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教学中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2
浅谈道具在幼儿舞蹈中的作用道具舞蹈是中国舞蹈特色之一,是中国的传统舞蹈。
在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中,都有着丰富多彩的道具舞蹈。
幼儿舞蹈中的道具以其外观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夺目为主要特点,在幼儿舞蹈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
之所以这样,是由于道具与舞蹈表演的关系非常密切。
它是构成舞蹈形象的有机部分;是塑造与刻画人物形象的辅助材料;是表达渲染气氛的有力工具;是推动情节、展现埋设伏线的发展前提;是舞蹈者展现表演技能、自身能力的延伸手段。
诸多的因素促使幼儿舞蹈编导“情有独钟”于道具舞蹈。
一、道具对幼儿舞蹈的影响一个优秀的幼儿舞蹈,除了新颖的主题、巧妙的构思、合理的编排等主导材料外;服饰、灯光、道具等辅助材料与之增色添光是分不开的。
而这些辅助材料运用的是否恰到好处,是否价值,往往又取决于该舞蹈的自身。
因此说,这两种材料是相辅相乘。
(一)道具展现幼儿舞蹈的趣味性。
童趣欢乐的,童趣是开心的,天真的,活泼的,幻想的,渴望的。
幼儿喜欢趣味的游戏,对幽默、滑稽的事物特别感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是一些微乎其微的小动作、事物,在幼儿眼里都是稀奇、好玩、有趣的。
其次,幼儿受生理及心理发展的限制,思维方式、动作等往往是可笑、滑稽的。
打一个比方:一位大人扛着一把拖把或高举一把勺子在大街上走,以正常人的逻辑判断一定会认为这人行为怪异,不可理解。
换成小孩做同样的动作,会认为这孩子滑稽、天真。
如把这个动作舞蹈化、戏剧化,再搬到舞台上……一排排幼儿扛着拖把,摇头晃耳的走出来,这种趣味效果真是不能言语。
幼儿就是具有这一特点,故,为展现趣味性,道具便成了幼儿舞蹈的“常客”。
如为表现一只笨小猪,可以设计一块看似笨重的大石头,笨小猪搬着大石头东倒西歪,引人发笑,趣味性也就自然而然达到了。
《会打喷嚏的帽子》是我创编的一部幼儿趣味舞蹈作品。
原作品是一部幼儿滑稽故事,经过加工、修复改编而成。
黑色“伯爵帽”是整个舞蹈的发展主线、趣味的核心。
当小老鼠蹑手蹑脚地走到帽子前,帽子突然的升高并张开黑色的“大嘴”向小老鼠“扑”来。
简析舞蹈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简析舞蹈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摘要:舞蹈与音乐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艺术形式,简单直接。
舞蹈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活的升华,具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其中舞蹈道具的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从五个方面来分析讨论了舞蹈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创作;舞蹈道具;作用舞蹈的创作是以音乐和艺术为根底的,是舞蹈创作者将情感思维通过舞蹈进行表达的过程。
舞蹈通过人类的肢体语言实现情感的表达,而舞蹈道具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舞蹈道具舞蹈中使用的舞蹈道具包括很多,主要有生活用具、劳动用具、民间舞道具、抽象道具、等其他道具。
生活用具、劳动用具与舞蹈的表现联系密切,如草帽、镰刀等;民间舞蹈道具,包括如扇子、三弦和鼓锣等,这些舞蹈道具多属于民间舞蹈所固有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俗文化积淀,所表达的情感非常强烈;抽象道具包括如水袖、纱巾、长绸等,这类舞蹈道具构成了某种象征性的意义,能够表现出情感的起伏、空间构成的图案景色以及某种特定的艺术形象。
此外,还有演员身上道具和身外道具。
演员身上道具是指舞蹈中扮演特定事物时使用的道具,如?猪八戒背媳妇?等舞蹈演员就通过背着道具扮演出两个角色,从而使舞蹈表达出强烈的戏剧性;而身外道具,如爱情舞蹈的信物等职那么是剧情开展的伏笔和矛盾冲突的突破口。
二、舞蹈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能够激发舞蹈创作者的创作灵感舞蹈创作者的创作灵感有时也来源于舞蹈道具。
实际上,好的舞蹈作品是一种生活的升华,由于舞蹈创作者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生活情景进行挖掘,而舞蹈道具又大多来源于生活,因此舞蹈创作者就可以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舞蹈道具来寻找生活中的故事,激发创作的灵感,同时还能够节省时间并真实的反映生活。
另外,舞蹈道具是舞蹈创作者接触较多的物品,通过屡次的使用,舞蹈创作者能够对其在以往舞蹈中的使用进行回忆,并挖掘出更多的内涵,从而激发创作灵感,并更加完美的应用到新的舞蹈作品中去。
112龙 敏:浅析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浅析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龙 敏(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作者简介:龙 敏(1990-),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
