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DFD图示例
- 格式:ppt
- 大小:872.50 KB
- 文档页数:15
1某公司为了给员工分配住房,开发了员工住房分配系统,功能如下:➢计算原始分:根据员工信息(员工号、姓名、年龄、性别、学历、工龄、婚否、职务、职称、住房情况)计算原始分,并将员工信息存入员工信息文件中。
➢计算标准分:根据员工的原始分计算标准分,并将其存入员工分数文件(员工号、标准分)。
➢计算分房分:根据标准分、分房计划文件(员工号、住房请求)中的分房人数,计算分房分,并存入分房分数文件(员工号、分房分)中。
➢分房分查询: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员工号查询相应的分房分,若输入错误则返回出错信息。
试根据上面的系统功能描述:(1)画出该系统的分层数据流图。
(8分)(2)写出相应的数据字典(要求至少写出三项)。
(4分)(3)将数据流图转换为软件的结构图。
(8分)(1):1)2)第一层数据流图员工信息文件员工分数文件夹分房分数文件2.名称:员工信息别名:描述:员工的各种信息定义:员工号+姓名+年龄+性别+学历+工龄+婚否+职务+职称+住房情况位置:员工信息文件名称:分房计划文件别名:描述:准备分房的计划定义:员工号+住房请求位置:公司系统名称:分房分数文件别名:描述:计算出的每个员工分房分数的文件定义:员工号+分房分位置:公司系统2阅读以下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20分)【说明】某高校欲开发一个成绩管理系统,记录并管理所有选修课程的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其主要功能描述如下:1)每门课程都有3到6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结束后会进行一次测试,其成绩作为这门课程的平时成绩。
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其成绩作为这门课程的考试成绩。
2)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均由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上传给成绩管理系统。
3)在记录学生成绩之前,系统需要验证这些成绩是否有效。
首先,根据学生信息文件来确认该学生是否选修这门课程,若没有,那么这些成绩是无效的;如果他的确选修了这门课程,再根据课程信息文件和课程单元信息文件来验证平时成绩是否与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单元相对应,如果是,那么这些成绩是有效的,否则无效。
职工考勤信息包括:职工基本信息
职工出勤信息
职工出差信息
职工加班信息
职工请假信息
其中:
职工基本信息包括:职工姓名,职工编号,性别,年龄,职称。
职工出勤信息包括:姓名,编号,上班打卡时间,下班打卡时间,缺勤记录。
职工出差信息包括:姓名,编号,出差开始时间,出差结束时间,统计出差天数。
职工加班信息包括:姓名,编号,加班开始时间,加班结束时间,统计加班时间。
职工请假信息包括:姓名,编号,请假开始时间,请假结束时间,统计请假时间。
职工考勤系统(顶层DFD)
职工考勤系统(一层DFD)
职工考勤系统-职工信息(二层DFD)
对功能1分解(职工信息)
对功能2分解(加班)
对功能3分解(出差)
对功能4分解(请假)
对功能5分解(考勤)
职工考勤系统-职工信息-添加职工信息(对1.1再分解)
职工考勤系统-职工信息-查询职工信息(对1.1再分解)
数据字典(DD )
ConceptualDateModel
LogicalDataModel
(1)数据表格
设计表(逻辑模型):
职工基本信息表
职工出勤信息表
职工加班信息表
职工出差信息表
职工请假信息表
(1)设计E-R图
2
软件结构图。
1.1跟我学如何创建软件系统数据库设计中的数据流程图(DFD)1.1.1数据流程图DFD(Data Flow Diagram)概述1、什么是数据流图它是一种最常用的结构化分析工具,主要实现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和描述出系统内的数据运动情况(数据的来龙去脉和实际流程----数据在对象间流动),从而实现对系统中信息运动的抽象,是MIS系统数据建模的主要形式。
下面为一个在Excel中设计出的人员管理系统中的DFD示例2、主要的作用一个软件系统的逻辑模型应能表示当某些数据输入到该系统,经过系统内部一系列处理(变换或加工)后产生某些逻辑结果的过程。
