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国际收支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511.73 KB
- 文档页数:19
1.2 国际收支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什么是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各项国际经济交易(transaction)货 币价值的总和。
• 从英文字面含义来看,应该理解为“支付差额”的意思。
• transaction与payment的差异• 什么是国际收支平衡表?• 对一定时期内按照复式记账法原则对一国国际收支的系统记录。
【理解国际收支的关键】• 交易的主体• 一方是居民,另一方是非居民• 交易的对象• 何种交易纳入国际收支的统计【1.2.1 居民的时空属性】• 居民(resident)• 经济学概念,不同于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概念; • 又被翻译为常住机构单位【1.2.1 居民的时空属性】• 居民(resident)• 定义:在一国的经济领土(economic territory)内具有一定经济利 益中心(center of economic interest)的经济单位,他从事并打算 继续从事(无期限或有期限)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和交易。
【1.2.1 居民的时空属性】• 居民(resident)• 从空间上看,居民位于经济领土之内。
• 经济领土的特征• 政府(国际组织)有效实施经济管理的区域 • 货物与服务、人员、资本可以自由流动【1.2.1 居民的时空属性】• 居民(resident)• 经济领土的特征• 包括岛屿在内的领陆、领空、领水以及位于国际水域且本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 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加上本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要减去国外在本国的类似的 领土飞地。
• 领土飞地(territorial enclaves):驻外使领馆、新闻和移民机构、科学考察站、援 外机构以及军事基地等【1.2.1 居民的时空属性】• 居民(resident)• 从时间上看,居民在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什么是“经济利益中心”? • 第一,拥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如厂房、设施、住宅等) • 第二,在当地长期(至少一年)从事某种经济活动【居民由两大类机构单位组成】住户法定的实体 和社会团体公司和准公司(国外直接 投资者的分支机构) 非盈利机构和各级政府【1.2.1 从住户的角度来看居民的时空属性】 住户居民的两项主要职能: 1.提供各种生产要素 2.消费货物与服务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凡在本国国内居住满1年及1年以上的个人,除外国驻本国外 交使节、联合国维和军事人员外,无论其国籍,均属本国居民。
国际收支平衡表指标说明一、编制原则1.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规定的各项原则编制,采用复式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国际经济交易。
所有交易均发生在我国大陆居民与非我国大陆居民之间。
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贷方项目是:货物和服务的出口、收益收入、接受的货物和资金的无偿援助、金融负债的增加和金融资产的减少。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借方项目是:货物和服务的进口、收益支出、对外提供的货物和资金无偿援助、金融资产的增加和金融负债的减少。
二、项目含义(一)经常项目:包括货物和服务、收益和经常性转移。
A.货物和服务:包括货物和服务两部分。
a.货物:指通过我国海关的进出口货物,以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要求,出口、进口都以商品所有权变化为原则进行调整,均采用离岸价格计价,即海关统计的到岸价进口额减去运输和保险费用统计为国际收支口径的进口,出口沿用海关的统计。
对商品退货也在此项目中进行了调整。
出口记在贷方,进口记在借方。
b.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
贷方表示收入,借方表示支出。
1.运输:指与运输有关的服务收支。
包括海、陆、空运输,太空和管道运输等。
2.旅游:指对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外国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包括因公、因私)提供货物和服务获得的收入以及我国居民出国旅行(因公、因私)的支出。
3.通讯服务:包括:(1)电讯,指电话、电传、电报、电缆、广播、卫星、电子邮件等;(2)邮政和邮递服务。
4.建筑服务:指我国企业在经济领土之外完成的建筑、安装项目,以及非居民企业在我国经济领土之内完成的建筑、安装项目。
5.保险服务:包括各种保险服务的收支,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
6.金融服务:包括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收支。
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包括计算机数据和与信息、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收支。
