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治儿童ALL临床路径表单
- 格式:docx
- 大小:30.84 KB
- 文档页数:6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CD-10:C91.0)的标危、中危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张之南、沈悌主编著,科学出版社)。
(一)体检:可有发热、皮肤粘膜苍白、皮肤出血点及瘀斑、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胸骨压痛等。
(二)血细胞计数及分类。
(三)骨髓检查:形态学(包括组化检查)。
(四)免疫分型。
(五)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FISH(必要时)。
(六)白血病相关基因。
(三)危险度分组标准。
(一)标危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1.年龄≥1岁且<10岁;2.WBC<50×109/L;3.泼尼松反应良好(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4.非T-ALL;5.非成熟B-ALL;6.无t(9;22)或BCR/ABL融合基因;无t(4;11)或MLL/AF4融合基因;无t(1;19)或E2A/PBX1融合基因;7.治疗第15天骨髓呈M1(原幼淋细胞<5%)或M2(原幼淋细胞5%-25%),第33天骨髓完全缓解。
(二)中危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1.无t(9;22)或BCR/ABL融合基因;2.泼尼松反应良好(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3.标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3(原幼淋细胞>25%)或中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1/M2;4.如有条件进行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则第33天MRD<10-2。
同时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5.WBC≥50×109/L;6.年龄≥10岁;7.T-ALL;8.t(1;19)或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9.年龄<1岁且无MLL基因重排。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451)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455)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460)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464)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467)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471小儿肌性斜颈中医临床路径 (476)儿科中医临床路径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
一、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紫癜(TCDS码:BEZ2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编码:D69.004)(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临床常见证候: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紫癩TCD®码B EZ24C和过敏性紫瘢ICD-10编码D69.004)的患者。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出现严重腹痛、呕血、便血、肾脏损伤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完全缓解的儿童ALL临床路径一、完全缓解的AL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1天内(二)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疾病编码(ICD-10:C91.006)的低危、中危组患者。
2.经诱导化疗达完全缓解(CR)。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三)完善入院常规检查需2天(指工作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输血前检查。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4)发热或疑有某系统感染者可选择:病原微生物培养、影像学检查。
(5)骨髓涂片和(或)活检(必要时)、微小残留病变检测。
2.复查治疗前有白血病细胞浸润改变的各项检查。
3.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化疗知情同意书、骨髓穿刺同意书、腰椎穿刺及鞘内注射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静脉插管知情同意书。
(四)治疗开始于入院第3天内(五)治疗方案1.缓解后巩固治疗(1)CAM方案或CAML方案,根据危险度不同给予1~2个疗程,具体药物见下。
①低危组:CAM方案如下。
环磷酰胺(CTX)750~1000mg/(m2·d),1次。
