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收音机原理组装与调试
- 格式:docx
- 大小:825.12 KB
- 文档页数:8
收音机原理、组装与调试目录***********************************************************第一章收音机原理---------------------------------------------1第一节无线广播的发射与接收-----------------------------------1一、无线电波- --------------------------------------------------1二、无线电波的传播----------------------------------------------1三、无线电波的发送----------------------------------------------2四、无线电波的接收----------------------------------------------3第二节超外差式收音机概述-------------------------------------4一、直接放大式收音机--------------------------------------------4二、超外差式收音机----------------------------------------------5三、收音机的主要性能指标----------------------------------------6第三节各部分电路分析-----------------------------------------9一、输入回路----------------------------------------------------9二、变频级电路--------------------------------------------------10三、中频放大、检波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1四、低放电路和功放电路------------------------------------------12第二章组装和调试收音机---------------------------------------14第一节组装收音机的基本要求-----------------------------------14一、组装收音机的目的--------------------------------------------14二、调试使用的仪器、仪表----------------------------------------14三、组装的收音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4四、注意事项----------------------------------------------------14第二节组装、调试过程-----------------------------------------14一、组装、调试低放级和功放级------------------------------------15二、组装、调试中放级和检波级------------------------------------15三、组装、调试输入回路和变频级----------------------------------16四、总调试------------------------------------------------------16第三节常见故障分析------------------------------------------17一、无声--------------------------------------------------------17二、有广播,但音小----------------------------------------------18三、低频部分发生哨叫--------------------------------------------18四、失真--------------------------------------------------------19附录一: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20附录二:收音机的电路印制板图------------------------------------21附录三:收音机元器件表------------------------------------------22第一章收音机原理第一节无线广播的发射与接收一、无线电波:从电磁学的知识我们知道,通入交流电流的导体周围会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在周围会产生交变电场,电磁场不断交替产生并向四周空间传播,这就是电磁波。
收音机原理及调试一、原理框图及波形原理框图与电原理图、装配图、布线图都属于电子工程图。
它能比较直观地反映电器的工作过程,所以在电子产品中被广泛应用。
框图就是在方框当中注明本级(部分)电路的功能,并用箭头将各级连接起来,箭头表示信号走动的方向和路径。
A:535----1605KHz B:1000----2070KHz C:465KHz变频振荡E .中频放大中频放大混频本机振荡输入调谐检波低频放大功率放大输入调谐电路从接收天线到变频管输入端之间的电路叫输入电路。
该电路是串联谐振电路,B1 是磁性天线,L1和L2都绕在磁棒上,C1A是调谐电容。
磁棒的导磁率很高,当它平行于电磁场的传播方向时,就能大量地聚集空间的磁力线,使绕在磁棒上的调谐线圈L1能感应出较高的外来信号。
调谐电路的频率范围535---1605KHzf1、f2、f3和f4的四个电台信号都被磁性天线所接收,则天线线圈L1就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e1、e2、e3、和e4,要收听频率为f2的电台播音,只要旋转可变电容器Ca,就能找到一个位置,使输入电路的固有频率与信号频率f2相等,即输入电路调谐(谐振)在f2频率上。
