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142.00 KB
- 文档页数:2
课题3__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质。
2、了解从铁矿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3、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杂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铁的冶炼原理。
难点: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本P15-19内容,理清思路,用双色笔勾画出知识点和你的疑惑。
【预习案】一、知识链接:地球上存在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利用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属资源就属于矿产资源的一个重要分支。
金属材料的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步与发展。
大家一定想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把金属矿石中的金属冶炼出来的。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铁的冶炼吧! 二、预习自测: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探究案】一、自主学习: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 和 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 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 形式存在。
2.含有矿物的岩石称为 ;含铁的矿石主要有 、 、 。
3.人类每年向大自然提取数以亿吨计的的金属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其他领域,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 。
4.工业炼铁原料 、 、 、 ;设备 ; 原理 。
5. 以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 2O 3为例,如何使Fe 2O 3失去“O ”变为Fe 达到炼铁的目的呢? 用 、 或 还原Fe 2O 3,但考虑到经济效益等因素,我们一般选用 或 。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探究1. 回忆CO 还原CuO 现象,方程式,步骤;推断、讨论以下问题:⑴现象: A ; B ;C 。
⑵方程式:A ;B ;C 。
⑶实验步骤:实验开始先 ,再 ;目的 。
实验结束先 ,再 ;目的 。
尾气处理 ,目的 。
探究3:在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含有杂质,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应考虑到杂质问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共1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本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金属的重要性和利用方法,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金属的基本性质和冶炼的一般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学生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知识了解不多,对于如何有效地保护金属资源还缺乏认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重要性和利用方法。
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冶炼方法。
3.学会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冶炼方法。
2.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冶炼方法。
2.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探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和药品。
2.制作PPT,展示金属的化学性质、冶炼方法和腐蚀与防护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如铁锅、铝制饮料罐等,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重要性和利用方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冶炼方法,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生成和加工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冶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冶炼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腐蚀原因和防护方法,让学生了解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金属的重要性和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或冶炼方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题涉及面很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第一部分“铁的治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
教案设计时,把铁的冶炼原理和实验室模拟工业治铁原理的实验,设计成了探究内容,以使学生主动参与、深刻理解。
对金属资源概况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特意精心设计,一是对学生的视野进行了拓展,二是为他们将来高中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
此部分内容由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应用等环节来完成。
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也由学生通过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讨论等方式来认识和学习。
◆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3.了解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4.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其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教学难点】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课前准备相关资料卡片、活动卡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与铁有关的物品,如铁门、铁窗框、铁锅等等。
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重工业,更离不开钢铁的使用。
那么钢铁是如何由矿石炼成的呢? 金属材料的使用,标志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商代就能制造出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炼钢。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把金属矿石中的金属冶炼出来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铁的冶炼方法。
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展示】【提问】金、银为什么在自然界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分析】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像金、银这些少数不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因此我们可以“沙里淘金”。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第八单元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第1课时)佛山市顺德一中实验学校陈志坚【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3.了解金属资源保护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练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
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与生活相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古代练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对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更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重点难点】重点:冶炼铁的原理,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难点:冶炼铁的原理。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刚才在来上课的路上,我的金戒指丢了?——开个玩笑,请用这句话猜一种金属元素的名称。
(铁)知识点一:金属资源的存在方式与矿石学生活动:阅读课本15页—16页,回答下面问题:1.金属资源的存在形式?(化合物,单质)2.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前两种元素是什么?( O 、Si )含量最多的前两种金属元素又是是什么?( Al、Fe )3.什么是矿石? (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做矿石。
)4.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种类、储量)?(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知识点二:铁的冶炼【探究1】铁冶炼的实验室模拟:(观看实验的视频)提问:1、观察实验的现象:①玻璃管里的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酒精灯上方的导管口有蓝色的火焰。
高温2、炼铁的原理:Fe2O3 + 3CO =2Fe + 3CO2【学生活动】合作交流:1)实验时,应先通CO还是先加热?为什么?(先通CO再加热;把玻璃管中原有的空气排尽,以免发生爆炸。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金属资源的利用课前预习学案知识回顾:1、由与反应,生成和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2、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Zn、、、(H)Cu、Hg、Ag、、。
