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
- 格式:pdf
- 大小:96.05 KB
- 文档页数:1
用温针灸来“解冻”肩周炎“五十肩”和“冻结肩”等,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关节肌肉疾病之一。
该病病程较长,一般半年以上,表现为肩部隐痛或刺痛,疼痛可放射到颈部或上臂,夜间疼痛加剧,甚至夜不能眠,严重地影响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治疗肩周炎有不少方法,点穴、刮痧、拔罐、针刺、艾灸、中药内服外用等,均有效果,今天分享一个案例,看看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效果如何~基本资料治疗组42例,运用温针灸疗法:患者取坐位,暴露肩部,取阿是穴、肩髃、肩贞、肩前、肩髎、曲池等穴位常规消毒后,采用30号两寸针进行针刺。
进针后提、插、捻、转,得气后把预先准备好的两厘米长的艾卷插到针尾上,并剪一圆形的纸皮遮盖针身周围皮肤,以免艾火灼伤,然后点燃艾卷,使艾卷的热力通过针身传到穴位上,待艾卷烧完熄灭冷却后起针。
对照组42例,运用电针疗法:患者取坐位,暴露肩部,选穴与治疗组相同。
经常规消毒后,取30号两寸针快速进针后,运用平补平泄法,然后接电针机以密波电疗,电流强度以患者可忍受为度,30分钟后起针。
治疗结果连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3个月后判断疗效。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率为42.8%,总有效率为78.6%。
西医认为:肩关节为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
脉脉艾灸提醒您肩关节周围炎中老年人多见,多由于急性损伤(上肢外伤、手术等)和慢性劳损(着风受凉或肩关节较长时间不活动)等原因,导致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充血、渗出、水肿、粘连等无菌性炎症。
祖国医学认为:肩关节周围炎属“痹症”范畴,具体又属“十二经筋病候”,认为其发生是由于外伤劳损,内伤劳累,以及人过中年后血气渐衰,以至风、寒、湿邪乘机侵袭肩部,导致肩部经脉闭阻、气滞血瘀所致。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故患者患病后肩部反复疼痛不已,并伴有功能障碍。
温针灸结合经筋病变部位取穴进针,经提、插、捻、转得气后,再配合艾灸,借艾灸的热力温通经络,畅通气血,最终使肩部之风、寒、湿邪祛尽而病除。
温针灸联合手法松解治疗156例肩周炎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15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8例。
对照组给予单纯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手法松解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46%;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比较,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
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治疗方法。
1.2.1温针炙。
选取肩关节阿是穴进行施针,施针前取患者骑马式坐位,并将患侧肩部暴露,行常规消毒,选用0.30mm×40mm针炙针,常规针刺进针,待针刺得气后,将针留置适宜深度处。
并在针尾处插上清艾条,并将其点燃,每针温灸2段,待艾条烧完针冷却后拔针。
温炙过程中为了防止艾火脱落烫伤皮肤,可用硬纸片将针身周围皮肤遮盖。
治疗时间为25min~30min,视患者情况1~2次/d,1疗程10次。
1.2.2手法松解。
取患者坐位,医生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另一手于肩部施用轻拿手法,使肩周围软组织充分放松;牵引上臂部,逐渐向外伸展,取其外旋位,以解除痉挛;待患者肩关节完全放松后,施用手搬扛法,取患者外展位,再嘱患者健侧侧卧位,最后行肩关节后伸内旋位屈肘手法松解。
1次/3d,10次为1个疗程。
1.2.3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温针炙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炙联合手法松解进行治疗。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功能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功能未见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试验数据分析。
2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18例(23.08%),显效27例(34.62%),有效24例(30.77%),总有效率为88.46%;治疗组患者治愈50例(64.10%),显效22例(28.21%),有效6例(7.69%),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比较,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
中医针灸按摩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肩周炎效果分析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也有部分年轻人患上。
肩周炎症状包括肩部疼痛、僵硬、功能障碍及肿胀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目前,中医针灸按摩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结合临床案例和相关文献,对这一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中医针灸按摩治疗肩周炎中医认为,肩周炎属于“痹痛”范畴,主要病机为气滞、瘀滞、寒湿等引发的肌肉筋膜炎症。
针灸按摩是中医的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理经络,舒缓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供应,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达到消炎镇痛、舒筋活络的目的。
对于肩周炎患者,常用的经典穴位包括肩井穴、肩髎穴、肩外俞穴等,可以通过温针、刮痧、艾灸等手法进行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中医针灸按摩治疗肩周炎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肌肉僵硬度,提高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肩功能。
而且,针灸按摩疗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长期治疗。
二、中药汤剂治疗肩周炎中医认为,肩周炎的发病与气血不畅、湿热内蕴、经络受阻等因素有关。
中药治疗肩周炎常用的方剂有破瘀通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
常用的药物有川芎、当归、红花、桃仁、麻黄、川穹等。
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祛风除湿、止痛松筋等功效,能够改善肩关节的血运、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增强软组织代谢,从而缓解疼痛。