阿糖胞苷(Ara-C)75~100mg/(m2·d),共7~8天。
6-巯基嘌呤(6-MP)50~75mg/(m2·d),共7~14天。
②中危组:CAM方案或者CAML方案2轮。
CAM方案具体同低危组;CAML方案如下。
环磷酰胺(CTX)750~1000mg/(m2·d),1次。
阿糖胞苷(Ara-C)75~100mg/(m2·d),共4~8天。
6-巯基嘌呤(6-MP)50~75mg/(m2·d),共7~14天。
培门冬酶(PEG-ASP)2000~2500U/(m2·d),1次。
儿童低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CD-10:C91.0)的低危组患者。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张之南、沈悌主编著,科学出版社)。
(一)体检:可有发热、皮肤粘膜苍白、皮肤出血点及瘀斑、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胸骨压痛等。
(二)血细胞计数及分类。
(三)骨髓检查:形态学(包括组化检查)。
(四)免疫分型。
(五)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FISH(必要时)。
(六)白血病相关基因。
三、危险度分组标准(一)低危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1.年龄≥1岁且<10岁;2.WBC<50×109/L;3.泼尼松反应良好(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4.非T-ALL;5.非成熟B-ALL;6.无t(9;22)或BCR/ABL融合基因;无t(4;11)或MLL/AF4融合基因;无t(1;19)或E2A/PBX1融合基因;7.治疗第15天骨髓呈M1(原幼淋细胞<5%)或M2(原幼淋细胞5%-25%),第33天骨髓完全缓解。
(二)中危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1.无t(9;22)或BCR/ABL融合基因;2.泼尼松反应良好(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3.低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3(原幼淋细胞>25%)或中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1/M2;4.如有条件进行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则第33天MRD<10-2。
同时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5.WBC≥50×109/L;6.年龄≥10岁;7.T-ALL;8.t(1;19)或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9.年龄<1岁且无MLL基因重排。
(三)高危组: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泼尼松反应不良(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2.t(9;22)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3.t(4;11)或MLL/AF4融合基因阳性;4.中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3;5.第33天骨髓形态学未缓解(>5%),呈M2/M3;6.如有条件进行MRD检测,则第33天MRD≥10-2,或第12周MRD≥10-3。
儿童【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实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CD-10:C91.0)的标危.中危组患者.(二)诊断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张之南.沈悌主编著,科学出版社).(一)体检:可有发烧.皮肤粘膜苍白.皮肤出血点及瘀斑.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胸骨压痛等.(二)血细胞计数及分类.(三)骨髓检讨:形态学(包括组化检讨).(四)免疫分型.(五)细胞遗传学:核型剖析,FISH(必要时).(六)白血病相干基因.(三)安全度分组标准.(一)标危组:必须同时知足以下所有前提:1.年纪≥1岁且<10岁;2.WBC<50×109/L;3.泼尼松反响优越(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4.非T-ALL;5.非成熟B-ALL;6.无t(9;22)或BCR/ABL融会基因;无t(4;11)或MLL/AF4融会基因;无t(1;19)或E2A/PBX1融会基因;7.治疗第15天骨髓呈M1(原幼淋细胞<5%)或M2(原幼淋细胞5%-25%),第33天骨髓完整缓解.(二)中危组:必须同时知足以下4个前提:1.无t(9;22)或BCR/ABL融会基因;2.泼尼松反响优越(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3.标危引诱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3(原幼淋细胞>25%)或中危引诱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1/M2;4.若有前提进行渺小残留病(MRD)检测,则第33天MRD<10-2.同时至少相符以下前提之一:5.WBC≥50×109/L;6.年纪≥10岁;7.T-ALL;8.t(1;19)或E2A/PBX1融会基因阳性;9.年纪<1岁且无MLL基因重排.(三)高危组:必须知足下列前提之一:1.