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广东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4.10 MB
- 文档页数:19
2010-2014年广东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及复习对策张桂楠衷明华(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广东潮州521041)摘要:纵观2010-2014年来的广东高考化学卷,有机化学一直都是每年必考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离子共存的试题进行分析研究,笔者得出每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卷中有机化学所占分值均为20分,考查题型均为一道单选题加一道大题,本文拟对该试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提供复习备考策略。
关键词:广东高考有机化学有机选择题有机大题有机化学是高考必考内容,所占分值约为20分,是高考化学复习的重点。
通过对2010-2014年的广东高考化学卷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对有机化学考查的方向与考查的难度没有明显的变化,题型也比较稳定。
下面笔者就分别对有机选择题和有机大题进行题型归纳和分析,帮助考生明白高考有机考什么以及应该怎样进行复习。
一、近五年广东高考化学有机选择题1.归纳分析年份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涉及知识点a.加聚反应;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c.乙醇生成乙酸的反应类型;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e.高分子化合物的判断。
a.淀粉遇碘变蓝,纤维素则不能;b.电解质的概念;c.溴乙烷的消去反应;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的水解产物。
a.醋酸除水垢;b.高分子化合物的判断;c.电化学腐蚀的判断;d.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及优点。
a.不同糖类化合物的官能团的异同;b.脂类物质的物理性质;c.油脂的皂化反应产物;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a.不锈钢属于合金;b.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及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辨析;c.油脂的分类;d.蛋白质的性质(加热变性)。
相似点1、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三大营养物质、石油化工、烃、乙醇、乙酸等知识;2、考查的方向多是物质的性质与类别,重要的反应(如水解反应等),核心的概念等;3、题目难度不大,但由于所考知识零碎,对学生的知识全面性要求较高。
复习应付1、要注意通过对比,准确记忆知识,理解基本概念;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找出相似知识中的不同点,不同知识中的相似点来建构知识板块;3、加强这方面试题的训练,扩大知识面。
广东新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以及备考建议摘要: 本文以2022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分析为例,尝试从试题情景、设问角度、题型考查的频率等方面挖掘广东新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将针对2022年新高考化学试题特点给予2023年高三备考复习策略建议。
关键词广东新高考;高考化学试题;命题趋势;复习策略2022年是广东新高考的第二年,也是全国深入推进高考改革的关键年.经过两年的尝试,广东新高考的化学试题有了相对比较稳定的考察模式。
我们发现2022年的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能很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以及学生关键能力[1]的考查,试题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关联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充分考虑化学学科内容逻辑、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能很好的推动高中育人方式变革。
笔者作为一名近三年都在高三备考的一线教师,将以2022年广东化学试题分析为例,交流研讨新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然后给出2023年高三备考复习策略建议。
一、广东新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2022 年广东高考化学选择性考试试题命制注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合理选取情境,增强与稀土金属、环境保护、医药卫生、材料应用、传统文化和国家科技进步等方面的联系,着力凸显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同时又能突出学科主干内容,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2]。
通过分析试题特点,笔者通过自己做题以及和高三学生交流发现试题整体延续2021年自主命题风格,整体难度跟去年持平:选择题比较基础,难点依旧分散在大题中。
试题呈现出以下特点:1、试题依然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学科知识的教学目标从以前的“双基”到后面的“三维目标”,再到现在“核心素养”看上去双基的说法有点“过时”,实际上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作为一名老师,任何时候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例如选择题第4题(2022广东4). 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和,所用试剂包括以及A. B.C. D.【答案】A试题来自于课本上粗盐的提纯,基本上没有任何变化,考察的只是简单地除杂过程,从该题可以看出,新高考中化学仍然重视教材里面的基础知识,教材里面基本的概念、原理仍然需要学生加强理解。
2022年新高考化学广东卷试卷分析及复习备考策略2022年为广东新高考的第二年,相比去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试卷,今年化学试题既保留了去年的整体风格,又结合广东省生源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一些调整,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高考命题主题思想,全面落实“一核四层四翼”。
一、试题分析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为依据,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服务“双减”政策实施。
发挥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核心功能,全面覆盖“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考查内容,实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查要求,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真实情境,体现化学应用价值如第1题以图文的形式,以中华文明的象征—汉字载体作为考查目标:从甲骨到青铜再到纸张最后到液晶显示屏为真实情境,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材料如合金、纤维素等基本知识的考查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第2题以北京冬奥会、神舟十三号、天宫课堂、华龙一号核电为情境,考查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学变化、同位素等概念。
