教育学院 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 330 79.6 72.8 2 专硕 全日制115 105119120414017黄莹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339 77.0 72.4 2 专硕 全日制116 103519212100013 陈锡成教师教育学院 045115 小学教育 364 81.4 76.2 1 专硕 全日制117 103519212100008李金教师教育学院045115 小学教育 360 81.3 75.7 1 专硕 全日制伟 118 103519212100017 金聪聪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5 小学教育 376 74.0 74.7 1 专硕 全日制119 103519212100009 傅超楠教师教育学院 045115 小学教育 331 75.3 69.8 1 专硕 全日制120 103519212100071陈然 教师教育学院045115 小学教育 329 73.0 68.7 1 专硕 全日制121 103519212100070朱娟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5 小学教育 329 64.8 65.4 1 专硕 全日制122 103199342917020 章丽君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5 小学教育 387 82.5 80.0 2 专硕 全日制123 106359305059558 王沛涵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5 小学教育 377 79.5 77.5 2 专硕 全日制124 103199322012433 徐宸蔚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5 小学教育 378 78.6 77.1 2 专硕 全日制125 103519212200026 李孟瑶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 358 80.8 75.3 1 专硕 全日制126 103519212200009 余明新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 355 75.6 72.8 1 专硕 全日制127 105749000002913 陈兰兰教师教育学院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367 84.5 79.0 2 专硕 全日制128 100289321400003屈燕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363 75.8 74.2 2 专硕 全日制129 103519212300006 李倩倩教师教育学院 045118 学前教育 347 81.1 74.1 1 专硕 全日制130 103199460524175陆露 教师教育学院 045118 学前教育 349 84.5 77.2 2 专硕 全日制131 103199321410586 孙倪明教师教育学院 045118 学前教育 346 83.6 76.4 2 专硕 全日制。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NO.6,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 UR NA L OF YU N NA NI N ST I TU T E OFS O CI A L I S M 224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口语课程改革与实践 吕小君 (温州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摘 要:教师语言能力是专业化教师必须具备的才能。
研究基于高校教师口语课程普遍存在名称不统一、学时不充足,教材较陈旧、教法较单一,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的分析,探讨教师口语学习情意、自学和反思能力培养思路和策略,提出调整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延展性,通过优化课程实训内容,密切与中小学的联系,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开放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等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口语课程;困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6-0224-2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语言素养是教师手里最重要的工具,如果师范院校没有让教师很好地掌握这种工具,会给未来的教师造成语言素养上的缺陷。
教师专业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6年提出重要观点,强调“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一门专业,它需要教师的专门知识和特别才能,并需要经过长期持续的努力与研究才能得以维持”。
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广泛关注,出现在21世纪以来十年的时间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到的“特别才能”,即包括教师语言表达能力。
值得思考的是,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不可分割,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落脚点就在于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和改革,高校“教师口语”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纳入高校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它却对教师专业化没有有敏锐的回应。
“教师口语”课程建设中有几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
温州大学师范类毕业生近三年考取教师编制情况一览表(截止当年8月31日)民办教育改革“1+14”新政摘要——留温州,干教育,去民办2011年,国务院将温州市列为“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2011年10月温州市出台《关于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12月,温州市出台升级版“1+14”政策体系。
“1+14”新政对毕业生到民办教育就业提供了保障与支持,具体内容摘要如下:一、人事代理1、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同级人才交流中心教育人才交流服务分支机构,具体负责民办学校教师人事代理工作。
人事代理业务经费由同级财政专项拨款,实行免费服务。
