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肩周炎50例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2.24 KB
- 文档页数:1
分析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了温针灸的原理和特点、肩周炎的临床表现、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机理以及蒙医温针灸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疗效。
研究表明,温针灸能有效缓解肩周炎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蒙医温针灸具有显著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
温针灸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蒙医温针灸为患者带来了明显的疗效,对于肩周炎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蒙医、温针灸、肩周炎、临床疗效、治疗方法、机理、应用、疗效、推广、临床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传统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效果有限且易复发。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的迫切需求。
虽然蒙医温针灸在治疗肩周炎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但其具体治疗机理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机理和临床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并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温针灸的原理和特点、肩周炎的临床表现,以及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机理,我们旨在深入了解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为蒙医温针灸在治疗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以验证其在实际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同时也为相关广大患者提供更多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可以为蒙医温针灸在治疗肩周炎中的应用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
1.3 研究意义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着疗效不佳、复发率高的问题。
寻找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患者疼痛、恢复功能至关重要。
分析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蒙医温针灸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治疗方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患者常常伴有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备受关注,本文将从疾病特点、治疗原理、临床实践等方面对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一、肩周炎的疾病特点肩周炎是一种以肩关节周围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肩部肌肉和韧带的慢性炎症所致。
肩周炎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患者常常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夜间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但疗效有限,容易出现复发。
二、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原理蒙医温针灸是将温针灸和蒙医理论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温针灸是一种传统针灸疗法,利用温针的温热作用和针刺的刺激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
蒙医认为肩周炎是由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肩关节失去养分而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
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原理是通过温针的温热作用和针刺的刺激作用来祛除湿邪、活血通络,恢复肩关节的功能。
三、临床实践1. 治疗方法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主要包括经穴灸、温灸、针刺等治疗技术。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进行温灸和针刺,达到祛风散寒、通经活络、舒筋活血的治疗效果。
2. 疗程安排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程一般为10次一个疗程,每周1-2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身条件进行调整。
3. 临床观察经过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患者常常表现为疼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加、夜间疼痛减轻等症状改善。
临床观察显示,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较为显著,且长期有效。
四、临床疗效分析1. 疼痛缓解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患者的肩部疼痛,经过治疗后,患者常常表现为疼痛减轻、舒缓感增加。
2. 功能改善肩周炎患者常常伴有肩关节功能受限、活动不便的情况,蒙医温针灸可以通过活血通络、舒筋活血的治疗原理,改善肩关节的功能。
温针灸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討温针灸法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
方法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两组患者均配合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法治疗肩周炎,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57.5%(23/40)高于对照组的30.0%(1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温针灸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见效快,患者易于接受,同时具有安全可靠、疗程短等诸多优点,值得推广应用,临床实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关节周围炎;温针灸法;针刺;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是由于慢性损伤性造成肩周肌、肌腱及关节囊的无菌性炎症,即肩关节周围炎,亦称“五十肩”[1],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功能受限,疼痛、肩部肌肉废用性萎缩,肩关节结构的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关节内、外的粘连以及关节粗糙、增生等[2-4],2016年1月~2017年8月4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温针灸法治疗肩周炎,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并均排除结核、骨折、骨肿瘤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活动运动功能受限,患肩粘连。
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0岁,平均年龄58.5岁;其中右肩23例,左肩l7例;病程最长3年,最短4个月;有受寒史者22例,有外伤史者8例,不明原因者10例。
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42岁,平均年龄57.5岁;其中右肩24例,左肩16例;病程最长3年,最短6个月;有受寒史者20例,有外伤史者8例,不明原因者11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5]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在三角肌前后缘、肱二头肌长肌腱沟部、冈上肌附着处有不同程度的压痛;活动时及夜间肩关节疼痛加重,以肩关节前、后、外方为主,有时向颈部或前臂放射;除外其他肩关节疾病;肩部X线检查早期无特殊发现,晚期大结节处有密度增高阴影、骨质疏松。
分析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摘要】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疼痛和不便。
本文旨在分析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首先介绍了蒙医温针灸的原理及肩周炎的临床表现,然后探讨了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机制。
在临床研究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最后总结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通过对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发现其具有显著的疗效,并展望了未来的临床前景。
本文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为肩周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蒙医,温针灸,肩周炎,临床疗效,研究,治疗,机制,临床研究方法,观察,临床前景。
