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气囊导尿管210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7.60 KB
- 文档页数:2
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并发症护理及预防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并发症护理及相关预防措施。
方法:依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尿道情况以及病情等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气囊留置导尿,观察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本研究92例患者中共有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30%,其中8例患者出现了尿路感染,占53.33%;4例患者出现了尿道损伤,占26.67%,2例患者拔管后出现尿潴留,占13.33%;1例患者出现漏尿现象,占6.67%。
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留置尿管操作中的护理问题,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预防并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痛苦,加快疾病恢复进程。
【关键词】留置性导尿;气囊导尿管;并发症;护理;预防【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291-02气囊导尿管以硅胶为主要材质,与组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操作方便,管壁柔软,引流通畅、对黏膜刺激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广泛[1]。
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需给予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总结了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并发症护理及预防措施,现将具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需给予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4例,女28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48.0±4.6)岁。
本研究在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的条件下进行。
1.2 方法1.2.1气囊导尿管的选择气囊导尿管根据外径的周长分为6F~30F(F是指外周长的毫米数)共13个规格型号,常用的男性导尿管有12F、14F和16F,女性导尿管有16F和18F,依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尿道情况以及病情等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
《尿管脱落个案分析(2)》第一篇:尿管脱落个案分析(2)留置导尿管脱落原因分析讨论时间:xx年5月6日地点:骨外二科医办室主持人:王小明、况晓梅主查人:况晓梅参加人员:王小明、况晓梅、尹仁群、王亚利、徐佩佩、沈艳、刘佩、唐萍、尹玉梅、、杨金秀、徐静、李静、谢露、刘珊珊、王美倩况晓梅:患者,女,邱桂银,84岁,以“摔伤至右髋部肿痛、活动受限2小时”之主诉,于xx-04-2613:33收入我科。
入院时神志清,精神差,患者近几年出现记忆力减退,认人识物功能减退,生活能力部分自理。
患者于4月30日12:15分突然出现呕吐,呕吐咖啡色胃液约200ml。
意识呈嗜睡状,双瞳孔等大等圆约0.2cm,对光反射迟钝,p104次/分,r21次/分,bp80/50mmhg,立即报告值班医生,遵医嘱行心电监护、吸氧、给保护胃粘膜、止吐、补液对症治疗,告病危,遵医嘱行留置导尿,严格记录出入量。
防脱管16分,床尾悬挂醒目标识,给予宣教。
于5月4日22:20呈嗜睡状,阵阵躁动,自行将尿管拔除,拔除后自行小便一次,量少。
5月5日10:00因膀胱充盈,诱导排尿无效后遵医嘱再次行留置导尿。
现对此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防止此类意外事件再次发生。
王美倩:值班人员未履行本班职责,未按分级护理及时巡视病房。
刘珊珊:该患者意识不清醒,有躁动,未使用约束带。
谢露。
两头班和夜班未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对有躁动和意识改变的患者未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李静:患者及家属遵医依从性差,对其不重视。
徐静:患者睡眠昼夜颠倒,夜间患肢疼痛难以睡眠。
杨金秀:陪护人员更换频繁,不固定。
尹玉梅。
陪护人员白天上班,夜间照顾患者,身心憔悴,儿女因其母住院意见不统一有所怨言而照顾不周。
唐萍:护理人员对其家属宣教次数不够,告知注意事项不够详细。
刘佩:护理人员未将导管脱落导致的不良后果告知患者家属,未引起家属的重视。
沈艳。
床尾悬挂防脱管标示不够醒目,未起到警示作用。
徐佩佩。
5例双腔气囊导尿管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一、双腔气囊导尿管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1.病患状况不稳定:一些病患由于疼痛、不适等原因表现得比较活跃,导致可能会不经意地拔掉导尿管。
