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案(优秀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7.04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2.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写出内在精神。
3.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重难点: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过程:任务一师法课文写前指导一、写人物注意写出其精神师:在这次写作旅行开始之前,我们一起回忆上学期我们学过的《写人要抓住特点》。
生:要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可以展开具体描写,把人物放在事件中写,写他与别人的交往,写他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
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
师:人物的外在特点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今天我们聚集人物的内在精神。
那么什么是人物的精神呢?精神就是人的品质、性格、气质,就是不同于其他人的风采、神韵。
师:比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母亲善良、舍己为儿的品质,《动特笑谈》中作者劳伦兹活泼、开朗、风趣幽默的性格,《再塑生命的人》沙莉文小姐优雅、温文尔雅的举止。
生:老师,那怎样写出人物的精神呢?二、精心选择能够反映人物精神的内容师:写人物,自然要写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
但是,这些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如果不能反映人物的内在精神,无论自己多么喜欢,都要忍痛割爱。
因此,写人物一定要精心选择素材,要保证所写内容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内在精神。
甚至可以这样说,写人物的外在表现,也是为写人物的内在精神服务的。
请回忆《回忆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写了鲁迅哪些事件?生1:作者捕捉的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有日常起居,有会见朋友,有与家人相处等等。
生2:好像事情很琐碎,事件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师:萧红写《回忆鲁迅先生》,捕捉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事与事之间不太讲究逻辑联系。
但是,作者所选择的点点滴滴却充分表现出鲁迅先生的精神气质。
写鲁迅先生笑声明朗,是为表现其性格开朗;写走路轻捷,是为表现做事干练;写其对刚刚来过的“我”说“好久不见”,是为表现鲁迅先生风趣幽默;写其嘱咐许先生一定让“我”坐小汽车回去,是为表现其关爱朋友、心细如发;写其亲自品尝海婴碟里的丸子,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严谨的作风。
写出人物的精神导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的写作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恰当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反映人物的精神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我们也不会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既然人与人各不相同,那么我们就要用我们的笔表现出这种差异。
其实,正因为差异性的存在,才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
今天我们习作讲析的重点是写出人物的精神。
一、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精神1.例析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细节描写中,我们应主要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进行描述。
(1)写好外貌,以形传神:外貌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身材、服饰等。
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学生举书中典型例子,并作分析。
例如:臧克家笔下的闻一多: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表现了闻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写好动作,形神兼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
生动的行动描写,能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
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学生举书中典型例子,并作分析。
(3)写好语言,言为心声: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
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学生举书中典型例子,并作分析。
(4)写好神态,彰显精神: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学生举书中典型例子,并作分析。
(5)写好心理,突出精神: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态等的描写,一般还要运用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手法,从而起到揭示和突显人物精神的作用。
比如: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采用对比的写法,突出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习惯,话虽平淡,情感却十分深挚,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佩和担忧。
这是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作者通过刻画次要人物(或环境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3、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比如: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高度评价,赞扬了邓稼先的优秀品格,并指出这是他能担当重大任务的原因。
)
说《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文章运用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将闻一多的学术严谨刻苦的实干精神和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的献身精神;
比如:。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学习运用抓住典型细节的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3.学习运用对比烘托、议论抒情的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抓住典型细节的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2.学习运用对比烘托、议论抒情的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抓住典型细节、对比烘托、议论抒情等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写出人物的精神”。
那么,什么是“人物的精神”呢?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五组词语,说说它们分别描写了什么,哪些组是描写精神的。
