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球囊导尿管在临床卒中重症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00.36 KB
- 文档页数:2
新型导尿管固定在脑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王婷婷陈晓青留置导尿是解决排尿异常、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多为病情危重、昏迷不能自主移动、择期行全麻手术及排尿困难等患者使用。
传统的固定方法在防牵拉方面有所不足,在防止导尿管接口对大腿皮肤压迫方面没有保护作用。
我科为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进行了尿管固定方法的改良,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2016年1—6月因外伤性脑出血、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患者共127例,均神志不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3分,有躁动不安现象。
其中外伤性脑出血82例(64.6%),保守治疗20例,术后62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45例(35.4%)。
随机分成对照组67例与观察组60例。
对照组男38例,女29例;年龄40~63岁,平均(52.3±3.9)岁。
观察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42~70岁,平均(54.9±4.5)。
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置管方法两组均使用14~16号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导尿管:按照《基础护理学》要求,用胶布将尿管按“Ω”直接粘贴在患者大腿内上1/3处。
观察组采用新型尿管贴固定导尿管:取3M敷贴9546贴于患者大腿内侧上1/3皮肤处,3M自粘胶布2cm×3cm长轴对折,于中线两侧各剪一条约1cm,摊平,中间剪出的那段悬空,贴于3M敷贴9546上。
在导尿管水囊侧用普通延长管打活结,与3M自粘胶布中间悬空的那段打死结。
导尿管与集尿器连接处安置于3M敷贴9546的正中间位置(图1),集尿器管子距离3M敷贴9546 2~3cm处用3M胶布按“Ω”形状高举平台式固定于大腿皮肤上。
每周一、周四更换导尿管处敷贴,每班记录尿色、性状,两组均严格掌握导尿管的适应证,严格无菌操作,每12小时会阴护理1次。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单位:32500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科重症监护室通信作者:王婷婷,Email:84796384@ 2 结果导尿管与集尿器脱离:对照组15例(22.4%),观察组5例(8.3%)。
床旁血流导向球囊起搏导管的临床应用(附27例)
刘学林;曹素艳;乔延东;张新超
【期刊名称】《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001)001
【摘要】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常常危及生命,尤其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是如此。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这些病例中的大多数因病情危重,不宜搬动,须在床边进行迅速的临时心脏起搏术。
随着急诊介入心脏病学的普及和提高,应用血流导向球囊起搏导管进行床旁紧急起搏,已成为急诊抢救不可缺少的医疗技术之一。
本文报告从1999年1月至2003年9月应用球囊起搏导管救治27例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刘学林;曹素艳;乔延东;张新超
【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急诊科,北京1007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
【相关文献】
1.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在交感电风暴中的应用 [J], 吴畏;林风辉;陈德伟;陈瑜;于荣国
2.经左锁骨下静脉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疗效评价及观察 [J], 张
晓东;刘淑婧;张超红;王艳芹;郑家林;董颖捷
3.紧急床旁使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林文华;
王晓冬;刘菁晶;张峰;敬锐;任自文
4.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术40例临床分析 [J], 叶剑飞;刘晓凯;郑林;茅焕豪;郑伟峰;张茗茗
5.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床旁临时起搏62例 [J], 王云乡;赖长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8使用气囊导尿管, 重点是防破裂⊙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 蔡毛毛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技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并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
过去,导尿管置管后固定是用胶布体外固定,这种操作不是很简便,卫生方面也不能控制得很好。
近年来,气囊导尿管通过气囊注水或充气来固定,具有固定稳定、刺激性小、无需胶布固定、不易脱落、插入后与尿道吻合程度大、可有效保持外阴干燥、降低感染发生率等优势,逐渐代替传统导尿管在临床广泛应用。
但是,据临床应用发现,在使用气囊导尿管的患者当中,有近四成患者都发生过尿管气囊破裂的情况。
由于气囊留置在病人体内,一旦发生破裂,不仅会降低气囊导尿管的应用效果,而且还可能使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
造成尿管气囊破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既涉及护理人员,也涉及到患者自身。
因此,要想最大限度降低尿管气囊破裂的发生率,必须要从专业护理和日常护理两方面入手。