2.异物的干扰:如果导尿管的外端没有进行合理的固定,环境中的异物可能会干扰导尿管的位置,也可能误拔导尿管。
3.拔管讨厌感:由于导尿管需要长时间留置,导致病患存在不耐受的感觉,病患可能由于拔管讨厌感而不经意地拔掉导尿管。
4.结构问题:可能导致气囊容易脱出或释放,或者导致导尿管未进行适当的插入。
5.不适当的固定:导尿管未能适当地固定到相对固定的位置,这样导尿管就容易被意外拔出。
二、护理对策:1.评估病患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患的情况,特别是情绪不稳定或者有活跃行为的病患,应该及时采取必要的安抚措施,以减少病患拔管的可能性。
2.合理扎带固定:护理人员需要使用合适的扎带将导尿管固定到病患的内侧大腿,这样可以减少病患能够自行拿到导尿管的可能性。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检查扎带是否过紧,以确保不会影响病患的血液循环。
3.解释给予合作意识:护理人员需要与病患有效沟通,告诉他们导尿管的必要性以及留置导尿的好处,培养病患的合作意识,减少病患自行拔管的可能性。
4.定期巡视: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导尿管的固定情况,确保导尿管没有松动或滑脱。
在每次护理过程中,可以检查导尿管外端是否固定牢固,若发现不松动且气囊充分,可适当加长导尿管的留置长度。
5.培训给予病患及家属的知识:护理人员应该为病患及家属提供关于双腔气囊导尿管的相关知识,告知他们导尿管的正确位置和固定方法,以便他们在住院期间能够参与监测导尿管的固定状况,并能及时报告护理人员。
总结:对于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意外拔管,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评估病患情况、合理固定导尿管、解释给予合作意识、定期巡视以及培训给予病患及家属相关知识来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保证病患的安全。
留置气囊尿管患者尿道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关键词气囊尿管留置尿管尿道疼痛护理气囊尿管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留置尿管患者因疼痛,恐惧引起尿道疼痛,通过对12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找出了尿道疼痛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消化科从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病人中首次留置气囊尿管患者98例,发生尿道疼痛的患者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4~72岁。
1.2 气囊尿管的特点气囊尿管有别于普通尿管,在离尿管头约2.5cm处有一小气囊,可容纳液体。
用注射器注入15~20ml生理盐水,气囊可膨大,开口处的活塞可自动关闭,起到固定尿管和防止尿液外流的作用。
拨管时先用注射器吸出液体,方可拨管。
2 原因分析2.1 心理反应患者对导尿术认识不足,紧张、恐惧不能配合。
恐惧紧张的情绪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可影响患者的痛阈,导致患者对各种刺激更加敏感,耐受力降低,以至轻微的疼痛都可引起剧烈的反应。
2.2 护士操作因素护理人员经验不足,心理、行为,泌尿生殖解剖知识缺乏,选择尿管不当,操作时动作粗鲁,导致尿道粘膜损伤而疼痛。
3 护理3.1 心理护理导尿术是一种应激原,可加重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1]。
我们应针对患者的不同心态给予精神支持与心理安慰,对他们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详细介绍留置尿管的目的,及操作程序,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相关注意事项及如何配合操作。
3.2 减轻尿路刺激选择粗细合适,质优的气囊尿管。
术前常规消毒后,主动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嘱其做深呼吸,全身放松,有效引导患者减轻紧张情绪和疼痛。
将尿管徐徐送入尿道。
见尿后再进5~10cm,再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5~20ml,注入不宜过多过快,避免尿道括约肌受到挤压,引起疼痛。
3.3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留置尿管最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清晨用2%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
定期检查尿常规,作尿细菌培养。
翻身时始终保持尿管处于低位,防止逆行感染。
置入气囊导尿管致男性尿道损伤的分析及对策马波;郑丽敏;申杰;冯薇【摘要】@@ 气囊导尿管适用于长期卧床,危重症及外科手术后患者,它不仅减轻了长期卧床、手术后带来的排尿困难,还控制了尿失禁引起的皮肤刺激与感染,气囊导尿管最大特点是操作方便,固定性能好,避免因滑脱造成重复插管增加感染的机会,同时组织相容性好[1],但如置管前未评估患者全身状况、使用不当或操作时疏忽,也可能引起尿道损伤等并发症,将加重患者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本文总结了10例由留置导尿引起尿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原因,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并发症均获痊愈.【期刊名称】《辽宁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25)001【总页数】2页(P41-42)【作者】马波;郑丽敏;申杰;冯薇【作者单位】辽宁省人民医院护理部,110016;辽宁省人民医院护理部,110016;辽宁省人民医院护理部,110016;辽宁省人民医院护理部,110016【正文语种】中文气囊导尿管适用于长期卧床,危重症及外科手术后患者,它不仅减轻了长期卧床、手术后带来的排尿困难,还控制了尿失禁引起的皮肤刺激与感染,气囊导尿管最大特点是操作方便,固定性能好,避免因滑脱造成重复插管增加感染的机会,同时组织相容性好[1],但如置管前未评估患者全身状况、使用不当或操作时疏忽,也可能引起尿道损伤等并发症,将加重患者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
