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中药煎药室煎药登记簿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和流程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1、煎药室人药收到药药后~药药药核药病人姓名、性药、年药、科药、药药号号数数或住院、药、每药煎药袋。
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
药核药无药后再收药本上药收药药取药药药。
如果有疑药~药及药生、药药药系~注意并与医与患者定取药药药。
2、煎药药药药行“煎药操作药程”~保药煎药药量。
药先煎、后下、真另冲烊煎、服、化、包煎、煎药代水等需特殊药理的药物~必药按药定药理。
服、外用药药格分。
内区3、煎药药药取药药起~必药药药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包卡从随装容器药移。
4、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药立药整煎药次序~药先即煎药~保药急煎中药不可超药2小药。
5、煎药室药有收药药药药、煎药药药及差药事故药药。
6、药品煎干或煮焦药禁使用~药药掉~重新配方煎煮~包打装袋药药药药未药药造成药液流失~不药用煎煮药的药品再煎煮~药药掉重新配方。
7、药品煎煮好后~包打袋~点量~药好药药以药取药人取装清数药。
8、煎煮用具、容器、煎药机每煎好一次药药后~药洗干药~以药清下次煎药使用。
停止煎药药药药掉药源药药。
9、煎药药程中药禁药~其他非本室人药非工作需要不得药入煎离药室~不得药行煎药工作无药的活药。
煎药人药药禁私自剩余药液送与将人或自用。
煎药室消耗用品;煎药袋、塑料袋等,药禁送人或自用。
10、煎药人药药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戴煎药手套工作~做好个人药生~药禁煎药手套打药药生手套同用。
与11、以上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如药反~按院药定药药。
内12、下班前药好药、、水、点等~注意安全药患。
窗13、定期;一周,药煎药室所有药面、棚药、药蔽药药。
定期;一清月,药后勤人药药药用水用、药路安全。
定期;一月,药药药药药器~保药起工作正常药行。
煎药室工作流程一、煎药室人药接到中药药通知取待煎药品后~及药取药;不可超药15分药,~收到待煎药物药~药药“中药房送药药药本”、“煎药药置药”、“煎药袋药药”核药~做到六药五药,六药,姓名、性药、年药、科药、药药号或住院、药金收药章或住院收药章。
1、煎药室要做好煎药工作,保证煎药质量。
2、对所要煎的药,应详细检查患者姓名、床号、服药时间、剂数和煎法,如有疑问及时与医师、调剂室等有关人员联系。
3、煎药要按规程如法操作,煎出有效成分为度,对单包、选煎、后入、烊化药物要按规程做好。
4、煎药不得过沸、溢出药液,不得中途加冷水,如将药液煎干,应另配方重煎。
5、煎药时应按服药日期先后顺序煎药,煎药后必须核对煎药锅和服药瓶上姓名、日期是否相符,无误后方可发药,急诊药物随到随煎。
6、煎药要建立煎药登记和差错事故登记以备查考。
7、煎药室要注意安全,与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
下班前要将气阀关闭,交接班要交待清楚。
227。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一、煎药室人员收到药剂后,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
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
经核对无误后再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
如果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注意与患者定取药时间。
二、煎药时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保证煎药质量。
对先煎、后下、另煎、冲服、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处理。
内服、外用药严格区分。
三、煎药卡标签从取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包装容器转移。
四、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须立即调整煎药次序,优先煎药,保证急煎中药不可超过2小时。
五、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六、药品煎干或煮焦严禁使用,应丢掉,重新配方煎煮,包装打袋时总阀门未关闭造成药液流失,不许用煎煮过的药品再煎煮,应丢掉重新配方。
七、药品煎煮好后,包装打袋,清点数量,贴好标签以备取药人取药。
八、煎煮用具、容器、煎药机每煎好一次药剂后,应清洗干净,以备下次煎药使用。
停止煎药时请关掉电源开关。
九、煎药过程中严禁离岗,其他非本室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不得进行与煎药工作无关的活动。
煎药人员严禁私自将剩余药液送人或自用。
煎药室消耗用品(煎药袋、塑料袋等)严禁送人或自用。
十、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戴煎药手套工作,做好个人卫生,严禁煎药手套与打扫卫生手套同用。
十一、以上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如违反,按院内规定处罚。
十二、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点等,注意安全隐患。
十三、定期(一周)对煎药室所有墙面、棚顶、隐蔽处清洁。
定期(一月)请后勤人员检查用水用、电路安全。
定期(一月)维护设备仪器,保证起工作正常进行。
煎药室工作流程一、煎药室人员接到中药师通知取待煎药品后,及时取药(不可超过15分钟),收到待煎药物时,应对“中药房送药记录本”、“煎药处置单”、“煎药袋标签”核对,做到六查五对:六查: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现金收讫章或住院收讫章。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一、煎药室人员收到药剂后,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
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