【摘 要】舞蹈作为一门艺术,主要是运用人的身体为媒介,塑造出能被人感知的形态形象,表现情节和作品主题,进而表达人的内在情感和需求,以及创作者自身的审美意识、审美取向。
而舞蹈编导在创编过程中,在某种情况下单纯依靠身体动作无法充分进行叙述和情感的表达,这就需要考虑使用道具。
道具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既是演员身份的象征,又是对特殊环境的一种解说,还能作为思想情感的寄物,舞蹈作品通过对道具的恰当运用弥补单一肢体语言的有限性,大大扩充身体语言的表达和语汇内容,充分发挥道具寓情于景与借物抒情的艺术效果,使其在作品中起到丰富表现手法、营造主题氛围、突出表现主题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道具;应用中图分类号:J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3-0112-01一、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特点道具,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存在着不同的特点。
舞蹈道具的选择运用不同于戏剧、舞台剧,不能单单只作为舞台置景,舞蹈道具应该是小型、灵活、多变的,是能与肢体相协调,配合产生舞蹈关系的物品,是为舞蹈服务的。
(一)道具符合舞蹈和剧情的需要。
舞蹈中的道具作为人身体之外的延伸和拓展,是身体舞蹈语言的一个丰富和补充,也是作品背景环境的一个说明。
现在越来越多的舞蹈作品编创者愿意在道具上下功夫。
道具如果运用得恰当,它可以明确反映舞蹈创作的时代背景、地域特征、风俗民情。
一个作品的道具用得恰到好处,往往能让作品展现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能把受众准确带入特定的时间或空间,增强舞蹈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人们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共鸣。
正因为如此,舞蹈作品的编导和演员在创作和阐述作品形象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在道具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实际背景和剧情的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确保作品和谐恰当。
2018-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乐舞歌赋浅谈道具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张章(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有时必须借助道具的作用才能完成角色的定位与环境的提示。
一面墙、一把雨伞、一把扇子、一条丝巾、一个斗笠等等都烘托和反映了编创者增强作品效果的意图,同时也烘托和提示了舞蹈者的角色身份以及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显示了此时此刻舞者所要表现的意境和心情,虽然有一些辅助手段的支持,但是编创人员和舞蹈演员如果要准确而形象地表现舞蹈作品。
关键词:道具;舞蹈教学;运用中图分类号:G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097-01道具是创作者审美情思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艺术要素多元复合的抢眼点。
一、道具在舞蹈表演中的意义舞蹈编创者和演员都十分清楚,在舞蹈的表演中,无论舞者的技巧如何娴熟,有时如果不借助道具的作用,总是略感单薄,也难以充分拓展表演的空间,因此道具的存在和使用对舞者来说就十分重要。
舞台空间和场面的感觉因道具的运用而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道具在这里成了舞蹈动作的人工延伸,艺术的语言也由此而更为形象。
这时舞者和场景,动作和时空融为一体,表演的氛围得到了强化,舞者和观众产生了共鸣,它自然而然地把观众带入了舞者所要渲染的意境中。
道具在戏剧、话剧、歌剧等各种艺术表演中运用更为必须和重要。
但是舞蹈有时同样需要借助道具来表现作品丰富的内涵和精彩。
善于结合情节充分利用道具画龙点睛的作用,历来是舞蹈编创者重视和强调的。
它有利于拓展舞者身体的动态和丰富舞者的表意。
使得作品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从而起到更加积极地作用。
舞蹈道具与舞蹈作品所要表现的时代必须相适应,否则就会变成累赘反而破坏了作品的主题和完整性。
同时它又必须与环境、人物,以及舞者的角色和身份相协调。
这时道具或大或小,或五彩缤纷,或厚实素淡.,都要浓妆淡抹总相宜才好。
论道具在舞蹈剧目中的合理运用舞蹈剧目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舞蹈动作、音乐以及视觉效果来传达主题和情感。
道具作为一种装饰手段和辅助表演的工具,在舞蹈剧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丰富舞蹈的内涵以及表达舞蹈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以下将探讨道具在舞蹈剧目中的合理运用。