而DFD是描述系统内部处理流程、用于表达软件系统需求模型的一种图形工具,亦即描述系统中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
(1)向数据库设计过渡系统分析员用这种形式的工具实现对系统“自顶向下”方式的系统信息流程的分析,并可在图上画出计算机处理的部分;同时根据逻辑存贮,对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最终可实现向数据库设计过度。
(2)向程序设计过渡根据数据流向,决定出对数据的“存取方式”----该“存取方式”最终应该对应一个处理过程或者功能实现,我们可用相应的程序语言来表达该处理方法的要求,最终可实现向程序设计过渡。
(3)有助于系统的客户对系统的理解和交流由于数据流图描述了信息系统中数据处理的过程和信息传递的方向与联系,因此,便于在系统分析阶段中用户与系统分析员之间沟通。
因为,客户、特别是商业系统的客户,一般都会有自己的业务流程图,如票据流转图和操作流程图,它们与我们现在的数据流图很相识。
3、主要的应用场合DFD作为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主要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FD可以在需求分析、业务建模阶段发挥作用,以实现对系统的需求的深入理解。
另外,DFD尤其适用于MIS类型的系统的需求分析、业务建模。
4、DFD的主要优缺点在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中,DFD或许比较重要。
1某公司为了给员工分配住房,开发了员工住房分配系统,功能如下:➢计算原始分:根据员工信息(员工号、姓名、年龄、性别、学历、工龄、婚否、职务、职称、住房情况)计算原始分,并将员工信息存入员工信息文件中。
➢计算标准分:根据员工的原始分计算标准分,并将其存入员工分数文件(员工号、标准分)。
➢计算分房分:根据标准分、分房计划文件(员工号、住房请求)中的分房人数,计算分房分,并存入分房分数文件(员工号、分房分)中。
➢分房分查询: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员工号查询相应的分房分,若输入错误则返回出错信息。
试根据上面的系统功能描述:(1)画出该系统的分层数据流图。
(8分)(2)写出相应的数据字典(要求至少写出三项)。
(4分)(3)将数据流图转换为软件的结构图。
(8分)(1):1)2)第一层数据流图员工信息文件员工分数文件夹分房分数文件2.名称:员工信息别名:描述:员工的各种信息定义:员工号+姓名+年龄+性别+学历+工龄+婚否+职务+职称+住房情况位置:员工信息文件名称:分房计划文件别名:描述:准备分房的计划定义:员工号+住房请求位置:公司系统名称:分房分数文件别名:描述:计算出的每个员工分房分数的文件定义:员工号+分房分位置:公司系统2阅读以下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20分)【说明】某高校欲开发一个成绩管理系统,记录并管理所有选修课程的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其主要功能描述如下:1)每门课程都有3到6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结束后会进行一次测试,其成绩作为这门课程的平时成绩。
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其成绩作为这门课程的考试成绩。
2)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均由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上传给成绩管理系统。
3)在记录学生成绩之前,系统需要验证这些成绩是否有效。
首先,根据学生信息文件来确认该学生是否选修这门课程,若没有,那么这些成绩是无效的;如果他的确选修了这门课程,再根据课程信息文件和课程单元信息文件来验证平时成绩是否与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单元相对应,如果是,那么这些成绩是有效的,否则无效。
1DFD(数据流图)(2006-09-02 14:46:15)转载分类:精品转载3.3 数据流图(DFD)数据流图,简称DFD,是SA方法中用于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一种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
