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儿急性颅内高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3.26 MB
- 文档页数:7
颅内高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概述】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称为颅内压(intracrnaial Pressure,ICP),它是由脑、脑膜、颅内血管和血容量(约占7%)、脑脊液(约占10% )以及病损物,如血肿、肿瘤等共同产生。
颅压正常值各家报告不一,依测压条件以及测压时小儿状态而异,一般认为新生儿10~20mmH2O,婴儿30~80mmH2O,幼儿40~150mmH2O,年长儿60~180mmH2O。
任何导致颅腔内容物增加或颅腔容积变小的病因均可致颅内压增高,因颅骨坚硬、颅腔容积固定,全颅腔的代偿空间仅8%~15%,一旦超过此代偿能力,即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颅内高压综合征(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一般认为颅压150~270 mmH2O为轻度增高; 270~540 mmH2O为中度增高;>540 mmH2O为重度增高。
颅内压高低直接影响脑血流量,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缺血缺氧,严重时颅腔内容物因受压变形,部分脑组织移位,造成脑血流中断、脑疝等严重后果。
颅内高压综合征临床表现与颅内高压的病因、发展速度及有无占位性病变、病变所在部位有关,可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惊厥、前囟膨隆紧张、呼吸障碍、体温调节及循环障碍、瞳孔改变、高血压、视乳头水肿等,如不及时抢救,是患儿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因此,颅内高压综合征是ICU最常见危急重症之一。
脑水肿是小儿急性颅内高压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引起小儿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病因有:①颅内与全身感染(如中毒性痢疾、重症肺炎、败血症、暴发性肝炎等)②脑缺氧如心搏骤停、休克、癫痫持续状态等。
③中毒④水电解质紊乱。
⑤其它如高血压脑病、瑞氏综合征、颅腔狭小,颅内占位性病变(常伴病灶周围脑水肿)等。
【诊断】1. 存在导致颅压增高的原因或原发疾病2. 具有颅内高压的症状体征:小儿常缺乏主诉,且颅压增高时,可通过前囟膨隆、骨逢裂开代偿,临床症状常不典型。
儿科急诊急性颅高压治疗(完整版)急性颅高压是儿科临床急危重症之一,若不能及时识别和早期处理,严重情况下可发生颅内高压危象甚至脑疝,危及患儿生命。
如何早期识别及治疗颅内高压呢?一、颅内高压(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CH)的定义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即颅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
大脑通过自身调节机制来维持ICP的稳定,当任何一种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时,其他内容物则代偿性减少,以维持ICP 稳定。
颅内自身压力调节能力有限,当超过其代偿能力时导致ICH。
二、ICH定义值ICP正常值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不同文献对其正常值的定义也有一些差异。
1.年长儿及成年人ICP正常值<10~15mmHg,ICH的诊断标准为ICP >20mmHg,且持续时间>5min。
2.儿童及婴幼儿ICP的正常值标准未统一,儿童ICP正常值为3~7mmHg,足月儿为1.5~6.0mmHg。
经治疗干预后ICP持续>25mmHg为难治性ICH。
三、ICH常见病因表1 儿童颅内高压的常见原因[3]四、急性ICH的识别及危重情况评估1.存在以下情况时要考虑急性ICH:(1)头痛:头痛是急性ICH的早期征象,发生率85.5% ~96.5% ,婴幼儿可表现为烦躁、易激惹;(2)呕吐:12.7%~ 52.0%的患儿表现为与进食无关的频繁性呕吐;(3)神志改变:突然精神萎靡、意识混沌或昏迷;(4)体征:突发血压增高伴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呼吸改变,突发的运动障碍及肌张力改变,凝视、瞳孔改变(缩小、扩大或忽大忽小),婴儿前囟明显膨隆张力增高等。
2.危重情况评估(1)颅内高压危象:血压增高伴心率减慢、呼吸改变称为“Cushing”三联征,即颅内高压危象,常为脑疝的前兆。
3种征象并不一定同时出现;(2)脑疝:指脑组织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狭小的孔隙被挤压到压力较低的位置所产生的病理状态,脑疝是严重神经后遗症或死亡的前兆。
关于烟台蓬莱导游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关于烟台蓬莱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烟台蓬莱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蓬莱阁观光旅游。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这里度过美好时光。