附5: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向银行反馈申报/管理数据接口规范(1.2版)国家外汇管理局2011年11月目录第1章前言 (1)第2章反馈文件规范 (2)2.1调整内容 (2)2.2反馈文件命名规范 (4)2.3反馈文件格式规范 (5)2.3.1控制文件格式 (5)2.3.2数据文件格式 (6)2.4反馈文件在银行MTS节点的目录规范 (8)第3章反馈文件的数据字典 (10)3.1反馈给全接口银行的信息 (10)3.1.1企业网上申报开通/关闭信息表 (10)3.1.2涉外收入申报单 (10)3.1.3境内收入申报单 (12)3.2反馈给部分接口/手工录入银行的信息 (14)3.2.1涉外收入申报单 (14)3.2.2境外汇款申请书 (16)3.2.3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 (18)3.2.4境内汇款申请书 (20)3.2.5境内收入申报单 (22)3.2.6境内付款/承兑通知书 (23)第1章前言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是“金宏工程”外汇局子项-国际收支平衡管理信息系统的7个子系统之一,从银行采集了国际收支数据。
采用全接口模式向外汇局报送数据的银行(以下简称全接口银行,如中国银行)需要从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得到企业网上申报已审核信息,以便于银行内部对申报业务的管理和监督。
采用部分接口或手工录入(以下简称部分接口/手工录入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的银行也希望从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得到完整的申报/核销信息,以便于行内管理和统计。
为此,特制定本规范,明确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向银行反馈申报/核销信息的有关要求,银行根据本行需要开发相应程序进行后续处理。
本规范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操作规程》(汇综发[2010]122号)附14《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向银行反馈申报/核销数据接口规范(1.1版)》为基础,按照《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与银行业务系统数据接口规范(1.2版)》有关调整要求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规范为《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向银行反馈申报/管理数据接口规范(1.2版)》。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开放经济:产品与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溢出效应:本国经济会对他国造成影响反馈效应:本国经济会收到他国经济的影响1.1.1封闭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GDP: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指标。
(1)产出——一个国家生产的成果(2)流量指标(一定时期内的)(3)最终产品的生产属性(经济生产:人类参与)(4)既包括市场化的货物与服务的生产,也包括非市场化的货物与服务的生产(未被交换)GDP=C+I+GC:私人部门的消费I:资本形成总额(投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G:政府部门的消费注:固定资本消耗≠固定资产折旧(现值核算≠历史成本核算)固定资本净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消耗经济建设(投资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转移性支出)预算开支不计入GDP构成收入法(一)1.劳动者报酬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3.固定资产折旧4.营业盈余(二)1.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 PDL=GDP+TR+INT-T = C+S p消费+结余(TR 转移支付INT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T税收)2.政府部门的可支配收入:NIG= T-TR-IVT =G+S g 消费+政府储蓄国民储蓄(封闭经济):本国国民中收入未被用于消费私人部门的储蓄+政府部门的储蓄S=SP+SG=GDP-C-G 生产-消费-储蓄注:储蓄存款的年度增加额不能代替国民储蓄;1.1.2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特点:本国货币和服务可以在外国销售,形成本国的出口X本国收入可以购买外国商品和服务,构成本国进口MGDP=C+I+G+X-M(NX)Sp+Sg=I+NX 国民储蓄<国民投资——贸易逆差国民储蓄>国民投资——贸易顺差NX=(Sp-Ip)+(Sg-Ig) 本国的对外贸易差额取决于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储蓄与投资差额状况开放经济:一国生产要素获得的总收入就不再等于本国的总产出1.初次收入差额BPI:收入差/劳动报酬/租金等2.二次收入差额BSI:国际间的经常转移(捐赠)开放经济下:国民可支配总收入GNDY=GDP+BPI-BSI=C+I+G+NX+BPI-BSI1.2国际收支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各项国际经济交易货币价值的总和。
1.2 国际收支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 什么是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
•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各项国际经济交易(transaction)货 币价值的总和。
• 从英文字面含义来看,应该理解为“支付差额”的意思。
• transaction与payment的差异
• 什么是国际收支平衡表?
