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精品【一等奖教案】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一等奖教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79.50 KB
- 文档页数:15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3.在练习中提升写出人物精神的能力。
2课时第1课时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基本方法。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老师描述,你们来猜。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头上戴着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生:猜不出来)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生:猪八戒)为什么同学们猜不出前一句描写的人物,却能猜出后一句描写的人物呢?因为后一句描述了这个人最典型的特征: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此处利用外貌描写突出了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这正好符合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写人要抓住特点”。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一些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但是我们写人物,除了要抓住其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那么,如何在写作中将人物的内在精神刻画出来呢?(板书文题)【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导入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写作练习衔接,既复习了之前学过的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本次的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学习中,有利于激起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习得方法1.回顾课文,掌握方法。
师:我们刚刚学完的第一单元,就有四篇写人的名作,请同学们回顾这四篇课文,看看作者分别展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预设《邓稼先》展现了邓稼先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于学术研究、不畏艰辛、大义凛然、无私无畏的精神品质。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展现了鲁迅先生乐观开朗、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
(人教部编版)【一等奖教案】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一等奖教案】新人教版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先请学生做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
头上戴了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不知)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猪八戒)为什么?——有代表性,写出了他最典型的特征: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才能形象地描写人物,准确写出人物的精神。
文题展示一、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也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
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
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
不少于500字。
三、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一、1.运用典型事例是展现人物精神的第一步。
首先要仔细筛选,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人物精气神的事例来写;其次要注意运用一定的技法,如写法上运用对比、衬托、正侧面描写等,表达上运用议论或抒情等。
另外,片段写作也要完整,先总写,然后具体介绍,最后总结是一般写作思路。
2.要想突出“我的好朋友”这个人物的性格与气质,首先要把“我的好朋友”放置在具体的事件中加以展现;其次要在片段中让“好朋友”动起来,让他(她)说话、微笑、生气、抬手顿足;最后要捕捉“好朋友”在事件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个性细节,借助细节表现“好朋友”的个性。
二、1.确定争论什么。
可以从大处着眼,把“争论”与治国、做人、做学问等联系起来;也可以从小处着眼,专谈课堂上的“争论”、课间的“争论”或家庭成员之间的“争论”。
2.设置场景,推出争论场所的环境,烘托争论的气氛。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写出人物精神”的写法。
(2)尝试观察人物,了解人物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写出个性。
教学难点通过事件,写出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导入猜猜他是谁为什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明确:猪八戒——有代表性,写出了他最典型的特征: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在第一单元的语文课上,我们一起领略了几篇经典的写人美文,还体会到了要各种手法把握人物特征,表达人物感情。
那么,在写作中,我们可不可以加以借鉴呢学习写法(1) 一个人,值得写的事情很多。
面对诸多事件,该如何做出选择呢首先来看《邓稼先》一文。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作者选取了他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重病期间写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井下发生意外坚持不走等事例,来表现他报效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伟大精神及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崇高品质。
再以《说和做》为例。
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刻画出一个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严谨治学、英勇无畏、视死如归、言行一致的闻一多先生,这种精选典型事件的方法也值得借鉴。
小结:我们先选择一个人物,确定表现他的哪种精神,然后据此选材,也就是所写事例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