首先,道具可以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
舞蹈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观众通过观看舞者的动作来感受到舞蹈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而道具的运用可以使观众更加直观地理解舞蹈的内容。
比如,在古典舞剧中,舞者手中的扇子可以通过不同的摆动方式表达不同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
道具的运用可以增强观众与舞蹈之间的沟通和共鸣,使观众更加投入到舞蹈剧目中。
再次,道具可以表达舞蹈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舞蹈剧目往往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情感,而道具的运用可以帮助舞者将主题和情感更加直观地传达给观众。
比如,在一些民族舞剧目中,舞者手中的道具,如绸带、花环等,可以通过动作的表演来传达出自由、欢快、热情等情感。
而在一些叙事性的舞剧目中,道具的运用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蹈的故事情节。
道具的运用可以增强舞蹈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观众更加深入地体验和感受舞蹈中的主题和情感。
最后,道具的运用需要合理搭配舞蹈的风格和主题。
不同的舞蹈剧目有不同的风格和主题,因此道具的运用需要根据舞蹈的要求来进行选择和搭配。
道具的使用要符合舞蹈作品的整体风格和布局,不能矛盾或突兀。
同时,道具的运用也需要考虑到舞者的技术和表现能力,以保证舞者在使用道具时的安全和舞蹈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道具在舞蹈剧目中的合理运用可以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丰富舞蹈的内涵、表达舞蹈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舞蹈剧目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通过道具的运用,可以让舞蹈作品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舞蹈作品所要传达的意义和情感。
因此,在舞蹈创作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道具的潜力,合理搭配和运用道具,以创造出更加优秀的舞蹈作品。
浅谈职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法和表演的运用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法和表演的运用进行浅谈,通过介绍相关教学法和表演技巧,以期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法的重要性舞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首先,舞蹈能够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通过动作和音乐的结合,激发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培养其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其次,舞蹈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发展,通过舞蹈动作的练习和表演,锻炼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提高其体质素质和运动技能。
此外,舞蹈还能够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作舞蹈的学习和演出,培养儿童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法的分类与特点1.集体舞蹈教学法集体舞蹈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整体演出为主要目标,培养儿童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教学方法。
该教学法的特点是注重整体效果和团队合作,通过培养儿童的足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使其能够在整体编排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2.自由舞蹈教学法自由舞蹈教学法是指以儿童个人表演为主要目标,注重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该教学法的特点是给予儿童更多的表演自由度,允许他们通过自己的创造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3.游戏舞蹈教学法游戏舞蹈教学法是指将舞蹈与游戏相结合,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来培养儿童舞蹈动作的掌握和表演能力的教学方法。
