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2010-2013高考化学非金属专题 金属专题
- 格式:pdf
- 大小:610.17 KB
- 文档页数:11
高考化学非金属性原理专题总结一、比较非金属性强弱依据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①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如F>O>N>C>B;Cl>S>P>S i等。
②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如F>Cl>Br>I;O>S>Se;N >P>As等。
2.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特例,氮气)如F2、Cl2、Br2、I2与H2化合由易到难,所以非金属性F>Cl>Br>I特例,氮的非金属性很强,但是氮气和氢气反应很难,因为氮氮三键键能大。
3.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如稳定性:HF>H2O>HCl>NH3>HBr>HI>H2S>PH3,所以非金属性:F >O>Cl>N>Br>I>S>P。
特例,虽然N的非金属性强于C,但是由於CH4是正四面体结构异常稳定,而NH3是三角锥形在稳定性上差了一截,由於N的非金属性并不能弥补结构所带来的差异因此NH3稳定性反而比CH4小.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4SiO4,则非金属性:Cl>S >P>C>Si。
特例,O的非金属性强于S,但是氧没有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F 也没有5.非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能置换出非金属性弱的元素的单质。
如2F2+2H2O→4HF+O2↑Cl2+2NaBr→2NaCl+Br2 ;3Cl2+2NH3→N2+6HCl;Cl2+H2S→S+2HCl。
特例,F2通入食盐水中,置换出氧气6.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常见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2->I->Br->Cl->F-,则非金属性S <I<Br<Cl<F。
7.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价态越高,非金属性越强如Cu+Cl2 →CuCl2;2Cu+S→ Cu2S,说明非金属性Cl>S。
8.几种非金属同处于一种物质中,可用其化合价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如HClO、HClO3中,氯元素显正价、氧元素显负价,说明氧的非金属性强于氯。
第15讲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考情直播考点1 碳族元素1.碳族元素的化合价碳族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和+4,其中碳、硅、锗、锡的价化合物较稳定,而铅的价化合物稳定。
由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来研究碳族元素的物质,其性质规律如下:(1)碳族元素的单质以为主,如碳、硅都被氧气氧化。
碳作还原剂,温度越高,还原性,高温时碳可还原氧化铜。
锡、铅都能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等。
(2)价化合物有还原性。
如CO高温时能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Fe2O3、CuO等)。
(3)价化合物有氧化性。
如CO2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CO,PbO2在化学反应中是强氧化剂等。
2.除去CO、CO2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1)CO(CO2) :通过盛有的洗气瓶。
(2)CO2(CO):通过盛放的硬质玻璃官。
(3)CO2(O2):通过盛放的硬质玻璃管。
(4)CO2(SO2):通过或。
(5)CO2(HCl):通过。
(6)CO2(H2S):通过。
[例1](2007年山东)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爆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b为活塞)。
(1)若气体入口通入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E 内放置CuO ,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CO ,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代号)。
能验证CO 氧化产物的现象是 。
(2)停止CO 和CO 2混合气体的通入,E 内放置Na 2O 2,按A →E →D →B →H 装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O 2,并用O 2氧化乙醇。
此时,活塞a 应 ,活塞b 应 。
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 (填代号),m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改加浓氨水,圆地烧瓶内改加 NaOH 固体,E 内装有铂铹合金网,按A →G →E →D 装置程序制取干燥氧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①装置A 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 。
【备战2013】高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第二部分专题10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碳、硅单质、氧化物、含氧酸的性质,碳酸盐性质与用途。
2.氯气的性质与制备、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3.硫的氧化物和硫酸的性质。
4.氮的氧化物、氨气、硝酸。
考点一碳、硅及其化合物往往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工流程考查Si的制备、C和Si的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等。
【例1】(2012·高考试题汇编)下列化合物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SiO2有导电性,因此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2012·广东,12-B)B.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2012·天津,2-B)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2-3+2H2O(2012·北京,7-D)D.Na2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HCO3(2012·重庆,7-B改编)【变式】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到含杂质的粗硅B.生产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有石灰石、石英和纯碱C.工业上将粗铜进行精炼,应将粗铜连接在电源的正极D.在高炉炼铁的反应中,一氧化碳作还原剂解析生产普通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B项错误。
答案 B【特别提醒】1.Si的还原性比C强,而C在高温下能从SiO2中还原出Si。
2.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强,但在高温下SiO2可与Na2CO3、CaCO3反应生成CO2。
3.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H2,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而Si可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H2,又能与氢氟酸反应。
4.酸性氧化物一般都溶于水生成对应的酸、不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而SiO2不溶水,可与HF发生复分解反应。
5.炼铁中原料为铁矿石和焦炭,但生成铁的反应作还原剂的是CO。
6.CO2不污染环境,但造成温室效应,生产中要节能减排。