这时,输入电路中e2产生的电流值最大,而e1、e3、e4因失谐,电流值很小,从而就选择出频率为f2的电台信号。
同理,旋转Ca也可以选择出接收波段内的其他电台信号。
串联谐振时,电路电流和频率的曲线叫做串联谐振曲线,只有当信号频率等于f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信号频率偏离时,电流就急剧减小。
这说明谐振电路具有选择不同频率信号的能力,即选频作用。
谐振曲线越尖锐,电路选择有用信号的能力越强;曲线越陡峭,滤除无用(干扰)信号的性能越好,即电路的选择性越好。
•选择性是收音机挑选电台的能力。
•单位:dB(分贝)•选择性的数值越大收音机的选择性越好。
•灵敏度是收音机接收弱信号的能力。
•单位:mV/m•灵敏度的数值越小灵敏度越高。
变频振荡(本机振荡、混频)变频级担负着把输入的广播电台高频载波信号变为465千赫的中频载波信号的重要任务。
收音机装配与调试一、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一)无线电广播发送系统图1 发射机的组成(二)无线电波的接收接收机应具有三项功能:1-选台;2-调制;3-电声转换超外差式收音机把接收到的电台信号与本机振荡信号同时送入变频管进行混频,并始终保持本机振荡频率比外来信号高465KHz,通过选频电路取两个信号的"差额"进行中频放大,超外差式收音机方框图与各部分波形图2 超外差式收音机方框图1、输入回路常见的输入回路为磁性天线和外接天线。
外接天线又分为直接耦合式天线,电容耦合式天线,电感耦合式天线和电感,电容耦合式天线。
如图所示(a)(b)(c)(d)。
图3 各种外接天线2、本机振荡电路如图所示,L2和C3组成振荡回路,R1、R2和R3共同组成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C1和C2起隔直通交作用,振荡电压通过L1和L2耦合反馈到基极,满足振荡相位平衡条件,即可自激振荡产生高频信号。
图4 本振电路3、混频电路根据本机振荡注入方式,可将混频器分为:发射极注入式、基极注入式和集电极注入式。
如图所示。
但它们基本工作原理都是利用晶体管的非线形作用,将本机振荡电路产生的高频信号及输入回路选择出来的已调波信号同时送入晶体管T,将在输出端得到不同频率的多种信号,在设计电路时,使本振信号频率比外来高频信号频率始终高出465KHz,而后在输出端采用LC调谐回路选择出465KHz的差额信号,并送到中放电路放大。
因发射极注入式电路中本振与所要接收的信号牵连少,互不干扰,工作稳定,是目前最常用的混频电路。
图5 混频器的几种方式4、中频放大电路中频放大电路由两级中频放大器和三个中频变压器组成,如图6所示是一个典型的中频放大电路。
虽然三个中频变压器原理相同,但要求不同。
要求B1有良好的选择性,B2有一定的通频带和选择性;B3有较宽的通频带和较好的选择性,一般情况下,这三个变压器位置不可调换。
图6 中频放大电路5、检波电路如图7所示是二极管检波电路,它由中频信号输入电路,非线形元件和负载三部分组成,由于二极管D的单向导电特性抑制了输入的高频信号的负半周,使输出端只反映输入信号正半周的信号。
收音机组装与调试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阻、电容、电感线圈、中周、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耳机插座、喇叭等电子元件。
2.在散件的组装过程中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
3.掌握电子安装工艺了解测量和调试技术。
4. 熟练焊接的基本技巧5. 熟悉收音机的工作原理6. 掌握收音机的调试方法,能安装、调试出成品收音机二、实验电路图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级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功放级等部分组成,接收频率范围为535~1605KHZ的中波段。
三、实验原理天线收到电磁波信号,经过调谐器选频后,选出要接收的电台信号。
同时,在收音机中,有一个本地振荡器,产生一个跟接收频率差不多的本振信号,它跟接收信号混频,产生差频,这个差频就是中频信号。
中频信号再经过中频选频放大,然后再检波,就得到了原来的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通过功率放大之后,就可送至扬声器发声了。
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电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一一变频,在变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个新频率即通过差频产生的中频,中频只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络线并没有改变,中频信号可以更好地得到放大,中频信号经检波并滤除高频信号。
再经低放,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四、实验过程1、焊接电阻,测好电阻的阻值然后别在纸上,按顺序焊接,以免漏掉电阻,焊接完电阻之后用万用表检验一下各电阻是否还和以前得值是一样(检验是否有虚焊)。
2、焊接电容,先焊接瓷介电容,要注意上面得读数,接着焊电解电容了,特别要注意长脚是"+"极,短脚是"—"极。
3、焊接二极管,红端为"+",黑端为"—"。
4、焊接三极管,—定要认清"e","b","c"三管脚。
5、焊接中周及变压器,为了使印刷电路板保持平衡,我门需要先焊两个对角得中周,再焊接之前—定要辨认好中周得颜色,以免焊错6、6、焊接天线线圈时,四根线一定要按照电路图准确无误得焊接好。
