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30.13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写出人物的精神”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学习借助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等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人物的精神。
2.学习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的写法;学习借助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
2.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增强朋友间的友谊。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写作训练,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增强朋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1.学习借助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等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人物的精神。
2.学习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的写法;学习借助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漫画大师高超的技艺常令我们钦佩不已,他们往往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抓住人物的特征,只用寥寥几笔,便能将其形象勾画出来。
其实,漫画大师能做到的,我们用笔同样也能做到。
要让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笔下,关键在于要写出人物的精神。
二、文题展示1.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也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2.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
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
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
不少于500字。
3.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三、写作指导1.(1)认真审题,扣题写作。
“我的好朋友”限定了文章的写作范围,同时也决定了文体——写人的记叙文。
(2)选材典型,真实可信。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3.在练习中提升写出人物精神的能力。
2课时第1课时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基本方法。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老师描述,你们来猜。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头上戴着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生:猜不出来)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生:猪八戒)为什么同学们猜不出前一句描写的人物,却能猜出后一句描写的人物呢?因为后一句描述了这个人最典型的特征: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此处利用外貌描写突出了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这正好符合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写人要抓住特点”。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一些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但是我们写人物,除了要抓住其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那么,如何在写作中将人物的内在精神刻画出来呢?(板书文题)【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导入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写作练习衔接,既复习了之前学过的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本次的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学习中,有利于激起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习得方法1.回顾课文,掌握方法。
师:我们刚刚学完的第一单元,就有四篇写人的名作,请同学们回顾这四篇课文,看看作者分别展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预设《邓稼先》展现了邓稼先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于学术研究、不畏艰辛、大义凛然、无私无畏的精神品质。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展现了鲁迅先生乐观开朗、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态等的描写,一般还要运用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手法,从而起到揭示和突显人物精神的作用。
比如: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采用对比的写法,突出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习惯,话虽平淡,情感却十分深挚,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佩和担忧。
这是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作者通过刻画次要人物(或环境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3、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比如: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高度评价,赞扬了邓稼先的优秀品格,并指出这是他能担当重大任务的原因。
)
说《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文章运用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将闻一多的学术严谨刻苦的实干精神和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的献身精神;
比如:。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学习运用抓住典型细节的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3.学习运用对比烘托、议论抒情的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抓住典型细节的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2.学习运用对比烘托、议论抒情的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抓住典型细节、对比烘托、议论抒情等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写出人物的精神”。
那么,什么是“人物的精神”呢?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五组词语,说说它们分别描写了什么,哪些组是描写精神的。
(板书课题)PPT显示:第一组:活泼开朗风趣幽默第二组:善良自私舍己为人第三组:苗条粗壮貌美如花第四组:优雅妩媚温文尔雅第五组:习惯性摇头走路摇摆预设:第一组是人物的性格,第二组是人物的品格,第四组是人物的气质,它们都属于人物精神的范畴。
第三组不是,这些词表现的是人物的外貌特征。
第五组不是,这些词表现的是人物动作的特点。
明确:人物的精神包括人物的性格、品格、气质、个性等,而人物的外貌特征、动作特点则不属于人物精神的范畴。
2.一提到“人物的精神”,老师就会想起在旅途中见到的一幕。
请大家听听这个故事。
那一次我们自驾去西藏旅行,在途经多雄拉山口的时候遇到了风雪天气。
当时正是夏天,却与寒冬无异。
我们躲在车里,穿着最厚的冲锋衣都还觉得冷。
突然眼前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一位独腿行者背着硕大的背包,在风雪中缓慢而坚定地走着。
我们问他去哪儿,他说“拉萨”;我们问他要不要搭车,他说“不”。
我们好奇他为什么这么固执,他说“要证明独腿也可以做到双腿做不到的事”。
一个匆匆的照面,几句简单的对白,那个身影就成为我在所有旅途中见到的最高大的形象。