2、民办学校教师参加人事代理的内容包括:人事档案管理、毕业生转正定级、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档案工资调整、组织人事关系接转、代办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各类岗位培训及专业技能培训、出具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有关证明等。
二、工资待遇1、民办学校参照公办学校制度,实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绩效工资制。
2、民办学校应按照公办学校教师工资制度建立教师档案工资。
学校根据工资制度定时调整档案工资。
教师在公办和民办学校任职期间,工龄、教龄连续计算。
3、民办学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按规定缴纳。
4、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的民办学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退休费、住房公积金、困难救助等待遇。
民办学校可为教师建立集体户口。
5、在农村任教的民办学校教师,按照省市规定享受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和农村教师生活补助金制度。
三、教师发展1、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公办、民办学校校长、教师的业务培训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在培训经费、参加人次等方面,给予相同保障。
2、民办学校要按照当年生均公用经费的10%和教职工工资总额的3%足额提取培训经费,用于本校教师培训。
3、各地尤其要加强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要按人均3600元的标准在三年内完成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大力提升学前教育整体质量,所需经费由市、县两级财政和民办幼儿园三方共同承担。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细则
为了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情况下更好地支持研究生顺
利完成学业,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温州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温大行政[2016]190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评定细则。
第一条指标体系中学习成绩、科研成果和社会实践的权重系数暂不作调整。
第二条主要指标计分说明中思想品德(S1)的“参加学生工作加分”部分,增加“院党支部委员”,加分标准为2分;
第三条主要指标计分说明中学习成绩(S2)的计算方法选择方案2;
第四条主要指标计分说明中科研成果(S3)的“学术论文”部分,增加二级B为1.5分/篇,三级为1分/篇,《现代教育》为0.5分/篇。
国内人文社科类期刊论文以第一作者为准(摘自《温州大学科研奖励实施办法(温大行政〔2012〕186号》)。
原则上成果认定期内二级B及以下学术论文的统计篇数不得超过3篇。
第五条其他加分事项:各类院级荣誉,先进事迹受表扬、优秀团、学干部等,均加3分,积极分子加1分(注:集体表彰减半加分;一学年内同一项目多次获奖按最高分计算一次,不重复计算),均计入思想品德(S1);各类院级学生竞赛包括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体育、文艺、演讲、征文及知识竞赛等,一等
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为3分、2分、1分(注:集体获奖项目的分值为个人项目的2倍,由指导教师制定分值分配方案。
),计入社会实践(S4)。
1.见习方案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12级本科教育见习(二)实施方案(摘要)(2013年6月)一、教育见习的目的和任务1、教育见习是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教育见习,使学生了解小学教育、教学情况以及教改动向,从中受到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进一步树立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2、通过教育见习,熟悉小学教育教学环境,接触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观摩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其运行机制,了解小学教师的职业活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思想状况。
同时,使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检验自己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为下阶段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见习的形式本次教育见习为自主综合见习,是___12___级的第二次教育见习。
三、教育见习时间、地点见习时间:第 6、7周(10月8日 - 10月21日)见习地点:学生自定。
四、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见习领导小组组长:彭小明副组长:胡孙贵、李梁成员:张龙、刘海霞、蔡志凌、周鹤新、林可松、施春晖、谭莉五、教育见习任务(一)本次教育见习的内容由学院根据《温州大学_12_级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需要及见习学校的实际确定。
见习生必须积极参加,并严格遵守有关纪律,认真完成学院布置的见习任务。
(二)本次教育见习内容广泛,安排的时间较长,见习生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明确其目的、任务,提高自觉性。
通过教育见习提高自己思想、业务素质,为今后学习明确努力方向,为下阶段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奠定基础。
(三)本次教育见习具体内容:1.课堂观摩:结合小学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课程所学内容,观摩小学各年级学科课堂教学。
做到课前有准备,课堂有记录,课后有反思。
重点研究师生在课堂上的教与学的特点。
听课10节以上(包括集中听、分班听),按《小学教育专业_12_级教育见习手册》(二)上的相关要求认真思考记录。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师范类专业)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
总目标:
分目标(建议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作出预设),并阐述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及其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
2.
3.