经核对无误后再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
如果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注意与患者定取药时间。
二、煎药时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保证煎药质量。
对先煎、后下、另煎、冲服、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处理。
内服、外用药严格区分。
三、煎药卡标签从取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包装容器转移。
四、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须立即调整煎药次序,优先煎药,保证急煎中药不可超过2小时。
五、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六、药品煎干或煮焦严禁使用,应丢掉,重新配方煎煮,包装打袋时总阀门未关闭造成药液流失,不许用煎煮过的药品再煎煮,应丢掉重新配方。
七、药品煎煮好后,包装打袋,清点数量,贴好标签以备取药人取药。
八、煎煮用具、容器、煎药机每煎好一次药剂后,应清洗干净,以备下次煎药使用。
停止煎药时请关掉电源开关。
九、煎药过程中严禁离岗,其他非本室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不得进行与煎药工作无关的活动。
煎药人员严禁私自将剩余药液送人或自用。
煎药室消耗用品(煎药袋、塑料袋等)严禁送人或自用。
十、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戴煎药手套工作,做好个人卫生,严禁煎药手套与打扫卫生手套同用。
十一、以上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如违反,按院内规定处罚。
十二、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点等,注意安全隐患。
十三、定期(一周)对煎药室所有墙面、棚顶、隐蔽处清洁。
定期(一月)请后勤人员检查用水用、电路安全。
定期(一月)维护设备仪器,保证起工作正常进行。
煎药室工作流程一、煎药室人员接到中药师通知取待煎药品后,及时取药(不可超过15分钟),收到待煎药物时,应对“中药房送药记录本”、“煎药处置单”、“煎药袋标签”核对,做到六查五对:六查: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现金收讫章或住院收讫章。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1。
在中药剂科的领导下,负责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的中药饮片煎煮工作。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煎药质量。
2。
中药煎药室负责人及操作人员均由中药专业人员担任,负人应具有中药师职称。
3。
按照煎药包装机操作规程正确操作。
4。
煎药前后要认真进行手的清洁,工作时应当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
5。
收到调剂好的中药剂后,应仔细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剂数、金额等,并检查中药饮片与处方是否相符,无误后再行煎煮,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6。
每剂药装药的口袋上要粘贴标签,至少写明病人姓名、病区床号、剂数等,必要时可在每包药上都贴上写明病人姓名的标签。
7。
按规定用洁净水浸泡半小时以上再煎煮。
8。
根据药剂剂数及病人年龄适量加水。
9。
根据方剂和处方药物的功效、性质设定煎煮高温时间。
10。
药料要充分煎透,不应有糊块、白心和硬心。
11。
煎出的药液量应当与方剂的剂量相符,分装剂量药袋均匀。
12,按要求完整填写操作记录及收、发药记录。
13。
保持煎药室整齐、卫生,定时做好煎药机及辅助用具的清洁工作。
14。
注意安全,下班前关闭水,电开关,注意防火。
15。
煎药后应当清洁煎药、包装设备。
16。
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中药急煎制度1。
接到急煎处方,应立即执行,不得延误。
2。
汤药的急煎工作,应从调剂室开始,直至送到病房,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急、危病人服用的汤剂,应在煎好后立即送到科室。
3。
急煎中药必须按照煎药操作规程执行,不得精简程序。
认真核对,严防差错事故。
4。
建立急煎登记本,内容包括:日期、病人姓名、来方时间,取药时间,处方医师姓名、调剂人、核对人、煎药人、送药人,必须如实填写。
5。
送药人员必须及时将煎好的药及时准确地送到病人(或家属)手中,不得有误。
煎药室清洁、消毒制度1。
煎药室的地面,桌椅及其他物品须保持清洁,每天打扫,墙壁无灰尘,无蜘蛛网。
2。
按请洁规程每天清洁煎药设备。
3。
煎药包装机,泡药桶等辅助用具使用前均应清洗。
医院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1.煎药室在药品供应科领导下,负责住院或门诊患者的中药煎药工作。
2.煎药室由一名主管中药师负责煎药业务指导及管理工作。
3.煎药室领人住院患者的煎熬药剂要附有煎服药单,在领取药剂时,应严格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日期、特殊药物的煎熬法和单位数量以及调配签名,经核对后在中药服药单.上签字,领回煎药室。
4.煎药要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医嘱,煎熬之前,必须在容器罐上标写清楚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床号、科室、住院号,按规定浸泡后,根据药剂性能选择火候,时间,进行煎煮,药汁量要符合要求.药渣保存24小时备查。
一般药物煎熬法:人煎前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用水量一般以浸泡过药面2~3厘米。
如遇花、草类药物或煎熬时间较长者,应酌量加水。
煎熬时间,应根据药剂的性能确定,如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15~20分钟即可,一般药物煎30~45分钟。
滋补药物先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药30~40分钟至一小时。
