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28.17 KB
- 文档页数:5
《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解析一、颁布背景从“大气十条”、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到“水十条”、“土十条”,中国近年来在环保法规领域举措不断,众多法律、规章的出台和修订完善,体现出中国政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方面的高度重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5年4月3日,环保部批准了《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该标准规定新建的企业自2015年7月1日执行,现有企业自2017年1月1日执行。
标准执行后一方面将促进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布局的步伐,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
目前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执行的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
《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是首个专门针对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新标准旨在进一步控制再生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防止其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促进再生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技术装备和污染控制技术的进步。
二、适用范围《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明确了适用的范围。
1、再生铜:再生铜行业中以废杂铜为原料生产阴极铜和阳极铜的企业执行该标准,不包含废杂铜直接利用企业(以废杂铜直接生产铜加工材及铜合金),也不包括以非金属态的含铜污泥、含铜冶炼渣等为原料的企业,以及原生铜冶炼搭配处理废杂铜的企业。
2、再生铝:以废杂铝为原料,生产铝及铝合金的企业执行该标准。
3、再生铅:以废杂铅(废铅酸蓄电池)为原料,生产粗铅、精炼铅及铅合金的企业执行该标准,不包含以含铅浸出渣为原料的生产企业。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铅和锌是重要的工业污染物,它们可以通过大气中的飞沫和污染物悬浮物,进入水体,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止铅和锌的污染,国家针对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国家针对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设定了严格的标准,通过定期的检测,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污染物按照规定的标准排放。
其次,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污染防治技术,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加强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污染源。
此外,国家还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要求工业企业必须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运用污染防治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强污染物的排放检测和控制,确保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符合国家规定。
通过以上措施,国家为防止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的职责。
各级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更加重视环境保护,让公众知晓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并遵守相关规定,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再生铜原料标准解读
再生铜原料是指通过废旧电线、电缆、电器电子设备等金属废弃物经过合适的处理和回收再利用而得到的铜材料。
再生铜原料具有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重要意义,对于减少铜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积极作用。
为规范再生铜原料的生产和使用,相关部门制定了再生铜原料标准,以确保再生铜原料质量和安全。
再生铜原料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材料分类标准:根据再生铜原料的来源和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的材料类别,例如废旧电线、电缆铜芯、废旧电器电子设备中的铜等。
根据不同类别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指标和测试方法。
2. 组分要求:再生铜原料中的主要组分是铜,其含量应符合标准规定。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其他杂质元素的最大含量限值,以确保再生铜原料的质量。
3. 物理性能要求:再生铜原料的物理性能包括焊接性、延展性、强度等指标。
标准规定了这些性能指标的最低要求,以保证再生铜原料的可用性和可加工性。
4. 检测和评定方法:标准详细描述了再生铜原料的检测和评定方法,包括取样方法、试验方法、检测设备和仪器的要求等。
这些方法和要求旨在确保再生铜原料的质量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再生铜原料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推动再生铜产业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再生铜产品的质量和可信度,促进再生铜原料在工业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应用。
同时,标准的执行还能够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总之,再生铜原料标准的解读对于规范再生铜原料的生产和使用非常重要。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再生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提升再生铜原料的市场竞争力和可靠性。