收音机组装与调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收音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组装和调试收音机的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器材
1.收音机组装套件
2.万用表
3.电源线
4.螺丝刀
三、实验步骤
1.将收音机组装套件中的各个零部件按照说明书逐一拆开,并按照说明书进行组装。
2.将电源线与收音机连接,接通电源,检查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3.使用万用表测量各个部件之间的电阻和电容值,并记录下来。
4.调整天线位置,寻找最佳接收效果,并记录下来。
5.根据不同频段调整收音机内部元器件,使其能够接收到更多的广播信号。
四、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组装了一个可以正常工作的收音机。
在使
用万用表测量各个部件之间的电阻和电容值时,我们发现其中有些元
器件存在一定偏差,需要进行调整。
在调整天线位置和内部元器件时,我们也发现不同频段的信号接收效果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调整。
五、实验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电子电路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加
深了对收音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在组装和调试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
问题,但通过与同组成员的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最终都得以圆满解决。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增
强了自己学习电子电路知识的信心和兴趣。
收音机安装与调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晶体管收音机的基本电路原理2.掌握常用安装工具的使用技术3.掌握收音机的安装、调试技术二、实验原理1、收音机工作原理框图图(1) 超外差收音机工作原理框图图(1)为调幅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方框图,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回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信号(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变频,在混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个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振荡频率的差频等于465 kHz的中频信号,中频只是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络线并没有改变,该中频信号可在中频“通道”中畅通无阻,并被逐级放大,而其他电台的信号和干扰信号与本机振荡的差频不是预定的中频,因此被中放电路“拒之门外”,使收音机的选择性大为提高。
中频信号经过检波滤去残余的中频信号,在检波负载上得到音频信号,再经过低频放大,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图(2) 超外差收音机电路原理图图(2)为电路原理图:C1、B1组成天线输入回路,调节可变电容C1可使LC的固有频率等于电台频率,产生谐振,以选择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V1、C1、B1、B构成变频级,V1为变频管,C1、B构成本机振荡电路,输入回路接收到的电台信号由B1的次级线圈耦合到V1的基极,本振信号通过C3耦合到V1 的发射极,两种信号的频率在V1内混频,混频后V1的集电极输出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包括本振信号和电台信号的差频等于465 kHz的中频信号,B3的初级线圈和谐振电容构成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在465 kHz,对465 kHz的中频信号产生最大的电压,并通过次级线圈耦合到下一级去;选频级输出的中频信号由V2的基极输入并进行放大,中放电路的负载是B4的初级线圈和电容构成的谐振电路,它们的谐振频率也是465 kHz,第二级中放和第一级中放电路组成相同;中频信号经过V2、V3两级放大后,由B5的次级线圈耦合到检波级;检波由V4的发射结be来完成,再由C8、C9、R9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音频信号由C10耦合到下一级;音频信号由V5进行低频放大,进而B6的次级线圈耦合到功放电路;把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目录一、实习目的1.学会常用电阻的读法,以及电容等电子元件2.了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3.熟练掌握焊接方法4.掌握收音机的调试与故障排除二、实习器材1.电烙铁、焊锡丝2.螺丝刀、镊子、钳子等必备工具3.万用表型收音机实验套件5.电路图及元器件清单6.五号电池一对7.锡,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布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三、实验原理1.原理说明:本实习采用3V低压全硅管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声音洪亮、耗电省等优点。