该教学法的特点是寓教于乐,增加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帮助他们轻松地掌握舞蹈动作和技能。
三、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表演的技巧与要点1.动作表演要准确舞蹈表演首先需要动作准确,包括动作的整齐划一、动作的迅捷准确等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动作的规范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通过不断练习和纠正,培养学生的动作准确性。
2.表演情感要真实舞蹈表演不仅仅是机械的动作重现,更需要将情感融入到舞蹈中。
浅谈道具在舞蹈中的运用摘要:在舞蹈艺术作品及教学与创作中,舞蹈道具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舞蹈道具也由过去的原生态形式发展为现在的多种多样,制作工艺也较为精美。
由于舞蹈道具具有可以引起舞蹈兴趣,渲染舞蹈气氛刻画人物形象与心理等作用,吸引许多舞蹈编导使用舞蹈道具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且道具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道具;舞蹈;应用引言使用道具是舞蹈的一个特色。
所谓舞蹈艺术中的道具即为舞蹈表演而制作的用具及器物。
道具不会作为艺术品摆在台上让观众来欣赏,它自身不可独立存在。
多由演员随身携带,是构成舞蹈艺术视觉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更为重要的是,道具还可以极大的丰富舞蹈的艺术语汇,增强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加强运动人体的动态表现从而完成舞蹈者内心世界及感情的表达。
一、道具在舞蹈中的特点(一)一物多用,以虚拟实以东北秧歌为例,舞者手中的手绢既可以用作手帕在害羞的时候捂嘴,又可以在恋爱时当作礼物送情人。
道具还可以作为某人某物的替代品象征物,舞蹈中虚拟的环境与情节都靠舞蹈道具来表现、补充。
手绢既是平时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又做为舞蹈道具出现在舞蹈作品中,一个物品多种用途。
道具在舞蹈作品中创设了一个虚拟的典型环境,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现实场景。
(二)简洁明了,制作精美舞蹈道具以灵巧简洁为好,过于庞大繁重会增加舞蹈着的负担且整体效果不好。
现在的道具已经突破原生态的道具制作,种类越来越丰富,颜色鲜艳,制作工艺也越发精美,有的甚至可以成为工艺品。
(三)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有的舞蹈作品以道具为事件的发展线索,围绕这一主线发展事件的情节,展现出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表现编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的主题。
二、道具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中的运用在中国古代舞蹈的记载中就出现过道具的身影,《葛天氏之乐》中就出现过“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样的例子。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人操牛尾”反映了道具在整个歌舞过程中的作用,即“牛尾”这一道具在整个舞蹈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歌舞与生产劳动结合,也反映了先民对天地、祖先的崇拜对丰收的祈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浅析道具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作者:张小琦来源:《天津教育·上》2020年第11期舞蹈是一种肢体艺术,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舞蹈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舞蹈中,使用道具是常见的一种表演形式,它可以更好地表现舞蹈作品,抒发感情,烘托气氛,使舞蹈更精彩、更抢眼,那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舞蹈道具又能发挥什么作用呢?一直从事幼儿舞蹈教学的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粗浅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道具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永远都是幼儿教师需要探讨、研究的课題,在舞蹈教学中也不例外。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动作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反复练习,这个时候幼儿就会产生倦怠感。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吸引幼儿,让幼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感兴趣?教师就必须想办法,而道具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例如:在大班学习维吾尔族舞蹈《青春舞曲》时,动作是有一定地域风格和特点的,尤其是手上的动作比较复杂,孩子们在练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可是当我拿出“小铃鼓”时,孩子们的眼睛放着光,迅速就把我围了起来,教学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孩子们的眼神里流露出渴望,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如何使用“小铃鼓”来跳舞,“小铃鼓”又是如何发出不同声音的。
