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线地质剖面图的编制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现在的位置:第四章>>第六节第20页2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一般是依据矿区地形地质图和剖面上已有工程揭露资料编制;开发勘探阶段则多依据已有段地质平面图、相邻勘探线剖面图等切制、转切或通过适当的内插、外推计算作图方法编编制具体步骤:(图4-6-19.a-d)(1)绘制坐标网线:1)在平面图上投剖面的起止点A和B并连接成直线。
该直线或其延长线与x座标和y座标交角)分别为α和β。
2)绘剖面座标线。
一般选取z(高程)以及x或y座标中的一种。
x或y座标选取原则为:若α则选取x座标;反之则选取y座标。
x或y座标相邻座标线的距离(如上左图的300与4非是100m,而是100/sin α m。
3)根据A和B点的座标值,将其投在剖面图上。
(2)地表资料绘制:包括:1.地形线2.地表地质界线3.地表探矿工程除了在剖面图上绘出上述内容,还应在剖面图下方的平面图上绘出。
(3)推测绘制地下资料并连接矿体据矿床地质图和其他有关资料并根据相邻及其他探矿资料及地质规律的变化趋势推测深部征及界线。
(4)单项设计工程设计按所选定的勘探工程种类和间距,将各单项设计工程标绘在地质剖面图上(详见于后的单设计),并标明编号。
然后完善剖面线平面位置图,补充取样结果表及图例、责任表等规定内容。
最后绘整理成3设计中段地质平面图的切制在矿床地质勘探或开发勘探工作中,根据工程设计需要往往要切制中段设计(或预测)地图,或称为××m(标高)水平断面图。
所需资料依据:矿床地质图及对矿床地质构造特点和成矿规律的研究成果;一系列勘探线剖或已有中段(尤其是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等。
可利用直接切制或各种转切的方法完成。
一般1∶500~1∶2000,按矿体规模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而定。
现将具有一系列勘探线剖面图切制中段设计地质平面图的方法与步骤介绍如下(见图4-6-20):(1)按设计需要确定切图标高(如100m);(2)绘平面坐标网,要求对角线误差小于1毫米,同时画上各勘探线及编号;(3)从各勘探线剖面图上的切图标高线上切取各类工程及地质界线点,并转绘到平面图各探线上;(4)将各相邻勘探线上的对应地质界线点连接起来,注意地质构造线的性质、产状变化趋般应按照:先新后老,先外后内,先主后次,先含矿层(带)后矿体、再矿石类型的顺序若有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要参照对比修改;并根据对某些规律变化的趋势性认识,尤其属内插外推界线的预测内容作必要修正;(5)按所选定设计的勘探工程种类(沿脉、穿脉、坑内钻等)和间距,作单项工程设计,并以完成预定的矿床勘探任务。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现在的位置:第四章>>第六节第20页2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一般是依据矿区地形地质图和剖面上已有工程揭露资料编制;开发勘探阶段则多依据已有若干中段地质平面图、相邻勘探线剖面图等切制、转切或通过适当的内插、外推计算作图方法编制。
编制具体步骤:(图4-6-19.a-d)(1)绘制坐标网线:1)在平面图上投剖面的起止点A和B并连接成直线。
该直线或其延长线与x座标和y座标交角(锐角)分别为α和β。
2)绘剖面座标线。
一般选取z(高程)以及x或y座标中的一种。
x或y座标选取原则为:若α≥β则选取x座标;反之则选取y座标。
x或y座标相邻座标线的距离(如上左图的300与400)并非是100m,而是100/sin α m。
3)根据A和B点的座标值,将其投在剖面图上。
(2)地表资料绘制:包括:1.地形线2.地表地质界线3.地表探矿工程除了在剖面图上绘出上述内容,还应在剖面图下方的平面图上绘出。
(3)推测绘制地下资料并连接矿体据矿床地质图和其他有关资料并根据相邻及其他探矿资料及地质规律的变化趋势推测深部地质特征及界线。