• 对一定时期内按照复式记账法原则对一国国际收支的系统记录。
【理解国际收支的关键】
• 交易的主体
• 一方是居民,另一方是非居民
• 交易的对象
• 何种交易纳入国际收支的统计
【1.2.1 居民的时空属性】
• 居民(resident)
• 经济学概念,不同于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概念; • 又被翻译为常住机构单位
【1.2.1 居民的时空属性】
• 居民(resident)
• 定义:在一国的经济领土(economic territory)内具有一定经济利 益中心(center of economic interest)的经济单位,他从事并打算 继续从事(无期限或有期限)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和交易。
【1.2.1 居民的时空属性】
• 居民(resident)
• 从空间上看,居民位于经济领土之内。
• 经济领土的特征
• 政府(国际组织)有效实施经济管理的区域 • 货物与服务、人员、资本可以自由流动
【1.2.1 居民的时空属性】
• 居民(resident)
• 经济领土的特征
• 包括岛屿在内的领陆、领空、领水以及位于国际水域且本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 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加上本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要减去国外在本国的类似的 领土飞地。
• 领土飞地(territorial enclaves):驻外使领馆、新闻和移民机构、科学考察站、援 外机构以及军事基地等
【1.2.1 居民的时空属性】
• 居民(resident)
• 从时间上看,居民在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 什么是“经济利益中心”? • 第一,拥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如厂房、设施、住宅等) • 第二,在当地长期(至少一年)从事某种经济活动
【居民由两大类机构单位组成】
住户
法定的实体 和社会团体
公司和准公司(国外直接 投资者的分支机构) 非盈利机构和各级政府
【1.2.1 从住户的角度来看居民的时空属性】
住户居民的两项主要职能: 1.提供各种生产要素 2.消费货物与服务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 凡在本国国内居住满1年及1年以上的个人,除外国驻本国外 交使节、联合国维和军事人员外,无论其国籍,均属本国居民。
• 住户的居民属性取决于其住所所在地,而不是工作所在地。
【1.2.1 从住户的角度来看居民的时空属性】
•边境工人(border workers):住户成员的工作地点和住所地 点不一致的,如住所在本国,白天或者经常(如每星期)跨过 边境到邻国工作的是就本国的居民,邻国的非居民。
•季节性工人(seasonal workers):因工作的季节需要在另 外一个国家工作后又回到其家庭的工人,他们是本国的居民。
【居民属性判例】
•在国外停留时间即使超过1年的本国留学生、病患者以及他 们的陪同家属,仍然被视为本国居民。
•在一国领土上的外国使领馆是该国的非居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机构,是 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是中国的居民
•中国在境外的直接投资企业则是中国的非居民
【居民属性判例】
•外国驻中国的使领馆和新闻机构是中国的非居民
•中国的驻外使领馆和新闻机构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则是中国 的居民
•中国国内企业在境外设立的、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公司就不是 中国的居民
•在中国境内设立、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则是中国的居民
【1.2.2 国际收支的其他特征】
•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flow)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反映实
体经济层面交易的差额构成了GNDY的组成项
什么是流量?在某一时间跨度内才有经济含义的指标,如红旗牌汽车的年生产量,季度或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年投资额等等都属于流量。
什么是存量?存量是指在某一时点才有经济含义的指标,如在2015年年末中国固定资产的规模。
•【存量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投资与资本存量
•投资是在某一季度(年度)内的资本形成总额,具有流量性质。
资本是在某一时点是构成该国经济生产能力的建筑、厂房和机械设备等等。
投资的功能是用以维持或者提高一国资本存量。
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15
I
K K +=-1
•【存量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投资与资本存量
•该公式的经济含义就是上期末的资本存量加上本期的投资等于本期末的资本存量。
•由于资本存在折旧(depreciation )问题,以DN 来表示,所以I称为总投资,为净投资。
上述公式可以改写为:
16
DN
I K K -+=-1
•【存量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赤字与政府债务余额
•在某一年度当中,如果政府收入大于支出,就有财政盈余(surplus );反之,就有财政赤字(deficit )。
•当出现财政赤字,政府就需要通过发行债券解决其资金来源,那么其债务余额必然增加。
我们以DEF 表示财政赤字,用DEBT g 表示政府债务余额,其关系可以表示为:
17DEF
DEBT DEBT g g +=-1
【1.2.2 国际收支的其他特征】
•第二,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在的经济交易发生在一国居民(resident)与
非居民(nonresident)之间。
•判断一项经济交易是否应计入国际收支范围的依据不是国籍和国界,而是依据交易的双方是否分别为该国的居民和非居民
•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交易本国居民发行的金融债券,就不会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例外的情况
•居民部门之间转让境外金融资产,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造成国际储备的上升或者下降就是典型
的例子。
交换(互惠性质)转移(非互惠性质)现金形式实物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