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乘法》问题解决展示课
- 格式:ppt
- 大小:646.50 KB
- 文档页数:1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口算乘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算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乘法口诀和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口算乘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三位数的口算乘法以及简单的应用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乘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乘法口诀和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多位数的口算乘法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来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此外,学生的口算能力参差不齐,对于一些计算速度较慢的学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多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口算乘法的计算规律,提高口算速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口算乘法的实际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口算乘法的计算规律;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引出口算乘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解释计算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计算方法,互相学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强调计算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导语】良好的⼝算是正确计算的基础,是提⾼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学⽣智能、智⼒的良好⽅法。
学校、家长应该注重学⽣这⽅⾯的教育,⽽不能只是⼀味提笔做题。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算乘法》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算乘法》教案 教学⽬标: 1、使学⽣经历整⼗、整百数乘整⼗数的⼝算乘法的过程,能⽐较正确熟练地进⾏⼝算。
2、学会运⽤整⼗、整百数乘整⼗数的⼝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的观察能⼒,⼝头表达能⼒和演绎推理能⼒ 教学重点:掌握⼝算⽅法,能正确地⼝算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多种⼝算⽅法 教学准备:预习汇报卡、多媒体课件、⾹蕉题卡⽚、⽬标检测卡 教学过程: ⼀、激情导课 1、听算后指名任选⼀道题说说⼝算⽅法。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2、抢答: 3个⼗是()?30是()个⼗?300是()个百?60是()个⼗?9个⼗是()?3个30是()? 3、⼩结导⼊: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
板书:整⼗、整百数乘整⼗数的⼝算乘法。
出⽰学习⽬标: 1、理解和掌握整⼗、整百数乘整⼗数的⼝算⽅法,并能熟练地⼝算。
2、能运⽤所学知识解决⽣活中的简单问题。
⼆、民主导学 任务呈现:掌握整⼗、整百数乘整⼗数的⼝算⽅法,并能熟练地⼝算 创设情境:我们每天在家⾥,⾜不出户就可以和远⽅的亲⼈、朋友进⾏交流,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你们知道是谁在为我们默默⾟苦的⼯作吗?(⽣:邮递员)师:对,是我们的邮递员叔叔,今天我们把邮递员叔叔请来了,请看主题图。
⾃主学习: 1、多媒体出⽰情景图,引导学⽣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作的情况。
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 2、四⼈⼩组讨论交流。
整十、整百数乘两、三位数的口算方法问题(1)导入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
过程讲解
1. 观图,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式
苹果每盒12个,要求20盒有多少个,就是求20个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20。
2.探究12×20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利用数的组成口算。
把12分成10和2,先分别算出10×20与2×20的积是多少,再把所得的结果相加。
计算过程如下:
10×20=200
2×20=40 → 12×20=240
200+40=240
方法二先用20十位上的数2和12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1个0,即:
3.方法对比
对比发现,方法二更简便、直接。
4.解决问题
12×20=240(个)
答:20盒有240个。
问题(2)导入计算。
120×20= 120×200=
过程讲解
1. 算法分析
同12×20的计算方法相同,直接把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添上对应个数的0。
2.计算过程
3.解决问题
120×20=2400 120×200=24000
归纳总结
整十、整百数乘两、三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两、三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的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口算乘法》是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教学内容,它是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十,整百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学会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口算方法主要以学生所熟悉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法本节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生活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探究乘法口算的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一.说教材《口算乘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教学内容,它是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十,整百乘整十数的口算。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打印版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问题导入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
过程讲解
1.观图,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式
橙子每盒6个,要求10盒有多少个,就是求6个1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6×10。
2.探究6×10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10盒的个数就是在9盒的基础上再加上1盒的个数。
所以计算6×10,可以先算6×9=54,再算54+6=60,即6×10=60。
方法二 6×10也可以看成是求6个10是多少,因为6个10是60,所以6×10=60。
方法三 6×10表示10个6相加,10个6相加是60,所以6×10=60。
方法四
得出:先算6×1=6,再在6后面添1个0。
3.解决问题
6×10=60(个)
答:10盒有60个。
归纳总结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口算乘法教案口算乘法教案1教学内容口算乘法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口算乘法中的相关练习,并且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板书设计口算乘法例1: 15×3= 45 (盒)10×3=305×3=1530+15=45答:(略)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口算练习:5×3= 10×5=8×4= 20×3=3×4= 40×2=仔细观察两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左边使用乘法口诀,右边是整十数乘以一位数,计算时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末位加上一个0.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知识,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生:有)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生回答,教师板书:15×3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评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口算乘法说课稿(精选9篇)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内容,第一段主要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第二段主要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第一个例题: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奠定基础。
教材为同学们提供主题图,运用已有知识将难点转化,以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技能,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算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奠定基础。
一、说教学目标: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探索并掌握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思想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获取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迁移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重难点:本着课程标准,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体验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多种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难点是体会口算算理,正确、灵活、合理地进行相关乘法口算。
三、说教学策略、教学方法:1、知识迁移法:在教学活动的导入部分,首先带领学生复习旧的知识,注意以旧引新抓准新旧知识的联接点,运用了知识迁移规律,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2、情景创设法:小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不够稳定,因此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进行直观思考,理解算理。
3、练习巩固法: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及时进行巩固,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算法。
四、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2、出示学习目标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4、精讲点拨、检测自学5、巩固训练6、归纳小结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六单元第1节《口算乘法》,首先我先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
《口算乘法》教案《口算乘法》教案《口算乘法》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复习1、听算:20×530×64×70100×53×2003×200500×31000×623×212×37×115×6050×422×315×3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1)3个十是()?30是()个十?(2)300是()个百?60是()个十?(3)9个十是()?3个30是()?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板书:口算乘法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2、分小组讨论交流。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教学例1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2)怎么解决?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300×1060×10(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
(同桌交流口算方法)(5)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a.300×10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b.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算乘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算乘法》。
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口算乘法的基本方法,并且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口算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算法,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合作探究能力。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并且能够运用这些规则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这些能力。
三、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口算乘法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乘法计算。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乘法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乘法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正确地运用口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具准备1.教具:教学课件、口算卡片。
2.学具:计数器、小棒等。
六、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首先通过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让学生回忆起乘法的意义和基本规则,为新知识的引入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买文具、计算人数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操作小棒等学具,自主探究口算乘法的基本方法。
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方法,老师进行点拨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口算乘法技巧。
4.巩固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直接口算、判断对错、解决实际问题等,让学生反复练习,加深对口算乘法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5.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进行总结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