本文总结了 10例由留置导尿引起尿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原因,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并发症均获痊愈。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 4月至 2010年 5月,在我院心内科、神经内科、心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骨外科等病房,有 10例男性患者行留置导尿引起尿道损伤等并发症,年龄 45~75岁,其中 60~75岁 7例,45~60岁 3例。
发生并发症的心内科患者 2例,神经内科患者 2例,心外科患者 1例,泌尿外科患者 3例,普外科患者 1例,骨外科患者 1例。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4892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研究·双腔气囊导尿管在外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依布拉因·买买提,吐尔逊阿依·买买提(新疆巴楚县维吾尔医医院,新疆 喀什 843800)0 引言在外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双腔气囊导尿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器材,其能够对患者在术前术后因麻醉而导致的排尿困难进行良好的解决,并且因为其具有操作简便、牢固性高的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但是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发现,在患者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期间,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双腔气囊导尿管在外科临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2]。
本次研究将我院外科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我院外科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全部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全部70例患者中,男、女的数量分别为37例和33例,年龄范围是24-78岁,平均(53.4±7.9)岁,体重在49-88 kg ,平均(62.26±9.84)kg ,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时间在9 h 至14d ,平均(3.49±1.61)d 。
本次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全部研究对象各方面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对比。
1.2 分析方法。
对全部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尿液外渗。
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期间,发生尿液外渗的患者有6例,占比8.57%,6例患者均为年龄较大的女性,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之后,患者的尿液由双腔气囊导尿管周围发生渗出,主要原因是女性进行生育之后,阴部肌肉会发生松弛现象,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尿液渗出的情况。
气囊双腔导尿管治疗宫腔粘连30例临床效果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研究气囊双腔导尿管扩张分离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
方法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
观察组采用气囊双腔导尿管扩张治疗,对照组采用扩宫器扩张治疗。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气囊双腔导尿管扩张分离宫颈宫腔粘连方法简单、安全有效,适于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气囊双腔导尿管宫腔粘连治疗随着门诊人流人次的增多,宫腔粘连发病率也逐渐增多,主要表现为人流后闭经或经量显著减少,有时伴周期性下腹痛或子宫增大积血。
传统采用探针刮匙或宫腔镜下直视下分离,前者比较盲目而且不一定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后者则比较昂贵。