泼尼松反响不良(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2.t(9;22)或BCR/ABL融会基因阳性;3.t(4;11)或MLL/AF4融会基因阳性;4.中危引诱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3;5.第33天骨髓形态学未缓解(>5%),呈M2/M3;6.若有前提进行MRD检测,则第33天MRD≥10-2,或第12周MRD≥10-3.(四)选择治疗计划的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A.初始引诱化疗计划:VDLP(D)计划:长春新碱(VCR)1.5mg·m-2·d-1,每周1次,共4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2mg;或长春地辛(VDS)3mg·m-2·d-1,每周1次,共4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4mg;柔红霉素(DNR)30mg·m-2·d-1,每周1次,共2-4次;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5000-10000u·m-2·d-1,共6-10次;或培门冬酰胺酶(Peg-asp)2500u·m-2·d-1,共2次;泼尼松(PDN)45-60mg·m-2·d-1,d1-28,第29-35天递减至停.或者PDN45-60mg·m-2·d-1,d1-7,地塞米松(DXM)6-8mg·m-2·d-1,d8-28,第29-35天递减至停.PDN实验d1-7,从足量的25%用起,根据临床反响逐渐加至足量,7天内累积剂量>210mg·m-2,对于肿瘤负荷大的患者可减低肇端剂量(0.2-0.5mg·kg-1·d-1),以免产生肿瘤消融分解征,d8评估.B.缓解后巩固治疗:1.CAM计划:环磷酰胺(CTX)800-1000mg·m-2·d-1,1次;阿糖胞苷(Ara-C)75-100mg·m-2·d-1 ,共7-8天;6-巯基嘌呤(6-MP)60-75mg·m-2·d-1 ,共7-14天.中危组患者反复一次CAM计划.2.mM计划:大剂量甲氨喋呤(MTX)3-5g·m-2·d-1,每两周1次,共4-5次;四氢叶酸钙(CF)15mg·m-2,6小时1次,3-8次,根据MTX血药浓度赐与调剂;6-MP 25mg·m-2·d-1,不超过56天,根据WBC调剂剂量.上述计划实行时代须要进行水化.碱化.C.延迟强化治疗:1.VDLP(D)计划:VCR 1.5mg·m-2·d-1,每周1次,共3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2mg;或长春地辛(VDS)3mg·m-2·d-1,每周1次,共3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4mg;DNR或阿霉素(ADR)25-30mg·m-2·d-1,每周1次,共1-3次;L-asp 5000-10000u·m-2·d-1,共4-8次;或培门冬酰胺酶(Peg-asp)2500u·m-2·d-1,共1次;PDN 45-60mg·m-2·d-1或DXM 6-8mg·m-2·d-1,d1-7,d15-21.2.CAM计划:CTX 800-1000mg·m-2·d-1,1次;Ara-C 75-100mg·m-2·d-1,共7-8天;6-MP 60-75mg·m-2·d-1,共7-14天.中危组患者插入8周保持治疗(即用8周6-MP+MTX计划,具体计划见下).中危组患者反复一次上述VDLP(D)和CAM计划.D.保持治疗计划:1.6-MP+MTX计划:6-MP 50mg·m-2·d-1,中断睡前空肚口服;MTX 15-30mg·m-2,每周1次,口服或肌注,中断至终止治疗(男2.5-3年,女2-2.5年).根据WBC调剂计划中的药物剂量.2.VD计划(6-MP+MTX计划时代每4-8周插入):VCR 1.5mg·m-2·d-1,1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2mg;DXM 6-8mg·m-2·d-1,d1-7.E.中枢神经白血病(CNSL)的防治:腰穿及鞘内打针至少16-24次.根据安全度分组可单用MTX或三联鞘注,具体药物剂量如下:MTX:年纪<12月6mg,年纪12-36月9mg,年纪>36月12.5mg;Ara-C:年纪<12月15mg,年纪12-36月25mg,年纪>36月35mg;DXM:年纪<12月2.5mg,年纪12-36月2.5mg,年纪>36月5mg.初诊时即诊断CNSL的患儿,年纪<1岁不放疗,年纪≥1岁者,需接收响应剂量头颅放疗.(五)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选择路径.初治儿童ALL临床路径和完整缓解(CR)的儿童ALL 临床路径(附后).(六)参考费用标准.(一)标危组患者平均全程参考费用标准掌握在8万元内.(二)中危组患者平均全程参考费用标准掌握在15万元内.初治儿童ALL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初治儿童AL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标准住院日为35天内.(二)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相符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疾病编码(ICD10:C91.002)的标危.中危组患者.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时代不须要特别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行时,可以进入路径.(三)明白诊断及入院常规检讨需3-5天(指工作日).1.必需的检讨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效.电解质.凝血功效.血型.输血前检讨;(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超声检讨(包括颈.纵隔.心脏和腹部.睾丸等).