……
三、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1.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
课程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表
填写说明:公共课只需填写对毕业要求一级指标的支撑度,专业课还可具体到对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的支撑度。
支撑度标志:“H”表示“强”,“M”表示“中”,“L”表示“弱”。
每一门课程至少要对一个毕业要求有强支撑。
2.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填写说明:公共课只需填写对毕业要求一级指标的支撑度,专业课还可具体到对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的支撑度。
支撑度标志:“H”表示“强”,“M”表示“中”,“L”表示“弱”。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五、课程与教学资源
六、教学方法
七、课外学习要求
八、大纲正文(基本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九、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十、其它说明
十一、编制与审核
编制人:(撰写教师)审核人:(专业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
【关键字】教师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07级教育实习计划一、教育实习目的(一)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和训练,体验和感受教师职业的光荣和责任感,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培养和巩固献身于小学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二)通过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少先队工作的实习,使学生加深理解和综合运用所学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进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三)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初步熟悉小学教育工作规律,了解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动态,为今后投身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打下基础。
(四)通过教育实习,检查我院的教育、教学效果,以进一步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一)教学工作实习生在实习学校指导师和本校带队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说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与讲评、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撰写论文、课件制作等教学工作实践。
每个实习生必须按照实习计划认真备课,独立编写教案,在上课前三天将教案递交指导师审阅,并通过反复试教再正式上课。
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班主任、少先队工作:在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指导下,根据班队计划,学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和组织班会等工作。
实习生要主动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
(三)教育调查:了解实习学校的历史、现状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情况;调查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教育教学经验及教育改革的情况;研究教育对象的思想情况、心理特点、学习态度和方法、知识结构和智能水平等德智体情况。
撰写调查报告一份。
(四)教育科研:每个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应虚心向实习学校老师学习,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结合教育实习,完成一篇以上有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小论文(包括经验总结、教学心得等)。
实习教学教育科研工作情况将作为实习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一)学院成立教育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温州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考核管理办法(讨论稿)为了切实加强我校教师教育工作,保持温州大学的教师教育特色,进一步强化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全面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从教能力,按照国家教委《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的有关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对我校师范各专业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具体方案如下:一、基本目的对师范类专业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为教育实习工作和毕业后的教师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技能考核对象师范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可由学院参照本方案设定考核项目,自行组织教师职业技能考核)。
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
三、技能考核组织为顺利开展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工作,学校成立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考核组委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成员若干名。
考核的具体工作由教务处负责,教育学院承办,相关学院协办。
为了更好地促进该项工作开展,真正达到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目的。
学校要求各相关学院成立“教师职业技能考核”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由各学院学科教学法教师以及具有专业能力与指导水平的教师和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组成,由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组长,负责本学院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教学安排、培训和组织准备工作。
四、技能考核内容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内容为三项,分别是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说课与板书。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教学设计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是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文本”。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要求、课程目标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学设计必须要顺应这些变化,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高校党建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推进和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创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的通知》文件精神,通过给党员搭载体压担子,给党支部建平台出点子,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充分发挥党建的龙头作用,以党建促教风,以党建促学风,推动和谐学院建设。