3、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有、、、等现象。
其反应的方程式为铜在加热时现象为,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5、真金不怕火炼说明。
6、碳在高温下可以和氧化铁反应,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Fe2O3+3C 高温3CO2↑+4F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7、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①Cu、Zn、FeSO4溶液②Cu、Fe、ZnSO4溶液③ Zn、FeSO4溶液、CuSO4溶液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自主学习: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形式存在。
2、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常见的铁矿石及主要成分是()、()、()。
3、炼铁的主要设备是。
主要原料是、、和。
3、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1);(2);(3)。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依据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相互质量关系。
因此在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先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关系换算成后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
纯净物和含杂质的物质的换算公式: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混合物的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课中实施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及其主要成分。
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知道金属资源的现状和保护措施。
3.会进行含杂质的有关计算。
学习重、难点:1、掌握铁的冶炼的反应原理。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金属资源的利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位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第八单元课题3的第一课时,教材内容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我国冶铁的历史、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化学反应原理,并结合炼铁的实际情况,以例题方式介绍了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是将化学原理、化学计算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典型课例。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5单元已经掌握了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通过六单元的学习已经知道了C和CO的还原性,初步了解了冶炼金属的原理;通过八单元课题1和课题2的学习已经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炼铁和炼钢的常识,对这部分知识比较熟悉。
基于以上的知识和心理基础,只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问题设计,对炼铁中C的作用和高炉气体成分、计算不纯物的步骤和方法稍加点拨,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主动性,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达成教学目标应该水到渠成。
三、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14-15页内容,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2.通过讨论交流,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初步选择炼铁的原理,再次通过观看“工业炼铁”视频和阅读教材16页内容,掌握冶铁原理,在整个过程中认识到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3.通过独立思考解题思路、讨论交流解题方法、阅读教材17页例题解题步骤和教师点拨注意事项,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4.感受化学和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四、教学重点铁的冶炼、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五、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板书设计】课题3 金属的保护和利用(第1课时)一、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除金、银等不活泼金属外,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二、铁的冶炼(选矿依据:产量高、有害元素少、资源丰富等)1.原料: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2.原理:Fe2O3+3CO 2Fe+3CO3.主要设备: 高炉4.焦炭的作用:①提供热量②制造还原剂CO5.产品:生铁三、有关不纯物的计算【课后反思】1.本节课基于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培养和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以驱动型问题为问题线,以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为活动线,相辅相成,清晰、简洁地呈现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的总体思路,同时注重了学生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和模型思维能力的建构;2.整节课上下来还比较流畅,课后习题反馈出学生的掌握情况尚可。
五河县“三为主”课堂九年级化学(下)导学案课题:第八单元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的矿石。
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1、实验室冶炼铁的原理。
2、工业上冶炼铁的原理
难点:冶炼铁的原理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的存在于_______和_______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____、_____等以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______形式存在。
(决定于金属的_________)
2、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______,其次是___。
3、炼铁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4.、地壳中居前四位的元素含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 、____、___、___。
5、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_________,这些矿石都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合作探究
活动一、感知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
1、了解金属资源的存在形式(详见自主学习第1题)
2、了解常见的金属矿石(详见课本第15页图8-17)
3、思考哪种铁矿石最适宜炼铁(提示:可考虑铁元素的含量高低及在冶炼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大小)。
活动二、探究铁的冶炼原理
1、炼铁的原理:
2、观察实验8---20,描述
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
的原因
(1)实验中玻璃管里的粉末由
_____色逐渐变____,澄清石灰水
_________,酒精灯处
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是____,原料是___、___、__教学思路学生纠错
__、____等。
主要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
4、工业炼铁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交流讨论:
1、实验开始时,先_____,再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要先________,再______ 。
原因是_________ 。
3、最后导气管口处接一个燃着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
4、工业炼铁中(1)焦炭石灰石的作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石的作用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铁、铝、铜均具有银白色的光泽
B、早在商朝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C、把生铁炼成钢就是把生铁中的杂质全部氧化除去
D、赤铁矿、菱铁矿、黄铜矿、磁铁矿都是铁的合金
★2、下图1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试回答:
(1)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仪器③的名称是________。
(2)按上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实验装置后,主要实验步骤有:①通入一氧化碳;②停止通入一氧化碳;③点燃酒精灯;④熄灭酒精灯;⑤点燃酒精喷灯;⑥熄灭酒精喷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仪器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③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2是工业生产中炼铁高炉的结构图.实际生产中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是从原料入口加入,其中焦炭在高炉炼铁时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盘点提升
学完本节,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思路学生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