它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功放级组成。
2.收音机工作原理: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过程将所要收听的电台在调谐电路里调好以后,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就变成另外一个预先确定好的频率(在我国为465KHz),然后再进行放大和检波。
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作用产生的。
如果我们在收音机内制造—个振荡电波(通常称为本机振荡),使它和外来高频调幅信号同时送到一个晶体管内混合,这种工作叫混频。
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导致混频的结果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频率,这就是外差作用。
采用了这种电路的收音机叫外差式收音机,混频和振荡的工作,合称变频。
外差作用产生出来的差频,习惯上我们采用易于控制的一种频率,它比高频较低,但比音频高,这就是常说的中间频率,简称中频。
任何电台的频率,由于都变成了中频,放大起来就能得到相同的放大量。
调谐回路的输出,进入混频级的是高频调制信号,即载波与其携带的音频信号。
经过混频,输出载波的波形变得很稀疏其频率降低了,但音频信号的形状没有变。
通常将这个过程(混频和本振的作用)叫做变频。
变频仅仅是载波频率变低了,并且无论输入信号频率如何变化最终都变为465KHz,而音频信号(包络线的形状)没变。
混频器输出的携音频包络的中频信号由中频放大电路进行一级、两级甚至三级中频放大,从而使得到达二极管检波器的中频信号振幅足够大。
《S66E 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实训■ 崇阳职校 熊海龙一、技能训练目的1. 学习并掌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2. 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
3. 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维护、修理,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
4. 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训器材1. 电烙铁、焊锡丝、支架、螺丝刀、镊子、钳子、无感起子等2. 万用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3. 中夏牌S66E 收音机散件一套、五号电池两节 三、实训内容◆普通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方框图◆S66E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图混频 ↓一级中放 ↓高放 ↓输入回路↓二级中放 兼检波↓前置低放↓功放 ↓扬声器 ↓电源 ↓㈠电路的工作原理1、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调电容器的CA和T1的初级线圈Lab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1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以是f=1/2πLabCA,当改变CA时,就能收到不同电台信号。
2、变频电路本机振荡和混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
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的作用是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高频信号)变换固定的465KHZ中频信号。
VT1、T2、CB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任务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高465KHZ 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
由于C1对高频信号相当短路,T1的次能LCb的电感量又很小,对高频信号提供了通路,所以本机振荡电路是共基极电路,振荡频率由T2、CB控制,CB是双连电容器的另一连,调节它以改变本机振荡频率。
T2是振荡频率线圈,其初次绕在同一磁芯上,它们把VT1的等电极输出的放大了的振荡信号以正反馈的形式耦合到振荡回路,本机振荡的电压由T2的初级的抽头引出,通过C2耦合到VT1的发射极上3、混频回路由VT1、T3的初级线圈等组成了,是共发射极电路。
《S66E 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实训■ 崇阳职校 熊海龙一、技能训练目的1. 学习并掌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2. 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
3. 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维护、修理,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