从幼儿的这些表现不难看出,“小铃鼓”道具的加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舞蹈活动中。
只有幼儿对学习舞蹈感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舞蹈教学,使舞蹈作品更具感染力。
所以说,道具的巧妙使用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二、道具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说到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这应该是当今社会比较重视和敏感的话题。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品质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是幼儿园所的研究方向,符合家长对幼儿的期盼,更是幼儿成长的关键。
那么,舞蹈教学中道具的使用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品质有什么关系?(一)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专注力在幼儿学习品质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被家长重视。
M AJOR专业建设编辑 姜 菁浅析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教学中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文/陈茂玉摘 要:本文就学前教育专业技能中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作为一个编创者,想要准确地运用好一个道具,使其准确地烘托出作品的主题,需要缜密地思考和不断地创造、尝试。
更要通过巧妙的舞蹈形式安排道具的出现、过程和结尾。
使其在整个舞蹈作品中画龙点睛、合情合理。
若一个道具在作品中可有可无,它最终将会影响整个作品的表现主题和立意。
例如蓝色的绸缎在舞蹈中不仅仅只是绸缎,还可以转化为蓝色的海洋、碧波;红色的丝巾不仅仅是丝巾,它可以化作成手中的火苗;斗笠不仅仅可以戴在头上,也可摆在腰间化成播种时候的篮筐,也可化作成丰收时节的簸箕等等。
关键词:舞蹈作品 营造环境 画龙点睛 借物抒情 源于生活 舞蹈创作道具是编导在舞蹈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明舞蹈环境、渲染气氛的手段。
这些来源于生活的平常物件,在编导慧眼遴选、灵活运用下,被赋予了丰富的表现力,在不同的作品中,成为营造环境的丹青,凝聚着编导的奇思妙想,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舞蹈作品中使用的道具在舞台上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自身不可能成为一种艺术品让观众们欣赏,因此道具必须依赖编导编创的舞蹈情节和表演者来完成它的使用,即借舞蹈表演来完成舞蹈道具的艺术表现。
它成为了舞蹈的辅助手段,是舞者表演整个作品的其中部分,它需要与舞者发生直接关系,与整个舞蹈作品情节产生联系,才像有了生命一样,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
离开了表演,道具就不可能成立。
在日常学习中会发现,一些舞蹈剧目若不借用道具,会略显单薄,无法拓展演员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一些特点突出的作品,例如《士兵与枪》,士兵不能没有枪,枪是士兵的生命,它在舞蹈中的出现是必然的,也使整个舞蹈变得更加有气势、有震撼力。
所以巧妙地使用一些道具,再配合舞蹈演员娴熟的舞蹈技巧,就能实现演员肢体实现不了的特殊效果,甚至更能凸显出作品抽象的艺术魅力。
但是道具的使用也具有多面性。
使用得当会使作品变得更加充实和丰富,但若使用不当或者过度则会物极必反,此时的道具既不会为作品增加色彩,相反还会成为累赘从而破坏了舞蹈作品整体的美感。
一、道具在舞蹈作品中运用的特点1.烘托剧情道具作为肢体以外的部分可以极大地反映舞蹈剧目表现的时代背景,并增强整个作品的感染力,使作品所要突出的主题与内容更加集中、更加生动。
民间民族舞蹈道具的特点是大多作品使用道具,边唱边舞,自然生动。
民间舞中如胶州秧歌,这类舞蹈多用扇、丝巾;而东北秧歌多用手绢花;民族舞中如蒙古舞,多用碗、筷子等;维吾尔族舞则多用铃鼓、花等等。
道具不仅可以为作品增加色彩,拓展演员表演空间,更可以渲染出演员内心的情感,例如藏族群舞《翻身农奴把歌唱》,以藏族农奴从黑暗的农奴制度中得到解放为时代背景,巧妙地运用水袖,表现人们被束缚的痛苦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舞蹈中进入男子双人舞的部分,水袖缠在手上,就像一把枷锁,一种束缚,当男演员用嘴咬住的水袖松开的时候,即寓意着摆脱了封建的压迫,甩开了枷锁和束缚。