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药剂第二煎,煎的时间略缩短,用水量不宜过多,每剂药一般煎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在装人送药瓶内,要求送药到床头。
新入院和急重患者的药剂应即饮、即煎、即送。
5. 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烊化等特殊用药的煎煮,要按医嘱执行,确保煎药质量。
6.煎药卡从领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和盛药容器转移,每个工序都有操作人员签名。
7.盛药容器必须经过清洗和高温消毒,严防污染。
8.内服药与外用药应用不同颜色煎药卡,用不同形状容器严格区分。
9.汤药送抵病房或药房,应请护士或收药人核对后在送药登记本上签收。
10.制定急煎制度,新人院和急重患者的药剂,应即领、即煎、即送,不得延误时间。
11.注意安全, 做好防火、防毒、防盗措施,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
12.其他人员非公事不得进人煎药室。
中药煎药标准操作规程为了更好的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一、操作规范1 领药煎药室工作人员到门诊中药房领取代煎药剂,并在领单上签字,注明领取时间,核对姓名、性别、剂数、住院号、科室及所需要煎煮的袋数,每袋剂量,如果领单上未注明,则按照每日一剂,一剂服用2次,每次150ml的剂量煎煮。
2 浸药1准备泡浸容器1-2个,一般用塑料桶即可。
2将布袋洗净,要煎的中药装入,一般不能超过十五付(根据药的份量而定)。
然后用光滑的棉线或麻绳扎紧袋口。
3分处方浸泡:浸泡时间约30分钟,中药吸水量约为药重的1.5-2倍,加水量以淹过药袋为准。
4把处方单要夹在浸泡的容器桶上,以防混乱搞错。
3 煎药1检查充填阀门和备用阀门是否关合。
2估计煎药水量:先把浸泡中药的水倒进药煲内,已浸泡的中药先在过滤网内,每付药物约加400毫升的水,根据药份量而定。
再加煎制过程蒸发量约100-150毫升/付(贴)的水,核定水量以后(按中药付数计算水量)。
然后再将已浸泡的中药及过滤网,放进煎药煲内。
严格防止中药掉进煲内影响包装时阻塞。
3打开煎药煲电源总开关。
4按“加热”键,分别设定煎制需要武火和文火时间后,然后返回武火状态即开始煎药。
5阿胶等胶类药物,不宜直接入药煲煎熬,应另取容器化解,再等中药煎好后加入药煲内,搅拌匀后和药液一起包装。
4 包装1在开始包装前20-30分钟打开“热合”键,首先设定上温为160℃,下温设定为170℃,设定以后,绿灯自动近照设定要求自动跳示设定指标平衡为止后,开始包装。
2煎药完毕,提起药煲内的过滤网斜放在煎药煲上口,用挤压器的压盘挤压布袋内药渣,使药液沥尽。
3设定包装数量:根据药煎完毕后看煎药煲表上的数量而定包装数量,一般设定150~200毫升,一付(贴)为二包装。
4打开充填总关阀门,按下“注入”键和“起动”键便可自动完成包装。
5要包装分量最好用手动为宜“起动”键切断装满一包马上关掉,等药液注满以后再打开“起动”键,陆续逞环操作才能达到份量包装。
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保证中药煎药质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中药煎药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二章设施与设备要求第三条中药煎药室(以下称煎药室)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周围的地面、路面、植被等应当避免对煎药造成污染。
第四条煎药室的房屋和面积应当根据本医疗机构的规模和煎药量合理配置。
工作区和生活区应当分开,工作区内应当设有储藏(药)、准备、煎煮、清洗等功能区域。
第五条煎药室应当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应当平整、洁净、无污染、易清洁,应当有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以及消防等设施,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它设施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
第六条煎药室应当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施,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储药设施、冷藏设施以及量杯(筒)、过滤装置、计时器、贮药容器、药瓶架等。
第七条煎药工作台面应当平整、洁净。
煎药容器应当以陶瓷、不锈钢、铜等材料制作的器皿为宜,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
储药容器应当做到防尘、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
用前应当严格消毒,用后应当及时清洗。
第三章人员要求第八条煎药室应当由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的中药师具体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质量监督及组织管理工作。
第九条煎药人员应当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中药煎药工作。
煎药工作人员需有计划地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岗位培训。
第十条煎药人员应当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传染病、皮肤病等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体表有伤口未愈合者不得从事煎药工作。
第十一条煎药人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
煎药前要进行手的清洁,工作时应当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
第四章煎药操作方法第十二条煎药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待煎药物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煎煮开始时的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
