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杠杆收购与管理层收购
- 格式:ppt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40
杠杆收购和管理层收购的特点和区别
杠杆收购又称融资并购,举债经营收购是一种企业金融手段。
指公司或个体利用收购目标的资产作为债务抵押,收购此公司的策略。
杠杆收购的主体一般是专业的金融投资公司,投资公司收购目标企业的目的是以合适的价钱买下公司,通过经营使公司增值,并通过财务杠杆增加投资收益。
通常投资公司只出小部分的钱,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抵押借款、机构借款和发行垃圾债券(高利率高风险债券),由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流量及收益作担保并用来还本付息。
如果收购成功并取得预期效益,贷款者不能分享公司资产升值所带来的收益(除非有债转股
协议)。
在操作过程中可能要先安排过桥贷款(bridgeloan)作为短期融资,然后
通过举债(借债或借钱)完成收购。
杠杆收购在国外往往是由被收购企业发行大量的垃圾债券,成立一个股权高度集中、财务结构高杠杆性的新公司。
在中国由于垃圾债券尚未兴起,收购者大都是用被收购公司的股权作质押向银行借贷来完成收购的。
特点:
1、并购项目的资产或现金要求很低。
2、产生协同效应。
3、通过将生产经营延伸到企业之外。
比较:HorizontalIntegration[横向整。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即MBO)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从而引起公司所有权、控制权、剩余索取权、资产等变化,以改变公司所有制结构。
通过收购使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
二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商务词典》解释: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管理者收购公司的行为,通常为公司管理者从风险投资者手中回购股权的行为。
三中国2002年10月8日中国证券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虽没有对管理层收购进行定义,但是规定在聘请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独立财务顾问就被收购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的问题上,如果收购人为被收购公司的管理层或员工时,被收购公司的独立董事应当为公司聘请独立财务顾问等专业机构,分析被收购公司的财务状况,就收购要约条件是否公平合理、收购可能对公司产生的影响等事宜提出专业意见,并予以公告。
这一规定表明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认可了管理层收购的存在,但是并没有就管理层收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具体的规定。
由于管理层收购在激励内部人员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它成为20世纪70-8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
国际上对管理层收购目标公司设立的条件是:企业具有比较强且稳定的现金流生产能力,企业经营管理层在企业管理岗位上工作年限较长、经验丰富,企业债务比较低,企业具有较大的成本下长期以来,中国的一些国有企业缺乏效率的问题,经营者的长期激励和选择的问题均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实现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部门向战略部门集中。
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初期成立的一些所谓“民营集体企业”,一直没有出资者主体,企业的发展壮大主要靠银行贷款和企业的自身积累,由于产权不清造成企业发展滞缓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就为国内MBO提供了可能。
从目前来看,国内进行管理层收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问题,促进国企产权体制改革;二是解决民营企业带“红帽子”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企业向真正的所有者“回归”,恢复民营企业的产权真实面目,从而为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扫除产权障碍;三是帮助国有资本从非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四是激励和约束企业经营者的管理,减少代理成本。
杠杆收购与管理层收购理论杠杆收购是指以较低的现金投入,借助较高的债务负担,收购目标公司的一种并购方式。
而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的管理层将公司自有资金与第三方融资相结合,以购买公司的一部分股权,从而获得对公司的控制权。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探讨杠杆收购和管理层收购的概念、优势与风险,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旨在进一步了解并评价这两种并购方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首先,杠杆收购和管理层收购都是一种改变公司股权结构和所有权关系的方式。
在杠杆收购中,收购方不需要支付全部现金,而是以自有资金和债务的结合方式,支付一部分现金,向被收购方购买股权;而在管理层收购中,公司的管理层则通过自己的资金和第三方融资的方式,购买公司的一部分股权。
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有效地改变公司的控制权和经营权,为收购方或管理层提供主导公司经营决策的机会。
其次,杠杆收购和管理层收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方面,这两种收购方式可以降低收购方的资金压力,从而减轻其负债风险。
尤其是在杠杆收购中,收购方可以通过借入更多的债务资本来减少自有资金的使用,从而降低收购成本。
另一方面,这些收购方式还可以激励管理层更好地履行公司经营责任,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
管理层收购可以帮助公司聚焦于长期价值创造,因为管理层作为股东,有更强的动力去追求公司的盈利和增长。
然而,杠杆收购和管理层收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首先,高额的债务负担往往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加脆弱,一旦市场环境变化或者企业经营不善,可能会导致还款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公司的信誉和经营活动。
其次,管理层收购需要管理层具备较高的资金实力和专业知识,否则可能面临操纵、侵占公司资源的风险。
再次,两种收购方式都需要对公司进行改组和重组,可能引发人员流动、职位调整、组织变迁等问题,对公司员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在实施杠杆收购和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必须对目标公司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从而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市场前景,评估收购的风险和收益。