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浅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增多,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发突出。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各国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
本文将对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进行浅析,从中了解标准的制定背景、具体内容以及其意义。
一、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的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工业生产和排放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大气、水体和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逐渐开始关注并研究重金属污染,并制定了相应的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
二、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的内容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进行限制。
具体来说,标准通常规定了针对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的限值,同时还会对重金属排放的监测和管理提出相应的要求。
1. 大气中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交通尾气和城市生活等方面。
标准通常会对大气中各种重金属元素的排放浓度进行限制,例如对铅、汞、镉和铬等的排放限值进行具体规定,以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安全。
2.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工业废水、家庭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都会导致水体中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会对水体中的铜、锌、镉等重金属元素的排放浓度和总量进行限制,以维护水源的安全和水生生物的健康。
3.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工业废弃物的填埋和施肥等也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
标准会对土壤中若干常见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限制,使土壤污染得以控制,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三、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的意义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1. 保护环境重金属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影响了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放标准可以有效地限制重金属污染的产生和排放,保护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2. 维护人类健康重金属污染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癌症等严重后果。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铝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之一,但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排放。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限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
本文将就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针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我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铝工业生产过程中,燃烧煤炭和燃料油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
根据国家标准,铝工业企业必须安装脱硫脱硝设施,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确保排放达标。
同时,对于粉尘排放也有严格的要求,要求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铝冶炼、氧化铝生产等环节的粉尘排放。
其次,针对水体污染物排放,我国也有相应的标准。
铝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铝离子、氟化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根据国家标准,铝工业企业必须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同时,对于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氟化物等有害物质也有明确的排放限值,企业必须严格控制排放浓度,保证废水排放达标。
最后,针对土壤污染物排放,我国也有相关的标准。
铝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固体废物和废渣,其中含有铝、氟化物等有害物质。
根据国家标准,铝工业企业必须对固体废物和废渣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严禁随意倾倒和排放。
对于可能影响土壤环境的有害物质,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其对土壤造成污染。
总之,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各铝工业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和治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1. 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再生铜铝铅锌行业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工业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制定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内容,并对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进行说明。