(4)单项设计工程设计按所选定的勘探工程种类和间距,将各单项设计工程标绘在地质剖面图上(详见于后的单项工程设计),并标明编号。
然后完善剖面线平面位置图,补充取样结果表及图例、责任表等规定内容。
最后绘整理成图。
3设计中段地质平面图的切制在矿床地质勘探或开发勘探工作中,根据工程设计需要往往要切制中段设计(或预测)地质平面图或称为××m(标高)水平断面图。
所需资料依据:矿床地质图及对矿床地质构造特点和成矿规律的研究成果;一系列勘探线剖面图;或已有中段(尤其是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等。
可利用直接切制或各种转切的方法完成。
比例尺一般1∶500~1∶2000,按矿体规模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而定。
现将具有一系列勘探线剖面图切制中段设计地质平面图的方法与步骤介绍如下(见图4-6-20):(1)按设计需要确定切图标高(如100m);(2)绘平面坐标网,要求对角线误差小于1毫米,同时画上各勘探线及编号;(3)从各勘探线剖面图上的切图标高线上切取各类工程及地质界线点,并转绘到平面图各相应勘探线上;(4)将各相邻勘探线上的对应地质界线点连接起来,注意地质构造线的性质、产状变化趋势;一般应按照:先新后老,先外后内,先主后次,先含矿层(带)后矿体、再矿石类型的顺序联图;若有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要参照对比修改;并根据对某些规律变化的趋势性认识,尤其对那些属内插外推界线的预测内容作必要修正;(5)按所选定设计的勘探工程种类(沿脉、穿脉、坑内钻等)和间距,作单项工程设计,并编号以完成预定的矿床勘探任务。
Section制作勘探线剖面图1.数据准备:section v4.3、mapgis6.7软件,mapgis地质图(地质图层、界限、矿体界限、产状完整)、等高线文件、勘探线文件、钻孔文件等。
2.首先,使所有文件都处于编辑状态,保持等高线文件处于正在编辑状态下,在section中点击剖面图——读取地形数据——选线读取(在此处选择之前设计好的勘探线),选高程,然后确定。
3.其次,保持地质区(弧段)图层文件处于正在编辑状态下,在section中点击剖面图——剖面信息——读取地质信息,在下方弹出的表中,修改地层产状和接触产状为我们实际的数值,修改地层花纹和接触关系等,点存储按钮(注意:千万不要点退出按钮,关掉该表)。
4.然后,在section中点击剖面图——剖面信息——设计钻孔按钮,在之前已经设置好钻孔的位置点击一下鼠标左键,在弹出的界面中修改钻孔名称、孔深、方位角、倾角等信息,点击存储按钮,然后点退出按钮。
5.最后,在section中点击剖面图——图切剖面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文件的保存位置,然后点确定。
至此,初步的勘探线剖面图算是制作完成。
6.利用section平面投影功能给勘探线剖面探槽上样详细步骤如下:先上一张我上完探槽样的勘探线剖面图思路:利用section平面投影功能生成探槽的平面投影,然后再将样品投影到地形线上。
步骤:1)、用section图切剖面如下图2)、在平面掠影表里输入数据平面工程表里的数据如下(这里因为勘探线方向为130°,和探槽方向一致,故探槽的方位输成90°,有夹角的情况下,输入夹角度数)。
4)、利用section超级拷贝、超级粘贴功能把先前图切剖面里的探槽地形线复制过来。
注意地形线粘贴在平面图上方,别太远,槽头位置要对齐。
5)、将平面投影数据表样品起终点坐标复制到探槽样轨投影表中计算表内计算得出探槽样品在地形线上的投影坐标思路:通过将平面投影表中探槽样品的起终点坐标投影到探槽地形线上从而得到探槽样品在地形线上的投影坐标。
地质勘查勘探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作业指导书1、目的反映矿床在垂直剖面上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体的变化情况,以及矿体沿勘探线的控制程度。
2、依据2.1 矿床地形地质图;2.2 沿剖面的探矿工程测量成果;2.3 探矿工程原始编录;2.4 探矿工程中所有样品的采集位置、编号及化学分析成果。