总结方法一:选择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形象。
例如:文章文章:表现战“疫”人勇敢担当、恪尽职守、舍身忘我、无私奉献等精神。
事例:钟南山:2003年抗击非典的严峻时刻,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之后,已过花甲之年的他病倒了;钟南山不让大家去武汉,84岁的他却义无反顾地去武汉前线;接受采访,几次哽咽等等。
写作写出人物精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逐字稿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2. 学会运用写人方法写出人物精神,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创造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学会运用写人方法写出人物精神,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专题,写出人物的精神。
我们先来看一段电视剧数风流人物中陈延年就义的视频,想一想这段视频体现了陈延年怎样的精神。
请说说你的看法。
二、视频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1.同学们,来说说你的的看法吧。
预设:陈延年浑身都是血迹,一定经历了严刑拷打,他有着英勇坚毅的精神。
陈延年面对死亡毫不畏惧,誓死不跪,他有着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
2.小王同学观看完视频后深受感动,用一段文字来描述了视频中的场景。
他是这样写的,陈延年走上刑场,面对敌人跪下的要求,他坚持不跪。
行刑士兵踢了他好几次,他都站了起来,陈延年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真是令人感动。
你们觉得小王同学写出陈延年的精神了吗?请你来评价一下。
预设:我认为小王同学没有写出人物的精神,他缺失的很多细节,也没有把坚持不畏的细节写具体。
他没有关注到行刑士兵,我觉得写行刑士兵也可以凸显陈延年的精神。
他最后的一句议论抒情非常空洞,一点都没有打动我。
同学们的评价很有道理,小王同学的习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没能写出陈延年的精神。
今天我们就通过帮助他修改习作,来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三、如何抓典型细节第一位同学认为小王同学在细节描写上出了问题,那么在写出人物精神时,我们该抓住哪些细节?又该如何把细节写具体呢?我们先来观察这张图片,这是一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课文插图,思考一下你会抓住董存瑞身上哪些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好,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找到的细节。
有托举动作、面部表情、穿着的军装,身上的弹匣,拿着导火索的手,站立的姿势。
习作《写出人物精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下第一单元习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2.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二.内容分析本课是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作主题是“写出人物的精神"。
学生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学会了写人记事,理清思路,突出中心,并且通过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感受到了一些名人身上特有的非凡气质,能够结合人物所处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描写等写作手法、借助抒情议论句子来表现人物精神。
四.教学难点通过人物外在特点表现人物内在精神五.学情分析学生本学期已经学过了四篇写人的文章,分别是《邓稼先》《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对于写人文章的写作方法有了一点了解,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以及在写作中运用。
然后通过方法的引导,进行写作实践,学生能够有意识的运用写作方法,达成写作目标。
六.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学习如何选取典型事例、如何运用具体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3.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表现人物精神。
七.教学过程(一)情境设置为了寻找身边的学习榜样,学校公众号准备开设一期“感动我的身边人”专辑,并为自己的文章配上恰当的照片,同学们,我们该如何写才能被评上呢?(二)任务一:回顾旧知,归纳写法方法一:细节描写展精神活动:读文字猜人物。
猜一猜他们是谁?说说作者抓住哪些细节来刻画人物的?这些人物分别是怎样的人?完成以下任务单。
1.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2.“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精神》优质课作文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作文题目是《写出人物精神》。
这个题目旨在让学生通过写作,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写作素材和例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于写作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如何写出人物精神,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细微处观察人物,捕捉人物的精神面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人物内心的理解和关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捕捉人物的精神面貌。
2.如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法、小组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具体的例文和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文和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2.准备写作指导PPT,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物精神,为什么需要写出人物精神。
让学生认识到写出人物精神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相关的例文和素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从中提炼出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写出一个人物的精神面貌。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何将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其他的写作中。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题目为《写出你的父母精神》。