原因1:石油基质润滑剂对气囊的作用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为了减轻气囊导尿管对患者尿道黏膜的刺激,同时也为了便于插管,护理人员通常会在导尿管前端及导尿管管体涂抹润滑剂。
但是,气囊导尿管一般都是乳胶材质的,润滑剂多为石油基质,二者融合很容易发生溶解反应,增加尿管气囊破裂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气囊导尿管的种类也逐渐增多,通过改性技术和涂层技术的使用,气囊导尿管又可分为超滑气囊导尿管、抗菌气囊导尿管、超滑抗菌气囊导尿管等。
这些导管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留置体验,提升依从性。
但是,经过表面技术改性的导尿管增添了多种材料,比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环氧乙烷、聚乙二醇等等,这些材料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与润滑剂发生化学反应,或会导致尿管气囊破裂。
【解决方案】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
通常来讲,导尿术对于无菌操作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该项工作一般由专业护理人员来完成。
在实施导尿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气囊导尿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针对气囊导尿管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润滑剂,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反应。
医用气囊导尿管新用途拓展目前医用气囊导尿管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普及。
随着人们对气囊导尿管使用的增加.对其造型和功用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并趋理性化;气囊导尿管在医疗中作为新器械功能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也日渐扩展,新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现简介近年来医用气囊导尿管在医疗中新用途的拓展情况。
1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气胸是由于肺实质和脏层胸膜破裂而引起的胸膜腔内积气,在其治疗方法中胸腔闭式引流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常使用的硅胶管质地相对较硬,常因固定不当导致引流管滑出.同时病人变换体位时常引起局部疼痛,因此,有效活动减少,故易发生肺部感染、引流不畅等并发症。
采用双腔乳胶气囊导尿管引流,由于其质地相对较软,病人变换体位时局部疼痛较轻,容易配合治疗,同时减少了长期卧床的痛苦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双腔乳胶气囊导尿管固定容易且稳妥.使用简单、方便、病人痛苦小。
双腔乳胶气囊导尿管弹性较好,不易发生折迭、扭曲、受压,其球囊能将引流口与胸壁分开,使导管不易被渗液堵塞。
另外.其在胸腔积液的治疗中也有很好的应用.既可以用于胸腔积液的引流.还可方便给药。
2在上颌窦手术中的应用对于鼻窦内窥镜手术后止血.一般常采用凡士林纱条鼻腔内填塞,该方法对于上颌窦口并无压迫、止血作用.患者副反应重,头痛、眼痛、面部肿胀明显。
而术后窦口被血痂封闭及短期内粘膜明显水肿,可导致开窗孑L狭窄、闭锁。
另外,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及瘢痕形成,术后术腔和窦口虽有宽敞的引流,但仍有脓性分泌物积存,而后者又造成粘膜的水肿.形成恶性循环。
在此情况下采用双腔乳胶气囊导尿管作水囊行上颌窦压迫止血则具有如下的作用:(1)水囊压迫窦口使窦口粘膜紧贴窦壁,对于术中窦口粘膜又撕脱者尤为适合.可使窦口保持通畅、防止窦口粘连,闭锁。
(2)填塞期间如患者胀痛明显,可适当抽水减压予以调节。
(3)可经导尿管行窦腔冲洗、亦可灌注加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有利于窦内粘膜恢复及窦腔清洁。
(4)水囊为乳胶材料,表面光滑,对窦腔粘膜刺激小、无粘连,能减少粘膜损伤及术后水肿等不良反应。
BIP球囊导尿管在临床卒中重症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3-29T10:18:54.5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作者:马欣
[导读] 观察应用BIP球囊导尿管预防留置导尿伴随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BIP球囊导尿管预防留置导尿伴随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0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留置导尿术,实验组患者应用BIP球囊导尿管,对照组患者应用硅胶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后,尿路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验证BIP球囊导尿管可有效预防CAUTI的发生,Bactiguard涂层可减少粘附和定植于导尿管表面的临床常见菌株。
【关键词】BIP球囊导尿管;硅胶导尿管;导尿管植入术;泌尿感染;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473.5 [ 文献标号 ]B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040-01
留置导尿术是在膀胱内录制尿管,达到引流尿液的目的,目前广范应用于麻醉和大手术后排尿困难、重症、自主排尿和自主运动受限的患者,也应用于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训练中,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技术之一[1]脑卒中在世界范围内60岁及以上人群中居死因第2位,15~59岁人群中死因居第5位[2] 。
近年来,脑血管病已在我国跃升为死因首位,而尿潴留是排尿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导尿是临床医护人员常常面临的难题,其以小腹胀痛、膀胱充盈、使膀胱收缩发力,无法自行排尿和自行控制排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3]。