4. 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训器材1. 电烙铁、焊锡丝、支架、螺丝刀、镊子、钳子、无感起子等2. 万用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3. 中夏牌S66E 收音机散件一套、五号电池两节 三、实训内容◆普通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方框图 ◆S66E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图㈠电路的工作原理 1、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调电容器的CA 和T1的初级线圈Lab 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1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以是f=1/2πLabCA ,当改变CA 时,就能收到不同电台信混频 ↓一级中放 ↓高放 ↓输入回路↓二级中放 兼检波↓前置低放 ↓功放 ↓扬声器 ↓电源 ↓号。
2、变频电路本机振荡和混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
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的作用是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高频信号)变换固定的465KHZ中频信号。
VT1、T2、CB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任务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高465KHZ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
由于C1对高频信号相当短路,T1的次能LCb的电感量又很小,对高频信号提供了通路,所以本机振荡电路是共基极电路,振荡频率由T2、CB控制,CB是双连电容器的另一连,调节它以改变本机振荡频率。
T2是振荡频率线圈,其初次绕在同一磁芯上,它们把VT1的等电极输出的放大了的振荡信号以正反馈的形式耦合到振荡回路,本机振荡的电压由T2的初级的抽头引出,通过C2耦合到VT1的发射极上3、混频回路由VT1、T3的初级线圈等组成了,是共发射极电路。
其工作过程是:(磁性天线接收的电能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接收到的电台,通过T1的次级线圈LCb 送到VT1的基极,本机振荡信号又通过C2送到VT1和以射极,两极频率的信号在T1中进行混频,由于晶体三极管的非线性作用,混合的结果产生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有一种是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频率的差等于465KHZ的信号,这就是中频信号。
混频电路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和内部电容级成的并联谐振电路,电的谐振频率是465KHZ,可以465KHZ的中频信号从多种频率的信号上选择出来,并通过T3和次初级融合到下一级去,而其它信号几乎被滤掉。
4、中频放大电路它主要由VT2、VT3组成的两级中频放大器。
第一中放电路中的VT2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4和内部电容组成,它们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是456KHZ,超外差式收音机灵敏度和选择性好,主要原因是有了中频放大电路,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
5、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T4耦合到检波管VT3,VT3既起到放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T3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管电路,这种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要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作用。
AGC控制电压是通过R3加到VT2基极的。
检波级的主要任务是抒中频调幅信号还原音频信号,C4、C5起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的作用。
6、前置低放电路检波滤波后的音频信号由电位器RP送到前置低放管VT4,经过低放可将音频信号电压放大几十到几百倍,但是音频信号以过放大后带负载能力还很差,不能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还需要进行自动功率放大。
旋转电位器RP可以改变VT4的基检对地的信号电压的大小,可达到控制音量的目的。
7、功率放大器(OTL电路)功率放大器的任务是不仅要输出较大的电压,而且能够输出较大的电流。
本电路采用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可以消除输出变压器引起的失真和损耗,频率特性好,还可以减小放大器的体积和重量。
VT5、VT6组成同类型晶体管的推换电路,R7、R8和R9、R10分别是VT5、VT6的偏量电阻。
变压器T5做倒相耦合,C9是隔直电容,也是耦合电容。
为了减少低频失真,电容C9选得越大越好。
