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18
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25分)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
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
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阅者以其言戆①,置二甲。
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
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
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
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
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
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②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
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
元淳廉③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④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
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
”初鞫⑤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
”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
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
复欲于计典⑥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
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
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
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
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
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谕旨免。
(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六十三》)【注】①戆:鲁莽。
②煦妪:温暖,暖和。
③廉:查访。
④申牍:申述的文书。
⑤鞫:审。
⑥计典:指古代对官吏三年政绩进行考核的大计之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旧设士舍,制.其出入制:限制B.一.权量,定法度一:统一C.卒定谳,论.罪如律论:议论D.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坐:犯了……罪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5分)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②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薄伏武臣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气豁除⑥疏以入告,竟获谕旨免焉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陶元淳于康熙年间考中进士,因廷对不为阅卷者喜欢,所以被置于二甲之中。
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屠呦呦在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极大的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可喜可贺。
但是,正像许多于科学研究的人一样,屠呦呦研究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拿奖,她知道也许自己一辈子都不会有令人的成果,但她绝不会放弃自己的研究。
A.名副其实沉溺惊羡 B.名副其实沉迷惊艳C.实至名归沉溺惊艳 D.实至名归沉迷惊羡2.下列各句的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我自横刀向天笑,别看广告,看疗效!”,经典名句与小品台词混搭出的“本山体”以独具个性的风格为无数网友所倾倒。
B.在中国女排夺得2011年女排世界杯第三名、获得伦敦奥运会入场券之后,曾率领中国女排夺冠的8年前的功勋教练陈忠和在第一时间送上祝福。
C.伴随着新民主党表达支持新一轮援助方案的意向,帕潘德里欧宣布了取消由全民公决决定是否接受欧洲联盟新一轮援助。
D.一年来美俄“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成见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3.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加横线的词语全部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日前①光顾贵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
本人写作才能②超群绝伦,如能③加盟贵社,定当④鼎力工作。
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⑤意向,请与我⑥洽谈。