3、内容3.1 该剖面的地形曲线及两端方位角;3.2 基本线条:标高线和垂直(座标)线;3.3 沿剖面的所有探矿工程(含其附近可用投影法表示的工程)及其在剖面上的采样位置及编号;3.4 各种地质体的界线、代号(或矿体编号)、构造线、产状。
3.5 勘探线所附的“平面图”有:勘探线、座标线、探矿工程位置及编号,钻孔方位偏离时,还应表示钻孔轴线偏离(投影)线;必要时要有深部坑道的投影位置。
3.6 普通(和组合)试样化学分析成果表,除工程号、样号、采样位置、样长、分析成果外,还应有分段或矿层厚度和平均品位或品级,必要时还应有矿心样的采取率。
3.7 用于估算资源储量时,有(剖面两侧)块段号、资源储量类型、面积号、面积值、单工程分块段或矿层的厚度和平均品位。
3.8 需要而可能时,附物化探测孔资料。
4、方法4.1 比例尺一般等于或大于矿床地形地质图,如用于资源储量估算,以主要矿体厚度在图上不能小于1~2厘米为原则。
4.2 地形曲线一般在矿床地形地质图截取制作,如有勘探线测量成果,可直接展绘。
4.3 标高线按图上10厘米距离绘制,标高值一般取10的倍数;垂直线通常选用与勘探线交角较大(>45°)的一组座标线,一般2~3条X(或Y)线即可。
4.4 剖面图下方画(勘探线)平面图,一般宽2cm,长度与剖面地形曲线相等,并与标高线平行。
右上方附化学分析成果表。
4.5 根据工程测量成果展绘在勘探线上的地表和深部探矿工程,不在勘探线上但距其较近的工程,一般用正投影法,将其投影至剖面上。
4.6 钻孔弯曲或方向偏离勘探线时,应采用解析(计算)法或图解法进行校正,并在剖面图上绘出钻孔的实际(正投影)位置。
工程地质知识:滑坡防治工程勘查勘探线(剖面)布设规定 1.主勘探线应布设在主要变形(或潜在变形)的块体上,纵贯整个滑坡体,宜与初步认定的滑动方向平行,其起点(滑坡后缘以上)要进入稳定岩(土)体范围内10~50m。
2.主勘探线上所投入的工程量及点位布设,应尽量满足主剖面图绘制、试验及稳定性评价的要求,宜投入槽探、钻探、井探、平(斜)洞,应保证控制性井探、硐探工程的数量。
3.主勘探剖面上投入的工程量和点位布设,应尽量兼顾到地下水观测和变形长期监测的需要,以便充分利用勘探工程立即进行观测和监测。
4.对于主要变形块体在两个以上、面积较大的滑坡或后缘出现两个弧顶的滑坡,主勘探线不易少于布置两条。
5.主勘探线上不宜少于4个勘探点。
其中,作稳定性分析的块体内至少有3个勘探点,后缘边界以外稳定岩(土)体上至少有1个勘探点。
6.对于大型规模以上的滑坡,纵勘探剖面上应尽可能反映每一个滑坡地貌要素,诸如后缘陷落带、横向滑坡梁、纵向滑坡梁、滑坡平台、滑坡隆起带、次一级滑坡等。
滑坡横向勘查钻孔布设宜控制滑面横断面形态,从滑坡中轴线向两侧可依据地质、地貌或物探资料进行布设。
7.辅助勘探线一般平行主勘探线,分布在主勘探线两侧,线间距据勘查阶段要求而定。
在主勘探线以外有次级滑坡时,辅助勘探线应沿其中心布设,在需要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尽量达到稳定性计算剖面和监测剖面的勘查要求。
8.辅助勘探线上的勘探点一般应与主勘探线上的勘探点位置相对应(或隔一个勘探点相对应),使横向上构成垂直于勘探线的数条横贯崩滑体的横勘探剖面,探查崩滑体的横向变化特征,形成控制整个崩滑体的勘探网。
9.工程轴线勘探剖面布设应按防治工程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布设。
对于实行一次详勘的情况,应及时与设计方沟通配合,其点线应服从设计工程布置要求。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现在的位置:第四章>>第六节第20页2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一般是依据矿区地形地质图和剖面上已有工程揭露资料编制;开发勘探阶段则多依据已有若干中段地质平面图、相邻勘探线剖面图等切制、转切或通过适当的内插、外推计算作图方法编制。
编制具体步骤:(图4-6-19.a-d)(1)绘制坐标网线:1)在平面图上投剖面的起止点A和B并连接成直线。
该直线或其延长线与x座标和y座标交角(锐角)分别为α和β。
2)绘剖面座标线。