第3题以广东省馆藏文物为情境,考查的是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基础知识。
在考查知识、素养、能力的同时,既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又让学生感觉到我们国家的现代科技发展进步,重大建设成就和社会发展成果,增强“四个自信”,发挥教育功能和引导学生树立爱党爱国情怀。
2.重视基础知识,重点考查关键能力化学高考强调基础扎实,因此试卷中出现了很多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如第4题的粗盐提纯所用试剂;第5题的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性质。
第7题的元素周期表位—构—性的关系;第8题的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去年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今年考查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装置;第9题的碳循环考查的也是糖类以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
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与复习策略探讨(附参考答案)·高考有机化学考什么?——考知识、考能力1. 源于教材、依据考纲遵循教学大纲,立足教材,但不拘泥教材,不过分追求覆盖率。
2.突出“双基”和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3. 突出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学科能力考查是高考考生的分水岭,是素质教育的试金石。
观察是先导,实验是基础,思维是核心,自学是综合。
·高考有机化学怎么考?一.近几年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特点1.有机化学试题的题量、赋分与比例考察往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全国卷,有机化学至少有两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各一题)。
赋分至少为21分,赋分比例至少为19.4%。
2.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特点①立足基础考查主干有机试题所涉及的内容绝大多数属于主干知识,仍然关注传统的考试热点和重点,即: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决定性质、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通过简单计算推导有机物的化学式、重要的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官能团的推断、有机物推断、有机合成、有机实验等。
②联系实际灵活新颖有机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医药、新科技等有密切联系,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实际中取材命制的有机试题俯拾皆是,而且由于有机化学新的理论、生产工艺、材料不断涌现,给命题者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取材更加新颖、考查更加灵活。
比如,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当年的高考题就考了有关甲醇的试题; 1999年欧洲的二噁英事件,2000年的高考题中就出现了有关二噁英的试题;2003年非典事件,2004年考了预防非典的消毒药物过氧乙酸的试题;2005年苏丹红事件,2005年高考考查了有关苏丹红的分子结构;2006年禽流感是影响全球的大事件,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莽草酸,是从我国盛产的八角(俗称大料)中提取的。
③层次设问重视表达有机试题采用由浅入深的有层次的设问方式,使考生能得分,而得满分又不易:选择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填空题,注重能力的考察,有一定的难度。
2023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评析
2023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评析如下:
1. 试题整体平稳,难度适中。
没有出现偏题、怪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 试题紧扣考试大纲,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例如,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性质推断、反应机理探究等题型,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涉及的考点覆盖面广。
例如,有机化学部分考查了官能团性质、同分异构体判断、有机合成等知识点;化学实验部分考查了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评价等知识点。
4. 试题重视对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例如,通过化工生产流程、实验数据分析、反应条件优化等题型,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试题体现广东地方特色,融入了广东省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元素。
例如,通过与广东地区特色产业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更加了解广东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
总的来说,2023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在稳定中有所创新,既注重考查学生
的基础知识,又突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同时,
试题还融入了广东地方特色元素,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家乡的发展。
广东化学高考命题形式变化分析及教学中的应对策略化学组杨浩关键词:历史回顾高考命题分析应对策略一广东化学高考形式历史回顾和展望广东高考化学从2007开始算起,大致经历和即将四个阶段的变化,它们分别是2007-2009年,3+1+文科基础阶段,2010-2015年3+理科综合(自主命题)阶段,2016-2018 3+理科综合(全国命题)阶段以及即将到来的3+六选三的阶段。
试卷难度及命题内容广泛性一2007-2009年的3+1阶段最大,当时广东高考化学试卷难度是全国卷中最难的,由于改卷和录取的公平性难以充分体现,随后改成了3+理综形式,与全国接轨,试卷难度上大大降低,与全国卷比较,考试内容和难度显得更为简单理性些。
此时全国新课标试卷化学部分难度要远大于广东卷。
这将对广东学子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总体来看,那就是探索-----理性-----疯狂三个阶段。
二广东化学高考与全国高考新课标化学高考命题对比分析表一全国高考新课标I卷理综化学近五年各题考点对比表二201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化学与广东高考化学各题考点对比表三201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化学与广东高考化学各题考点对比(一)选择题:广东高考化学命题特点是理性、简单、稳定。
