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1.11 KB
- 文档页数:1
Internal Control内部控制·综旅游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中国旅行社罗佳104·综表12007年~2011年主要旅游指标年度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国内游(万人次)10134.5311678.2615065.1820946.4827154.87国内游收入(亿元)609.4713.43969.631409.481931.8入境游(万人次)131.82118.75133.46181.74213.52入境游收入(万美元)4126444255510207511694018出境游(万人次)14.8814.0933.0242.27表2湖北省2007~2011年旅游总收入、GDP 占比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亿元)640.87744.191004.481460.531992.89增减%18.7416.1234.9845.4036.45GDP(%)6.946.577.839.2410.17三产增加值(%)16.4916.2220.0624.7827.65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展情况。
(一)旅游四项主要指标逐年增长从量上看,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外汇收入四项主要指标均保持了逐年增长的态势(详见表1)。
(二)旅游总收入逐年增加,占GDP比重逐年增长国内游和入境游总收入从2007年的64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992亿元,增加了3倍;GDP占比2007年的6.94%增长到2011年的10.17%(详见表2)。
(三)旅游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设施、项目逐步完善具体见表3、表4。
由此可见,湖北省旅游企业正进入稳步发展的快车道,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突出。
但是,与其他旅游强省比,落后于旅游发达省份(详见表4)。
纵有人均消费水平偏低、总需求带动不足等原因外,旅游企业内部控制弱、管理水平低是主因。
二、旅游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旅游企业相对于成熟的制造业来说,更多表现为经营规模小、专业性低、现金流大、库存不易管理、员工流失率高、产品易复制、销售难预测、操作周期短、获利能力差等特性,其深层原因是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
旅行社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旅行社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旅行社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在于确保企业经营的合规性和透明度,为企业管理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持。
通过会计核算,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会计核算也能帮助企业合理分配资源,优化经营结构,提升企业效益。
在对外合作中,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信誉度。
旅行社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2 旅行社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旅行社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全、信息不准确的问题。
由于旅行社业务涉及多个环节,涉及面广,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较为繁杂,容易出现遗漏和错误。
这会导致企业在决策时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持,影响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会计核算中的过程控制不够严格也是旅行社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之一。
由于旅行社业务流程复杂,涉及人员众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容易导致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误。
财务人员可能存在疏忽大意或者故意造假的情况,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旅行社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还存在着对会计政策和准则的不熟悉问题。
由于旅行社业务特点和特殊性,会计处理方式往往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而一些旅行社企业缺乏对会计政策和准则的深入了解和把握,导致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偏差和错误。
特别是在税务方面,很多旅行社企业不了解税收政策和规定,导致税务风险增加。
旅行社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核算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加强对会计政策和准则的学习和理解,以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旅行社企业才能更好地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管理效益,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旅行社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 资产清单:包括旅行社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清单,需要对资产进行清点和估值。
旅游投资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旅游投资是指投资者投入资金,购买或参与旅游项目或旅游企业的经营权,并通过经营旅游项目或旅游企业,获得投资回报的行为。
旅游投资性企业指的是以旅游项目或旅游企业为经营对象的企业。
旅游投资性企业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
该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融资风险等方面。
对于投资者和企业而言,了解和控制这些财务风险至关重要。
市场风险是指旅游投资性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不稳定和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旅游投资性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科学、准确的研究和评估,了解其市场潜力、市场规模和市场趋势。
企业还需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强市场营销,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提升竞争力。
经营风险是指旅游投资性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经营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管理不善、成本控制不当、供应链问题、人力资源问题等。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投资者还应把握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以降低经营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旅游投资性企业在资金需求方面可能面临的困难。
旅游投资性企业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买旅游项目或旅游企业,并进行运营。
企业可以通过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方式进行融资。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条件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并严格控制借款规模和借款成本,以降低融资风险。
为了控制旅游投资性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企业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和分析,了解市场变化和竞争态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企业还应密切关注相关法规政策的变化,遵守法律法规,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流程透明度和规范性。
旅游投资性企业在面临财务风险时,应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分析和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以降低风险,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旅游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但是,传统的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职能未发挥等问题,并提出加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对策一、引言随着经济平稳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中国的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2009年12月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提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对加快发展旅游业重要意义的认识,强化大旅游和综合性产业观念,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重点扶持。
2010年,国内旅游收入12580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376万人次,增长5.8%;旅游收入相当于全国gdp的3.2%,中国已经从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大国。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作为旅游产业的载体和旅游收入的来源——旅游企业,则肩负着发展旅游业和推动旅游经济的重大责任[1]。
旅游企业是指能够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有形的空间设备、资源和无形的服务效用为手段,在旅游消费服务领域中进行独立经营核算的经济单位。
即为旅游者提供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各种服务,借以取得旅游收入的企业。
我国旅游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旅游企业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还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尚未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