眼底检讨;(4)发烧或疑有沾染者可选择:病原微生物造就.影像学检讨;(5)骨髓检讨(形态学包括组化).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白血病相干基因检测;(6)脑脊液常规.生化和细胞形态学检讨,在治疗开端4天内,鞘内打针化疗药物;2.根据情形可选择的检讨项目:头颅.颈胸部MRI或CT.脊柱侧位片.脑电图.血气剖析等.3.患者及家眷签订以下赞成书:病重或病危通知书.骨穿赞成书.腰穿及鞘内打针赞成书.化疗知情赞成书.输血知情赞成书.静脉插管赞成书(有前提时).(四)化疗前预备.1.发烧患者建议立刻进行病原微生物造就并应用抗菌药物,可选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炎治疗,3天后发烧不缓解者,可斟酌改换为碳青酶烯类和/或糖肽类和/或抗真菌治疗;有明白脏器沾染患者应根据沾染部位及病原微生物造就成果选用响应抗菌药物.2.对于Hb﹤80g/L,PLT﹤20×109/L或有运动性出血的患者,分离输浓缩红细胞.单采或多采血小板,若消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偏向则当PLT﹤50×109/L即应输注单采或多采血小板,并应用肝素等其他DIC治疗药物.有心功效不全者可放宽输血指征.3.有凝血功效平常的患者,输注相干血液成品.纤维蛋白原﹤1.5g/L,输新颖血浆或浓缩纤维蛋白原.(五)化疗开端于诊断第1-5天.(六)化疗计划.VDLP(D)计划:长春新碱(VCR)1.5mg·m-2·d-1,每周1次,共4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2mg;或长春地辛(VDS)3mg·m-2·d-1,每周1次,共4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4mg;柔红霉素(DNR)30mg·m-2·d-1,每周1次,共2-4次;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5000-10000u·m-2·d-1,共6-10次;或培门冬酰胺酶(Peg-asp)2500u·m-2·d-1,共2次;泼尼松(PDN)45-60mg·m-2·d-1,d1-28,第29-35天递减至停.或者PDN 45-60mg·m-2·d-1,d1-7,地塞米松(DXM)6-8mg·m-2·d-1,d8-28,第29-35天递减至停.PDN实验d1-7,从足量的25%用起,根据临床反响逐渐加至足量,7天内累积剂量>210mg·m-2,对于肿瘤负荷大的患者可减低肇端剂量(0.2-0.5mg·kg-1·d-1),以免产生肿瘤消融分解征,第8天评估.(七)化疗后必须复查的检讨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化疗第8天外周血涂片中成熟细胞计数.3.化疗第15天和第33天骨髓形态学,有前提者做渺小残留病变检测.4.脑脊液检讨.5.肝肾功效.电解质和凝血功效.6.脏器功效评估.7.治疗前有白血病细胞浸润转变的各项检讨.8.消失沾染时,需多次反复各类体液或排泄物造就.病原学检讨.相干影像学检讨.(八)化疗中及化疗后治疗.1.沾染防治:(1)赐与复方磺胺异噁唑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2)发烧患者建议立刻进行病原微生物造就并应用抗菌药物,可选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炎治疗,3天后发烧不缓解者,可斟酌改换碳青酶烯类和/或糖肽类和/或抗真菌治疗;有明白脏器沾染的患者,应根据沾染部位及病原微生物造就成果选用响应抗菌药物.(3)轻微沾染时可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2.脏器功效毁伤的响应防治:止吐.保肝.水化.碱化.防治尿酸肾病(别嘌呤醇).抑酸剂等.3.成分输血:实用于Hb﹤80g/L,PLT﹤20×109/L或有运动性出血的患者,分离输浓缩红细胞.单采或多采血小板,若消失DIC偏向则PLT﹤50×109/L即应输注血小板,并应用肝素等其他DIC治疗药物.有心功效不全者可放宽输血指征.4.造血发展因子: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0×109/L,可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1 ·d-1.(九)出院标准.1.一般情形优越.2.没有须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归并症.(十)变异及原因剖析.1.治疗前.中.后有沾染.贫血.出血及其他归并症者,需进行相干诊断和治疗,可能延伸住院时光并致费用增长.2.引诱缓解治疗未达完整缓解者退出路径.二.初治儿童ALL临床路径表单实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CD-10:C91.002)拟行引诱化疗患者姓名:性别:年纪: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代日出院日期:年代日标准住院日35天内完整缓解的儿童ALL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完整缓解的AL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1天内.(二)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相符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疾病编码(ICD10:C91.002)的标危.中危组患者.2.经引诱化疗达完整缓解(CR).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时代不须要特别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行时,可以进入路径.(三)完美入院常规检讨需2天(指工作日).1.