煎药室工作流程
1、领药、煎药、装药、送药前认真核对煎药凭证,进行登记。
2、把要加工的药装入特制的无纺布袋中,把口扎好,放入容器中,用冷水浸泡30分钟。
3、清洗煎药机,打开排液阀门,放干净水,关闭排废液阀门,把浸泡透的药袋放入药锅,加入浸泡的液体和水(加水量一般应浸过药面2-5cm,花草类药物或煎药时间较长的酌情加水)。
4、煎药机内放入中药和水后,盖上锅盖,旋紧手柄,将该药煎药凭证放于煎药机手柄上,关闭排气安全阀,设定好煎药时间和温度,机器自动加热,到达设定温度自动转入文火,到达设定时间后,自动停止加热。
5、药煎好后,当压力下降到1kg左右时,打开排液阀门,药液通过排液软管注入包装机药罐内自动包装。
排药液过程中,同时转动挤压手轮,挤出药包中的残余药液。
6、核对煎药凭证及药袋数后,放于有凭证储物箱暂存。
7、药液排完后,完全打开排气安全阀,压力减至大气压,打开手柄将药包取出,关闭电源。
及时加入适量清水,清除锅底沉积杂物,打开排污阀,排除污水。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制度二〇一六年九月目录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 (2)中药饮片采购管理制度 (2)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3)不合格药品及药品退货管理制度 (3)中药饮片保管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3)温湿度记录管理制度 (4)中药饮片调剂管理制度 (5)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5)煎药室工作制度 (6)煎药室操作规范 (7)中药煎药室清洁与消毒操作规程 (7)中药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 (8)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制度 (8)中药供药企业药品评估管理细则 (9)处方点评管理办法与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10)附件:中药饮片管理各类记录、表格 (12)表一:中药饮片供应商资质定期评审记录 (12)表二:中药饮片购进、验收、入库记录 (14)表三:中药饮片养护检查记录 (15)表四:中药库中药饮片退货记录 (16)表五:药房温湿度记录表 (16)表六:中药房煎药室操作记录 (18)表七:煎药室煎药设备器械容器日常清洁、消毒记录 (19)表八:煎药室质量控制监测检查表 (20)表九:煎药室工作质量满意度调查表 (21)表十:钟祥同仁医院中药处方(病历)点评工作表 (22)表十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23)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为科学、规范地管理本院的中药饮片,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一、本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院长为中药饮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药剂科(药房)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监督体系,各临床相关科室有专人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药剂科定期检查中药饮片质量.三、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人员、医院职工及患者,如果发现中药饮片质量问题,有权直接向医院领导或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反映,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无故干涉和打击报复.四、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人员应对领取和存放的中药饮片进行清理、检查,以防发生变质失效。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制度二〇一六年九月目录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 (2)中药饮片采购管理制度 (2)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3)不合格药品及药品退货管理制度 (3)中药饮片保管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3)温湿度记录管理制度 (4)中药饮片调剂管理制度 (5)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5)煎药室工作制度 (6)煎药室操作规范 (7)中药煎药室清洁与消毒操作规程 (7)中药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 (8)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制度 (8)中药供药企业药品评估管理细则 (9)处方点评管理办法与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10)附件:中药饮片管理各类记录、表格 (12)表一:中药饮片供应商资质定期评审记录 (12)表二:中药饮片购进、验收、入库记录 (14)表三:中药饮片养护检查记录 (15)表四:中药库中药饮片退货记录 (16)表五:药房温湿度记录表 (16)表六:中药房煎药室操作记录 (18)表七:煎药室煎药设备器械容器日常清洁、消毒记录 (19)表八:煎药室质量控制监测检查表 (20)表九:煎药室工作质量满意度调查表 (21)表十:钟祥同仁医院中药处方(病历)点评工作表 (22)表十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23)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为科学、规范地管理本院的中药饮片,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一、本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院长为中药饮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药剂科(药房)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监督体系,各临床相关科室有专人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药剂科定期检查中药饮片质量。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一、煎药室人员收到药剂后,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