在企业中,一切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管理有关。
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它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和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的目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探析旅游投资企业运作中的内部风险成因及防范【摘要】旅游投资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内部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内部风险的成因,发现了管理层不专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人员管理不到位以及信息系统风险等问题。
为了有效防范这些风险,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旅游投资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健发展,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管理层应当重视内部风险管理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企业在内部环境中稳定运行,实现良性发展。
【关键词】旅游投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层不专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人员管理不到位,信息系统风险,内部控制意识,内部管理制度,内部审计。
1. 引言1.1 旅游投资企业的定义旅游投资企业是指专门从事旅游产业投资活动的企业。
旅游产业是指以接待、餐饮、娱乐和购物等为主要服务内容,满足人们休闲、度假、旅行需求的行业。
旅游投资企业通过投资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相关产业,获取相应的经济回报。
在全球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投资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旅游投资企业的经营模式多样化,可以是独资、合资、合作,也可以是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形式。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有共同的目标,即通过投资旅游产业获取利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旅游投资企业需要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高效管理资金和人力资源,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等。
旅游投资企业是以投资旅游产业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其经营目标是获取经济回报。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旅游投资企业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2 内部风险的重要性内部风险在旅游投资企业运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是因为内部风险往往是企业运作中最隐蔽、最具破坏性的风险之一。
与外部风险相比,内部风险更加难以察觉,且可能直接源自企业内部管理不善、操作不当等因素。
旅行社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与对策1. 经营成本核算问题旅行社的经营成本包括车辆维修、司机工资、旅游团队用品等。
其中,车辆维修支出金额不稳定,可能出现在某个月份支出很少,而在另一个月份支出很多的情况。
这就需要旅行社在会计核算中进行有效的分摊和平衡,避免成本分布不均的问题。
对策是将车辆维修支出按照车辆使用时间或里程数进行分摊,确保成本不会在某个月份过高。
2. 税务核算问题旅行社需要遵循国家税收法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包括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
然而,税务政策的变化和法规的更新对旅行社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影响。
对策是定期关注税务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和条約,了解相关法规的变化,确保旅行社的会计核算工作符合法规要求。
旅行社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多种风险,如未能按期收回应收账款、旅游预定超出预算等。
这些财务风险需要考虑在内,避免影响旅行社的资金流和财务状况。
对策是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加强对客户信用等方面的核查和管理。
旅行社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
对于固定资产,旅行社需要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编制资产档案和台账,以确保资产的准确计价、使用和保管。
对于流动资产,旅行社需实施定期的盘点和审查,及时掌握资产的流动情况和使用状况。
综上所述,旅行社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需要面对众多问题,如经营成本的分摊和平衡、税务政策的变化、财务风险的实时掌控和资产的有效管理等。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同时,定期关注会计法规和税务政策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旅行社在会计核算方面卓有成效。
分析我国旅游业的财务风险及其控制措施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旅游业在发展中也面临一系列财务风险,例如投资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旅游业的财务风险以及其控制措施。
一、我国旅游业的财务风险1. 投资风险旅游业的投资规模庞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而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业的投资风险较大。
首先,旅游业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需要长期投入资金,存在项目回收期过长的问题。
其次,旅游业投资项目鉴别难度较大,投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判、失误,导致投资失败、资金浪费等问题。
最后,旅游业的发展与政策、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存在政策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等多种风险,这些因素可能对旅游业的投资回报产生较大的影响。
2. 汇率风险随着我国旅游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涉足海外旅游市场。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汇率风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财务风险。
汇率波动可能导致旅游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成本相互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等环境下,汇率波动可能较大,如果企业没有制定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就会面临巨大的汇率波动风险。
3.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另一个主要财务风险。
旅游市场的供求关系不断变化,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旅游企业的经营环境也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
另外,国内外政策环境的变化、社会事件、自然灾害等因素都有可能对旅游市场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旅游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我国旅游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1. 加强风险管理旅游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计划,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确保企业可以快速、及时地控制和应对风险事件的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重视风险评估和预测,对旅游投资项目开展详细的投资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投资战略、梳理旅游市场供求关系、掌握外部经济环境动态等。
旅游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分析
旅游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资金流动的合规性、资产利用的有效性等。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问题
1. 财务报表制度是否合规:财务报表的编制需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确保财务报表编制过程的合规性,减少财务报表错误和失真的可能性。
2. 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企业应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防止造假和虚报,合理核实财务信息,比如对收入、成本、资产等进行实地核验,确保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
二、资金流动的合规性问题
1. 资金流动渠道的管控: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资金流动管控机制,确保资金流出和流入的合规性,比如建立支付审核制度、内外部资金流动监控系统等,防范资金流失和滥用。
2. 费用报销审批制度:企业需要建立较为严格的费用报销审批制度,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并进行费用报销记录的核实和抽查,防止人为刻意夸大费用的情况。
三、资产利用的有效性问题
1. 资产购置流程的规范:企业应建立资产购置的程序和流程,确保采购决策的合理性和合规性,比如明确购置流程、划定采购权限等,防止资产购置中的腐败和浪费现象。
2. 资产账务核实机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资产账务核实机制,定期对各类资产进行台账核实,比如资产清查、盘点等,确保资产利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
1. 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包括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等,避免信息遭到黑客攻击或泄漏。
2. 内部系统管理: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系统的管理和监控,防止内部员工滥用系统权限或存储敏感数据,可以通过引入审计机制和加强对员工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