必需的检讨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效.电解质.凝血功效.血型.输血前检讨;(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腹部B超;(4)发烧或疑有某体系沾染者可选择:病原微生物造就.影像学检讨;(5)骨髓涂片或/及活检(必要时).渺小残留病变检测(有前提时);2.复查治疗前有白血病细胞浸润转变的各项检讨.3.患者及家眷签订以下赞成书:化疗知情赞成书.骨穿赞成书.腰穿及鞘内打针赞成书.输血知情赞成书.静脉插管知情赞成书.(四)治疗开端于入院第3天内.(五)治疗计划.1.缓解后巩固治疗(1)CAM计划:环磷酰胺(CTX)800-1000mg·m-2·d-1,1次;阿糖胞苷(Ara-C)75-100mg·m-2·d-1,共7-8天;6-巯基嘌呤(6-MP)60-75mg·m-2·d-1,共7-14天.中危组患者反复一次CAM计划.(2)mM计划:大剂量甲氨喋呤(MTX)3-5g·m-2·d-1,每两周1次,共4-5次;四氢叶酸钙(CF)15mg·m-2,6小时1次,3-8次,根据MTX血药浓度赐与调剂.6-MP25mg·m-2·d-1,不超过56天,根据WBC调剂剂量.上述计划实行时代须要进行水化.碱化.2.延迟强化治疗(1)VDLP(D)计划:VCR 1.5mg·m-2·d-1,每周1次,共3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2mg;(或VDS 3mg·m-2·d-1,QW,共3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4mg)DNR或阿霉素(ADR)25-30mg·m-2·d-1,每周1次,共1-3次;L-asp 5000-10000u·m-2·d-1,共4-8次;(或Peg-asp 2500u·m-2·d-1,共1次)PDN 45-60 mg·m-2·d-1或DXM 6-8mg·m-2·d-1,d1-7,d15-21.(2)CAM计划:CTX 800-1000mg·m-2·d-1,1次;Ara-C 75-100mg·m-2·d-1,共7-8天;6-MP 60-75mg·m-2·d-1,共7-14天.中危患者可插入8周保持治疗(即用8周6-MP+MTX计划,具体计划见下).中危组患者反复一次上述VDLP(D)和CAM计划.3.保持治疗计划(1)6-MP+MTX计划:6-MP 50mg·m-2·d-1,中断睡前空肚口服;MTX 15-30mg·m-2,每周1次,口服或肌注,中断至终止治疗(男2.5-3年,女2-2.5年).根据WBC调剂计划中的药物剂量.(2)VD计划(6-MP+MTX计划时代每4-8周插入):VCR 1.5mg·m-2·d-1,1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2mg;(或VDS 3mg·m-2·d-1,1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4mg)DXM 6-8mg·m-2·d-1,d1-7.4.中枢神经白血病(CNSL)的防治:腰穿及鞘内打针至少16-24次.根据安全度分组可单用MTX或三联鞘注,具体药物剂量如下:MTX:年纪<12月6mg,年纪12-36月9mg,年纪>36月12.5mg;Ara-C:年纪<12月15mg,年纪12-36月25mg,年纪>36月35mg;DXM:年纪<12月2.5mg,年纪12-36月2.5mg,年纪>36月5mg.初诊时即诊断CNSL的患儿,年纪<1岁不放疗,年纪≥1岁者,需接收响应剂量头颅放疗.(六)治疗后恢复期复查的检讨项目.1.血常规.肝肾功效.电解质.2.脏器功效评估.3.骨髓检讨(必要时).4.渺小残留病变检测(必要时).(七)化疗中及化疗后治疗.1.沾染防治:(1)赐与复方磺胺异噁唑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2)发烧患者建议立刻进行病原微生物造就并应用抗菌药物,可选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炎治疗,3天后发烧不缓解者,可斟酌改换碳青酶烯类和/或糖肽类和/或抗真菌治疗;有明白脏器沾染患者应根据沾染部位及病原微生物造就成果选用响应抗菌药物;(3)轻微沾染时可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2.脏器功效毁伤的响应防治:止吐.保肝.水化.碱化.3.成分输血: 实用于Hb﹤80g/L,PLT﹤20×109/L或有运动性出血的患者,分离输浓缩红细胞.单采或多采血小板.有心功效不全者可放宽输血指征.4.造血发展因子: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0×109/L,可应用G-CSF 5μg·Kg-1 ·d-1.(八)出院标准.1.一般情形优越.2.没有须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归并症.(九)有无变异及原因剖析.1.治疗中.后有沾染.贫血.出血及其他归并症者,进行相干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延伸住院时光并致费用增长.2.若治疗进程中消失CNSL,退出此路径,进入相干路径.3.治疗时代髓内和/或髓外复发者退出此路径.二.完整缓解的儿童ALL临床路径表单实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儿童急性淋巴胞白血病达CR者(ICD-10:C91.002)拟行缓解后续化疗患者姓名:性别:年纪: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21 天内。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 年版)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CD-10:C91.0)的标危、中危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张之南、沈悌主编着,科学出版社)。