从东而来,这是“人间仙境”的大匾,是苏东坡的手迹。
这里是隐仙洞。
相传这里是吕洞宾精心修炼的山洞。
这儿是天桥。
能从瞭望口瞭望大海。
现在我们所处于戚继光雕像范围内。
戚继光是著名的大将军,蓬莱是他的故里。
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此处雕刻了他的雕像。
现在我们在古船博物馆。
这儿有着古代较好的船模。
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们来到了避风亭,这儿很神奇。
即使外面大风猛烈,亭里却依旧烛火旺盛。
虽然它表面看起来很奇异,可其中也有科学道理。
因为亭内无窗,空气不能对流,就形成了这种景象。
这儿是八仙殿,殿里充盈着神秘。
八仙有吕洞宾,张果老,荷仙姑------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书法家铁保手书的匾额,给人浑重而不失亮丽的感觉。
这里自古就是名人学士的雅集之地。
蓬莱,是有灵气的地方。
今天感谢大家前来游赏。
祝你们事业发达,学业有成!欢迎各位下一次再来旅游!关于烟台蓬莱导游词(2)避风亭位于蓬莱阁西部,轩亭建筑,原名海市亭,明正德八年(1513)知府严秦修建。
亭前有短堞筑于绝壁,大风由海面扑来,随即由绝壁上陋,适从亭檐之上吹过,亭无南窗,恰成气流死角,因有令人惊异的避风效果。
过去人们传说这里有避风珠,而实际上是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巧合。
亭内壁嵌刻石25方,其中有明代袁可立观海市诗,董其昌代书,温如玉刻石,珠联壁合,堪称三绝。
另有清代施闰章、孔继涑手迹,亦属十分珍贵之墨宝。
袁可立观海市诗刻石共9方。
袁是河南人,明万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曾任登州军事首脑。
如何科学治疗幼儿罕见病高颅压综合征高颅压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病,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力增高,给幼儿的生活和发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科学治疗是帮助幼儿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如何科学治疗幼儿罕见病高颅压综合征。
一、确诊与病因分析1. 确诊:首先,需要通过医学检查和专业医生的诊断来确诊幼儿是否患有高颅压综合征。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头颅CT、MRI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颅内情况,确定是否存在颅内压力增高的情况。
2. 病因分析:在确诊后,医生还需要对病因进行分析。
高颅压综合征的病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由于颅内肿瘤、脑积水、颅内感染等引起的。
了解病因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二、药物治疗1. 降颅内压药物:针对高颅压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医生会开具一些降颅内压的药物,如甘露醇、呋塞米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减轻颅内压力,缓解幼儿的症状。
2. 对病因治疗:如果高颅压综合征的病因可以明确,医生还会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比如,如果是颅内肿瘤引起的高颅压,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肿瘤;如果是脑积水引起的高颅压,可能需要进行脑室分流术等。
三、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高颅压综合征病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式因病因而异,可以包括颅内压力监测、脑室分流术、颅内肿瘤切除术等。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还需要密切观察幼儿的病情变化。
四、康复治疗高颅压综合征的治疗不仅仅是药物和手术,康复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康复治疗可以帮助幼儿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常见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这些治疗可以帮助幼儿恢复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五、家庭护理在幼儿罕见病高颅压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家庭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幼儿的病情变化,按时给予药物治疗,定期带幼儿进行复诊和康复治疗。