一般选取z(高程)以及x或y座标中的一种。
x或y座标选取原则为:若α≥β则选取x座标;反之则选取y座标。
x或y座标相邻座标线的距离(如上左图的300与400)并非是100m,而是100/sin α m。
3)根据A和B点的座标值,将其投在剖面图上。
(2)地表资料绘制:包括:1.地形线2.地表地质界线3.地表探矿工程除了在剖面图上绘出上述内容,还应在剖面图下方的平面图上绘出。
(3)推测绘制地下资料并连接矿体据矿床地质图和其他有关资料并根据相邻及其他探矿资料及地质规律的变化趋势推测深部地质特征及界线。
(4)单项设计工程设计按所选定的勘探工程种类和间距,将各单项设计工程标绘在地质剖面图上(详见于后的单项工程设计),并标明编号。
然后完善剖面线平面位置图,补充取样结果表及图例、责任表等规定内容。
最后绘整理成图。
3设计中段地质平面图的切制在矿床地质勘探或开发勘探工作中,根据工程设计需要往往要切制中段设计(或预测)地质平面图或称为××m(标高)水平断面图。
所需资料依据:矿床地质图及对矿床地质构造特点和成矿规律的研究成果;一系列勘探线剖面图;或已有中段(尤其是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等。
可利用直接切制或各种转切的方法完成。
比例尺一般1∶500~1∶2000,按矿体规模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而定。
现将具有一系列勘探线剖面图切制中段设计地质平面图的方法与步骤介绍如下(见图4-6-20):(1)按设计需要确定切图标高(如100m);(2)绘平面坐标网,要求对角线误差小于1毫米,同时画上各勘探线及编号;(3)从各勘探线剖面图上的切图标高线上切取各类工程及地质界线点,并转绘到平面图各相应勘探线上;(4)将各相邻勘探线上的对应地质界线点连接起来,注意地质构造线的性质、产状变化趋势;一般应按照:先新后老,先外后内,先主后次,先含矿层(带)后矿体、再矿石类型的顺序联图;若有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要参照对比修改;并根据对某些规律变化的趋势性认识,尤其对那些属内插外推界线的预测内容作必要修正;(5)按所选定设计的勘探工程种类(沿脉、穿脉、坑内钻等)和间距,作单项工程设计,并编号以完成预定的矿床勘探任务。
地质剖面图及地层柱状图的测制在地质工作中,常需测制地质剖面图及地层柱状图,以编制其它地质图件或为有关地质工作提供依据。
一、实测地质剖面图的工作方法实测地质剖面图的剖面线的选择,要看测制剖面的目的而定。
如实测地质剖面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地层剖面,则可按地层剖面线选择的原则进行选择。
当中途遇有地形、地物或其它因素干扰时,可以改变剖面线方向,也可以进行平移,或在旁侧加测辅助剖面(平移和加测辅助剖面时要注意地层的衔接关系,切误人为的歪曲地层真实厚度)。
如果实测地质剖面是为了编制勘探线剖面图,那就必须按勘探线位置进行测量,剖面线要保持直线,中途不能改变方向,也不能平移。
总之,根据实际需要来加以具体确定。
剖面线位置选好后,应沿剖面线进行详细踏勘,以了解和确定地层、岩层、岩体的划分、岩层层序、地层接触关系、岩性组合规律及变化情况;找寻化石,确定地层的时代;初步选定标准层和地层划分单位;了解沿线地质情况和工作条件等。
在踏勘过程中,对主要地质界线及标准层、标本、样品的采集地点,均应设立明显标记。
实测地质剖面的方法有半仪器法和仪器法两种。
(一)半仪器法实测地质剖面用罗盘、皮尺或测绳、花杆或竹竿及手持水准仪等简单仪器,实测地质剖面的方法,称为半仪器法。
通常这项工作是由一个工作小组进行,其分工如下。
1)测手一般设前后测手各一人。
主要任务是用皮尺或测绳丈量导线长度,用罗盘测量导线方位角(剖面前进方向),用罗盘或手持水准仪测量测量导线坡度角。
要保证测好地质剖面,测手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前测手的站位一定要在地形转折点或地质界线点上,这样既有利于丈量,又方便绘图。
(2)为便于分层读数,后测手应持皮尺或测绳的零点一端。
(3)前后测手均应测量导线方位角以互相校正,二者读数应相差180°,报数时要报导线前进方向的读数。