为探索成本低而且安全有效的技术,我院采用气囊双腔导尿管扩张分离宫腔粘连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宫腔粘连诊断标准①有刮宫、吸宫、取节育器等宫腔操作病史;②宫腔部分粘连:月经量过少,周期性腹痛。
宫腔碘油造影:宫腔缩小变形,宫腔一个或多个轮廓清晰,边缘锐利,形态异常不规则的充盈缺损,或子宫局部边缘不整齐。
探针进入宫颈宫腔有粘连感,加压后能通过。
B超检查可见子宫内膜菲薄(2~5mm),回声不连续或宫腔积血;③完全粘连:闭经,周期性腹痛。
宫腔碘油造影:碘油分布不均匀,宫腔内未见显影,或造影剂不能进入宫腔。
B超检查可见子宫三径变小,内膜线不连续,内膜厚度小于2mm,与周围肌层分界不清,粘连部位的子宫内膜“三线征”消失,宫腔无积液。
符合上述①加②项或①加③项,排除早孕或异位妊娠盆腔炎,其他原因所致的非子宫性闭经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即可诊断[1,2]。
1.2 病例选择观察组选用2005年10月~2007年5月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30例,患者年龄在20~40岁,其中22例为吸宫或刮宫术后,8例为取环术后。
双腔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500例总结朱平娟【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年(卷),期】2001(018)002【摘要】@@目前,大部分医院在临床导尿时,已以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代替了普通导尿管。
前者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刺激性小、固定牢固等优点。
但在临床应用时因插管方法不正确、型号选择不合适、动作粗糙、深度不够等,常致漏尿、尿道损伤、严重的可致尿道撕裂伤或出血不止等情况。
我院1994年至1998年6月共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导尿500例。
为防止使用不慎给患者造成痛苦,注重了以下几个环节,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rn1 操作动作轻柔,不可硬插或硬拔尿管rn导尿操作中动作一定要轻柔,不可硬插或硬拔尿管,特别是不能硬拔,因为拔管时可由于导管气囊腔内气体、液体抽不尽或囊腔贴于尿道粘膜、用力过猛而造成患者尿道粘膜的撕裂伤。
本组1例患者家属擅自为患者拔管,因气囊内液体未放尽就用力牵拉,造成尿道损伤,出血达10ml之多,经止血治疗2d后出血停止。
【总页数】1页(P51)【作者】朱平娟【作者单位】解放军第323医院护理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9【相关文献】1.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J], 金秀琴2.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J], 黄许光;徐艳3.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J], 张杰4.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J], 金秀琴5.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机器人术后腹泻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J], 田景芝;王东;杨滨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附100例报告)作者:阙静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14期【摘要】目的总结老年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尿管的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100例老年男性患者留置尿管的临床资料。
结果 100例患者首次留置尿管成功率96%,无严重出血、尿道狭窄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正确地选择尿管、恰当的操作手法以及术后重视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老年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尿管的并发症。
【关键词】气囊尿管;前列腺增生症;并发症;护理手术后及危重患者因需要观察尿量,常常需要施行留置导尿护理手段。
老年男性患者常由于前列腺增生和长期卧床更容易发生尿潴留,需要留置尿管,同时更容易发生感染及尿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是发生导尿相关并发症的高危人群。
我科对100留置气囊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进行了整体护理,减少了导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我科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有约100例老年男性患者因手术或病情需要留置了尿管,年龄56~85岁,平均75岁,其中因尿潴留留置尿管55例,其他情况留置尿管45例。
留置尿管时间3~26 d,平均留置5.5 d。
首次留置尿管成功率达96%,15例出现肉眼血尿。
5例出现膀胱痉挛症状。
拔除尿管后成功排尿者85例。
有4例患者首次留置尿管失败,追问病史1例有尿道外伤史,1例因反复包皮龟头炎致尿道外口瘢痕狭窄,1例有淋菌性尿道炎史,均由泌尿外科会诊后行尿道扩张后置管成功。
