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护理工作中的导尿管护理技巧与常见问题处理导尿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广泛用于妇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脊柱手术等患者的导尿排尿。
如何正确护理导尿管,预防并处理常见问题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以下将从导尿管护理的基本原则、导管引流方法、安全使用导尿袋、导尿管护理常见问题及处理等多方面展开探讨。
一、导尿管护理的基本原则导尿管护理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导尿管通畅、定位正确、无滋生感染、无刺激性皮肤损伤。
在病人安装导尿管后,及时进行导尿管固定,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防止导尿管脱落引起感染;勤换导尿袋,避免袋容积过满引起反流感染;导尿管定位合理,避免长、短或曲折的导尿管。
二、导管引流方法导尿管引流方法有开放引流和封闭引流两种。
开放引流即导尿袋开放,直接置于患者床边或吊架上,尿液由重力直流到导尿袋内。
封闭引流是导尿袋封闭,通过导尿袋内的气体压力或气囊压力持续引流。
两种引流方式各有优势,可以根据患者情况和术后指征选择合适的引流方式。
三、安全使用导尿袋导尿袋是导尿管护理中重要的部分,必须合理使用以确保导尿管畅通和患者舒适。
在安装导尿袋时应注意保持导尿管与袋连接处封闭,避免漏尿或感染。
定期更换导尿袋,保持袋内清洁,避免细菌繁殖。
避免袋容积过大,及时倒尿液,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
四、导尿管护理常见问题及处理导尿管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导尿管脱落、导尿管阻塞、导尿袋漏尿等。
导尿管脱落时应及时重新固定导尿管,避免感染。
导尿管阻塞可通过用生理盐水冲洗导尿管和松动连接处,或使用专用导尿管通畅剂等方法解决。
导尿袋漏尿时,应及时更换导尿袋或密封漏水处,保持导尿管引流畅通。
五、导尿管护理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导尿管护理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结石、膀胱刺激症状等。
感染时应及时更换导尿管,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
结石形成时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饮用柠檬水等方法预防。
膀胱刺激症状可通过合理镇痛、调整导尿管位置等方式缓解症状。
六、导尿管固定方式导尿管固定是导尿管护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气囊导尿管有二腔三腔两种,二腔管又称Foley导尿管,三腔管又称Folley,多由乳胶制作,长为40cm,直径由F12F20号大小不等,与导管结尾处开有两个侧孔距导管结尾2cm处由薄乳胶气囊,气囊段长为4cm,咱们通过测试,每当注入20ml液体或气体时,直径4cm处气囊已形成正圆,产品仅用说明书说明18F导尿管容量为30ml.并规定注小量不得大于标注容量即为30ml.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讨论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存在问题和利用计谋。
1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依照气囊尿导管结构的特点,除经常使用于导尿替代传统的导尿管外,咱们还应用于气胸需做胸腔闭式引流时替代一样胸腔引流管利用。
气囊导尿管优于一般尿管,除有解除排尿困难,观看尿量,支架作用外,气囊尿管不需要外固定,只要将充水的气囊,导尿管向外适当牵引,就起到固定作用且内固定稳固。
尿管与尿道内口贴合紧密,感染发生率低,乳胶管质地软,对尿道粘膜刺激轻,双腔气囊尿管也方便冲洗膀胱。
当气胸患者需作胸腔闭式引流时,可用气囊导尿管代替一般引流管,而且有诸多益处。
第一放入胸腔深度恒定,气囊充盈后外牵压迫胸腔内壁,管子可不能滑脱,引出胸壁外管子必需固定好,以防气囊管向胸腔畏缩。
2气囊导尿管利用中存在问题气囊导尿管由于结构上的特点,在用于导尿和胸腔闭式引流时,若是利用不妥,会带来一些问题。
在导尿时如尿管气囊段未进入膀胱或只有气囊结尾的尿管近入膀胱,即向气囊注水或注气,造成尿道不同程度损伤,乃至断裂。
本院见到一例,男姓,63岁,因胫骨平台骨折做手术,术前在手术台上用气囊导尿管导尿那时未见尿排出,在旁的同人说,在该病人入手术室前,排过尿,当向气囊注入5ml盐水后病人喊胀痛。
再注入5ml后,尿道口处有鲜血溢出,查阴囊根部处尿管卷曲,当即排出气囊中的水,拨出尿管后,尿道口间隙有血流出,再用气囊尿管试插,在阴囊根部处受阻,改用新的质地柔硬红色橡胶一般尿管顺利插入膀胱,带有少量血性尿液流出,再换用气囊尿管便顺利插入膀胱,继续有尿液流出,尿道口仍间隙出血,量少持续约20个小时,留置尿管11天后拔除尿管,拔除前先让膀胱充盈,拨出尿管,大量尿液当即冲出,尔后排尿一直顺畅。