二、工作目标通过示范点建设达到四大工作目标:一是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打造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四是形成学院党建工作特色品牌。
三、具体措施(一)加强党校建设,发挥党校多元教育功能党校教育是提升党员基本素质和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
学院分党校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采取“听、看、讲、体验”四位一体(即听党课、观基地、讲党性、体验社情)的党校教育模式。
通过培训,达到入党积极分子初步形成理想信念、预备党员巩固理想信念、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目标。
1、加强党校师资力量。
在邀请我校教师开设党课的同时,聘请我市各行业中取得突出成绩、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党员同志(例如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等),为学生上党课,让党课内容能“看得见,摸得着”,增强党课效果,提升培训对象的政治素质和进取精神。
2、创建党员教育活动基地。
利用温州革命胜迹众多的优势,创建翠微山烈士陵园、江心屿烈士陵园、雁荡山烈士陵园、省一大旧址、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等3-5个党员活动基地,为党员教育活动和支部党员组织生活提供平台。
3、开设“微型党课”。
学院分党校要求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者当前时事、热点、焦点等,结合自身实际与认识,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主讲8分钟的微型党课,以促进党校学员理论素养的提高。
4、开展党员实践锻炼。
学院将实践锻炼作为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实践锻炼分为吃苦类、奉献类、调查类、技能类等若干类别,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比较缺失的实践类别进行锻炼。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文件行政[2012]1号关于印发《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二届一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大会院长工作报告》的通知各系(中心),各科室: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二届一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大会通过了院长工作报告,现予以印发。
二○一二年一月十三日主题词:教职工暨工会会员大会院长工作报告通知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2年1月13日印发凝聚人心智慧构建和谐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二届一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大会工作报告胡来林(2012年1月13日)各位老师、同志们:受学院党政班子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11年工作,请予以审议。
一、2011年主要工作回顾2011年,是学院“十二五”规划的启幕之年,学院师生不惧压力,努力奋进,学院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并奠定了我院在全校教师教育中的龙头地位。
现将各项工作汇报如下:(一)修订了“十二五”规划。
2010年,学院经过反复论证,凝聚智慧制定了《教师教育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并在2011年初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了该文件。
2011年,按照学校“进一步修订二级学院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学院领导立足学院发展现状,并分析与兄弟院校的差距,进行认真思考、审慎调整,明确将学院的发展路径和目标定位为:通过不断创新与发展,积极实施三三一工程,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三项建设,打造教师教育基地、服务地方教育基地、教师教育文化传承基地,创新学生育人品牌,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师教育学院。
修订后的学院“十二五”规划更贴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学院实际,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
(二)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积极实施“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人才战略,引进与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大大改善了我院师资队伍结构。
2011年,引进博士2人,晋升教授2人,副教授3人。
新增国外攻读博士学位1人、国内攻读博士学位1人,获得“之江青年”学者资助2人。
赴教育主管部门或中小学挂职2人,赴新疆援教1人。
目前,学院88名专任教师中教授8人,副高级(含高级讲师)54人,高级职称比例为71%。
学院同时强调学科团队和管理体制建设,成立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教育信息化研究、学前教育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等四个研究所。
为激励广大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学院设立教师专业发展资助计划,开展“院长特别奖”与“特邦教书育人奖”评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院教师在2011年度中荣获市级(含)以上荣誉8项,校级(含)以上荣誉10项。
(三)提升了学科与科研水平。
2011年,学院高质量完成上一轮课程与教学论校级特色学科建设任务,同时教育学学科获得校“学科提升战略”建设项目重点学科A类立项,为申报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教育硕士学位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的质量与数量,2011年我院采取省部级及以上项目的预申报制度,并对项目采取经费奖励的政策,在学院津贴分配方案中对科研立项与论文进行奖励,明确了各系(中心)的课题申报数,同时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书进行指导,大大提高了申报的数量和质量,全年共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2项,省部级项目立项10项,厅局级项目16项、获奖2项,专著3部;全年到校课题经费达146.22万元;在一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
为整体提高学院科研实力,扩大学院对外交流和学术影响力,学院承办了8场学术讲座,境外专家来访交流1场,举办了与杭州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校际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1场,承办了校第22届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年会。
本年度,共派出50余人次参加了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有1位教师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主持并发言。
加强研究生管理,出台《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与资格审查的暂行规定》、《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关于硕导工作量及津贴发放办法的补充规定》等系列研究生教学与管理制度,推行研究生教学管理平台,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四)重视了教学建设。