(板书课题)PPT显示:第一组:活泼开朗风趣幽默第二组:善良自私舍己为人第三组:苗条粗壮貌美如花第四组:优雅妩媚温文尔雅第五组:习惯性摇头走路摇摆预设:第一组是人物的性格,第二组是人物的品格,第四组是人物的气质,它们都属于人物精神的范畴。
第三组不是,这些词表现的是人物的外貌特征。
第五组不是,这些词表现的是人物动作的特点。
明确:人物的精神包括人物的性格、品格、气质、个性等,而人物的外貌特征、动作特点则不属于人物精神的范畴。
2.一提到“人物的精神”,老师就会想起在旅途中见到的一幕。
请大家听听这个故事。
那一次我们自驾去西藏旅行,在途经多雄拉山口的时候遇到了风雪天气。
当时正是夏天,却与寒冬无异。
我们躲在车里,穿着最厚的冲锋衣都还觉得冷。
突然眼前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一位独腿行者背着硕大的背包,在风雪中缓慢而坚定地走着。
我们问他去哪儿,他说“拉萨”;我们问他要不要搭车,他说“不”。
我们好奇他为什么这么固执,他说“要证明独腿也可以做到双腿做不到的事”。
一个匆匆的照面,几句简单的对白,那个身影就成为我在所有旅途中见到的最高大的形象。
出示独腿行者的照片。
这就是那一位独腿行者。
请大家仔细观察照片,并用一个词说说:你感受到了他的什么精神?预设:坚强、勇敢、执着、富有尊严、吃苦耐劳、身残志坚等。
写作课:《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内容】教材:《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目标】1. 通过类文阅读,学习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议论抒情等方法写出人物的精神。
2. 完成片段写作,并借助评价量表修改作文。
3.积极参与写作训练,能够按要求写出较完好的片段或作文,突显人物的精神品质。
【学习重点】完成片段写作,并借助评价量表修改作文。
【学习难点】积极参与写作训练,能够按要求写出较完好的片段或作文,突显人物的精神品质。
【学习过程】一、聊聊我们熟悉的人写作文就是表达,就是用笔说话,请你试着用一句话介绍一个你熟悉又很钦佩的人。
学生自由表达。
1比较名家写人片段:1.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他是当之无愧的......。
..“‘两弹..’元勋——杨振宁《邓稼先》二、阅读类文片段,尝试写出人物精神(一)通过典型细节描写丰盈人物形象师主持阅读:注意阅读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说一说:“他”是谁?你能读出“他”怎样的精神面貌?1.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
...,拗过去2. 他有一条戒尺.......,但也不常用,.....,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普通总不过瞪几眼...:“读书.!”........,大声道3.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的。
4. 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不紧不慢地回答:“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学生参考例文修改完善片段写作:从典型的人物描写方面表现人物精神。
2(二)运用侧面描写等手法凸显人物精神阅读下列语段,总结哪些写作手法值得借鉴。
1.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2.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精神》优质课作文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作文题目是《写出人物精神》。
这个题目旨在让学生通过写作,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写作素材和例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于写作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如何写出人物精神,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细微处观察人物,捕捉人物的精神面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人物内心的理解和关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捕捉人物的精神面貌。
2.如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法、小组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具体的例文和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文和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2.准备写作指导PPT,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物精神,为什么需要写出人物精神。
让学生认识到写出人物精神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相关的例文和素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从中提炼出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写出一个人物的精神面貌。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何将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其他的写作中。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题目为《写出你的父母精神》。
WOED格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认识“写出人物的精神”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学习借助对照、衬托、正面描绘与侧面衬托相联合等手法来加以突出、重申人物的精神。
2.学习抓住典型案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采的写法;学习借助抒怀、谈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质量进行点睛式的归纳的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养成擅长察看、擅长发现、擅长累积的习惯。
2.培育乐观、踊跃、向上的人生观,加强朋友间的友情。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经过写作训练,养成擅长察看、擅长发现、擅长累积的习惯。
培育学生乐观、踊跃、向上的人生观,加强朋友间的友情。
教课难点1.学习借助对照、衬托、正面描绘与侧面衬托相联合等手法来加以突出、重申人物的精神。
2.学习抓住典型案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采的写法;学习借助抒怀、谈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质量进行点睛式的归纳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新课导入漫画大师高明的技艺常令我们敬佩不已,他们常常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抓住人物的特点,只用寥寥几笔,便能将其形象勾勒出来。
其实,漫画大师能做到的,我们用笔相同也能做到。
要让人物绘声绘色地体此刻我们笔下,要点在于要写出人物的精神。
二、文题展现1.或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点也不难,但你还可以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 字左右的片段。
专业资料整理WOED格式2.生活中,我们不免会与人发生争辩。
有时,不过两个人参加;有时,则是数人参加。
调换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辩》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辩中人们的不一样表现。
不少于 500 字。