另外1例因腺体梗阻明显会诊后导尿失败,改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无一例出现严重血尿及尿道狭窄、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2 护理2.1 尿管的选择要选择粗细合适、质量优良的尿管,以减轻对尿道黏膜的刺激。
硅胶尿管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笔者选择了F18硅胶前列腺专用尿管,其尖部较细,略上翘弯曲,有一定硬度[1]。
这种尿管进入前列腺部尿道时,由于尖部的弯曲,很容易引导尿管进入后尿道。
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干预作者:刘灵娣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气囊导尿管在临床使用中的漏尿原因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方法:对220例使用气囊导尿管患者进行尿液外漏现象临床观察、原因分析。
结果: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中存在的漏尿问题与导尿管型号大小、气囊充注内容、注水量、尿道松弛、膀胱痉挛等因素有关。
结论:为保证临床使用气囊导尿管病人漏尿的发生率降低,确保患者舒适,应注意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好合适的尿管并检查尿管质量,注意气囊内充注内容注水量等,并严格做好留置尿管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心理护理。
【关键词】气囊导尿管;漏尿;原因分析;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43-01导尿术是医疗诊治过程中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导尿后留置尿管广泛用于排尿困难、尿失禁、大手术前后及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尿量记录观察等。
目前我院此操作使用的气囊导尿管均为硅胶管,其具有管壁柔软,对粘膜刺激性小,易于固定便于活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易滑出等优点。
但在临床使用中也常常会有漏尿的现象发生,给治疗护理和患者带来诸多不便,本人根据临床应用中漏尿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促使了病情观察和护理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220例应用留置气囊导尿管治疗及观察的病人中,发生漏尿36例,其中因膀胱冲洗漏尿18例,尿管堵塞29例,膀胱痉挛10例,尿道松弛6例。
2 留置气囊导尿管尿液外漏原因分析2.1导尿管堵塞引流不畅:2.1.1急性细菌感染时,尿液混浊,尿沉淀产生。
2.1.2泌尿系检查或手术后膀胱医源性损伤导致小量出血,血凝块堵塞尿管。
2.1.3长期留置导尿管者,一方面未常规冲洗或定期更换导尿管,另一方面因为饮水量、输液量不足等导致尿液浓缩钙盐沉积而致尿管堵塞。
83例老年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的问题与护理观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均寿命的增长,老年患者不断增多,其中老年男性患者常由于前列腺增生和老年疾病致长期卧床等原因发生尿潴留需要留置尿管,从而容易发生感染及尿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留置气囊导尿管因其操作简便,刺激性小,内固定方便,不易脱落,患者既可自由活动又无胶布外固定的不适等优点,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但在临床工作中,往往由于护理操作及管理不当而致拔管困难,增加了患者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与康复[1]。
近年来,我院采用留置气囊导尿管解决老年男性患者排尿障碍,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应用有效的护理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83例行留置气囊导尿管的老年男性,年龄61~102岁,平均年龄78.9岁,留置气囊导尿管时间7~35d,平均时间12.5d,留置尿管型号为16~22F,气囊注生理盐水10~15ml,均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硅胶气囊导尿管。
1.2方法患者取平卧位,脱下裤子退到膝部,暴露尿道外口,采用常规的消毒方法后,将2%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g,由尿道外口注入,捏紧阴茎2min后,提起阴茎使之与腹壁成60°角,选用型号合适的硅胶气囊导尿管,缓慢插入20~22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6cm以上,气囊内注入15~20ml无菌0.9%NaC1溶液,然后轻轻回拉,以不能拉动为止,使气囊正好位于膀胱颈。
2 问题2.1尿道损伤、气囊内液体无法抽出、尿中沉淀物或结石而致拔管困难由于插管时操作者的插管技巧掌握不熟练或动作粗暴,长期不正确固定导尿管致尿管压迫尿道致使尿管与粘膜粘连,从而拔管较困难;或昏迷、躁动、长期卧床患者,尿管长期处于不当牵拉中致尿管扭曲变形,气囊内液体抽出困难;当留置尿管时间久,膀胱冲洗不彻底,尿沉积,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垢,如颗粒与结石黏附于气囊周围,致拔管困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