2. 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需要参考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并结合行业特点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制定标准的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研究针对再生铜铝铅锌工业的污染问题,研究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管要求。
2.2 行业特点的分析再生铜铝铅锌行业具有一定的特点,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
因此,需要对行业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再生铜铝铅锌工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为制定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2.3 标准的制定过程依据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这个过程需要吸纳相关专家的意见,并进行科学论证和实地调研。
为保证标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制定过程中应当注重专业性和可操作性。
2.4 咨询和发布过程制定完成后,需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标准进行咨询和评审。
并在充分公开的基础上,向社会公众发布标准,征求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可以增强标准的透明度和权威性,使得标准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3. 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内容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3.1 废水排放标准再生铜铝铅锌工业产生的废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废水排放标准主要包括污水的pH值、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SS(悬浮物)、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要求。
3.2 废气排放标准再生铜铝铅锌工业产生的废气也需要进行处理和排放。
废气排放标准主要包括排放浓度、排放速率、污染物种类等指标要求。
再生铝废气污染物环保治理详解再生铝(recycled aluminium)是由废旧铝和废铝合金材料或含铝的废料,经重新熔化提炼而得到的铝合金或铝金属,是金属铝的一个重要来源。
再生铝主要是以铝合金的形式出现的。
再生铝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
国家有色金属可以进行再生铝的检测,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
一、再生铝废气污染物之来源我国废铝再生利用主要采用火法熔炼,产生废气并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工序主要是熔炼过程。
在熔炼过程中,采用的燃料主要有煤、焦炭、重油、柴油、煤气、天然气等,燃料在燃烧之后,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和含硫、碳、磷和氮的氧化物等气体;炉料(废铝)加热之后,废料本身的油污及夹杂的可燃物会燃烧,也会产生大量含硫、碳和氮的氧化物;在熔炼过程,为了减少烧损、提高铝的回收率并保证铝合金的质量,要加入一定数量的覆盖剂、精炼剂和除气剂,这些添加剂与铝熔液中的各种杂质进行反应,产生大量的废气和烟尘,这些废气和烟尘中含有各种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同时还可能含有有害物质,这些都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
二、废铝烟气的分类和成分1.废铝行业废气的分类根据环保部门之规定,工业部门产生的废气可以分为:含颗粒物废气和含气态污染物废气两大类。
由于再生铝行业的原料复杂,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存在以上两种废气,既有含颗粒物废气又有含气态污染物废气,因此在对废气进行治理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废气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烟气的主要成分由于废铝行业原料的来源渠道不同,废料的品种不同、受到污染程度的不同,选用的燃料不同、添加剂成分的不同、采用的熔炼技术的不同,因此,废气中的污染物也不同,归纳起来可以有以下几种:(1)颗粒状废物主要是熔炼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如:Mg、Zn、Ca、Al、Fe、Na、Mg、K的氧化物和氯化物,还有大量碳粒灰份等,以上构成了我们常讲的尘。
(2)气体污染物废气的主要成分。
再生铝行业可能会存在以下气体污染物废气,CO、CO2、NOX、SO2、HCl、HF、碳氢化合物以及易挥发的金属氧化物或挥发的金属,可能还会有氯气等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成分都有害,但其中的大多数都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有的可能会危及工人的生命安全。
GB31574-2015再⽣铜、铝、铅、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空⽓和废⽓颗粒物中铅等⾦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体
11锑及其化合物
HJ657
质谱法
⼤⽓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焰原⼦吸收分光光度法HJ/T64.1
⼤⽓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墨炉原⼦吸收分光光度法HJ/T64.2
⼤⽓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对-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磺酸分
12镉及其化合物
HJ/T64.3
光光度法
空⽓和废⽓颗粒物中铅等⾦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体
HJ657
质谱法
空⽓和废⽓颗粒物中铅等⾦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体
13铬及其化合物HJ657
质谱法
6实施与监督
6.1本标准由县级以上⼈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6.2在任何情况下,企业均应遵守本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污染
防治设施正常运⾏。
各级环保部门在对设施进⾏监督性检查时,可以现场即时采样或监测的
结果,作为判定排污⾏为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以及实施相关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的依据。