此外,家长还需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小儿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小儿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治疗小儿颅高压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必须严密守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及时而合理地控制脑水肿,以预防脑疝形成。
因小儿颅高压最常见的原因为脑水肿,故主要针对脑水肿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与护理患儿须安静卧床休息,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避免躁动、咳嗽及痰堵以防颅压突然增高。
卧床时头肩抬高20°~30°,以利于颅内血液回流;当有脑疝前驱症状时,则以平卧位为宜;也有人认为患儿侧卧位可避免呼吸道梗阻。
做检查或治疗时不可使患儿猛力转头、翻身或按压其腹部及肝脏。
同时,积极纠正缺氧、高碳酸血症、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
还应使患儿保持正常血压与体温。
对昏迷患儿应注意眼、耳、口、鼻及皮肤护理,防止暴露性角膜炎、中耳炎、口腔炎、吸入性肺炎及褥疮。
国外主张插管病人大吸痰时,为避免刺激性咳嗽导致颅压增高,可加用短效麻醉剂,如硫喷妥钠每次5mg/kg,也可用吗啡。
2.病因治疗祛除病因,制止病变发展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措施。
如抗感染,纠正休克与缺氧,改善通气状况,防治二氧化碳潴留,清除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3.药物治疗治疗小儿急性脑水肿的一线药物目前公认为甘露醇、地塞米松和呋塞米(速尿)。
1)高渗脱水剂:(1)甘露醇:20%甘露醇溶液分子量182,其渗透压为正常血浆的3.66倍。
性质稳定,基本上不进入细胞内,无明显“反跳”作用,不参与机体的代谢,绝大部分保持原有结构从尿中排出,不被肾小管回吸收,故有渗透利尿作用。
甘露醇尚有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的作用。
一般用量为每次0.5~1.0/kg,4~8小时1次,静脉注射后10min即可发挥明显的脱水作用,30min达高峰,作用维持3~6h,可降低颅内压40%~60%。
颅内压增高儿童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颅内压增高儿童:症状和治疗方法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的脑组织压力超过正常范围,这种情况在儿童中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将讨论颅内压增高儿童的症状和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颅内压增高的症状1. 头痛:颅内压增高常导致头痛,特别是儿童在早晨醒来后头痛加重的情况。
头痛可能伴随呕吐和眼部肿胀。
2. 呕吐:由于颅内压增高对呕吐中枢的刺激,儿童可能出现呕吐症状,并且通常较为严重。
3. 视力改变:儿童的视力可能出现模糊或视野缺失的情况,这是颅内压增高对视神经的影响所致。
4. 眼部症状:儿童可能出现眼睛红肿、眼球突出、畏光等症状。
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对眼球和眼周组织的影响造成的。
5. 意识改变:颅内压增高儿童的意识可能出现改变,如嗜睡、昏迷以及行为异常等。
二、颅内压增高的治疗方法治疗颅内压增高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
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颅内压增高的常用方法之一。
以下几种药物常用于降低颅内压:- 长效碳酸酐酶抑制剂:使用该类药物可以减少脑脊液的产生,从而降低颅内压。
- 渗透性利尿剂:这类药物可以增加尿液的排出量,以减轻颅内压。
- 顺铂和糖皮质激素:这些药物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用于减少颅内肿瘤引起的压力。
2. 手术干预:手术干预主要针对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病因进行治疗。
以下是常见的手术方法:- 脑脊液引流:脑脊液引流术可以通过植入导管,将超量的脑脊液引流出来,以减轻颅内压力。
- 脑室内分流术:这是一种手术,将脑脊液引流到其他部位,如腹腔,从而减少颅内脑脊液积聚。
3. 其他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还有其他的辅助治疗方法可以应用于颅内压增高儿童:- 体位调整:适当的体位调整可以减轻颅内压,如保持平卧位或抬高头部。
- 导流引流:通过其他导流手段,如胸腔引流、腹腔引流等,减少颅内压的积聚。
总结:颅内压增高在儿童中常常引起许多严重的症状,因此需要及早识别和治疗。
儿科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诊疗急性颅内压增高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脑实质及其液体增加所致的脑容积和重量增多所造成颅内压力增高的一种严重临床综合征。