气囊尿管滑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气囊尿管已广泛用于临床,留置尿管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但因护理不当常出现尿管滑脱,需要对患者重新置管,而反复的插管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增加了尿路感染、尿道损伤的机会,并且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护士工作量,2014年1-9月留置尿管53例,发生5例尿管滑脱事件,针对5例尿管滑脱事件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015年1月至9月留置尿管58例,发生1例尿管滑脱,尿管滑脱事件显著降低,现总结如下:一、原因分析1.1管理层方面1.1.1未建立管道滑脱评估表,护士无相应工具进行防范管理。
1.1.2制度不健全:只建立了防范管道滑脱及报告制度,未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1.1.3监管力度不够,对发生尿管滑脱事件未深入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1.1.4培训不够。
1.2护理人员方面:1.2.1未严格落实告知制度;1.2.2低年资护士多,护士知识掌握不够,经验不足;1.2.3操作前未检查气囊的完好性;1.2.4插入深度不够,根据气囊导尿管的特点,未注水时气囊位于导尿管前端3~5cm处,紧包导尿管外侧,如见尿后插入深度未高于包括气囊在内的前端尿管的长度就向气囊内注水,膨胀的气囊嵌在尿道中,不仅对尿道造成压迫性损伤,而且对尿道平滑肌松弛者尿管易脱出。
1.2.5注入等渗盐水时存在未排尽空气,有气有水,不利于稳定气囊表面张力。
1.2.6注入生理盐水量不合适,过少使气囊过小在膀胱内卡不住,起不到固定作用;过多造成气囊在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压迫破裂丧失固定作用,造成尿管滑脱;1.2.7膀胱冲洗时护士操作不当,冲洗时针头刺破气囊通路,破坏了气囊通路的密闭性,造成囊内液体缓慢渗出,气囊回缩失去固定作用。
1.3、患者方面1.3.1患者依从性差,未严格按照护士的指导进行管道保护;1.3、2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尿道松弛。
1.3.3患者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存在私自带管离院事件,医护人员监管和指导不能到位;1.3.4患者烦躁不安,自行将尿管强行拔出。
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气囊导尿管具有操作简单,外固定牢固不易脱落,患者既可自由活动又可免去应用胶布带来的不适等优点。
我院从1996年应用以来因其诸多优点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方便,同时患者满意度也较高,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笔者将近几年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原因和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1 问题及原因1.1 尿道损伤(1)插管时动作粗暴,润滑不够,插入尿管时损伤尿道黏膜。
(2)前列腺肥大患者插管困难,不掌握技巧强行插管,导致尿道黏膜受损。
(3)插入深度不足就往气囊内注水导致尿道受损。
(4)不了解气囊导尿管的机制,未抽出液体拔管,或者患者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牵拉尿管,有时由于护理时牵拉,导致气囊被拉入尿道造成损伤出血。
(5)由于气囊内液体或者尿液在气囊周围形成结晶或结石,导致拔管时损伤黏膜和拔管后出血。
1.2 尿道胀痛(1)尿管作为一种异物插入尿道,由于插管的刺激病人会感到不适,一般会很快适应,有些敏感患者会感觉很痛。
(2)尿道损伤,气囊压迫,也可引起疼痛。
1.3 漏尿现象(1)因气囊与膀胱壁接触刺激而引起膀胱肌肉痉挛,可导致将尿液挤出。
(2)老年体弱或比较衰竭的患者由于尿道松弛,留置尿管后尿管周围经常漏尿。
1.4 尿管堵塞急性细菌感染使尿液混浊沉渣产生,膀胱内结晶或沉渣以及膀胱脱落的组织可堵塞尿管伤的引流口使尿管堵塞。
1.5 拔管困难(1)插管时尿道损伤,尿管与尿道黏膜粘连。
(2)尿管受到牵拉,尿管变形使气囊内的液体抽不出来,造成拔管困难。
(3)留置尿管时间太长,膀胱冲洗不彻底,尿垢积在膀胱形成颗粒与沉渣,附着于气囊周围,造成拔管困难。
(4)由于尿管质量问题,引起的把管困难。
2 预防及治疗2.1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气囊尿管的结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正确掌握留置气囊导尿管和拔管方法及注意事项。
导尿前仔细检查尿管,插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尿液流出后再插进4~6cm,向气囊内注入液体10~15cm,有阻力或患者有疼痛时立即停止注入,并抽吸已注入的液体,重新调整尿管的深度后再注入液体,气囊尿管一般不注入气体,避免尿管自行脱落,给临床造成麻烦,给患者带来痛苦。
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分析及
处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气囊导尿管;并发症
气囊导尿管导尿既是一种诊断方法,也是一种治疗的常用手段,操作简单,应用普遍,但临床上常因操作和导尿器具等原因出现一些问题,增加病人痛苦,影响病人健康。