1. 引言1.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系统性分析和总结,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蒙医温针灸的原理和机制,了解其对肩周炎的治疗作用;2. 分析肩周炎的临床表现,为评估治疗效果提供临床基础;3. 探讨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机制,深入了解其作用机理;4. 总结临床研究方法,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5. 观察蒙医温针灸在实际临床中的疗效,探讨其对肩周炎患者的影响;6. 对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7. 展望蒙医温针灸在肩周炎治疗领域的发展前景,为未来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提出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蒙医温针灸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促进其在临床中的推广和应用。
1.2 研究背景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和功能障碍。
由于肩周炎的发病原因复杂,治疗难度大,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和依赖性。
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肩周炎的治疗中,蒙医温针灸被认为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具体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本研究旨在探讨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治疗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用温针灸来“解冻”肩周炎“五十肩”和“冻结肩”等,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关节肌肉疾病之一。
该病病程较长,一般半年以上,表现为肩部隐痛或刺痛,疼痛可放射到颈部或上臂,夜间疼痛加剧,甚至夜不能眠,严重地影响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治疗肩周炎有不少方法,点穴、刮痧、拔罐、针刺、艾灸、中药内服外用等,均有效果,今天分享一个案例,看看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效果如何~基本资料治疗组42例,运用温针灸疗法:患者取坐位,暴露肩部,取阿是穴、肩髃、肩贞、肩前、肩髎、曲池等穴位常规消毒后,采用30号两寸针进行针刺。
进针后提、插、捻、转,得气后把预先准备好的两厘米长的艾卷插到针尾上,并剪一圆形的纸皮遮盖针身周围皮肤,以免艾火灼伤,然后点燃艾卷,使艾卷的热力通过针身传到穴位上,待艾卷烧完熄灭冷却后起针。
对照组42例,运用电针疗法:患者取坐位,暴露肩部,选穴与治疗组相同。
经常规消毒后,取30号两寸针快速进针后,运用平补平泄法,然后接电针机以密波电疗,电流强度以患者可忍受为度,30分钟后起针。
治疗结果连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3个月后判断疗效。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率为42.8%,总有效率为78.6%。
西医认为:肩关节为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
脉脉艾灸提醒您肩关节周围炎中老年人多见,多由于急性损伤(上肢外伤、手术等)和慢性劳损(着风受凉或肩关节较长时间不活动)等原因,导致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充血、渗出、水肿、粘连等无菌性炎症。
祖国医学认为:肩关节周围炎属“痹症”范畴,具体又属“十二经筋病候”,认为其发生是由于外伤劳损,内伤劳累,以及人过中年后血气渐衰,以至风、寒、湿邪乘机侵袭肩部,导致肩部经脉闭阻、气滞血瘀所致。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故患者患病后肩部反复疼痛不已,并伴有功能障碍。
温针灸结合经筋病变部位取穴进针,经提、插、捻、转得气后,再配合艾灸,借艾灸的热力温通经络,畅通气血,最终使肩部之风、寒、湿邪祛尽而病除。
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5 年1 月-12 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 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实验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AS 评分差异不大,治疗2 周、4 周后差异明显增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温针灸治疗;中药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25-01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疾病,由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关节囊及滑囊等产生的慢性炎症,表现为肩部单侧或双侧疼痛和功能障碍,出现手指麻胀、肩关节僵硬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该病病情迁延不愈、反复缠绵,日久患肢可发生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我院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5 年1 月-12 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 例,其中左侧肩周炎30 例,双侧肩周炎15 例,右侧肩周炎35 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 例。
实验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35~69 岁,平均(54.7±10.2) 岁,病程持续时间平均(3.85±5.15)个月。
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36~68 岁,平均(53.1±12.3) 岁,病程持续时间平均(4.05±5.25) 个月。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患病严重程度等各个方面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分析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1. 温针灸的治疗原理温针灸是一种结合了蒙古传统医学和中医经络学理论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在患处穴位周围使用专门的蒙古药材加热,使药性渗透到经络和穴位中,然后进行针灸处理。
这种温针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疏风通络、祛湿止痛的作用,可以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缓解患处疼痛和炎症,达到治疗肩周炎的目的。
2. 临床疗效观察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较为显著。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肌肉力量明显增强。
一项针灸对照研究发现,采用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西医治疗和针灸治疗,而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3. 治疗经验总结根据临床经验的总结,温针灸疗法在治疗肩周炎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温针灸疗法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和筋膜的痉挛,减轻疼痛和肿胀。
温针灸疗法可以调整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和抵抗力,有利于减少炎症反应和恢复组织功能。
温针灸疗法可以改善肌肉的张力和力量,促进肌肉的修复和增强,有利于改善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功能。
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是显著的,为患者带来了明显的生活质量改善。
二、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机制1. 温药温气作为蒙医温针灸的核心技术,温针灸通过温补药物的温热作用,在治疗部位产生热烫感,使局部皮肤毛孔扩张,药性渗透到经络和穴位中,达到温经散寒、疏风通络、祛湿止痛的作用。
药性的渗透和穴位的刺激可以激活局部组织的自愈能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和代谢,有利于减轻炎症和疼痛。
2. 调理气血在治疗肩周炎过程中,温针灸的穴位选择和刺激技法可以调理患者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激活气血,促进局部气血的流通。
针灸治疗可以通过调整经络的气血流动情况,消除气滞、血瘀、痰湿等病邪,达到疏通经络、益气通血、疏散湿热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和自愈能力。
分析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中医认为,肩周炎是由于寒湿邪气侵入肩部,使得肩部经络气血不畅,引起疼痛和活动受限。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蒙古医学将其与传统汉医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温针灸。
以下将分析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首先,温针灸能够改善疼痛。
蒙医认为,肩周炎的主要症状是肩部疼痛,这是因为湿气阻滞了经络,导致气血不畅。
而温针灸可以通过温热效应,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经络阻塞,从而缓解肩部疼痛。
此外,针灸还能通过刺激穴位释放内源性荷尔蒙,例如内啡肽和脑啡肽等,这些物质能够减轻疼痛感受和降低炎症反应,从而更好地缓解肩周炎的疼痛。
其次,温针灸能够增强免疫力。
实验研究表明,针灸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细胞,如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此外,针灸还能够调节自身免疫系统,减轻免疫系统对身体自身组织的攻击,从而减缓肩周炎的炎症反应。
第三,温针灸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蒙医认为,肩周炎是由于气滞血瘀导致的,而温针灸具有温热效应,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通过温热效应,针灸能够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同时也促进气血的运行,避免经络阻滞,从而减轻肩周炎症状。
总的来说,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与传统汉医针灸相比,其优势在于温热效应,能够更好地消除经络阻塞,缓解疼痛症状。
因此,对于肩周炎病人,如能选择温针灸治疗,则可望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