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专题卷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下列图示方法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 B .实验室制取Cl 2C .验证铁的析氢腐蚀 D.验证氨气易溶于水A. AB. BC. CD. D2.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 浓硝酸与浓盐酸按3∶1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 硝酸电离出的H +离子,能被Zn 、Fe 等金属还原成H2D. 常温下,向浓HNO 3中投入 Fe 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3.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4.将3.2 gCu 投入到一定浓度的HNO 3 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NO 2 和NO 的混合气体共 0.08 mol 。
则原溶液中HNO 3 的物质的量为( )A. 0.34 molB. 0.38 molC. 0.28 molD. 0.18 mol5.向Fe 2+、I -、Br -的溶液中通入适量Cl 2,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线段BC代表Cl-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B. 原混合溶液中c(FeBr2)=6mol·L-1C. 当通入2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D. 原溶液中n(Fe2+):n(I-):n(Br-)=2:2:36.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B. 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C. 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 上述反应中只有③属于氮的固定7.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①品红溶液②KMnO4酸性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淀粉碘溶液A. ①④B. ①②③C. ②③⑤D. ②③④8.下列有关H2S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过量的Zn投入一定量的浓H2SO4中,最终生成的气体只有SO2B.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C. 运输保存浓硫酸的槽罐车一旦泄露后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D. 向5mL18mol·L-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使其充分反应,生成0.045 mol SO29.下列7种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气体,溶液变浑浊的有()①Na z S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澄清石灰水④0.1mol/L Ca(ClO)2溶液⑤Ba(NO3)2溶液⑥BaCl2溶液⑦酸性KMnO4溶液A. 3种B. 4种C. 5种D. 6种10.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通过氯碱工业可生产的产品有NaOH、NaClO、盐酸等②除去粗盐中的SO、Ca2+、Mg2+等杂质,加入试剂及相关操作顺序可以是: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盐酸③可将MgCl2·6H2O晶体在空气中直接加热脱水得到较纯净的无水MgCl2④电解MgCl2溶液可制取金属镁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1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SO2CaSO3CaSO4B. Fe Fe2O3FeCl3C. HCl(aq) Cl2Ca(ClO)2D. Cu2(OH)2CO3CuO CuCl2(aq)12.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再通人X 气体或加入X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X 不可能是()A. Cl2B. CO2C. H2O2D. NH3·H2O1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硫酸亚铁装入下图所示的装置a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金属及其化合物1 . (2010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
?B. 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 s沉淀C. 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 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解析】A错误,因为Li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2O,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三节;B错误,酸性:HCI > H2SO3> H2CO3所以通入后无BaSQ沉淀,因为BaSQ+2HCI=BaCl2+H20+S6T; D错误,溶液中该反应难以发生,先△是:2NH3+2H2O+CuSO4=Cu(OH)2 J +(NH)2SO4,接着Cu(OH)2 CUO+H2O,溶液中NH3不能还原CuO为Cu,要还原必须是干燥的固态!C正确,强酸制弱酸,酸性:H2CO3 >HClO,反应为:CO2+H2O+Ca(CIO)2=CaCO3 J +2HCIO 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答案】C【命题意图】考查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如碱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A、B、C选项直接取材于高一课本,D取材于高二第一章氮族。
【点评】再次印证了以本为本的复习策略,本题四个选项就直接取材于课本,属于简单题,不重视基础,就有可能出错!2. (2010全国卷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 s O4 +8H+ =3Fe3+ +4H 2OC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 +4H+ +NO庐Fe3 +2H 2O+NO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 3H2【解析】A正确,符合3个守恒;B错误,电荷不守恒,F63O4中Fe有两种价态,正确应该为:Fe3O4+ 8H+=2Fe3+ + Fe2+ + 4H2O; C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3Fe2+ + NO3「+ 4H+=3F£++ NOT + 2H2O; D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能产生Fe2*和H2;【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点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本题出得太没有创意了,如D这是个重现率很高的的经典错误,考生绝对做过原题!B项也见得多, 一般考查不是用盐酸而是用氢碘酸,有些专家多次指出,磁性氧化铁不溶于任何酸,这样的典型错误在高考题中再次出现,这道题就没什么意思了!A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二册,C选项,考生也绝对做过,都是太常见不过了!(2010安徽卷)12.右图是一种稀硫对Fe-Gr合金随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稀硫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6HNQ(稀)—Fe(NO)3+3NO2 T +3H2OC. 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D. 随着Cr含量增加,稀硫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答案:D 解析:A选项应该说铬的含量大于13%,稀硝酸对合金的腐蚀速率比盐酸硫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