如何安全进行导尿,恰当的护理是目前护理工作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1临床资料
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我科留置尿管患者230例,其中男140例,女90例;婴幼儿29例,老年患者70例,成年患者131例;颅脑外伤40例,脑血管病50例,颅内肿瘤80例,椎管肿瘤50例,癫痫10例,留置尿管时间最短2 d,最长4月。
2导尿管插入困难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
2.1婴幼儿患者导尿
新生儿及婴幼儿尿道较细,尿管插入较困难。
普通导尿管多因过粗而不能使用,我们试用一次性输液器的头皮软管在无菌操作下去掉针
头部分,稍加修整,使前端圆钝,用头皮软管替代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进入膀胱[1],本组6例患儿通过此法获得成功。
2.2成年患者导尿
成年清醒患者由于对插尿管存在恐惧及羞涩感,男性出现尿道括约肌收缩,女性则因双腿内收影响暴露尿道口,造成插管困难,应做好心理护理,屏风遮挡,避免过多暴露[2]。
手术患者必要时可在全身麻醉后再行导尿术。
15例烦躁患者受到刺激可能发生过激反应,尿道括约肌痉挛性收缩,使尿管插入困难,此时在征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应用保护性制动措施,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内口时用无菌石蜡油3~5 mL和2%利多卡因5 mL同时注入导尿管内,稍待1 min将导尿管插入膀胱内。
2.3老年患者导尿法
老年男性病人多因前列腺增生、肥大而使尿道狭窄造成导尿管插入困难,将病人取侧卧位,垫高臀部呈30度角即可插入;高龄女病人由于肌肉结缔组织萎缩,尿道口暴露困难,在消毒好会阴之后戴好无菌手套,左手食指、中指并拢,伸于阴道2 cm,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将阴道前壁拉紧外翻,并可以调整手指的位置,可以见到阴道前壁的所有黏膜,即可以找到尿道口。
本组17例老年男性病人,3例高龄女病人掌握技巧顺利置入,另外2例老年男性患者不成功,请泌尿科医师置入。
3留置气囊导尿管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留置气囊导尿管常见并发症:①尿路感染; ②漏尿;③尿管堵塞;④
尿道损伤,本组6例尿道损伤;⑤气囊尿管断入膀胱,本组发生1例;⑥拔管困难。
针对以上留置气囊导尿管常见并发症,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首先应熟悉气囊尿管的结构性能、特点,正确掌握留置气囊导尿管和拔管方法。
导尿前仔细检查尿管,正确选择尿管型号,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应轻柔,遇阻力或患者疼痛时立即停止注入,并抽吸已注入的液体,重新调整尿管的深度后再注入液体,气囊尿管一般不注入气体,避免尿管自行脱落,给临床造成麻烦,给患者带来痛苦[2]。
本组1例患者尿管插入深度不够导致尿道损伤大出血,即予止血请泌尿科医师会诊行耻骨上膀胱造瘘,5 d拔除膀胱造瘘管,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首先要保持尿管通畅并保持尿道口的清洁防止尿管受压、扭曲、牵拉,注意观察尿液颜色、量、性质,定时做尿液检查。
尽可能避免冲洗,除非预测会发生阻塞(如前列腺或膀胱手术后可能出现出血)采用密闭持续冲洗预防阻塞。
本组26例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患者牵拉尿管,及时发现采取措施后未发生意外;5例患者牵拉尿管导致尿道损伤,紧急处理及时治疗,恢复良好;1例意识不清患者强行拔管致气囊尿管断入膀胱,因发生脑疝家属要求自动出院。
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女性,由于会阴部肌肉弹性较差,尿道括约肌较松弛,导尿时应选择型号较大、管腔较粗的导尿管,这样既可以防止漏尿,又能保证尿管通畅,不易堵塞预防钙盐沉积。
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控制尿路感染嘱病人多饮水。
泌尿灵与开塞露联合用药可显著提高长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排尿成
功率,并可明显减轻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3]。
本组1例老年女性患者因病情反复留置尿管4月,每次更换尿管后漏尿,但皮肤清洁完整。
10例应用泌尿灵与开塞露联合用药拔管均获成功。
20例气囊回缩不良的从尿管开口处往膀胱内注入石蜡油或利宁拔管均获成功。
【参考文献】
[1]陆梅.气囊导尿管拔出困难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3):154.
[2]高凤荣,赵彤,崔影.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5):353-354.
[3]王菊廷,陈汝纯.泌尿灵对长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排尿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1,15(4):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