(一)体检:可有发热、皮肤粘膜苍白、皮肤出血点及瘀斑、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胸骨压痛等。
(二)血细胞计数及分类。
(三)骨髓检查:形态学(包括组化检查)。
(四)免疫分型。
(五)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FISH(必要时)。
(六)白血病相关基因。
(三)危险度分组标准。
(一)标危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1.年龄》1岁且v 10岁;2.WBC v 50 X10 9/L;3.泼尼松反应良好(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v 1 X109/L);4.非T-ALL ;5.非成熟B-ALL;6.无t (9;22)或BCR/ABL 融合基因;无t(4;11 )或MLL/AF4 融合基因;无t(1;19 )或E2A/PBX1 融合基因;7.治疗第15天骨髓呈M1(原幼淋细胞v 5%)或M2 (原幼淋细胞5%-25% ),第33 天骨髓完全缓解。
(二)中危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4 个条件:1.无t (9;22 )或BCR/ABL融合基因;2.泼尼松反应良好(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v 1 X109/L);3.标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3 (原幼淋细胞>25% )或中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 天骨髓呈M1/M2 ;4.如有条件进行微小残留病(MRD )检测,则第33 天MRDv 10 -2。
同时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5.WBC 为0 X109/L;6.年龄>10岁;7.T-ALL ;8.t (1;19 )或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9.年龄v 1岁且无MLL基因重排。
儿科临床路径专业病种名称:16.1轮状病毒肠炎
16.2支原体肺炎
16.3麻疹合并肺炎
16.4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16.5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6初治儿童ALL
16.7矮小症
16.8病毒性心肌炎
16.9川崎病
16.1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6.11癫痫
16.12型糖尿病
16.13急性肾小球肾炎
16.14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15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16.16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6.17过敏性紫癜
16.18毛细支气管炎
16.19热性惊厥
16.20胃食管反流病
16.21消化性溃疡
16.2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6.23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16.2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6.25支气管肺炎小儿外科临床路径专业病种名称:17.1先天性巨结肠
17.2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
17.3尿道下裂
17.4急性肠套叠
17.5儿童房间隔缺损
17.6儿童室间隔缺损
17.7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17.8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17.9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17.10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
17.11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17.1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17.13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
17.14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17.15梅克尔憩室
17.16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17.17肾母细胞瘤(Ⅰ-Ⅱ期)
17.18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17.19先天性肌性斜颈
17.20隐睾(睾丸可触及)。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版)一、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CD10:C91.0)的标危、中危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张之南、沈悌主编著,科学出版社)。
(一)体检:可有发热、皮肤粘膜苍白、皮肤出血点及瘀斑、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胸骨压痛等。
(二)血细胞计数及分类。
(三)骨髓检查:形态学(包括组化检查)。
(四)免疫分型。