无输出变压器听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低,可以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
㈡、收音机的组装1、印刷板装配图2、元件清单3、装配工艺要求①为了保证装配的电子产品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必须在装配前对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清点、检验和筛选。
如:元件脚有无氧化、印刷板有无断裂、铜铂有无腐蚀、三极管中周等元件是否完好。
然后按照清单和电路原理图进行插件.②安装时先装低矮和耐热元件,然后安装大一点的元件,最后装怕热元件(如三极管)。
③电阻的安装,请根据两孔的距离弯曲电阻脚采用立式或立式安装,高度要统一。
瓷片电容和三极管(注意:VT5、TV6为9013属于中功率三极管,请不要与VT1-VT4为3DG201或9014、9018属高频小功率三极管相混淆,否则装出来的效果不好.)的脚剪的长度要适中,不要太短或过长,高度不能超过中周。
电解电容紧贴印刷板立式安装。
④中周安装,一定要按磁帽颜色插件,不可插错.T2为本机振荡线圈-红色,T3为第一级中放的中频变压器-白色,T4为第二级中放的中频变压器-黑色).中周外壳除起屏蔽作用外,还起导线作用,所以中周外壳必须可靠焊好接地。
⑤T5音频输入变压器,线圈骨架上有凸点标记的为初级,印刷板上也有圆点标记,安装时不要装反。
磁捧线圈(自焊线,不需刮线头。
直接用烙铁配合松香焊锡丝来回摩擦几下即可自动上锡)的四根线头对应的(即a、b、c、d点)焊在线路板的铜泊面。
⑥调谐双联的安装,请先用螺丝固定好后再焊.焊接时间不要过长,以免烫坏双联.,引脚必须紧贴铜铂面,焊点不要太大,以免调谐时有障碍。
音量电位器安装焊接时,也必须紧贴铜铂面, 以免装音量钮时碰壳。
⑦耳机插座的安装,焊接时速度要快,以免烫坏塑料部分而接触不良。
发光管的安装,请按图示弯曲成形,直接在电路板上焊接。
⑧喇叭的安装,喇叭安放挪位后用烙铁将周围的三个塑料桩子靠近喇叭边缘烫下后压紧,以免喇叭松动。
5、焊接方法一般选用30W-35W的电烙铁。
通电后,在温升的过程中,给烙铁头部上锡。
焊接时应让烙铁头加热到温度高于焊锡熔点,并掌握正确的焊接时间。
一般不超过3秒钟。
时间过长会使印刷板铜铂中翘起,损坏电路板及电子元器件。
焊接时焊锡要适量,太多易引起搭焊短路,太少元件不牢固。
焊接时不可将烙铁头在焊点上来回移动或用力下压,要想焊得快焊得好,应加大烙铁和焊点的接触面。
增大传热面积,焊接也快。
另需要注意的是温度过低烙铁与焊接点触的时间太短,热量供应不足,焊点锡面不光滑,结晶粗脆,像豆腐渣一样,那就不牢固,形成虚焊和假焊。
反之焊锡易流散,使焊点锡量不足,也容易不牢,还可能出现烫坏电子元件及印刷电路板。
总之焊锡量要适中,即将焊点零件脚全部浸没,其轮廓又隐约可见。
焊点焊好后,拿开烙铁,焊锡还不会立即凝固,应稍停片刻等焊锡凝固,如未凝固前移动焊接件,焊锡会凝成砂装,造成附着不牢固而引起假焊。
㈢、故障排除及调试未经过调整的收音机可能收不到电台或声音很小,要提高收音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和收听频率范围,还必须经过调整。
在通电调试之前,要对照印刷电路图认真检查元器件有无虚、假、漏、错焊的地方,有无拖焊短路现象,元器件引线之间有无相碰现象等。
1、调整各级晶体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步骤1:将电位器的开关关掉,装上电池用万用表的50mA档,表笔跨接在电位器的两端,若电流指示小于10mA,则说明可以通电。
步骤2:将电位器的开关打开(音量旋至最小即测量静态电流),用万用表的10mA档测量各点的三极管静态电流是A点Ic1 为1mA左右,B点Ic2 ≈,C 点Ic4≈,D点Ic5、Ic6 ≈2mA,测量值与上述值差不多时可用烙铁将四点A、B、C、D依次连接。
步骤3:测量若不在规定电流值左右时,请仔细检查三极管的极性有没有装错,中周是否装错位以及虚假错焊等,若测量哪一级电流不正常则说明那一级有问题。
2、调整中频频率步骤1: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入收音机第一级基极(红表笔接第一基极,黑表笔接地),收音机的输出端并接毫伏表(喇叭输出变压器处)。
步骤2:双连全部旋进,开启信号发生器的电源,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调至465KHZ.步骤3: 使用无感起子,按顺序旋动中频变压器T302(黑~)T301(黄~磁帽,使毫伏表输出最大,反复调整二、三次。
3、频率范围调整步骤1:开启信号发生器的电源,(信号源红、黑表笔接天线上)使它的输出频率为535KHZ。
步骤2:将双连全部旋入(旋转调谐指示盘到54KHZ下),调整本振回路振荡线圈L102(蓝)的磁芯,使毫伏表的输出最大。
(左右)。
步骤3:将频率范围至C档,调整信号发生器使辐射频率为1605KHZ。
步骤4:将双连全部旋出,用螺丝刀调节本振回路的微调电容CAT2(在双连电容上的二个中的下面一个)使毫伏表的输出最大(左右)。
步骤5:由低到高,反复调整几次,达到最佳状态为止。
4、跟踪(三点)统调步骤1:开启信号发生器的电源,将频率范围调至B档,输出频率为600KHZ的信号。
步骤2:旋动双连。
调至600KHZ,调线圈L101在磁棒上的位置使毫伏表的输出最大。
(~)。
步骤3:将频率范围调至C档,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输出1500KHZ的信号。
步骤4:旋出双连,将收音机的频率调整至1500KH调节微调电容CAT1,使毫伏表的输出最大(6mv左右)。
步骤5:高低端反复2~3次,调试完后用蜡将线固定在磁棒上。
一切OK!装机㈣、心得体会◇知识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