学院继续推行专业建设经费项目化管理模式,以“质量工程”二期项目为抓手,在学院层面做好教学建设项目的培育工作,并取得成效。
2011年,我院获得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成功申报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1项以及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5项,公开出版教材5部。
教育技术专业顺利通过校级重点专业验收,小学教育专业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校级重点扶持专业中期检查工作。
教师教育实验中心获得50万元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在中心建设中强调“硬软件并举”,投入31万元开展实验中心建设、实验开放及面向基础教育的开放项目,投入了36万元更新电子钢琴教室和科学制作室的设备。
教学硬软件的改善,有力地改善了学院的人才培养环境,得到了学生和学校的肯定:本学期我院的学评教成绩名列全校第一;2011年学院教学工作年度考核获得全校第二的好成绩;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实现新突破,获得省部级(含学会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30项。
其中,获得浙江省高等学校第五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1年浙江省“挑战杯”大赛三等奖1项、2011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团体一等奖1项。
(五)加强了党建工作。
学院党总支在2010年总支考核优秀的基础上,坚持稳步求进、开拓创新,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是在“创先争优”方面,党总支组织师生党员学习省委李强秘书长来信活动、学习胡锦涛《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开展“唱响红歌”主题党日活动、举行《建党伟业》红色电影观看等活动,强化党员创先争优精神,取得了良好成效,涌现出了温州市“十大时代先锋”林炎琴、市师德楷模胡来林、市优秀教师孙芙蓉等先进个人;学院党总支和知心姐姐党支部入选温州大学创先争优闪光言行展示评选活动,其中知心姐姐党支部还代表学校参与浙江省2011年4月创先争优闪光言行评选活动。
二是在贯彻落实学校“凝聚力工程”方面,学院党总支率先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谐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受到校党委陈福生书记的高度评价并批示推广到各学院党总支。
在实施过程中,学院党总支通过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创设院长特别奖、“特邦”教书育人奖、与洞头县开展“服务海岛基础教育行动计划”、举办离退休老师欢送会、举办青年教工亲子活动、开展学院“校园师生节”等工作,凝聚人心激励发展,受到了师生们普遍好评。
三是在“党建示范点”建设方面,学院先后被评为校级、省级首批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经多方考察学习,集思广益,制订了学院《“高校党建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学院党建工作特色品牌等四大工作目标,通过加强党校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支部建设、凝练支部特色、加强“党员之家”建设、党建信息化建设、学生党建进公寓等七大举措,稳步推进“党建示范点”建设。
学院党建工作受到了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和好评,2011年党建工作考核取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
(六)实施了惠生工程。
“惠生”工程与“凝聚力”工程是我院实施和谐学院建设的两大抓手。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多次召开学生座谈会,以“促教惠生”、“促学惠生”、“育才惠生”、“应需惠生”为原则,制定《教师教育学院十大惠生项目实施方案》,开展优化课程设置、开放实验室项目、加强研究生工作、实施导师制、强化发展规划指导、实施暖心计划、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畅通师生交流渠道、推进家校共育等十项惠生工作。
本着“惠生”理念,学院成立了由学院领导、骨干教师、辅导员以及部分校外专家组成的就业指导工作坊,全年共开设各类就业指导讲座累计20余场,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据麦可思调查反馈,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就业稳定率均位居全校第一;学院开展了百名教师访百家活动,累计有60多名教师走访了126个学生家庭,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学院设立了“特邦”优秀学生、最佳班级奖,今年共评选出4个最佳班级与21名优秀学生,分别给予5000元与1000元的奖励,并在学院表彰大会上给予隆重表彰;学院为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与毕业生欢送会,安排院长为每一位毕业生拔穗、颁发毕业证书,为新生举行开学典礼与迎新晚会,还专门安排人员为每一位新生及其家长在校园内拍张照;学院建立班级舆情每周汇报制度,开展暖心工作,为新疆学生开展庆祝“古尔邦节”活动,为学生在教育楼内每层都添置了自动饮水机,冬至节为学生送汤圆,新年到了为学生送贺卡,在元旦晚会上为学生送围巾送手套……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各项暖心工作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惠生”的魅力。
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据统计,2011年度我院学生在省级(含学会级)以上文化艺术类竞赛中获奖60余项,其中,获得浙江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7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七)创新了基础教育服务模式。
学院继续落实我校与温州市教育局签署的《服务基础教育合作协议》, 2011年温州大学面向基础教育课题共立项60项,其中重点课题20项,一般课题40项;温州大学面向基础教育课题结题49项,并评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3项;进一步完善《现代教育》稿件处理平台,按时出版《现代教育》4期。
“六一”儿童节,学院为全市少年儿童献上3场精彩的儿童剧,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
根据我院教师能力特点,积极探索基础教育服务创新模式,与洞头县人民政府合作实施“基础教育创新行动计划”,争取让人人参与科研。
(八)保持和拓展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教师继续教育为中小学、幼儿园共培训教师、校长、园长,共计13725人。
完成了“十一五”校长和园长培训,顺利争取了我市“十二五”校长园长资格培训任务,确立了我校在温州市中小学的领导地位;中小学一级教师培训轰轰烈烈,一年来培训教师4424人次,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尽到了地方高校之力;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如火如荼,做到了发动面广,申报项目积极,省审核通过率高;教师继续教育业务拓展广,我院与苍南、瑞安、洞头、青田、云和教师进修学校,与温州市电化教育馆、苍南成人培训学校、中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拓展了教师培训业务,扩大了学院影响。
(九)推进了教师教育基地建设。
2011年教师教育基地完成了全校近600名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过关考核工作,并且圆满完成师范生技能省赛、校赛的组织工作,学校也在此次竞赛中取得突破性的成绩:共获得3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位列全省第一;温州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
基地继续开展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实验,首期“溯初班”学员以其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力赢得了各中小学校的好评以及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