(五)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FISH(必要时)。
(六)白血病相关基因。
(三)危险度分组标准。
(一)标危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1.年龄≥1岁且<10岁;2.WBC<50×109/L;3.泼尼松反应良好(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4.非TALL;5.非成熟BALL;6.无t(9;22)或BCR/ABL融合基因;无t (4;11)或MLL/AF4融合基因;无t(1;19)或E2A/PBX1融合基因;7.治疗第15天骨髓呈M1(原幼淋细胞<5%)或M2(原幼淋细胞5%25%),第33天骨髓完全缓解。
(二)中危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1.无t(9;22)或BCR/ABL融合基因;2.泼尼松反应良好(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3.标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3(原幼淋细胞>25%)或中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1/M2;4.如有条件进行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则第33天MRD<10-2。
同时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5.WBC≥50×109/L;6.年龄≥10岁;7.TALL;8.t(1;19)或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9.年龄<1岁且无MLL基因重排。
(三)高危组: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泼尼松反应不良(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2.t(9;22)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3.t(4;11)或MLL/AF4融合基因阳性;4.中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3;5.第33天骨髓形态学未缓解(>5%),呈M2/M3;6.如有条件进行MRD检测,则第33天MRD≥10-2,或第12周MRD≥10-3。
初治儿童ALL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CD-10:C91.000)拟行诱导化疗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长期医嘱
□化疗医嘱(以下方案选一)
□ VDLP: VCR 1.5 mg/(m2·d),qw,共4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2mg 或长春地辛(VDS)3mg/(m2·d),每周1次,共4次
DNR 25-30 mg/(m2·d),qw,共2~4次
培门冬(PEG-ASP)2000~2500U/(m2·d),d9,d23,
或者L-sp 5000~10 000U/(m2·d),共6~10次
PDN 45~60 mg/(m2·d),d1~28 ,第29~35天递减至停对于肿瘤负荷大的患者PDN起始剂量[0.2~0.5mg/(kg·d)]开始1周内逐渐增至60mg/(m2·d),以免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
□ VDLD: VCR 1.5 mg/(m2·d),qw,共4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2mg 或长春地辛(VDS)3mg/(m2·d),每周1次,共4次
DNR 25-30 mg/(m2·d),qw,共2~4次
培门冬(PEG-ASP)2000~2500U/(m2·d),d9,d23,
或者L-sp 5000~10 000U/(m2·d),共6~10次
PDN 45~60 mg/(m2·d),d1~7
DXM 6~8mg/(m2·d),d8~28,第29~35天递减至停对于肿瘤负荷大的患者PDN起始剂量[0.2~0.5mg/(kg·d)]开始1周内逐渐增至60mg/(m2·d),以免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
□ CVDLD: CTX 1000mg/(m2·d),静脉滴注1次
VCR 1.5 mg/(m2·d),qw,共4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2mg
或长春地辛(VDS)3mg/(m2·d),每周1次,共4次
DNR 25-30 mg/(m2·d),qw,共2~4次
培门冬(PEG-ASP)2000~2500U/(m2·d),d9,d23,
或者L-asp 5000~10 000U/(m2·d),共6~10次
PDN 45~60 mg/(m2·d),d1~7
DXM 6~8mg/(m2·d),d8~28,第29~35天递减至停对于肿瘤负荷大的患者PDN起始剂量[0.2~0.5mg/(kg·d)]开始1周内逐渐增至60mg/(m2·d),以免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
□镇吐、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医嘱□补液治疗(水化,必要时碱化)
□重要脏器功能保护:防治尿酸肾病□复方磺胺异唑和甲氧苄啶复方制剂
(别嘌呤醇)、保肝、抑酸等□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输血医嘱(必要时)
□心电监护(必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