-1 -(4)前后测手均应测量导线坡度角以互相校正,双方需看花杆或竹竿上相同高度的地方(事前应做好明显标记),二者读数的绝对值应相等。
剖面图作图步骤:1:提取数据库数据打开地质数据库→勘探线数据管理,整理好需要作勘探线,并标记好首钻孔、左右极坐标的距离和剖面网格线的最大最小值。
返回提取数据。
(注意:首钻孔一般为Y坐标最小的钻孔,用户可以指向该钻孔右击鼠标查看坐标)→钻孔数据管理→钻探资料返回主界面提取数据,返回提取数据。
→煤层资料数据,返回提取数据。
→断层数据管理,返回提取数据。
→剖面数据提取,提取需要作的勘探线的数据。
2:剖面配置打开剖面图系统(c:\smt\smt.exe)→剖面绘制→剖面配置,选择需要绘制的地层名称并指定是否绘制厚度。
(注意:地层名称必须指定终孔。
)3:绘制剖面网格剖面绘制→地质剖面→剖面网格绘制出剖面网格线。
4:绘制剖面钻孔剖面绘制→地质剖面→剖面钻孔绘制出剖面钻孔。
(注意:如果该条勘探线上输入有断层则断层资料也和钻孔一起绘制出,如没有则检查地质数据库中的断层资料。
)5:交互绘制地层剖面绘制→地质剖面→交互绘制。
注意:第四系系统自动绘制出。
用户第一次绘制应选择待绘制地层数据控制点多的地层名称(括号里的数为控制点数),并且选择无参考地层。
绘制完第一层地层后先修改好该地层,绘制第二层则可以参考该层绘制。
如果待绘制地层完全没有控制点,可以参考一个已经绘制出的地层,输入该层与参考层的层间距和该层的厚度来进行绘制。
6:显示地层通过第5步绘制出的地层都没有显示地层厚度(因为显示地层厚度速度较慢),可以用下面命令来显示或去掉地层厚度。
剖面绘制→显示地层→显示地层厚度(去掉地层厚度)。
注意:要显示某一地层厚度必须是在绘制地层之前即第2步剖面配置里配置好绘制厚度。
7:编辑地层对于地层线的编辑只能用剖面绘制→编辑地层命令来进行编辑,其功能和编辑线划命令基本相同。
8:连接地层对于两条相临很近的同一地层,只能用剖面绘制→连接地层命令连接。
不能用编辑线划命令进行连接。
9:处理煤层采空区用剖面绘制→地层巷道命令可以处理某一段煤层完全采空或部分采空。
利用地质图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步骤和方法。
(1)选定比例尺地质图上作地质剖面图所采用的比例尺,一般应与地质图相同,而且其水平比例尺与垂直比例尺应一致,才能反映真实的地形和地质情况。
但当地形非常平缓时,为揭示其起伏状态,可适当放大垂直比例尺,此时所作地形剖面与实际相比有所夸大。
(2)选定剖面线位置除特定目的外,一般选择剖面线位置的原则是大体上垂直地层走向,能通全区的主要地层和地质构造,较好地反映该区地质构造特征等。
如长山地质图选择A—B作为剖面线,绘制了图幅下面的剖面图。
(3)作地形剖面①在方格纸上引一水平线(A—B)作横坐标,代表基线(见图1)。
用以控制水平距离,其长度与图面上A—B丈度相等,其方向一般规定左端为北或西、右端为南或东(按看图人的左,右方向)。
②在基线一端或两端引垂线作纵坐标,用以控制地形的高度,按垂直比例尺标注高度,所标高度值范围,应以满足剖面线所经过的最高和最低点的高程为原则,亦可从海平面起算,视具体情况(以图的美观、协调为原则)而定。
③将基线(A—B)与图面上(A—B)平行对准,将A—B与地形等高线的一系列交点,垂直投影到A—B上方相应高程的位置上,从而获得一系列的地形投影点,然后用圆滑曲线,逐点依次连接而成剖面图的地形轮廓线,井在其上方相应位置标拄地物名称(山峰,河流、村庄等),则成为地形剖面图。
(4)投影地质点并画出各地质界面的位置(图2)图1 投影地形点并作地形轮廓线图2 投影地质点并作地质界面先将剖面线(A—B)与各地质界线相交的一系列地质点(如地层界线点、断层点、岩体界线点、不整合接触的界线点等)垂直投影到地形轮廓线上,再利用地质图上的产状在地形轮廓线的下方,画出各地质界面的空间状态。
此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所选用产状要素值,应是该地质体(地层或断层)界面最靠近A—B线的值。
②注意倾向在剖面图上的表示方法,因为平面与剖面的方向相同,作图时规定左方为北(或西)、右方为南(或东),当剖面为东西向时,如地质界面的产状向西、北西或南西等方位倾斜,图上均向左斜;当界面向东,北东或南东等方向倾斜时,图上则向右斜。