A.②④ B.①③C.④⑤D.③⑤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5.漫画《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道路上要(3分)A.发挥主观能动性,锲而不舍B.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C.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D.增强竞争意识,自立自信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三语文阶段性检测2016.12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这部名著的作者究竟是谁,一直,莫衷一是,但对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成就,大家却都,加以推崇,毫无 争议。
全书角色刻画,情节发展,具有令读者爱不忍释、废寝忘食的魅力。
A.议论纷纷 异口同声 栩栩如生 千锤百炼B.议论纷纷 同声附和 惟妙惟肖 千回百折C.众说纷纭 异口同声 栩栩如生 千回百折D.众说纷纭 同声附和 惟妙惟肖 千锤百炼2. 下列各句,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3 分)A.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盘,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
B. 苏小姐双颊涂的胭脂下面突然晕红红,像纸上泼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
C. 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进你。
D.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3. 桃花因颜色鲜艳美丽, 故诗人常藉以比喻美丽的女子。
下列诗歌中的桃花, 不具此喻意的选项是 (3 分)A. 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
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B. 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
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
C. 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4. 以下四副对联,依序对应的名胜正确的一项是( )(3 分)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乙、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与?君子人也;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心。
丙、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丁、天下名山僧占多,还须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上好话佛说尽,又谁知五千妙论书自尊师A. 岳阳楼 关帝庙 刘鹗纪念馆 庄子庙B.岳阳楼 武侯祠 李清照纪念馆 老子庙C.鹳雀楼 陶潜祠 刘鹗纪念馆 观音庙D.黄鹤楼 关帝庙 蒲松龄纪念馆 老子庙5. “题辞”是为表示纪念或勉励而题写的文字,使用“题辞”,须考量相应的场合,如,适用于新婚,以 表达道贺之意;,适用于长辈寿庆,以表达庆贺之意;,适用于教育机构开办,以表达祝贺之意。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春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教师卷)语文Ⅰ试题(教师卷)A.根据上海市教委近日通报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活动中,上海教师教学的多项指标均优于国际水平。
B.十年“北漂”的经历,让他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使他开阔了眼界,认识到培养准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非常重要。
C.实践充分证明: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D.省卫生计生委按照寨卡病毒病防控相关要求和诊疗方案,组织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治疗专家,加大对疫情和蚊媒密度的监测,切实防范疫情扩散蔓延。
C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句式杂糅,“根据……显示”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
B项,搭配不当,“准确”与“敏锐”应互换位置。
D项,成分残缺,应在“监测”后加上“力度”。
]3.以下是几位学者探讨“文学怎样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话题时的发言,最契合论题的一项是(3分)A.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将中华民族几千年凝聚而成的精神遗产继承下去,同时,在当代中国故事中提炼当代精神核心,构筑中国文艺的内在支撑。
B.不了解中国当下发生的一切,没有把握中国问题的思想能力,我们的作家就不能算作一个优秀的作家。
C.历史的风起云涌、传统的塌陷和人伦的巨大改变,便是中国文学讲述的中国大故事,这样的大故事对世界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D.今天的作家,有责任、有使命让世界听到、读到、看到中国故事,让凸显东方智慧的中国故事滋养和修复曾偏斜、西化的人类文明。
A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
题干中的“怎样讲述”强调的是方法和途径,只有A项是最契合该论题的。
B项从了解和把握中国问题的角度提出了优秀作家的标准,C项阐明了什么才是“中国故事”,D项阐明了作家的责任和“中国故事”对于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
]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高三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选考历史的考生另加30分钟。