出示独腿行者的照片。
这就是那一位独腿行者。
请大家仔细观察照片,并用一个词说说:你感受到了他的什么精神?预设:坚强、勇敢、执着、富有尊严、吃苦耐劳、身残志坚等。
写作课:《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内容】教材:《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目标】1. 通过类文阅读,学习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议论抒情等方法写出人物的精神。
2. 完成片段写作,并借助评价量表修改作文。
3.积极参与写作训练,能够按要求写出较完好的片段或作文,突显人物的精神品质。
【学习重点】完成片段写作,并借助评价量表修改作文。
【学习难点】积极参与写作训练,能够按要求写出较完好的片段或作文,突显人物的精神品质。
【学习过程】一、聊聊我们熟悉的人写作文就是表达,就是用笔说话,请你试着用一句话介绍一个你熟悉又很钦佩的人。
学生自由表达。
1比较名家写人片段:1.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他是当之无愧的......。
..“‘两弹..’元勋——杨振宁《邓稼先》二、阅读类文片段,尝试写出人物精神(一)通过典型细节描写丰盈人物形象师主持阅读:注意阅读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说一说:“他”是谁?你能读出“他”怎样的精神面貌?1.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
...,拗过去2. 他有一条戒尺.......,但也不常用,.....,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普通总不过瞪几眼...:“读书.!”........,大声道3.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的。
4. 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不紧不慢地回答:“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学生参考例文修改完善片段写作:从典型的人物描写方面表现人物精神。
2(二)运用侧面描写等手法凸显人物精神阅读下列语段,总结哪些写作手法值得借鉴。
1.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2.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精神》优质课作文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作文题目是《写出人物精神》。
这个题目旨在让学生通过写作,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写作素材和例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于写作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如何写出人物精神,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细微处观察人物,捕捉人物的精神面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人物内心的理解和关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捕捉人物的精神面貌。
2.如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法、小组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具体的例文和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文和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2.准备写作指导PPT,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物精神,为什么需要写出人物精神。
让学生认识到写出人物精神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相关的例文和素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从中提炼出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写出一个人物的精神面貌。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何将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其他的写作中。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题目为《写出你的父母精神》。
优质课教学设计《写出人物精神》《写出人物精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写人物注意写出其精神,写人物如果只有外貌、语言等外在表现,而没有思想、气质等内在精神,就如同画龙而没有点睛一样笔下的人物就会泛化,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精心选择能够反映人物精神的内容,写人物,自然要写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
3、写人物的精神要来自于作者的切身感受,学生所写的人物,大多是自己身边的人物,学生对人物的印象,主要来自于自己的观察感受。
因此要表现的人物精种,应该是学生切身感受到的,而非生搬硬造来的。
4、写出人物的精神,也可以先写具体表现,再以点睛式的议论、抒情句子概括精神特点;写人物精神,还常用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强调人物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学过了很多描写人物的课文,已初步掌握了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但是学生写作时缺乏真情实感,表达方式单一。
教学目标:1.学习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写出内在精神。
2.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3.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写出内在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批注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首先,我们来区别人物特点与人物精神。
请同学们找出下列哪一组不属于人物精神?第一组:开朗幽默热情好客第二组:真诚善良大公无私第三组:高雅羞涩文质彬彬第四组:强壮高挑貌美如花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二、整体感知技巧方法1、精心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精神的内容(选材)写人物的外在表现,是为写人物的内在精神服务的。
在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中,作者所选择的点点滴滴却充分表现出鲁迅先生的精神气质。
小组讨论:结合文章中的具体事例谈谈表现了鲁迅先生哪些精神?写鲁迅先生笑声朗朗,表现鲁迅先生他性格开朗;写走路轻捷,表现鲁迅先生做事干练;写其对刚过来的“我”说“好久不见”,表现鲁迅先生风趣幽默;写他嘱咐许先生一定让我坐小汽车回去,表现鲁迅先生关爱朋友心细如发;写他亲自品尝海婴碟里的丸子,表现鲁迅先生严谨的作风。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内容: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人物的精神特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要点,包括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心理等方面。
2. 分析案例,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描写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
三、示范与实操(15分钟)1. 展示一篇写人的范文,解读作者如何运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
2.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已经给出的人物素材,写一篇关于人物精神特点的短文。
四、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修改自己的作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优秀的作品,展示不同思路和表达方式。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2.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期待。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人物素材,写一篇关于人物精神特点的短文。
2. 提醒学生在写作时注意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并且合理运用修辞手法。