全国新课标命题显得选择题考点缥缈化,任性化。
广东高考选择题8道中有以下内容必考,化学与生活常识、离子共存、阿伏伽德罗常数、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化学实验基础、元素周期律,能够变化的余地小,只有两到题可以命题内容有变化。
题目难度小,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对广东的学生来说显得更为理性。
全国新课标选择题显得难以琢磨,化学与生活常识、有机、实验基础、元素周期律表、电解质溶液考查频率最高!特别是有机和实验基础,分别占2/7。
同分异构和计算经常出现。
其它如阿伏伽德罗常数、电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等时有出现,(二)反应原理题:全国卷与广东卷考查形式上差距不大,具体说来,化学原理题都关注的考点:1盖斯定律的计算。
高考化学有机试题特点分析与复习建议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往往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
如何组织好有机化学的复习,是老师经常讨论的话题。
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不足之处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近几年理综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特点1. 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考试内容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中的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进行命题,在努力保证不超纲的前提下,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理科综合试卷完全符合了这些要求。
试题灵活而不落俗套,新颖而不离基础,强调能力而不偏离教材,考查素质而不脱离实际。
2. 题型常规基本稳定从01年我省实行理综高考至今,主要涉及的题型有:有机物质模型的识别,已知物质结构,推断物质性质;各种官能团的识别、鉴别;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判断有机反应类型;判断或书写同分异构体;框图形式的有机推断;有机合成路线分析;典型有机实验;基本有机计算等。
试题在命制上都比较常规、经典、热点,题型基本保持稳定,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变化;在情境设置上既源于课本教材,又关注社会热点;在要求掌控上既立足基础,又注重能力。
3. 立足基础考查重点有机试题所涉及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注重基础,由于受题量限制,知识点覆盖面有限,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难易适当。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全国高考理综卷的化学试题数量减少,知识覆盖面明显减小,只保留了第Ⅰ卷1个选择题、第Ⅱ卷1个有机大题。
有机试题仍然关注传统的考试热点和重点,有机试题难度均不是很高,知识基础性增强,与中学化学课本知识结合更紧密,所考试题中的每个知识点都能从课本中找到出处,如有机反应类型的选择和判断,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等基础实验,官能团的性质、官能团的复合(即同一物质中含双官能团、叁官能团等)以及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化学式(特别是结构简式)、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等方面,灵活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如何进行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荔湾区教育发展中心常芸一、前言“结构决定性质”是有机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认识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掌握通过结构预测性质、通过性质判断结构的方法对学习有机化学至关重要。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认识对象主要定位于有机物的性质,即中学阶段培养的是以有机物性质为核心的有机化学认识素养;在中学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十类有机物的性质,每类物质又有不同的性质,学生普遍反映知识零散繁多、难记忆,因此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其次是学生要学会从键的变化来分析新信息的有机反应。
二、考点和高考试题分析1.有机化学基础的考纲要求1.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2)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3)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4)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1.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刑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等。
(6)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1.3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油脂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作用。
(3)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1.5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2.2007年以来,历年有机化学考查情况分析2.1 赋分情况比较表1:赋分情况2010年实行理科综合考试,有机化学考查比重加大。
2.2 难度情况比较表2:难度情况2007-2009数据为年报中的数据,2010年考场上数据。
从三年的情况看,有机化学选择题和必做题难度不大,都在0.7以上,选做题难度中等。
2010年非选择题难度在前必做题与选做题之间,更接近选做题。
2.3 考查内容与试题特点2.3.1 选择题考查内容及试题特点近四年有机选择题中考查到的有机物有:乙烯、乙烷、丙烷、乙醇、乙酸、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纤维素乙酸酯、蛋白质、油脂、天然气、沼气。
考查到的反应有:加聚反应、水解、氧化、石油裂解、油脂皂化、干馏煤。
每个选项考查一个或多个有机物的简单性质或结构或用途,对“营养物质”和石油等考查频次相对较多,知识内容要求程度不高,属于了解层次,即对课本知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为什么选择题对这些有机物考得多,较重要的醇等放在非选择题,选择题非选择题体现对课本中出现的有机物的覆盖。
)2.3.2非选择题考查内容及试题特点(1)考查各类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性质及其转化(a)官能团性质:能够判断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是什么,正确记住(复述、再现、辨认)这种官能团所能发生的反应,写出这种官能团所能发生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或化学方程式。
试题示例:2006•25(2)③关于化合物Ⅲ、Ⅳ的说法正确的是(填代号)。