2.第1、2、3、4、5、7题为选择题,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其余试题用0.5毫米黑色水笔填答在答题纸上,所有试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3.选考历史的学生完成试卷Ⅱ(附加题)部分。
试卷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种文人画的萌生和禅宗日盛息息相关,参禅的僧人和文人▲,他们不守世俗礼法,从内心发掘精神资源。
②卫礼贤慢慢发现陈夔龙是一个很严肃的人,却故意装成▲的样子,用自己不检点的行为避免受到伤害。
③曾为万千文艺青年膜拜的长发飘飘、▲的黄磊老师,自打结婚生子后就蜕变成了邻家大叔。
A.放浪形骸放荡不羁风流倜傥B.放荡不羁风流倜傥放浪形骸C.风流倜傥放荡不羁放浪形骸D.放荡不羁放浪形骸风流倜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即使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参考答案3.下列诗句与“物象归余清”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亭亭碧流暗B.日入孤霞继C.林峦分夕丽D.湖云尚明霁4.下列各句中,引用的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三十多年前的池塘,在我记忆里还保留着绿叶红花的碎影,时移事迁,池塘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荷叶荷花了。
江苏省泰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一定程度上,全球化是对民族性的________和挑战。
改革开放把中国经济送上了持续增长的快车道,然而,________,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我们需要________,一刻都不能忘记发展中的那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风险隐患。
A. 超越未雨绸缪防患未然B. 排斥喜中有忧防患未然C. 超越喜中有忧居安思危D. 排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2. 下列加点的熟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 有心者如能在散文大家的作品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登堂入室....,必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B. 由于这段时间老板出差去国外了,小李暂时掌管公司事务,山中无老虎.....,他还.....,猴子称大王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C. 五河村的村民们穷怕了,个个都在做着发财的梦,于是病急乱投医.....,干起了蔬.....,逢庙就烧香菜大棚生意,最终由于乱施肥而亏得血本无归。
D. 每到春节,在外打工的姑娘小伙子们回到村里,最怕见到的就是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她们上门来就一件事,那就是帮着张罗对象,相亲,相亲,相亲。
3.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 随着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顺利推进,“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便为时不远了。
B. 乘着江轮游于万里长江之上,皓月当空,江水悠悠,这时你的心中生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时空感慨,便是情理之中的事。
C. 离家远赴外地求学,伫立于村口小桥上的父母在视线中渐渐变小,“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李澄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D.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烂漫的春光在心中柔柔地铺展,轻风拂面,流水潺潺,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陶醉?4. 某校文学社从征集来的稿件中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个标题并编成集子。
高三语文阶段性检测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或短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A.伺.机/伺.候挑.嘴/挑.灯夜战差.可告慰/差.之毫厘B.储.存/贮.藏中.看/十分中.意不着.边际/着.三不着两C.羞赧./赦.免翘.企/翘.首以待挑拨离间./间.不容发D.抹.墙/抹.黑蹊.跷/独辟蹊.径量.入为出/计量.单位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捉谜藏变本加厉变幻莫测兵荒马乱B.蜡八粥才疏学浅两军对峙焚膏继晷C.勘误表精神矍铄攻城略地无事生非D.和事佬尾大不掉张皇失措嘘寒问暖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B.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择善而从....。
C.十二五的第一个年头国家财政税收稳定增长,跨过十万亿大关,这都由于中央决策者们和经济界人士高瞻远瞩,从长计议....。
D.光芒万丈的美国篮球巨星,在现实的劳资关系中也不过是棋子,而摆布棋子的大手,就是能翻云覆雨....的NBA资方。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不知道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理论物理学习班?B.今天泰州中学的教学风格,正如有的教育家所说的那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C.读了《痛哉小佛山》这篇散文,林三锡才知道,小佛山的壁画因画有帝王、妃子、胡人……,在文革破四旧时被造反派用红漆、墨汁等涂得面目全非。