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
经核对无误后再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
如果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注意与患者定取药时间。
二、煎药时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保证煎药质量。
对先煎、后下、另煎、冲服、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处理。
内服、外用药严格区分。
三、煎药卡标签从取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包装容器转移。
四、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须立即调整煎药次序,优先煎药,保证急煎中药不可超过2小时。
五、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六、药品煎干或煮焦严禁使用,应丢掉,重新配方煎煮,包装打袋时总阀门未关闭造成药液流失,不许用煎煮过的药品再煎煮,应丢掉重新配方。
七、药品煎煮好后,包装打袋,清点数量,贴好标签以备取药人取药。
八、煎煮用具、容器、煎药机每煎好一次药剂后,应清洗干净,以备下次煎药使用。
停止煎药时请关掉电源开关。
九、煎药过程中严禁离岗,其他非本室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不得进行与煎药工作无关的活动。
煎药人员严禁私自将剩余药液送人或自用。
煎药室消耗用品(煎药袋、塑料袋等)严禁送人或自用。
十、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戴煎药手套工作,做好个人卫生,严禁煎药手套与打扫卫生手套同用。
十一、以上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如违反,按院内规定处罚。
十二、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点等,注意安全隐患。
十三、定期(一周)对煎药室所有墙面、棚顶、隐蔽处清洁。
定期(一月)请后勤人员检查用水用、电路安全。
定期(一月)维护设备仪器,保证起工作正常进行。
煎药室工作流程一、煎药室人员接到中药师通知取待煎药品后,及时取药(不可超过15分钟),收到待煎药物时,应对“中药房送药记录本”、“煎药处置单”、“煎药袋标签”核对,做到六查五对:六查: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现金收讫章或住院收讫章。
目录10.6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
夏中医【2012】11号关于调整医院相关管理委员会人员名单的决定医院各科室:为了深入持续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切实有效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并遵照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精神,科学、规范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系统、高效、便捷地开展相关管理委员会工作,经院委会研究决定,对医院原有五大管理委员会人员名单进行调整,调整后的人员名单如下:三、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主任:熊侃副主任:陶德专田志强委员:郑子洲朱少华敖平叶德良蒋功秋陈建新杨光洲蒋青张以文马建波邓恢进张文胜陈敏娜严红勇陈林香秘书:张文胜药事会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人员名单: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成员名单临床药师人员名单:陈敏娜李霞易新娥徐霞马晓菲江夏区中医院临床使用中药监督评价指导报告日期监督评测人医院建立了《中药饮片遴选制度》和《江夏区中医医院关于加强中药安全性监测管理的通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临床使用的中药饮片品种及供货公司进行遴选,确保了饮片质量的供应;中成药按照招标要求对中成药品种进行合理遴选。
药库库管人员定期对中药饮片进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了饮片质量。
处方点评人员每月对临床使用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用药及时干预,并进行中药合理应用的专题讲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对临床使用中发现的中药不良反应及时收集、监测和上报,定期汇编《院内处方点评》,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
中药饮片遴选制度为充分贯彻落实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建立透明、有序、规范、廉洁的药品遴选制度,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切实降低医疗费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53号令)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医院中药饮片遴选工作由药事管理委员会牵头并负责实施。
第二条: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建立中药饮片遴选专家库,负责中药饮片目录的遴选、审核的评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