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乌甲素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64.51 KB
- 文档页数:2
高乌甲素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研究高乌甲素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副反应。
方法:选取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40例和高乌甲素组40例。
手术结束后即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患者镇痛效果及恶心、呕吐、头晕、嗜睡、锥体外系等副作用,以及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结果:高乌甲素组镇痛效果确切,与芬太尼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乌甲素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锥体外系等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与芬太尼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生命体征监测:HR、R、SPO2,两组间同一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高乌甲素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确切,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锥体外系等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高乌甲素;术后镇痛;静脉;副作用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伤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现代科学技术已证明术后疼痛能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这些病理、生理改变与术后并发症有密切关联,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因此,术后镇痛至关重要。
术后镇痛的关键是最佳镇痛效果和最小副作用达到很好的平衡,而预防和减少术后镇痛副作用,是提高镇痛质量的重要环节。
现在临床中静脉自控镇痛应用广泛,应用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但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锥体外系等副作用较大,我们应用高乌甲素术后镇痛,镇痛效果显著,上述副作用较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80例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其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23~52岁,体重48~72kg,ASAⅠ~Ⅱ级。
随机分Ⅰ组(芬太尼组)和Ⅱ组(高乌甲素组),每组40例。
术前肝肾功能正常,无药物过敏史及慢性疼痛史。
1.2麻醉方法与镇痛: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
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选择L2~3椎间隙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向硬膜外腔头端置入导管4.0cm,硬膜外腔注入适量2%利多卡因,控制麻醉平面T8以下。
高乌甲素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高丽丽;康爽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
【年(卷),期】2015(039)008
【摘要】本文以术后镇痛机制为切入点,论述了高乌甲素在临床研究中的注意事项,总结高乌甲素在治疗术后疼痛和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进展.术后良好的镇痛,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机体功能的恢复,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还在预防术后并发症中发挥积极作用.
【总页数】3页(P990-992)
【作者】高丽丽;康爽
【作者单位】伊春林业中心医院麻醉科,黑龙江伊春153000;黑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3
【相关文献】
1.高乌甲素在肺功能不全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J], 袁荷梅
2.高乌甲素在儿童鼾症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观察 [J], 高中;杨经文
3.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J], 吕志凯
4.吗啡联合高乌甲素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J], 刘艳华;张桂菊
5.小剂量芬太尼、高乌甲素、曲马多在老年患者术后镇痛中的联合应用 [J], 侯奕敏;张瑞礼;韦伟;左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分析全芬① 谢宇成② 【摘要】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肛肠手术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复合组与单药组,各65例。
患者均采用骶管阻滞镇痛方式,单药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复合组则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
比较两组术中牵拉反射程度、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总体麻醉效果、最高运动阻滞到达时间)、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数字评分法(NRS)]、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复合组术中牵拉反射程度,术后2、6、12、24 h的NRS 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最高运动阻滞到达时间、镇痛起效时间、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均短于单药组(P<0.05);总体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
结论: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可有效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同时具有较高的麻醉及镇痛效果,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骶管阻滞 肛肠手术 麻醉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for Caudal Block during Anesthesia of Anorectal Surgery/QUAN Fen, XIE Yuche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01): 018-02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audal block with Ropivacaine and Sufentanil during anesthesia of anorectal surgery. Method: A total of 130 patients undergoing anorectal surgery admitted to Shangrao People's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1 to Febr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mbined group and single drug group by the block randomization method, with 65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received caudal block analgesia, and single drug group was given Ropivacaine for anesthesia, combined group was given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for anesthesia. The degree of intraoperative traction reflection, anesthetic effects (duration of anesthesia, overall anesthesia effect, maximum motor block arrival time), analgesic effects [analgesic onset time, 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recovery time of muscle strength of both lower limbs, recovery time of voluntary urination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intraoperative traction reflection degree, NRS scores at 2, 6, 12 and 24 h after surgery and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combin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single drug group (P<0.05); duration of anesthesia, maximum motor block arrival time, analgesic onset time, recovery time of muscle strength of both lower limbs, recovery time of voluntary urination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single drug group (P<0.05); the overall anesthesia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single drug group (P<0.05). Conclusion: During anesthesia of anorectal surgery,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for caudal block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analgesic onset time, and it has high anesthetic and analgesic effects. It can also promote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Ropivacaine Sufentanil Caudal block Anorectal surgery Anesthesia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Shangrao People's Hospital, Shangrao 334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01.005 因现阶段人们饮食生活习惯发生多样化改变,痔疮、肛瘘等肛肠类疾病频发,肛肠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疗效已得到临床认可[1]。
高乌甲素与曲马多用于术后镇痛疗效的比较
汤昌明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09(021)008
【摘要】目的观察高乌甲素与曲马多复合哌替嚏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妇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G组:高乌甲素+哌替啶,Q组:曲马多+哌替啶.两组均采用持续静脉镇痛.观测患者术后镇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镇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 5),恶心呕吐,Q组>G组(:P<0.005).结论高乌甲素与曲马多均能获得同样满意的镇痛效果,但高乌甲素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曲马多.