D.本来约好下午两点钟碰面,可我足足等了两、三个小时,他才来。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 ( )古人写评论,大致分三类:这三类,未必概全,但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即: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有兴致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
2017届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这部名著的作者究竟是谁,一直,莫衷一是,但对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成就,大家却都,加以推崇,毫无争议。
全书角色刻画,情节发展,具有令读者爱不忍释、废寝忘食的魅力。
A.议论纷纷异口同声栩栩如生千锤百炼B.议论纷纷同声附和惟妙惟肖千回百折C.众说纷纭异口同声栩栩如生千回百折D.众说纷纭同声附和惟妙惟肖千锤百炼【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议论纷纷”“众说纷纭”两个成语的含义没有根本区别,依据语境判断,“议论纷纷”的主语一般是“人们”,本句主语是“这部名著的作者究竟是谁”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众人看法不同,用“众说纷纭”合适。
“异口同声”强调不同的人看法和意见一致;“同声附和”强调的是附和别人的言论。
依据语境,大家对这部名著的价值和成就都表示认可,应该是“异口同声”。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本空形容名著的角色刻画逼真,应该用“栩栩如生”。
“千锤百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千回百折”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乐曲跌宕婉转。
本空形容故事情节,应该用“千回百折”。
2.下列各句,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
B.苏小姐双颊涂的胭脂下面突然晕红红,像纸上泼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
C.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进你。
D.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项“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把人生比作旅途。
B项“胭脂下面突然晕红红,像纸上泼的油渍”,把脸上的红晕比作油渍。
D项“厚障壁”,把两个人之间的隔阂比作厚障壁。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命题人:王留平)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通往梦想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
过去的一年,摆在我们面前的,有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改革深水区的攻坚,有反腐败斗争的进取……以的紧迫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蹄疾步稳的节奏全面深化改革,以抓铁有痕的力度全面依法治国,以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着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A.只争朝夕壮士断腕坚定B.时不我待刮骨疗毒树立C.只争朝夕壮士断腕树立D.时不我待刮骨疗毒坚定【答案】D【解析】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
B.研究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
C.2016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
D.出现突发情况时,应急车道被占用,会导致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受阻,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A.句式杂糅,应为“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或“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
B.成分残缺,“82%的糖尿病患者”后加“的症状”。
D.主谓搭配不当,“车辆”不能“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总觉得,我们有些作家太虚伪了,▲我觉得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作家有忏悔意识,敢于面对真实的内心世界。
江苏省泰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文化在民间却渐行渐远。
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此前一些传统节日没有被列为法定节日是导致传统文化传承危机的重要原因;但也有人认为这不能归咎于传统节日没有成为法定假日,春节一直都是法定假日,但其间的一些传统习俗却改弦易辙了。
A . 渐行渐远B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C . 归咎D . 改弦易辙2. (2分) (2015高一上·高邮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他还主张读书是为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文人③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④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⑤他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⑥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A . ⑥③⑤②④①B . ④①②⑤⑥③C . ④①⑥②⑤③D . ⑥③⑤④②①3. (2分) (2018高一下·杭州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有《柳河东集》。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著名的“永州八记”的首篇。