3.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种的人,有的让你敬爱,有的让你敬佩,有的让你感人,有的让你惋惜 ??以《这样的人让我 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许多于500 字。
三、写作指导1. (1) 仔细审题,扣题写作。
“我的好朋友”限制了文章的写作范围,同时也决定了文体——写人的记述文。
优质课教学设计《写出人物精神》《写出人物精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写人物注意写出其精神,写人物如果只有外貌、语言等外在表现,而没有思想、气质等内在精神,就如同画龙而没有点睛一样笔下的人物就会泛化,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精心选择能够反映人物精神的内容,写人物,自然要写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
3、写人物的精神要来自于作者的切身感受,学生所写的人物,大多是自己身边的人物,学生对人物的印象,主要来自于自己的观察感受。
因此要表现的人物精种,应该是学生切身感受到的,而非生搬硬造来的。
4、写出人物的精神,也可以先写具体表现,再以点睛式的议论、抒情句子概括精神特点;写人物精神,还常用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强调人物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学过了很多描写人物的课文,已初步掌握了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但是学生写作时缺乏真情实感,表达方式单一。
教学目标:1.学习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写出内在精神。
2.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3.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写出内在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批注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首先,我们来区别人物特点与人物精神。
请同学们找出下列哪一组不属于人物精神?第一组:开朗幽默热情好客第二组:真诚善良大公无私第三组:高雅羞涩文质彬彬第四组:强壮高挑貌美如花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二、整体感知技巧方法1、精心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精神的内容(选材)写人物的外在表现,是为写人物的内在精神服务的。
在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中,作者所选择的点点滴滴却充分表现出鲁迅先生的精神气质。
小组讨论:结合文章中的具体事例谈谈表现了鲁迅先生哪些精神?写鲁迅先生笑声朗朗,表现鲁迅先生他性格开朗;写走路轻捷,表现鲁迅先生做事干练;写其对刚过来的“我”说“好久不见”,表现鲁迅先生风趣幽默;写他嘱咐许先生一定让我坐小汽车回去,表现鲁迅先生关爱朋友心细如发;写他亲自品尝海婴碟里的丸子,表现鲁迅先生严谨的作风。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目标导航】1.回顾、讨论例文,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性格与品质的方法,进一步把人物写生动。
3.积极参与写作训练,能够按要求写出较完好的片段或作文,突显人物的精神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太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
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
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
不少于500字。
三、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新课导入】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精神品质,因此我们在描写人物时要抓住人物独特的地方,写出人物的精神。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一下。
【写作要求】1.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质,并不排斥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内容上可以叙述和他相处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情,在描写和叙述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2.抓住争论者的不同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展开描摹,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吵中的不同表现,想象并尝试进行鲜活的心理描写。
3.“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某一类的人。
关键是所选对象应该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
动笔时,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技法点拨】写人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标识出他与众不同之处。
但仅仅如此不够,还应深入人物的内心,写出他的个性与精神品质。
1.详述典型事例。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导学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法指导: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战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是多读。
看看别人在碰到一件事时怎么说,有几种说法,雅的怎么说,俗的怎么说,书面的怎么说,口语的怎么说,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读时应注意一点——尽可能读出声来。
二是多写。
多写更能提高表达能力。
古人曾说,诉之笔端,半折心始。
意思是,有好多话要说,但真正能写到纸上的,也就只有一半。
这个道理说明,思路可能是很多的,只有通过多写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自己想要说清的问题表达清楚。
三是多调查研究。
对所要说清的事情,要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话题才会多。
对所要说清的事情一知半解,就不仅是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了。
四是多思。
要先想一想再发表意见,使自己的话有条理,比如说问题,可围绕这个问题是什么、是谁造成的、原因是什么、错在什么地方、如何解决等小题目去展开。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让学生欣赏一组人物图片,看看每张脸的不同。
教师旁白:大千世界,人海茫茫,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面前闪现飘落,我们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雕刻家可以用刻刀去展现,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一支笔去写。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
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鲁迅笔下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知道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方法初探:写出精神,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
鲁迅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