教学评估:课后布置的作业是对学生掌握程度的一种评估方式。
可以根据学生的作文内容和表达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描写人物精神特点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来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描写人物的文学作品,以提升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抓住细节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通过练习,提高抓住细节的能力。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第1课时教案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写出人物的精神课时第1课时一、课标要求《课标》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1.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2.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
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
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
同时要突出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与“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围绕任务描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自我意识增强,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在知识积累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圈点勾画、朗读、默读等阅读训练方法,也已学习过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语言,学生欠缺的是设身处地体会人物情感,在对环境描写的理解中体会人物心理的能力。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写作提高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写作教学占据着很大的比例。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做好写作教学该项工作对提升初中生综合语文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对初中生今后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教学目标1.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2.学习“以形绘神”“以言传神”,塑造有灵魂的人物形象,写出人物的精神。
3.进行“写出人物精神“的写作实践,提高作文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写出人物的精神”的方法。
难点:进行“写出人物精神”的写作实践。
六、教学过程(一)热点导入,理解内涵。
由钟南山院士导入。
明确写出人物的精神侧重于突出人物的性格、品格、气质、个性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精神》作文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作文题目是《写出人物精神》。
这个题目要求学生通过作文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思想品质和个性特点。
教材中提供了若干篇优秀的作文范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来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写作指导和修改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基本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但是,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对人物内心的描写不够深入;2. 描写手法单一,缺乏生动性;3. 对人物精神的理解不够深刻,难以通过作文表现出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作文题目《写出人物精神》的含义,明确写作目标;2.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他们能够写出具有深刻内涵和个性特点的人物作文。
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表现人物精神;2.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使作文更具深度。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范文,让学生领悟写作技巧;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写作心得;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优秀作文范文,用于分析和讲解;2.准备写作素材,如人物图片、故事情节等,帮助学生激发写作灵感;3.准备写作指导和建议,以便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个别辅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作文题目《写出人物精神》,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物精神?为什么我们要写人物精神?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作文范文,让学生阅读并思考:这些作文是如何表现人物精神的?他们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写作心得。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详案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智慧竞猜。
展示精彩描写,猜读人物形象,激发写作兴趣。
示例: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这个人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个细节可以看出?在学生猜读过程中,适时呈现鲁迅先生的照片,证明作者对鲁迅肖像(尤其是头发和胡须)特征的观察和描写是多么细致入微。
师:写好一个人物,我们不但要抓住其外在特点,也要写出其内在的精神。
(板书课题)二、写法指导我们知道写人有一些常见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穷形尽相,尽显人物之形;还可以以形写神,使人物之神跃然纸上。
比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写闻一多“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刻画出闻先生参加游行时的外貌特点,令人感受到他的大无畏精神。
可以说,写人物的外在特点,也能写出内在的精神。
(一)小活动。
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图画中的人物,根据提示填空。
(学生自由写作,可把图中的人物想象成自己的某个同学。
老师巡堂指导。
写完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展示。
)(二)要写出人物的精神,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结合第一单元所学课文,师生互动,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1.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往往在细节处得以彰显。
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时专注认真、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是通过他头发凌乱、书桌上“众物腾怨”等细节来表现的。
再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通过对鲁迅日常生活中一些琐事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一个伟大人物的平凡生活,让人看到了更富人情味、更加真实的鲁迅先生。
2.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
刻画人物除了可以运用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描写,还可运用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写作手法,这些都可以起到揭示和突显人物精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