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汤剂治疗肩周炎有明显的疗效,通过长期服用中药汤剂,可以减轻肩部的疼痛感和肿胀情况,提高患肩关节的活动度。
且中药汤剂不仅能缓解疼痛,还具有调理全身气血的作用,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比较适合患有慢性肩周炎的患者。
中医针灸按摩和中药治疗肩周炎各有其优势,临床上也常常将两者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中医针灸按摩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肌肉僵硬,中药汤剂则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
两者结合使用,相辅相成,可以有效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症状,缩短疾病的病程,提高治疗的效果。
关于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体会【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62-01【摘要】:目的观察按摩针灸及功能锻炼对肩周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对入院例肩周炎患者应用按摩针灸及功能锻炼方法进行康复治疗。
结果在入院的全部患者中,据统计全部有效。
结论采用按摩、针灸、功能锻炼使粘连的关节囊、肌腱及韧带等松解,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淋巴液循环及肩部营养代谢、松解粘连、解除痉挛,增强肌力及防止肌肉萎缩加快早期治愈。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康复锻炼肩周炎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主要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退行性、炎症性病变而引起以肩部疼痛及功能受限为特点的病症。
本病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人,所以又称“五十肩”,体力劳动者者多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其发病多与软组织的长期劳损、外伤、受寒有关。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肩凝”“漏肩风”“肩痛”等范畴。
十余年来,笔者应用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取得满意疗效,先将相关体会总结如下。
1 治疗方法1.1 针灸基本处方:肩髃、肩髎、臑会、肩贞、曲池、外关。
局部压痛明显者,加阿是穴。
随症选穴:项疼痛者加肩井、风池;肩内臁痛,加尺泽、太渊;肩外臁痛,加后溪、小海;肩关节局部压痛明显者,取1-3个阿是穴,施以温针灸。
1.2 推拿患者取坐位,患肢外展,医者站于患侧,医者先用叩击法再用滚法使病人三角肌放松,配合点揉风池、肩井、天宗、肩髃、肩髎、肩贞、臑会、臂臑、曲池等穴位,同时配合上肢的外展,外旋、内收、上举等被动活动,注意避免动作粗暴而引起剧烈疼痛、然后用拿法、揉法、自颈项拿,揉至肩臂部,反复数次,搓患者肩部约半分钟,以稍有酸胀为宜;最后用搓法由肩部到前臂至腕反复搓抖数遍,双手握腕抖上肢数次,结束治疗。
1.3 作方法每日治疗1次,先针灸,后推拿。
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推拿手法以轻揉为主,被动活动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时间20分钟。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肩周炎患者60例,使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程为2个月,2个月后运用关节功能评分来比较干预前后治疗效果。
结果:干预后各项关节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肩周炎患者采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临床效果肩周炎,也称五十肩、漏肩风、凝肩等,是肩关节软组织发生的无菌性炎症病变,包括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和冻结肩[1]。
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诊断,是将不明原因的“肩周炎”称为冻结肩,将由外伤及手术等原因导致的“肩周炎”称为肩关节僵硬。
我国人们经常说的肩周炎,主要包括不明原因的肩痛和活动障碍。
肩周炎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劳累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
根据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的定义,该病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性关节囊炎,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难忍,夜间加重,肩关节各个方向主动和被动活动度降低,且进行性加重,造成肩关节活动受限、臂无法抬起等[2]。
治疗的关键在于缓解疼痛及恢复关节功能。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西医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近年来,中医针灸、推拿治疗逐渐得到推崇,本研究拟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现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肩周炎患者60例,符合《实用骨科学》[3]中肩周炎的诊断要点:①多见于50岁以上的病人,女性多于男性,起病慢,病程冗长,无明显的损伤史。
②初为轻度的肩疼,逐渐加重,夜间为甚,影响睡眠,有时疼痛可向前臂放射。
③肩部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外旋时,患者很难完成梳头、摸背、洗脸等动作。
④患肩有废用性肌萎缩,此外肩关节间隙,三角肌肌腹及肩胛冈上、下处,有明显软组织压痛点。
craniotomy for primary malignant brain tumors:a National Surgical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analysis [J].J Neurooncol,2018,136(1):135-145.DOI:10.1007/s11060-017-2631-5.[3]张宜林,邵寒俏.七氟醚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J].北方药学,2018,15(12):118-119.DOI:10.3969/j.issn.1672-8351.2018.12.094.[4]Tandon D,Haque MM,Gote M,et al.A prospective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study to investigate efficacy of fructo-oligosaccharides (FOS)on human gut microflora[J].Sci Rep,2019,9(1):5473.DOI:10.1038/s41598-019-41837-3.[5]从丽红.