WOED格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认识“写出人物的精神”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学习借助对照、衬托、正面描绘与侧面衬托相联合等手法来加以突出、重申人物的精神。
2.学习抓住典型案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采的写法;学习借助抒怀、谈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质量进行点睛式的归纳的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养成擅长察看、擅长发现、擅长累积的习惯。
2.培育乐观、踊跃、向上的人生观,加强朋友间的友情。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经过写作训练,养成擅长察看、擅长发现、擅长累积的习惯。
培育学生乐观、踊跃、向上的人生观,加强朋友间的友情。
教课难点1.学习借助对照、衬托、正面描绘与侧面衬托相联合等手法来加以突出、重申人物的精神。
2.学习抓住典型案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采的写法;学习借助抒怀、谈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质量进行点睛式的归纳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新课导入漫画大师高明的技艺常令我们敬佩不已,他们常常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抓住人物的特点,只用寥寥几笔,便能将其形象勾勒出来。
其实,漫画大师能做到的,我们用笔相同也能做到。
要让人物绘声绘色地体此刻我们笔下,要点在于要写出人物的精神。
二、文题展现1.或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点也不难,但你还可以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 字左右的片段。
专业资料整理WOED格式2.生活中,我们不免会与人发生争辩。
有时,不过两个人参加;有时,则是数人参加。
调换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辩》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辩中人们的不一样表现。
不少于 500 字。
3.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种的人,有的让你敬爱,有的让你敬佩,有的让你感人,有的让你惋惜 ??以《这样的人让我 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许多于500 字。
三、写作指导1. (1) 仔细审题,扣题写作。
“我的好朋友”限制了文章的写作范围,同时也决定了文体——写人的记述文。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先请学生做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
头上戴了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不知)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猪八戒)为什么?——有代表性,写出了他最典型的特征: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才能形象地描写人物,准确写出人物的精神。
文题展示一、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也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
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
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
不少于500字。
三、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一、1.运用典型事例是展现人物精神的第一步。
首先要仔细筛选,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人物精气神的事例来写;其次要注意运用一定的技法,如写法上运用对比、衬托、正侧面描写等,表达上运用议论或抒情等。
另外,片段写作也要完整,先总写,然后具体介绍,最后总结是一般写作思路。
2.要想突出“我的好朋友”这个人物的性格与气质,首先要把“我的好朋友”放置在具体的事件中加以展现;其次要在片段中让“好朋友”动起来,让他(她)说话、微笑、生气、抬手顿足;最后要捕捉“好朋友”在事件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个性细节,借助细节表现“好朋友”的个性。
二、1.确定争论什么。
可以从大处着眼,把“争论”与治国、做人、做学问等联系起来;也可以从小处着眼,专谈课堂上的“争论”、课间的“争论”或家庭成员之间的“争论”。
2.设置场景,推出争论场所的环境,烘托争论的气氛。
3.抓住争论时人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来描写,注重强调并放大“争论”中人物的心理和细节,力争写出他们个性的气质和精神。
4.运用一定的技法,如设置悬念、对比烘托、正侧面描写、议论和抒情等。
5.写作过程中可以按照争论的时间顺序来写,也可以为突出强调某一点,运用倒叙或插叙。
三、1.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在横线上补写一个最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补全标题。
2.补写时一定要注意,要通过补题,将写作引向自己情感的结晶处和材料的富集区。
如补写“感激”,题目就变成了“这样的人让我感激”,写作的主题就变成了感恩;补写“牵挂”,题目就变成了“这样的人让我牵挂”,写作的主题就变成了关爱;补写“欣赏”,题目就变成了“这样的人让我欣赏”,写作的主题就变成了学习……3.要注意确定“这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人,可以是平凡的人,也可以是新闻人物、伟人等。
4.要深入挖掘“这样的人”引发你情感波动的原因,通过典型事例或细节写出他们的精气神,展现出他们对你的影响和启迪。
范文示例【示例一】我的好朋友(片断)在我众多朋友中,她是最真的一个。
我戏称她为“黑煞女金刚”。
一女生,虎背熊腰,打人基本靠脚,讲话基本靠吼,再加上天生像掉进过煤堆一样,和我站一块就是“黑白无常”,不给她取这外号我怕上帝不允许。
我时常提醒她:“你跟我讲话时注意点形象行不?你也要淑女一点嘛。
”她居然回答我:“跟你说话不能注意形象,那样有损我的形象。
”我回击道:“你有啥形象?一个学过跆拳道的‘黑煞女金刚’,您老人家能不能照顾一下我的淑女形象?”她眼睛都没眨一下就一口答应了:“行。
”结果,她逢人便叫我“淑女”,搞得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后来她拍着我的肩膀说:“做人要真实,这样才有魅力。
”我忙点头,立马把我的肩膀从她的“熊掌”下解脱出来。
她总是这样坦坦荡荡,因此拥有极好的人缘,连老师都说“这孩子,真性情!”说实话,我很欣赏她,也很佩服她,因为在时光的和弦中保持真实的自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名师点评】文章情感诚挚,作者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错落有致地表现人物个性,既使人物特征鲜明,形象生动,真实可感,也彰显出人物独特的魅力。