B . 《一个人的遭遇》是肖洛霍夫的战争题材小说,但作者没有完整地反映一场战役,也没有描写前线战斗的激烈情景,而是表现作者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对战争中普通人的生存问题的思考。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命题人:王留平)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通往梦想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
过去的一年,摆在我们面前的,有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改革深水区的攻坚,有反腐败斗争的进取……以的紧迫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蹄疾步稳的节奏全面深化改革,以抓铁有痕的力度全面依法治国,以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着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A.只争朝夕壮士断腕坚定 B.时不我待刮骨疗毒树立C.只争朝夕壮士断腕树立 D. 时不我待刮骨疗毒坚定答案:D(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时不我待:我待:“待我”的倒装,等待我。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
指要珍惜并充分利用时间。
刮骨疗毒,就是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
特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后来也用刮骨疗毒比喻意志坚强。
壮士断腕: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
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
坚定:使坚强不动摇。
树立:建立。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
B.研究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
C.2016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
D.出现突发情况时,应急车道被占用,会导致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受阻,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
答案:C(A.句式杂糅,应为“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或“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
B.成分残缺,“82%的糖尿病患者”后加“的症状”。
D.主谓搭配不当,“车辆”不能“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总觉得,我们有些作家太虚伪了,▲我觉得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作家有忏悔意识,敢于面对真实的内心世界。
①这是我们的作家最失败的地方②他们有一种“扬善”的美德,但也有一种“隐恶”的劣性③俄罗斯为什么可以产生那么多一流的大作家④缺少一种真正的悲悯情怀和忏悔意识⑤不敢叩问自己的灵魂,把自己的灵魂亮出来给人看A.④②⑤①③B.⑤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⑤D.②⑤①④③答案:A4. 下列诗句的意境,与“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最为相似的一项是(3分)(3分)A.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B.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
C.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D.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答案:C5. 下列对联可以分别与园林、宅第、寺庙、桥梁对应,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春来堂里琴书润花满阶前几席香②莲座涌祥云名刹宏开登净域檀林施法雨慈航普渡指迷津③式廓旧规模有客来游歌利涉蔚成新气象行轮无阻便通商④石林迤逦曲径通幽深有致嘉木葱茏台榭低昂静无哗A.①园林②桥梁③寺庙④宅第 B.①园林②寺庙③桥梁④宅第C.①宅第②园林③寺庙④园林 D.①宅第②寺庙③桥梁④园林答案:D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命题人:宗华)刘延明,敦煌人也。
年十四,就博士郭瑀。
瑀弟子五百余人,通经业者八十余人。
瑀有女始笄,妙选良偶,有心于延明。
遂别设一席,谓弟子曰:“吾有一女,欲觅一快女婿,谁坐此席者,吾当婚焉。
”延明遂奋衣坐,神志湛然曰:“延明其人也。
”瑀遂以女妻之。
延明后隐居酒泉,不应州郡命,弟子受业者五百余人。
凉武昭王征为儒林祭酒、从事中郎。
昭王好尚文典,书史穿落者,亲自补葺。
延明时侍侧,请代其事。
王曰:“躬自执者,欲人重此典籍。
吾与卿相遇,何异孔明之会玄德。
”迁抚夷护军,虽有政务,手不释卷。
昭王曰:“卿注记篇籍,以烛继昼,白日且然,夜可休息。
”延明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不知老之将至,孔圣称.焉。
延明何人斯,敢不如此。
”延明以三史文繁,著《略记》百三十篇、八十四卷,《敦煌实录》二十卷,《方言》三卷,《靖恭堂铭》一卷,注《周易》、《韩子》、《人物志》、《黄石公三略》行于世。
蒙逊平酒泉,拜秘书郎,专管注记。
筑陆沈观于西苑,躬往礼焉,号玄处先生。
学徒数百,月致羊酒。
牧犍①尊为国师,亲自致拜;命官属以下,皆北面受业。