A .都可发生酯化反应....B .Ⅲ.可被氧化,.....Ⅳ.不可被氧化.....C .都溶于水D .Ⅲ可与钠反应,Ⅳ不可与钠反应E .Ⅲ是乙醇的同系物F .Ⅲ可由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制备2007•27(1)化合物Ⅰ( )的某些性质类似苯。
化合物Ⅰ可以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右图所示结构,其反应方程式为 (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3)下列关于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化合物Ⅱ可以与.......CH ..3.COOH ....发生酯化反应...... B 化合物Ⅱ不可以与金属钠生成氢气 C 化合物Ⅲ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化合物Ⅲ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已知:回答(4)化合物Ⅲ生成化合物Ⅳ的反应方程式为 (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08年25(1) 写出由化合物I 合成化合物Ⅱ的反应方程式 (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用类别之间的转化关系和对比反应物与生成物结构之间的差异得出反应物的类别和结构08年25 (2) 已知化合物I 、Ⅱ和Ⅲ分别为下列关于化合物I 、Ⅱ和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化合物...I .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B ..化合物....I .与金属钠反应不生成氢气........... C ..化合物Ⅱ可以发生水解反应.............N CH 3 N CH 3D ..化合物Ⅲ不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E .化合物Ⅲ属于烯烃类化合物2008•26(1)苯甲醇可由C .6.H .5.CH ..2.Cl ..在.NaOH ....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而得,反应方程式为 。
2008•26 (4)苯甲醛易被氧化。
写出苯甲醛被银氨溶液氧化的反应方程式 (标出具体反应条件)。
2009•25(1)B 选项:化合物I ()可生成酯,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2009•25由:得出Ⅱ,再回答(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C .一定条件下化合物II 能生成化合物ID .一定条件下化合物........II ..能与氢气反应......,反应...类型与反应.....②.相同..(2)化合物...II ..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要求...写出反应条件)。
2009•2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化合物V 的名称是间羟基苯甲醛,或2—羟基苯甲醛B .化合物I 具有还原性;II 具有氧化性,但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 .化合物I 、II 、IV 都可发生水解反应D .化合物V 遇三氯化铁显色,还可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还原反应 2010•30(2)由通过消去反应....制备I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3)II ()与过量C 2H 5OH 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有机反应类型在此类试题中的考查----带点部分归纳:直接应用具体的已知有机物性质进行类比,或通过观察流程中官能团的变化,知道与哪种试剂发生了哪种类型的有机反应,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生成物,因此要求熟记有机物类别的性质以及转化关系(b)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根据信息归纳基团之间的影响规律(05广东)25.(10分)⑴下表为烯类化合物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相对速率(以乙烯为标准)据表中数据,总结烯类化合物加溴时,反应速率与C=C上取代基的种类、个数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下列化合物与氯化氢加成时,取代基对速率的影响与上述规律类似,其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CH3)2C= C (CH3)2 B.CH3CH=CHCH3C.CH2=CH2D.CH2=CHCl(2)考查分析新信息有机反应的能力,并要求具有将信息迁移运用的能力2006•24⑶环烷烃还可以与卤素单质,卤化氢发生类似的开环加成反应......,如环丁烷与HBr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不需注明反应条件)。
2006•25(2)④写出合成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07•28 C6H5CHO+(CH3CO)2O →C6H5CH=CHCOOH+ A(4)溴苯(C6H5Br)与丙烯酸乙酯(CH2=CHCOOC2H5)在氯化钯催化下可直接合成肉桂酸乙酯(已知肉桂酸为C6H5CH=CHCOOH),该反应属于Beck反应,是芳香环上的一种取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2008•25由:推测Ⅵ,再回答(3)化合物Ⅵ是(填字母)类化合物。
A.醇B.烷烃C.烯烃D.酸E.酯。
2008•26(5)在药物、香料合成中常利用醛和醇反应生成缩醛来保护醛基,此类反应在酸催化下进行。
例如:②已知具有五元环和六元环结构的缩醛比较稳定。
写出用乙二醇(HOCH2CH2OH)保护苯甲醛中醛基的反应方程式。
2009•25(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反应.........①.、.④.属于取代反应B..化合物....I.可生成酯,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C.一定条件下化合物II能生成化合物ID.一定条件下化合物II能与氢气反应,反应类型与反应②相同(5)科学家曾预言可合成C(N3)4。
其可分解成单质,用作炸药。
有人通过NaN3与NC-CCl3,反应成功合成了该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该合..应可能是取代反应..........成反B.C(N3)4与甲烷具有类似的空间结构C.C(N...加反应..........Ⅲ.发生环...3.).4.不可能与化合物D.C(N3)4分解爆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能为C(N3)4→C+6N2↑2009•26(1)化合物II的分子式为。
(3)用化合物V(结构式见右图)代替III作原料,也能进行类似的上述反应,所得有机物的结构式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B.化合物I具有还原性;II具有氧化性,但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更侧重从两者结构上H原子的变化比较来判断,同时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清晰的认识)2010•30(5)与CO2类似,CO也能被固定和利用。
在一定条件下,CO、和H2三者发生反应(苯环不.参与反应),生成化合物VI和VII,其分子式均为C9H8O,且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下列关于VI 和VII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双选,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