四、并购支付方式——共有4种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必须审慎地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①并购价格②不同的支付方式对未来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的影响【例题1·多选题】在选择杠杆并购方式时,需要目标公司具备的条件有()A.有较高而稳定的盈利历史和可预见的未来现金流量B.目标公司应当与主并企业处于同一行业C.公司的利润与现金流量有明显的增长潜力D.具有良好抵押价值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E.有一支富有经验和稳定的管理队伍【答案】ACDE【解析】杠杆并购需要目标公司具备如下条件:①有较高而稳定的盈利历史和可预见的未来现金流量;②公司的利润与现金流量有明显的增长潜力;③有良好抵押价值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④一支富有经验和稳定的管理队伍等【例题2·单选题】下列并购支付方式中,常用于管理层收购的是( )A.现金支付方式B.股票对价方式C.杠杆收购方式D.卖方融资方式【答案】C【解析】管理层收购中多采用杠杆收购方式。
所以选项C正确。
【例题3·单选题】下列并购支付方式中,常用于目标公司获利不佳,急于脱手的情况的是( )A.现金支付方式B.股票对价方式C.杠杆收购方式D.卖方融资方式【答案】D【解析】目标公司获利不佳,急于脱手多采用卖方融资方式。
所以选项D正确。
【例题4·多选题】下列关于并购支付方式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现金支付方式,是一种最简捷、最迅速的方式,但容易给并购企业造成现金支付的压力,同时可能使并购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出现问题B.股票对价方式不会稀释企业集闭原有的控制权结构与每股收益水平C.杠杆收购方式多用于管理层收购中D.卖方融资方式的应用前提是企业集团有着良好的资本结构和风险承受能力E.杠杆收购方式可以使企业集团获得税收递延支付的好处【答案】BE【解析】股票对价方式可能会稀释企业集闭原有的控制权结构与每股收益水平;所以选项B不正确,卖方融资方式而非杠杆收购方式可以使企业集团获得税收递延支付的好处,所以选项E不正确。
杠杆收购与管理层收购理论知识培训杠杆收购与管理层收购是企业并购领域中的两种重要的收购方式。
本文将从理论知识角度对这两种收购方式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杠杆收购杠杆收购是指通过增加债务融资来进行收购的一种方式。
在杠杆收购中,收购方通过发行债券或者贷款等方式,筹集大量资金进行收购,并将收购对象的资产作为抵押品来支付债务。
杠杆收购的原理就是利用借来的资金进行收购,通过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和资本运作,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杠杆收购的核心是将目标公司的未来现金流作为偿还债务的依据,因此在进行杠杆收购时,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现金流情况等进行详尽的调查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杠杆收购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杠杆比例:杠杆收购一般会将目标公司的资产作为抵押品,因此债务占比较高。
这样可以通过少量的自有资金实现对较大规模目标公司的控制。
2. 高风险和高回报:杠杆收购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债务压力大,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就可能无法按时偿还债务。
但是,一旦成功收购,收益也会相对较高。
3. 管理层和股东分离:在杠杆收购中,往往会出现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和现有股东被替换的情况。
因为收购方通常希望通过引入自己的管理团队来提升目标公司的价值。
二、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通过向股东购买股权,从而控制公司的一种收购方式。
在管理层收购中,管理层会联合投资机构等,通过购买公司的股份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管理层收购的原理是通过管理层对公司业务和管理的深入了解,使管理层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提升公司的价值。
相对于其他收购方式,管理层收购更注重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挖掘和利用,以实现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管理层收购有以下几个特点:1. 由管理层引领:管理层收购是由目标公司的管理层主导的,管理层了解公司的情况更为全面,能够更好地进行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
2. 面临较低的风险:管理层收购一般不会使用高杠杆比例的债务融资,因此风险相对较低。
目录结构一.管理层收购的历史沿革1.什么是管理层收购2.管理层收购的起源3.管理层收购的历史背景二.管理层收购的程序三.杠杆效应和垃圾债券四.管理层收购的意义五.MBO在中国管理层收购(MBO)专题研究一.MBO的历史沿革1.什么是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s)是指目标公司的经理层或管理层利用杠杆融资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股份的行为,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公司所有权结构、公司控制权和资产结构都发生了改变,进而达到重组目标公司目的一种收购行为。
MBO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MBO融资收购的主要发起人是目标公司的经理层,他们往往对目标公司非常了解,并有很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通常设立一家新的公司,并以新公司的名义来收购目标公司。
通过MBO,他们的身份由单一的经营者角色变为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双重身份。
(2)MBO主要通过借贷融资来完成的,MBO 的财务结构有优先债、次级债与股权三者构成。
这样目标公司的管理者要有较强的组织运作资本的能力,融资方案必须满足贷款者的要求,也必须为权益利害人带来预期的价值,同时这种借贷具有一定的融资风险性。
(3)MBO的目标公司是具有巨大资产潜力或存在“潜在的管理效率空间”的企业,通过投资者对目标公司股权、控制权、资产结构以及业务的重组,来达到节约代理成本,降低道德风险,获得巨大的现金流入并给投资者超过正常收益回报的目的。
(4)管理层收购后,目标公司一般会从一个上市公司变为一个非上市公司。
这类公司在经营了一段时间以后,又会寻求通过SIPO的途径再次成为一家公众持股公司并且上市套现。
(5)当目标公司成为非上市公司时,MBO的发动者往往会对公司进行重组整合,待取得一定的经营绩效后,再寻求上市,使MBO的利害关系人获得超常的回报。
2.管理层收购的起源(Derivation)管理层收购(MBO)发源于英国。
1980年,英国经济学家迈克〃莱特(Mike Wright)在研究公司的分立和和剥离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在被分立或剥离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出售给了原先管理该企业的管理(或经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