下图是一个飞机机票预订系统的数据流图,它反映的功能是:旅行社把预订机票的旅客信息(姓名、年龄、单位、身份证号码、旅行时间、目的地等)输入机票预订系统。
系统为旅客安排航班,打印出取票通知单(附有应交的账款)。
旅客在飞机起飞的前一天凭取票通知单交款取票,系统检验无误,输出机票给旅客。
3.3.1 基本图形符号数据流图有四种基本图形符号::箭头,表示数据流;〇:圆或椭圆,表示加工;= :双杠,表示数据存储;□:方框,表示数据的源点或终点。
(1) 数据流。
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内传播的路径,因此由一组成分固定的数据组成。
如订票单由旅客姓名、年龄、单位、身份证号、日期、目的地等数据项组成。
由于数据流是流动中的数据,所以必须有流向,除了与数据存储之间的数据流不用命名外,数据流应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命名。
(2)加工(又称为数据处理)。
对数据流进行某些操作或变换。
每个加工也要有名字,通常是动词短语,简明地描述完成什么加工。
在分层的数据流图中,加工还应编号。
(3)数据存储(又称为文件),指暂时保存的数据,它可以是数据库文件或任何形式的数据组织。
(4)数据源点或终点,是本软件系统外部环境中的实体(包括人员、组织或其他软件系统),统称外部实体。
一般只出现在数据流图的顶层图。
3.3.2画数据流图的步骤(1)首先画系统的输入输出,即先画顶层数据流图。
顶层流图只包含一个加工,用以表示被开发的系统,然后考虑该系统有哪些输入数据、输出数据流。
顶层图的作用在于表明被开发系统的范围以及它和周围环境的数据交换关系。
下图为飞机机票预订系统的顶层图。
(2)画系统内部,即画下层数据流图。
【例7.1】某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日常工作流程如下:(1)读者办理:如果读者没有借书证,可以先去图书馆办公室申请办理借书证。
借书证上记录读者的编号、姓名、性别、类型和证件号码等信息。
如果读者要求注销借书证,也去图书馆办公室办理。
(2)借书:读者来图书馆借书,可先查询馆中的图书信息。
如果查到,则记在索书单中,交给流通部工作人员,等候办理借书手续。
办理借书手续时先要出示借书证。
借书时根据读者的借书证查阅读者档案,若借书数目未超过规定数量,则办理借阅手续, 修改库存记录及读者档案。
如果借书数量超出规定,则不能继续借阅。
借书时,流通部工作人员登记借书证编号、图书编号、借出时间和应还书时间等等信息。
(3)还书:当读者还书时,流通部工作人员根据图书证编号找到读者的借书信息,查看是否超期。
如果已经超期,则进行罚款处理。
如果图书有破损、丢失,则进行罚款处理。
登记还书信息,做还书处理。
(4)图书采编人员还要定期生成采购清单,包括书名、图书编号、单价、数量等,根据需要向出版社订购图书。
采购到货后,采编人员进行验收、编目、上架、录入图书信息等。
图书采编人员根据需要,可以对图书进行统计查询等工作。
请对此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画出数据流图。
解答:(1)首先由题意可以先画出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描述出当前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由题意可知,本系统中包括读者管理、图书管理和流通管理的基本功能。
其中,读者管理主要指读者可以办理借书证,注销借书证。
图书管理主要有图书订购、编目和统计查询的功能。
流通管理主要指读者来借阅图书、归还图书,以及逾期等情况的罚款处理。
图7.3 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2)分析出系统主要功能后,可以先画出最高层,即0层数据流图。
图7.4 图书馆管理系统0层数据流图(3)接下来,再继续分解每个功能,逐层细化,做出1层数据流图。
图7.5系统“1 读者管理”功能细化后得到的1层数据流图图7.6 系统“2 流通管理”功能细化后得到的1层数据流图图7.7 系统“3 图书管理”功能细化后得到的1层数据流图(4)由于读者借书和还书的流通功能比较复杂,还可以进一步分解细化为2层数据流图如下:图7.8 系统2.1“借书”功能细化后的2层数据流图图7.9 系统2.2“还书”功能细化后的2层数据流图(5)最后,可以将上述分层DFD汇总为一张完整的数据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