重者可迅速发展成脑疝而危及生命,是儿科的常见急症之一。
一、病因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各异。
新生儿主要由于缺氧缺血性脑病、产伤、颅内出血等所致;婴幼儿主要由于颅内感染、颅内出血和脑积水等所致。
1.急性感染感染后24小时之内可出现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表现。
2.脑缺氧严重缺氧数小时之内即可出现脑水肿,常见原因有颅脑损伤、窒息、心搏骤停、休克、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严重贫血、溺水等。
3.颅内出血常见于颅内畸形血管或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血友病和白血病等,偶见颅内血管炎引起的血管破溃出血。
4.各种中毒一氧化碳或氰化物中毒、重金属中毒、农药中毒、食物和酒精中毒等。
5.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急性低钠血症、水中毒以及各种原因所致酸中毒等。
6.颅内占位病变脑肿瘤、颅内血肿、脑血管畸形和寄生虫病等。
7.其他如高血压脑病、瑞氏综合征、各种代谢性疾病等。
二、病理脑水肿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充血和水肿。
1.大体标本可见脑肿胀、脑组织变嫩,似有流动感。
脑膜充血、脑沟回浅平、切面灰质与白质分界不清、白质明显肿胀、灰质受压、侧脑室体积减小或呈裂隙状。
2.组织学改变(1)细胞外水肿:细胞和微血管周围间隙明显增宽,HE染色可见粉红色的水肿液,白质含水量增加呈海绵状。
(2)细胞内水肿:灰质及白质细胞肿胀,尤以星状胶质细胞最明显,核淡染,胞质内出现空泡,有时核呈固缩状态。
神经纤维髓鞘肿胀、变形或断裂。
微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甚至坏死。
(3)脑疝形成:当肿胀的脑组织容积和重量继续增加,颅内压力不断增高,迫使较易易位的脑组织被挤压到较低空间或空隙中去,形成脑疝,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甚至呼吸骤停而危及生命。
小儿囟门或颅缝未闭合时,对颅内结构扩张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暂时避免颅内高压对脑的损伤,容易掩盖病情。
儿童急性颅内压增高发病机制、颅内压范围、治疗方法、甘露醇降颅压机制和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及高渗盐水临床治疗方案与使用要点颅内压增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颅内容物总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变小,颅内压力增高并超出其代偿范围而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的临床综合征。
凡能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脑血流量增加、脑组织体积增大的疾病,均可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
正常颅内压范围新生儿(生后1月以内):10—20mmH0o幼儿(广3岁):40—150mmH0o年长儿(>3岁)为60—180mmH0o颅内高压治疗方法儿童颅内压增高需要积极寻找原发病,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包括镇静、镇痛、渗透性脱水治疗、脑室外引流、过度通气、去骨瓣减压、巴比妥疗法和亚低温等。
在保守治疗方面,高渗疗法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案,临床上常选用的有甘露醇及高渗盐水。
甘露醇降颅压机制甘露醇是治疗颅内压增高的一线药物。
作用机制是使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血-脑脊液的渗透压差,促进水分从脑组织和脑脊液转移入血循环,由肾脏排出,进而导致细胞内外液减少,从而减轻脑水肿;还可以加速脑脊液的吸收,从而促进颅内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的清除;同时可通过短暂的充血和降低血黏度来提高脑血流量,引起脑动脉补偿性反射的血管收缩,从而减少脑血容量。
甘露醇临床治疗方案1、甘露醇作用快捷,静脉注射后20min内起作用,2—3h降压作用达到高峰,持续4-6h,因此首次给药后如果仍需实施渗透治疗来降低颅内压,在监测颅内压和血浆渗透压的情况下,应在4~6h后重复给药,如果重复给药无法达到降颅压效果,应采用其它降颅压方案;2、甘露醇输注方案包块连续输注或脉冲式给药,脉冲式给药较连续输注效果更好,常规推荐量0.25-1g/kg经外周或中心静脉导管在10~20min 的时间内静脉输入。
其中脉冲式给药一般推荐0.25g/kg小剂量给药,建议将血清渗透压维持在300"320m0sm∕kgo使用甘露醇注意事项甘露醇有强效利尿作用,应注意监测血压和脱水情况,甘露醇也可能导致高渗状态、低血容量、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