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矿物质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6
营养学之矿物质人体中几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所有元素。
其中,有20多种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所必需的。
这些元素在体内按严格的规律和方式,有条不紊地进行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化学反应。
其中碳、氢、氧、氮构成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及水分,其余各种元素统称为矿物质或无机盐。
无机盐约占人体重量的5%。
(一)矿物质的分类通常,可依据矿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对其进行分类。
若人体的需要量相对较多,含量大于0.01%,一般计量单位在克的水平者,如钙、磷、钠、钾、氯、硫、镁等,统称为常量元素或宏量元素。
若需要量相对较少,含量小于0.01%,一般计量单位仅为毫克或微克的水平者,如铁、碘、铜、锌、硒、锰、钴、铬、钼、氟、镍、硅、矾、锡等,即统称为微量元素或痕量元素。
上述14种微量元素是目前认为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矿物质在体内的含量一般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各元素间比例变动不大。
(二)矿物质的特点1.矿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和饮水中摄取。
摄入体内的矿物质经机体新陈代谢,每天都有一定量随粪、尿、汗、头发、指甲及皮肤粘膜脱落而排出体外。
因此,矿物质必须不断地从膳食中供给。
2.各种矿物质在体内的分布有其专一性。
如铁主要在红细胞,碘主要在甲状腺,钴主要在红骨髓,锌主要在肌肉,钙、磷主要在骨骼和牙齿,钒主要在脂肪组织等。
3.各种矿物质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
如膳食中的钙和磷比例不合适,可影响两种元素的吸收;过量的镁可干扰钙的代谢;过量的锌能影响铜的代谢;过量的铜可抑制铁的吸收等。
4.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虽需要量很少,但其生理剂量与中毒剂量范围较窄。
若摄入过多易产生毒性作用。
(三)矿物质的生理功能1.参与机体组织的构成无机盐是骨、牙、神经、肌肉、筋腱、腺体、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
在头发、指甲、皮肤以及腺体分泌物中,都含有本身所特有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如钙、磷、镁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磷和硫是蛋白质的成分;铁为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等。
矿物质名词解释营养学-回复
矿物质(mineral)是人体和食物中含有的无机物。
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无机化学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矿物质,又称为无机盐,除了碳、氢、氮和氧之外,生物必需的化学元素之一,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等生命活动的主要元素。
它们可以是巨量矿物质(需求相对比较大)或微量矿物质(需求较小)。
他们可以自然地存在于食物中,或是元素或矿物形式地被加入,例如碳酸钙或氯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