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
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
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应当留下生活刻下的印记,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慈祥,或是睿智深邃。
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
眼睛可写满渴望写满期待,希望工程的代表宣传画——魏明娟的大眼睛;眼睛可写满兴奋写满激动,成功者噙着泪花的眼睛;眼睛也可写满绝望,吸毒者无神的眼睛;写满忧郁感伤……(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
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般用第一人称写文章,较多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但要注意不能只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诸如“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到很懊悔、我感到很温暖”之类,要能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
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
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不要你去下评语,写什么“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是一个道德不好的人”“他是一个热心的人”之类的话,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因为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
(5)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人物可以直接写他的言行举止,如直接写人物表达不出他的精神,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清朝人刘熙载:“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步骤二活学活用实践说练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我的偶像即使您没有孔夫子那般辉煌的成就;没有董仲舒那般卓越的才能;没有陶行知先生那般颠覆众人的言论。
但您却有孔夫子那般的慈蔼;有董仲舒那般的刚毅;有陶行知那般伟岸的胸怀,您是我永远言与行的标杆。
——题记走出小学的瓦房,迈入中学的庭院,可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于是我们便聚集于此。
您是我们的英语科任老师兼班主任。
刚上初中,您似乎有些欣赏我,于是凭着几面印象和瞅着我几番的办事效率,选我为班长。
我成绩算不得是最好的,但在班级中也还优秀。
记得有次数学测试考得极差,我不想让您知道,可您却知晓了,我有些纳闷。
课后,我的铁哥们儿跑来告诉我,他说,数学科代表本是最有实力当班长的,但因为我抢先一步占了去,所以我这次测试考得不好,她就故意把我的试卷给老师看,想借这次的成绩改变老师对我的信任,让老师对我的印象打折扣。
我认为若不是她有意让您知晓这次的成绩,您是决不会知晓的。
顿时气上心来,气的不是科代表的小心眼,而是气她与我的友情竟因为区区班长之职遭到亵渎,也气您那时知晓了我的成绩后,瞪着我的模样,所谓“考场如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不过是一次失误,您非但没有鼓励我,还这般冷落我,我气愤您竟被一张小小的试卷挑拨了关系。
几天后的早读前,您把我叫进办公室,我惊讶您竟没批评我这次的成绩,而是问我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是不是有什么烦恼。
您还说,您可以当我的倾听者。
最终您还告诉我一件事实:原来,那日是您自己想要看看班级的数学成绩,而找了科代表要考卷,偶然看到了我的成绩,是我的铁哥们儿误会了,以为是科代表故意让您知道的,便也使这误会“一误再误”。
我听了这些不禁怅然若失。
我怎可听信片面之词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我便向您倾诉这几日闷闷不乐是因为与科代表感情的裂痕,心里一直不痛快。
现在好了,误会冰消雪释,我也不再懊恼了。
您还对我说:“为人处事要有宽广的胸襟,若是为了这等小事而气恼,那就太小家子气了。
人生曲曲折折,朋友也好,同学也好,你若敬人一尺,他人必敬你一丈。
”我豁然开朗:这次测试考差了本就是自己的原因,怪不得别人,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不该如此吗?想通了之后,便向科代表道歉,冰释前嫌。
“百川归海,有容乃大。
”老师,您就是广阔无际的大海,容纳了我们这些细小的河流。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老师,您不仅是我的老师与朋友,更是我的偶像,是我心中的那一方洁净明澈的天空。
【名师点评】这篇作文紧扣“偶像”二字,虽然没有对老师进行直接的外貌描写,但通过“我”与老师之间的点点滴滴,特别是老师要求“我”有博大胸怀,以及他自己的言传身教,铸就了他在“我”心中的偶像丰碑!文章采用第二人称叙事,平易近人,直抒感情,叙事简洁明了,详略得当,写出了人物的“神”。
板书设计写出精神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3.写好行动,形神兼备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5.正侧相结合交流展示生成能力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
步骤二活学活用,实践说练。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赠品)小学生经典美文阅读篇一:收藏阳光阳光可以给我们温暖,照亮我们的心房,对于同学之间,我们应该收藏阳光,这样我们就能时刻拥有灿烂的笑容,但是今天我跟同桌吵架了,我们吵得很凶,最后谁也不理谁了。
晚上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眠,冰凉的雨点重重的砸在玻璃上,马路上,屋顶上…想着今天我和他吵的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
父母不在身边的他会不会有困难可他总喜欢逞强。
这么冷他不会病了吧。
想着已前我们整天在一起嬉闹也没红过脸,而这次却为什么非要这样。
以前我们吃饭总是两份相同的饭菜并排放在一起。
现在已经两顿饭没在一起吃了,连自己吃了什么都忘记了。
我们总是不分彼此,同甘共苦。
这时一丝丝悔意从心头涌出来…第二天天一亮,我就去他家找他了,想跟他道歉,当我走出门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在我家门口等我,这个时候阳光已经出来了,照的他金灿灿的,我们都会心的笑了,让我们一起收藏阳光吧。
篇二:珍惜拥有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触,就是曾经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惜,等到失去后才懂得了它的可贵,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拥有的时候珍惜它呢,曾经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个孩子,在出生那天妈妈就永远的离开了他,每当他看见别的孩子接受妈妈的礼物时,他只能无声的叹息与哭泣。
有一天,当他泪眼朦胧的在街头徘徊时遇到了一个老者,于是老人就告诉他了一个道理:从你出生时,你的妈妈就把整个世界作为礼物送给了你,给了你一切,难道这还不够吗记住,珍惜你拥有的一切就是对你妈妈做好的报答。
看了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虽然那个孩子从未见过自己的妈妈,但是他拥有妈妈给的一切,这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要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在失去的时候不后悔。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珍惜父母对我们的疼爱,珍惜老师对我们的关爱,珍惜我们目前所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