【示例二】争论俗话说:知子莫若父。
爸爸很了解我的优点和缺点。
我和爸爸之间一直比较默契,不过有时也会有些小的冲突和小的争论,有些争论常常造成我们之间“顶牛”,不过有时的争论还是很有益的。
这次我就来讲讲一次有意义的小争论。
有一次学校放假,回家后我就开始做作业。
我通过认真的计算判断和仔细的检查修改以后把做好的作业交到爸爸手中,我心里暗暗高兴:“这次爸爸准夸奖我。
”爸爸翻来覆去地看,然后说我做错了一道题,是一道判断题,题目是:钝角都大于90度。
爸爸说这道题是对的,我坚持说是错的,我和爸爸争来争去,都试图以道理说服对方。
我着急辩解:“大于90度的不单单是钝角,还有平角、周角啊。
”爸爸接着说:“你说的对啊,但题目没有问平角和周角,只是说钝角都大于90度。
只要是钝角就大于90度,没错。
题中没有问的你就不应该去考虑。
”一场小争论激烈地展开了,但到最后我仔细想了想,明白了爸爸的话,是我没有把钝角的概念和钝角的特点理解透,爸爸的判断是对的。
我不应该偏题去考虑与题目没有关系的平角和周角。
现在我明白了,在家长面前,我们也可以和他们争论,只要心里有想法、有疑问,就应该说出来。
不能怕争论,争论到最后,就会使我们明白到底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为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错的。
这样我们会学习得更快更好。
【名师点评】本文选取了小作者与爸爸争论的事例,表现了小作者认真的学习态度、爸爸与孩子平等的相处方式。
结尾用议论的方式写出争论带来的启示,既与开头照应,也深化了文章中心。
文章细节真实,结构紧凑,文笔简洁流畅。
【示例三】这样的人让我感激生命的旅途上,我们一路高歌。
萌动的心儿装满了你,你这样的人是我心中的一首歌。
——题记午后,阳光慵懒地照在每一个角落,将每个事物都染成浅黄,风一点点地爬上了心头,偶尔有几片叶子沙沙作响。
我舒适地倚在窗旁,向远处眺望,窗外是一片淡黄的花海,有些花开得正艳,有些花却打着羞涩的朵儿,风轻轻地拂过,花海起伏着。
沙沙声更响了,风终于走近了,打开了我的思绪。
记忆里,我们实在花园里相遇的。
那天,心情低落的我出来散心,途中路过一座花园。
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一棵即将凋落的花前,看着这将要终结的生命,我心潮起伏。
脑海里有股无名的冲动,我扬起手臂准备打落这些残花。
“住手!”我被一声呵斥吓到了。
哦,原来是一位小女孩,不过与众不同的是,她坐在轮椅上。
后来在和她交谈中,我才了解到,她在一场车祸中为救同伴而失去了双腿。
我不敢想象没有双腿的日子该怎样过,再看看她乌黑靓丽的头发,柳梢似的眉毛,宝石般的眼睛,嘴角好看的弧度,我不禁对她产生了敬佩之情。
女孩说道:“不要折这花,虽然它已不美丽,但它至少还有活下去的权利。
它至少可以用自己将要终结的生命活出价值,展现风采。
”听了她的话,我脸红了。
她笑道:“呵呵,你看看我,我虽然失去了双腿,身体上有了极大的缺陷,但我至少可以活着,活着就是幸运的。
”一缕微风拂过,那棵花儿在阳光下摇曳,显得极为绚烂。
它好像在对我说:缺陷的事物照样可以装点世界,照样能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采。
是的,你用嘴角那好看的弧度教会了我,即使身处逆境,即使某一方面不尽如人意,但也不要向命运低头,更不要自甘堕落。
要以向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只要你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活出风采,活出价值,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青春路上,值得我感激的人很多,但像小女孩这样的人,在厄运面前不低头,不放弃,她们才是我应该最感激的人!【名师点评】文章展现小女孩对我的影响,写出了小女孩的精神,主要亮点有两个:一是选取典型的事件,选取一个高度残疾的孩子作为素材,她对生活的态度更容易折射其精神品质;二是多用技法,文中有我和小女孩的对比,有环境描写,有议论抒情,这些都能让形象鲜明、情感丰富,都能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技法攻略人物描写是初中阶段要掌握的重点写作内容之一。
描写人物不仅要写外在特点,还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写人物如果只有外貌、语言等外在的表现,而没有思想、气质等内在精神,人物就会失真,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何才能在写作中体现出人物的精神呢?一、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一个人物要给别人留念深刻印象,必须要有值得别人记住的典型事件。
事件中的喜怒哀乐、言语、动作等细节都会彰显个人精神气质。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通过对鲁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伟大人物的平凡生活,让人看到了更富人情味、更加真实的鲁迅先生。
生活中,不同环境中的人物精神气质各有不同,展现人物精神时可以结合典型细节来描写。
比如早餐店的大爷平时很节省,但是每天都会留一些早餐。
经过几天观察发现大爷是特意留给邻居家行动不便的小朋友的,体现了他的关爱之心。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善于观察才发现新素材、典型事件。
二、通过恰当的写作手法来突出、强调、彰显人物精神。
素材事件选取恰当是一方面,恰当的写作手法的使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对比、衬托、欲扬先抑、正侧面结合等,都可以起到揭示和突显人物精神的作用。
例如,在《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运用了侧面描写,写出了鲁肃的吃惊与赞叹,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这是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作者通过刻画次要人物(或环境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三、恰当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画龙点睛,提炼人物精神品质,凸显文章主旨。
记叙文中恰当插入抒情和议论的句子进行渲染,可以直接点明人物的思想性格,可以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还可以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抒发出来。
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对闻一多先生的一生做了高度评价,对全文做了总结。
同时,也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24 河中石兽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文中三类人寻找石兽的相关语句;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重点)2.学习本文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遇事不可随意主观臆断,应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生:预习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刻舟求剑”的故事吗?(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