临床目前使用的乳胶导尿管已被硅胶导尿管代替,但有引起尿路感染的高风险,本研究所用的BIP球囊导尿管使用医用乳胶制成,该导尿管表面涂有水凝胶,可减少摩擦、增加到导尿舒适度,已被真实可减少菌尿、尿路感染以及抗生素的使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留置导尿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诊断、症状、基础治疗、用药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方法
①观察组采用BIP球囊导尿管②对照组采用硅胶导尿管两组患者均按标准方法操作,严格无菌操作,女性患者将导尿管对准那尿道口轻轻插入4~6cm,男性患者插入18~20cm,见尿后再插入12cm,夹住导尿管,再连接精密集尿袋,连接注射器,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注入等量的无菌溶液,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将导尿管固定于膀胱内,留置导尿期间每日晨用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日间用清水冲洗尿道口及会阴部,保持清洁,精密集尿袋妥善固定于低于膀胱的高度,精密集尿袋每周更换一次,导尿管按说明书对照组合实验组均28天更换一次;留置导尿期间保证病人每天摄入水分2000ml以上,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夹闭导尿管,每3~4小时放开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便于膀胱功能的恢复[4]。
导尿后留取尿液行细菌培养。
1.3效果观察
通过询问患者导尿口有无灼痛及尿道口周围有无分泌物,观察尿液有无浑浊、沉淀、结晶、必要时做尿细菌培养,判定有无尿路感染的发生[5]。
2.结果
2.1 BIP球囊导尿管介绍
导尿管表粘附细菌后,可形成生物膜,生物膜是产生CAUTI的重要条件,Bactiguard涂层中的三种金属,金、钯和银可产生电离作用,可减少细菌粘附,预防生物膜形成。
减少细菌定植60%[6]。
2.2统计方法
将60 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记录 2组病人使用导尿管前后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样本均数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
2.3结果
导尿后,普通硅胶导尿管尿细菌培养阳性共9例,为大肠埃希杆菌,;BIP球囊导尿管发生尿路感染患者为2例,为大肠爱埃杆菌,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见表1。
由表可见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种导尿管留置导尿对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2.4结论
医源性泌尿系感染中,导尿或者留置导尿因素引起的占很大部分,导尿和留置导尿所致的泌尿系粘膜的损伤、长期压迫导致的尿道排尿和清洁能力减弱、尿路粘膜干燥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7]。
临床研究证明,BIP球囊导尿管对降低大肠杆菌的发生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显示了纳米银粒子在低浓度下可显示出抗菌效应,细菌对银离子不产生耐药性,BIP球囊导尿管较强较持久的抗菌作用。
本次研究只是尝试减少导尿管带来的诸多不便,降低导尿操作引起的感染,但对其效果判断仍需要更长时间观察[8]。
3.展望
综上所述,BIP球囊导尿管能促进脑卒尿潴留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Bactiguard解决方案是独特的、安全的、和具有组织性和亲和性的,传统的涂层技术主要是通过释放某些物质,如大量的银离子,氯己定,或抗生素来杀灭活菌,与此不同,Bactiguard涂层是无毒和非药物的,至今为止,已有超过1400千万人使用该导尿管,且未有不良事件的报道,随着我国医疗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已单独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人员应大胆尝试和研究新的护理干预方法,使护理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以此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的内涵[9]。
参考文献:
[1]李小寒. 基础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2]孙海欣,王文志.中国60万人群脑血管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8,18(02):83-88。
[3]孙海欣,王文志.中国60万人群脑血管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8,18(02):83-88.
[4]宋雪娟. 留置导尿新方法预防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2a):375-377.
[5]张希成, 田晓丽, 宋艳华. 留置导尿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 16(7):1171-1173.
[6]曾新旺, 朱秋芸, 郑秀君. 留置导尿管患者应用新型抗菌材料的尿道护理分析[J]. 临床护理杂志, 2018(1):74-76.
[7]刘敏, 吴路遥. 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预防护理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8).
[8]高海燕. 留置导尿3天及以上的护理措施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1).
[9]邓春花, 唐洪勇.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或降低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J]. 吉林医学, 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