【总页数】1页(P113-113)
【作者】汤昌明
【作者单位】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二化分院麻醉科,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4
【相关文献】
1.高乌甲素复合曲马多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 [J], 赵宇
2.高乌甲素与曲马多分别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作用比较(附60例分析) [J], 余根远
3.硬膜外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评价 [J], 宋晓峰;陆丽华;冯国祥;邵志强;周利鹏;丁儿
4.曲马多缓释片联合塞来昔布与吗啡用于老年人术后镇痛疗效比较 [J], 李永军;陈
棉智;庞祖才
5.高乌甲素联合曲马多用于胸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J], 刘燕;王芳;冯巧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肛门手术的术后止痛发表时间:2013-08-05T17:11:12.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辛朝光张昊秦中国[导读] 复方高乌甲素注射液是以氢溴酸高乌甲素为主药,配以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及微量亚甲蓝(美蓝)而制成的长效局部麻醉止痛药。
辛朝光张昊秦中国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中图分类号】R6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5-0421-02 【摘要】目的探讨肛门手术的术后止痛。
方法分析肛门手术的术后止痛方法。
结论肛门痛觉非常敏感,术后发生剧烈疼痛,可导致尿潴留,所以,解决肛肠手术后疼痛尤为重要。
【关键词】肛肠外科手术止痛肛门手术后疼痛是肛肠外科面临的重要问题,可是从前人们一直认为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是手术治疗伴随的必然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后,陆续研制的长效止痛药应用临床后,取得较好的效果。
1亚甲蓝长效止痛药亚甲蓝又称为美蓝,本是氰化物,为苦杏仁、亚硝酸盐等中毒的解毒药,也是脓皮病、毛囊炎、膀胱尿道炎等外用防腐消炎剂和染色剂。
工业上也用亚甲蓝,临床上不能用,必须使用医用亚甲蓝。
早在20世纪50年代,肛肠科即用亚甲蓝注射液,点状皮内注射(即文身法)或皮下注射治疗肛门瘙痒症。
中医认为:“痒是痛之微,痛是痒之极。
”能止痒就可能止痛。
1973年山西任全保首先试用肛门术后止痛,发现亚甲蓝确有长效止痛作用。
其后推广到全国各地,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1亚甲蓝的作用机制经山西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实验研究证明,亚甲蓝确有长效止痛作用。
据研究资料报道,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可能是亚甲蓝与神经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注射后与神经末梢纤维结合,产生可逆性末梢神经髓质的损害,这种损害会产生烧灼样剧痛,称为反跳痛,持续4h后神经麻痹,失去痛觉而产生止痛效果。
而神经髓质的可逆性修复新生,需在30h后才能开始,逐渐恢复痛觉,约1周后才可完全恢复痛觉。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姜崇发【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的108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
对照组行0.75%的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治疗组行0.5%的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
结果两组镇痛效果优良率和运动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组麻醉阻滞时间较对照组长( P >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肛肠手术中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进行骶管阻滞麻醉能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减少中毒的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6(025)010【总页数】2页(P1887-1888)【关键词】罗哌卡因;异丙酚;肛肠手术;麻醉【作者】姜崇发【作者单位】周口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河南周口 46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4+2罗哌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部长效麻醉药,对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系统的毒性较低,广泛应用于硬膜外阻滞[1]。
肛肠手术时,因为骶管腔血管丰富,所以在单次骶管阻滞时麻醉药物的浓度较低。
目前临床一般采用0.5%、0.75%及1.0%的罗哌卡因进行低位硬膜外麻醉[2]。
本研究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进行硬膜外麻醉,比较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的108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
对照组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17~75岁,平均(51.3±6.9)岁;混合痔21例,肛瘘16例,肛裂10例,息肉7例。
治疗组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16~81岁,平均(52.6±7.3)岁;混合痔20例,肛瘘15例,肛裂11例,息肉8例。
高乌甲素复合曲马多术后镇痛的可行性研究
李城女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5(014)020
【摘要】高乌甲素(拉巴乌头碱,Lappaconitine)系由毛莨科植物高乌头(Al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根中提取的镇痛有效成分,具有镇痛、解热、消肿和局部麻醉等作用,且无成瘾性和积蓄作用,用于术后镇痛未见不良反应,但镇痛强度不足。
笔者采用高乌甲素和曲马多联合用药,并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2686-2686)
【作者】李城女
【作者单位】浙江省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淳安,31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971.2
【相关文献】
1.高乌甲素复合曲马多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 [J], 赵宇
2.高乌甲素与曲马多分别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作用比较(附60例分析) [J], 余根远
3.高乌甲素与曲马多用于术后镇痛疗效的比较 [J], 汤昌明
4.硬膜外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评价 [J], 宋晓峰;陆丽华;冯国祥;邵志强;周利鹏;丁儿
5.高乌甲素联合曲马多用于胸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J], 刘燕;王芳;冯巧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乌甲素复合曲马朵用于胸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疗效观察卞清明;顾连兵;黄凤伦【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6(016)004【摘要】目的: 观察高乌甲素复合曲马朵用于胸科手术病人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ASAI~Ⅱ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高乌甲素组(L组):高乌甲素0.6 mg·kg-1;曲马朵组(T组):曲马朵12~14 mg·kg-1;高乌甲素复合曲马朵组(L+T组):高乌甲素0.6 mg·kg-1+曲马朵6~7 mg·kg-1.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按2.0 ml/h速度使用一次性镇痛泵经静脉持续镇痛48 h.比较三组镇痛、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T组、L+T组患者术后48 h内镇痛效果优于L组,但L组、L+T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T组(P<0.05).结论: 高乌甲素复合曲马朵术后静脉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可以减少曲马朵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总页数】3页(P331-333)【作者】卞清明;顾连兵;黄凤伦【作者单位】江苏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相关文献】1.高乌甲素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胃肠道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J], 邓启明2.不同镇痛方法用于胸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J], 顾达民;杭东元;钱艇3.地佐辛复合盐酸曲马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观察 [J], 杨廷军4.双氯芬酸栓与曲马朵用于下腹部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J], 王明林;姜本居;黄广美;刘加升5.高乌甲素联合曲马多用于胸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J], 刘燕;王芳;冯巧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