时同郡索敞、阴兴为助教,并以文学见称,每巾衣而入。
太武平凉州,士庶东迁,夙闻其名,拜乐平王从事中郎。
延明时老矣,在姑臧②岁余,思乡而返,至凉州西四百里韭谷窟,疾卒。
太和十四年,尚书李冲奏:延明河右硕儒,今子孙沉屈,未有禄润;贤者子孙,宜蒙显异。
于是除其一子为郢州云阳令。
正光三年,太保崔光奏曰:“故乐平王从事中郎敦煌刘延明,著业凉城,遗文在兹。
如或愆衅,当蒙数世之宥。
况乃维祖逮孙,相去未远,而令久沦皂隶③,不获收异,儒学之士,所为窃叹。
乞敕尚书,推检所属,甄免碎役,敦化厉俗。
”诏曰:“太保启陈,深合劝善,其孙等三家,特可听免。
”河西人以为荣。
(选自《北史·列传第二十二》,有删节)注:①牧犍:即沮渠牧犍,十六国时期北凉君主。
②姑臧:地名,曾为北凉国都。
③皂隶:差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就.博士郭瑀就:受学。
B.每.巾衣而入每:经常C.孔圣称.焉称:符合D.敦化厉.俗厉:勉励答案:C (此处“称”意为“说,称述”。
)7.下列各项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有心于.延明不拘于.时B.以.烛继昼不赂者以.赂者丧C.思乡而.返吾尝终日而.思矣D.当蒙数世之.宥穷山之.高而止答案:D (A项“对”和“被”;B项“用”和“因为”;C项分别表顺承关系和修饰关系;D项都是结构助词“的”)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昭王好尚文典,书史穿落者,亲自补葺(4分)答案:昭王喜爱文章书籍,经史中有破损脱落的,他亲自加以修补。
(“好”和“尚”都是喜爱的意思,1分;“穿落”解释为“破损脱落”,1分,这一分句不必讲成定语后置,因为“破损脱落的经史”讲不通,这里应是指“经史中破损脱落的部分”;“补葺”解释为“修补”,1分。
语意通顺,1分。
)(2)太保启陈,深合劝善,其孙等三家,特可听免。
(4分)答案:太保所奏,深合鼓励善行的原则,刘延明的孙子等三家,特别给予免除杂役。
(“劝”解释为“劝勉,鼓励”,1分;“其”指代“刘延明的”1分;“听免”解释为“给予免除杂役”,结合上文不可解释为“免除赋税”。
)9.李冲称刘延明“河右硕儒”,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分)答案:弟子众多;声望极高;精通经义;著述颇丰。
(4分,1点1分;如答“才华卓绝”亦可算一点。
【翻译】刘延明,是敦煌人。
十四岁时,就学于博士郭瑀。
郭瑀有弟子五百多人,其中精通儒家经书学业的有八十多人。
郭瑀有个女儿刚刚成年,他想挑选好的女婿,有意于刘延明。
于是他特地设一个席位,对弟子们说:“我有一位女儿,想找位好女婿,谁坐上这个席位,我就将女儿嫁给他。
”刘延明振衣去尘入座,神情安然地说:“延明就是您要找的人。
”郭瑀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刘延明后来隐居在酒泉,不肯接受州郡的举荐,跟从他读书的弟子有五百多人。
凉国武昭王征召刘延明为儒林祭酒、从事中郎。
昭王喜爱文章书籍,经史中有破损脱落的,他亲自加以修补。
刘延明当时侍奉左右,便请求代替武昭王做这些事情。
武昭王说:“我所以亲自来做,是要人们重视这些典籍。
我和您有幸相遇,跟刘玄德遇孔明没有什么差别。
”后升为抚夷护军,虽然政务繁忙,但手不释卷。
昭王对他说:“您抄录注解典籍,秉烛继续白天的工作,白天还可以,晚上应当休息。
”刘延明回答:“早晨听到道,晚上死去也就甘心了,不知很快就到老年,这些话是孔圣人所说的。
我刘延明是什么人,敢不这样去做。
”刘延明认为三种史书文字浩繁,便写成《略记》一百三十篇,八十四卷,撰述《敦煌实录》二十卷,《方言》三卷,《靖恭堂铭》一卷,注《周易》、《韩非子》、《人物志》、《黄石公三略》等流行于世。
蒙逊平定酒泉后,拜封刘延明为秘书郎,专门负责书籍的注记。
并建了一座陆沈观在西苑,亲自前往举行典礼,号为玄处先生。
当时有学生几百人,每月给他送来牛羊和美酒。
牧犍把刘延明尊封为国师,亲自致以拜礼,并命令所有官员,都北面受教。
当时,同郡的索敞、阴兴给他当助教,他们都以文章博学而著称,经常巾衣整齐而入。
太武帝平定凉州,带着士民东迁,他早听说刘延明的名声,便封他为乐平王从事中郎。
当时刘延明年老,住在姑臧一年多后,因想念故乡便回去了,当他走到凉州西面四百里地的韭谷窟时,因病去世。
太和十四年,尚书李冲上奏孝文帝说,刘延明原是河西的大儒,可是如今子孙沉沦下层,没有禄位;像这样的贤人的子孙,理应受到格外恩遇。
于是朝廷让他的一个儿子出任郢州云阳令。
正光三年,太保崔光上奏说:“已故的乐平王从事中郎敦煌刘延明,于凉城从事儒学,现遗文在此。
即使有一些失误,也应当有几代人可以被宽宥,何况从祖父到孙子,相距不远,却让他们久沦衙门差役的卑职中,没有得到照顾,使儒学之士都为之暗暗叹息。
请传令尚书,查出他的遗属,免去各种杂役,以此来敦促教化勉励风俗。
”皇帝下诏说:“太保所奏,深合鼓励善行的原则,刘延明的孙子等三家,特别给予免除杂役。
”河西人都以此感到荣耀。
三、古诗词鉴赏(11分)(命题人:肖莉)10.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苏武令①【宋】李纲塞上风高,渔阳秋早。
惆怅翠华音杳。
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②。
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③、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④。
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
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注:①南宋初,李纲因力主抗金而遭投降派排挤。
本词作于罢相后。
②消耗,消息。
③归黄阁,指任宰相职。
④方,指方叔,周宣王时,平定荆蛮反叛;召,指召虎,周宣王时,奉命讨平淮夷。
(1)上片中的“空”“尽”二字,好在何处?请简析。
(3分)(2)赏析“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句的抒情特点。
(4分)(3)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4分)志难酬”1分。
)②他感怀皇恩,渴望引兵抗敌、迎取二帝还朝,(1分,意思相近即可。
)但权力已失,虽欲效法古代贤臣,救国救民,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空留惆怅。
(1分,意思相近即可。
)赏析:南宋高宗初立,迫于军民抗金情绪高涨,起用著名的抗战派李纲为相,似乎要有所作为,但他内心畏敌,只图苟安,并无抗金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