Section在编制勘探线剖面图中的应用作者:杨玉伟余超史洪亮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5期摘要:MapGis是一个功能比较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本文中所使用的软件—Section,是在此基础上二次发开的小软件。
他丰富了MapGis的功能,简化了操作步骤,使大家能在日常工作中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着重对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制图手段—勘探线剖面图做详细论述。
关键词:MapGis;Section;制作剖面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前言Section是在MapGis基础上开发的一个地质辅助软件,深受地质界用户的欢迎,本文是本人使用该软件制作勘探线剖面图的一些总结、体会。
软件更新至[Section2011v2[1].2(1104)版],主要涉及到的功能为剖面图、柱状图、辅助功能:如数据投影、属性数据与Excel之间的交换等等。
2、准备工作2.1软件界面图1软件界面示意图2.2初始参数设置执行菜单“设置—参数设置”。
这些设置为打开软件时的初始设置。
软件启动时控制栏的位置可以设置成左侧或右侧(默认左侧)。
2.3数据收集在制作勘探线剖面图之前需要一张完整的MapGis版矿区实际材料图及相应已完工的工程:钻孔、槽探数据等。
3、等高线赋值及插入等高线3.1等高线赋值把地形等高线文件设置成当前编辑状态,执行菜单“剖面\自动赋高程”。
在起点处点鼠标左键不要松开鼠标,移动鼠标到终点,松开鼠标左键(拖动操作)。
弹出高程参数设置对话框,输入起始高程和高程增量,如果地形是从高到低,那么设置为减少,反之设置为增加。
设置完数据后,点确定,那么赋了高程值的线将变为蓝色。
注意:拉线赋高程的时候不要重复穿过同一条线;与地形无关的线需要先删除整理或者赋值时避免与其相交。
比起MapGis的原始方法赋高程值[1]要事先人工建立线的高程字段,省时省事。
3.2解决剖面线的凸出问题[2]做剖面图可能会出现几乎平行地形的情况。
勘探线剖面图类
勘探线剖面图与中段(或水平断面)地质平面图乃是最大体的两种勘探剖面图件。
将原设计剖面上设计工程施工所取得的原始辑录资料正确反映在勘探剖面上;依照各相邻工程所揭露的地质构造现象和矿化取样资料,通过合乎地质规律的综合分析与对照研究,再将所有地质构造和矿体界限点对应连接与合理推断,从而编制出相应的勘探剖面图。
绘制坐标线
在平面图上投剖面的起点A和终点B并连接成直线。
该直线或其延长线与x坐标和y坐标交角(锐角)别离为α和β。
绘制地表资料
地表资料要紧包括:地形线,地表地质界限点及地表探矿工程等。
地形线,地表地质界限点是依照导线测量的资料标绘,不许诺在矿区地形地质图上切制。
地表探矿工程的位置依照工程测量资料标绘。
除在剖面图上绘出上述内容,还应在剖面图下方的平面图上绘出地矿表探矿工程。
绘制地下资料
沿剖面施工的勘探工程资料直接按原始辑录编绘。
若是工程偏离剖面那么要投影到剖面上。
其投影方式见"钻孔投影"部份。
勘探线地质剖面图的编制
(1)绘制坐标网线:
A在平面图上投剖面的起止点并连接成直线。
该直线或其延长线与x座标和y座标交角(锐角)分别为α和β。
B绘剖面座标线。
一般选取z(高程)以及x或y座标中的一种。
x或y座标选取原则为:若α≥β,则选取x座标;反之则选取y座标。
x或y座标相邻座标线的距离/sin αm。
(2)绘制地形线:投绘高程与勘探线的交点。
可以将地形地质图上的勘探线与横坐标线重叠,并在相应的米格纸上投绘勘探线与高程的交点。
(3)绘制岩层产状:相应的绘制图切剖面的岩层产状(绘制时应做视倾角)。
(4)绘制勘探工程:在地形地质图上量取勘探工程与坐标线的距离投绘之。
(可以将地形地质图上的勘探线与横坐标线重叠,并在相应的米格纸上投绘勘探工程)。
(5)按一定的间距在下方绘制勘探线的平面投影图。
(6)整饰图件:标明图名、图例、比例尺、责任表、图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