在发现
设施耗⽔或排⽔量、排⽓量有异常变化的情况下,应核定企业的实际产品产量、排⽔量和排
⽓量,按本标准的规定,换算⽔污染物基准排⽔量排放浓度和⼤⽓污染物基准排⽓量排放浓
度。
12。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生产和消费的增加,铅、锌等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排放也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标准。
具体来说,铅排放的排放标准为每立方米空气中不得超过0.5毫克,每立方米水中不得超过0.2毫克,每公顷土壤中不得超过50毫克。
锌排放的排放标准为每立方米空气中不得超过1毫克,每立方米水中不得超过3毫克,每公顷土壤中不得超过400毫克。
为了保证排放标准的执行,各地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提高行政执法的力度,推动工业污染排放技术的改进,以期达到环境污染的治理目标。
此外,政府还需要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让人们认识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实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效执行与实施。
《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解析一、颁布背景从“大气十条”、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到“水十条”、“土十条”,中国近年来在环保法规领域举措不断,众多法律、规章的出台和修订完善,体现出中国政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方面的高度重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5年4月3日,环保部批准了《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该标准规定新建的企业自2015年7月1日执行,现有企业自2017年1月1日执行。
标准执行后一方面将促进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布局的步伐,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
目前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执行的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
《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是首个专门针对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新标准旨在进一步控制再生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防止其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促进再生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技术装备和污染控制技术的进步。
二、适用范围《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明确了适用的范围。
1、再生铜:再生铜行业中以废杂铜为原料生产阴极铜和阳极铜的企业执行该标准,不包含废杂铜直接利用企业(以废杂铜直接生产铜加工材及铜合金),也不包括以非金属态的含铜污泥、含铜冶炼渣等为原料的企业,以及原生铜冶炼搭配处理废杂铜的企业。
2、再生铝:以废杂铝为原料,生产铝及铝合金的企业执行该标准。
3、再生铅:以废杂铅(废铅酸蓄电池)为原料,生产粗铅、精炼铅及铅合金的企业执行该标准,不包含以含铅浸出渣为原料的生产企业。
4、再生锌:以废杂锌或热镀锌渣为原料,生产锌及锌合金的企业执行该标准,不包括以冶炼行业产生的含锌烟尘为原料生产锌及锌合金的企业,也不包括以废杂锌或热镀锌渣为原料生产氧化锌或锌盐的企业。
三、标准限值《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对水中的17项污染物指标和大气中的13项污染物指标作出了限值要求。
近年来,一些大型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环保意识增强,污染物排放情况改善效果显著,但离新标准限值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这类型的企业通过对部分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进行较大的改造升级,加强生产管理,可以达到新标准中17项水污染物指标和13项大气污染物指标要求;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需要转变思路,加大环保投入,对整个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升级,才可能达到新标准环保要求;对于那些长期不重视环境保护或经营情况较差而无力进行环保投入的企业,将承受较大的环保压力,最后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机。
1、污水排放情况表1 水污染物指标(单位:mg/L)(1)再生铜和再生铝企业:再生铜企业的生产废水主要是冷却水和电解废液,循环使用,基本无外排;再生铝企业的生产废水主要是冷却水和洗涤水,其中冷却水循环使用,无外排,预处理过程产生的洗涤废水通过沉降槽沉淀,澄清之后上清液循环使用,可以做到不对外排放。
企业对外排放的只是生活污水、场地冲洗水、少量的生产废水、与原料接触的雨水等,这类废水的特征污染物有悬浮物、石油类、CODcr、氨氮、铅、铜、锌、砷、镍和镉等。
对于大多数的再生铜企业和再生铝企业而言,现阶段排放的污水污染物指标基本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要求,待新标准执行后,一些规范的大中型企业达标的难度不大,如果悬浮物和石油类超出新标准要求,企业可建设隔油沉淀池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回用或排放;如果CODcr或氨氮超标建议接入城镇或园区下水管网,由市政统一处理。
(2)再生铅企业:环保技术先进的再生铅企业的破碎分选、脱硫除尘、炉窑和铸锭冷却几个环节产生的废水,以及冲洗地面用水可经处理后循环利用;拆解环节对废酸进行有效的收集,避免外溢,含酸废水、脱硫母液采用酸碱调节、过滤与脱色、蒸发和结晶回收硫酸钠,中间废水处理后循环利用。
然而一些中小型再生铅企业环保治理的压力是巨大的,在新标准执行后,加上严厉的新环保法,预计将加速淘汰大批无力进行升级改造的再生铅企业。
(3)再生锌企业:再生锌企业大部分不产生生产废水,少部分企业产生的冲洗废水也基本能做到废水闭路循环利用;生活污水直接接入园区管道或当地污水处理系统。
2、废气排放情况表2 大气污染物指标(单位:mg/m3,二噁英除外)(1)再生铜企业:再生铜企业产生的废气特征污染物有SO2、颗粒物、硫酸雾、铬、镉、锡、锑和二噁英类,其中大多数都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现阶段再生铜企业执行的GB9078-1996和GB16297-1996标准中限定的颗粒物、二氧化硫、硫酸雾的浓度分别为200mg/m3(二级标准)、1430 mg/m3(二级标准)、45mg/m3,新标准执行后分别为30mg/m3、150 mg/m3、20 mg/m3。