七氟醚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4):149-150.DOI:10.14033/ki.cfmr.2018.34.073.[6]吐尔松·热合曼,姚开明,杨梦丽.探讨七氟醚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17(78):48,50.DOI:10.19613/ki.1671-3141.2017.78.033.[7]史静,蒋柯,钟毅,等.2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15(3):45-49.DOI:10.11986/j.issn.1673-873X.2018.03.10.[8]张维,李少泉,彭文龙,等.血清IL-6、TNF-α、MMP-9、CRP 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3):105-108.DOI:10.3969/j.issn.2095-140X.2020.03.023.[9]高德鸿,刘欣,林承雄,等.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占位择期开颅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28(2):139-143.DOI:10.11659/jjssx.09E018060.[10]Liu JKC.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Due to Brain Sag After Bilateral Craniotomy for Subdural Hematoma Evacuation [J].World Neurosurg,2018,114:90-93.DOI:10.1016/j.wneu.2018.02.153.[11]姜蓉,李玲,石磊,等.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开颅手术患者脑氧代谢和糖代谢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31(12):90-93.DOI:10.3969/j.issn.2095-140X.2019.12.020.[12]He H,Liu W,Zhou Y,et al.Sevoflurane post-conditioning attenuates traumatic brain injury-induced neuronal apoptosis by promoting autophagy via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J].Drug Des Devel Ther,2018,12:629-638.DOI:10.2147/DDDT.S158313.[13]靳乐,黄海燕.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2):3628-3630,3639.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8.32.029.[14]刘勇攀,龚小芳.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行颅脑手术围术期脑保护作用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35):5688-5694.DOI:10.3969/j.issn.2095-4344.2928.[15]贺海欧.七氟醚对急性颅内出血患者血清炎性指标、GCS 评分及颅内压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7):1915-1918.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9.17.024.温针灸结合肩关节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关节受限的改善作用孙小娜刘李汀韩毓皓耿洪岳登封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452470通信作者:孙小娜,Email :【摘要】目的研究温针灸结合肩关节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关节受限的改善作用。
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引言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和功能障碍。
中医在肩周炎的诊疗上具有独特优势,能够综合运用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方法,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肩周炎中医诊疗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案。
诊断与辨证肩周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常见的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夜间疼痛、肌肉萎缩等。
在中医诊断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体质特点、舌脉情况等进行辨证分型,常见的辨证包括寒湿痹阻、痰湿瘀阻、气滞血瘀等。
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肩周炎的基本原则是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理气止痛。
具体原则如下:1.活血化瘀:通过药物和针灸等手段,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肩关节周围的淤血和瘀血状况,减轻疼痛和肿胀。
2.祛风除湿:排除体内的寒湿和痰湿,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
常用的中药包括防风、川芎、白芷等。
3.理气止痛:通过调理气机,舒缓肩关节周围的痉挛和紧张,缓解疼痛和肌肉疲劳。
常用的中药包括丹参、香附、柴胡等。
中药内服方案中药内服是肩周炎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如下:1.活血化瘀方:桂枝舒筋散、通窍络疏散汤等。
–桂枝舒筋散:桂枝、红花、当归等。
–通窍络疏散汤:赤芍、桃仁、红花等。
2.祛风除湿方:温经汤、四逆散等。
–温经汤:羌活、细辛、防风等。
–四逆散:细辛、独活、桂枝等。
3.理气止痛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逍遥散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白术、法半夏等。
–逍遥散:柴胡、青皮、香附等。
针灸治疗方案针灸是中医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手段,常用的穴位和操作如下:1.风池穴:位于颈椎第三横突下方斜下方,用针刺激可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2.肩井穴:位于肩胛骨上角与颈椎第七横突之间,用针刺激可舒肝理气、止痛消肿。
3.臂丛穴:位于前臂肱骨内侧上方,用针刺激可活血通络、舒筋止痛。
4.曲池穴:位于肱骨二头肌腱的前方突起处,用针刺激可舒肝理气、活血止痛。
推拿治疗方案推拿是中医治疗肩周炎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常用的手法和操作如下:1.揉捏法:用拇指和食指捏揉肩关节周围的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肌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