结合现阶段再生铜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现状来看,新标准中颗粒物限值要求非常严厉,企业达标难度较大,需在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的升级改造方面作出较大努力才能使之达到新标准,可采用的措施有:淘汰落后的炉窑、加强前端预处理、采用富氧燃烧技术、采用先进的布袋除尘和电除尘等环保设施、加强生产管理。
再生铜行业产生的SO2大多来自燃料,企业可通过采用清洁燃料使末端的烟气中SO2浓度达标。
此外,17个产生二噁英的行业中,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是重要的二噁英排放来源,新标准对烟气中二噁英浓度限定为0.5 ngTEQ/m3,这个限值对处理以光亮铜和2号铜为原料的企业影响不大;对采用中低品位废铜为原料的企业,建议加强原料的预处理、采用骤冷降温设备或二次燃烧室等控制二噁英的产生量使之达到新标准的要求。
(2)再生铝企业:再生铝企业排放的大气特征污染物主要有颗粒物、SO2、HCl、氟及氟化物、铬、镉和二噁英类,其中大多数都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结合现阶段再生铝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现状来看,新标准执行后,部分企业的烟气颗粒物排放浓度、二噁英排放浓度和氟化物排放浓度难以达标,建议企业采用以下措施使之达到新标准要求:加强对原料的预处理以减少冶炼环节二噁英的生产量;采用清洁燃料和富氧燃烧技术降低烟尘的产生量;采用先进的布袋除尘和电除尘等环保设施,控制颗粒物的排放浓度;采用骤冷降温设备或二次燃烧室等控制二噁英的产生量;采用无毒无害的添加剂,避免因添加剂而造成的污染(如氟化物污染)。
(3)再生铅企业:再生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特征污染物为酸雾、二氧化硫、铅蒸气和颗粒污染物。
结合现阶段再生铅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现状,新标准执行后,部分企业排放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铅、颗粒物难以达标。
建议企业采用预脱硫技术,消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或者采用脱硫设施处理烟气,控制排放端口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采用负压操作,使烟气不外溢,控制铅蒸气的排放量;采用布袋除尘和电除尘等先进的环保设施控制颗粒物的排放浓度。
(4)再生锌企业:再生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特征污染物为颗粒污染物、锌蒸汽、SO2、氮氧化物。
熔炼过程中产生的锌蒸气主要采用负压操作,使烟气不外溢。
布袋收尘器和脱硫塔是再生锌工业治理烟气污染的有效设备,在大中型再生锌企业普遍采用,如果设备配备完善,可以得到良好的环境效益,新标准执行后烟气可以达标排放。
四、浓度和总量双向控制《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设定了基准排水量和基准排气量,对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实行双向控制。
如果达不到基准排水量和基准排气量要求,则需折算基准排放质量浓度。
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产生废水绝大部分循环使用,因此大部分企业能达到基准排水量的要求。
然而烟气排放前多数企业采用布袋除尘控制排放端口颗粒物浓度,为避免布袋因高温而燃烧,一些企业采用兑入冷空气的方法降温,这就会使吨产品的排气量大于基准排气量10000m3/吨产品的限值。
因此新标准实施后这些企业需要采用新的方式降低烟气温度,当然最好的方式是配备余热利用设施,比如,再生铝企业可采用蓄热式燃烧系统对余热进行利用,如果入炉原料较为洁净,也可将高温烟气对原料进行预热;再生铜企业可以建余热锅炉,用于发电或者提供蒸汽供电解车间使用,上述措施一方面可提高热效率,降低能耗,另一方面也使得排放端口的烟气量达到基准排气量要求。
新建企业和现有企业都执行新标准后,我国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再生锌产业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会大大降低,削减情况如表3,颗粒物、SO2、废水的排放量削减比例分别为81%、74%和70%,减排控制效果突出,环境效益显著。
表3 标准执行后再生有色金属行业预计污染物排放削减情况摘自《再生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五、重塑产业结构新标准的颁布对于部分环保意识薄弱,或者生产经营困难无力经行环保升级改造的企业而言是生死劫,而对于规范的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而言是机遇,新标准执行后将重塑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产业结构。
新标准规定新建企业自2015年7月1日执行,现有企业自2017年1月1日执行,意味着现有企业有一年半的缓冲期进行升级改造。
以现阶段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需要对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方能达到新标准要求,以10万吨规模的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再生锌企业污染治理为例,环保升级改造的投资分别在3000万、1500万、3000万、1500万左右,此外每年还需部分资金用于环保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据测算,新标准实施后,再生有色金属行业须改建或新建的环保设施费用约18亿元,每年运行费用约4.5亿元左右,这给予环保装备行业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行业较大的市场空间,引起了他们的高度关注。
由于近年来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市场需求不振、有色金属价格低迷、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等因素,再生有色金属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尤其是再生铜和再生铅行业大多数的企业经营惨淡,亏损严重,大量的中小企业面临停产和破产的状况,许多企业无力进行升级改造。
因此从短期来看,新标准的实施将对再生铜和再生铅行业的大多数中小企业,以及再生铝行业的部分中小企业造成较大冲击,加速其淘汰步伐,新标准+新环保法将使得接下来的3-5年,一些中小型再生铜、再生铅、再生铝企业被淘汰出局,企业数量将大幅减少;对于大型的再生铜、再生铅、再生铝企业,环保设施的投入和环保设备运行产生的费用一方面将侵蚀企业利润,另一方面待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被淘汰之后,会给与他们更大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空间,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