之后用水袖“牵引”着同伴一起走向台前,就像走向了光明。
舞蹈的高潮,通过对水袖的灵巧运用配以大幅度具有霸气的动作,向空中高高地抛起,连续不断地抛落,使得整个舞蹈作品非常充实并给人以震撼,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感染力,在这一舞蹈中,水袖作为主要的、唯一服饰道具,一直存在于作品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像一根链条,将整个作品结构合理地串在了一起,在打动人心的同时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2.锦上添花舞蹈道具可以极大地扩大人的想象力,并拓展舞者的表演空间,能够构成生动又奇特的视觉效果,更加形象地突出作品的主题和意境。
这就要求舞者本身的舞蹈技术要娴熟,再加上巧妙、灵活地运用好道具,完成原作品的二度创作,继而把整个舞蹈作品主题表现得更加生动鲜明,做到锦上添花。
例如西南民族大学原创舞蹈作品《红旗颂》,这是一个现代舞群舞,该舞蹈以革命战争历史为背景,讲述江姐及战友们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作战景象,道具使用大胆、夸张、抽象。
其中唯一的道具是一面长约20米、宽为17米的血红的红绸,两个舞蹈演员分红绸两边,用力拉住红绸一角从舞台后跑向舞台前,再将红绸下拉往后跑,使红绸飞舞在整个舞台上,它极大地改变了舞台的空间,使整个舞台活了起来,演员们出现在舞台上,仿佛就站在那洒满战士鲜血的战场上,逼真的画面让观众仿佛身临历史的特定场景中。
再加上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舞蹈,72OCCUPATION2018 0673OCCUPATION2018 06专业建设M AJOR编辑 姜 菁整个舞蹈作品更加形象逼真、生动、鲜明,演员的表演和道具红绸的使用将编创者要表现的情景和抒发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波动的红绸就像革命战士澎湃的作战心情,鲜红的红绸上聚集了战士的鲜血,血一样的红色,更是每个战士对胜利、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它不仅仅是一段红绸,它更是一面旗、是战士的血、是中国人的力量,是所有人的希望。
我们不能不感慨,这一面血一样的红绸为整个作品锦上添花。
3.借物抒情舞蹈编创者选择道具并赋予它在舞蹈中高度的抽象和象征的意义。
从选择某一物件作为道具时,这个物品就已经不是一件普通的物品了,再经过编导的高明编排,巧妙地改变它的原本用途并超越它生活的原型。
一条飘逸的水袖,在抛出的一瞬间,仿佛舞者的手臂可以无限延伸,使舞者身体的线条更具美感。
一支枪,舞出刚毅的美,枪是士兵的力量,是士兵的灵魂,士兵与枪,配合以刚劲的舞蹈动作,使整个舞蹈更有气势,更加生动感人。
当代舞群舞《流泪的索玛花儿》中的道具红色的索玛花,不仅点明了主题,还代表了一种情怀、一种象征。
从一朵索玛花出现,舞者们争抢它,到后来那个小女孩为了花儿不被别人抢走而将唯一的索玛花塞进嘴里。
随着编创者的思路,音乐从仓促渐渐转向缓慢、柔和,每个人都拥有了一朵美丽的索玛花,每个人都很幸福,舞蹈的最后,人们把所有的花儿都给了那个小女孩。
这朵花的存在,也许象征幸福,也许是成全,也许代表着每个人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追求爱情、幸福的向往。
二、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道具的巧妙运用,能使舞蹈作品在某个瞬间放射出夺目的光彩,给观众以振奋人心的感觉,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让人从中领悟到情操的美,使人们对生活产生一种深切的爱,这就真正起到了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
但是,如果在舞蹈中道具运用的不当,不到位,就会显得多余,甚至画蛇添足,破坏整个舞蹈作品的美感。
1.烘托主题舞蹈中使用的道具与舞蹈的主题关系密不可分。
一把利剑、一把油纸伞、一条红丝巾等都会反映出编创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演员的角色身份及作品中的时代背景,并凸显出此时舞蹈者所要表现的情感,烘托出编创者所要表现的主题。
例如古典舞《咏荷》中,舞者手持一把双面色的扇子,扉子一面是绿色一面是玫红,绿色可以使人在视觉上看作荷叶,而玫红则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盛开的荷花。
编导巧妙地运用了一把扇子,而且这把扇子经过编导的改造,可以旋转到180°的位置,极大地超越了普通扇子的使用功能,扇子在舞者手里不停地起落、飘摇、变化,成功地突出了本作品的主题,极大地延伸了舞者的美。
这个道具的使用,紧紧扣住舞蹈作品的主题,把编导要表达的内容、情感等突出到了极致。
2.丰富内涵舞蹈道具可以延长人体原本的线条,拓展身体的动律动态,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表达人的感情。
如中国古典舞中的水袖、剑,它不仅可以延伸肢体线条,解放和夸张身体的表现空间,还使舞蹈形象更加丰富和生动,更加突出舞者所要表达和抒发的情景内容。
如果将塑造舞蹈形象的代表性动作与舞蹈道具相结合,通过主题动作的发展变化出新的动作,挖掘出新鲜的舞蹈动作,为舞蹈动作的产生创造条件,能大大丰富舞蹈的艺术语汇。
舞蹈《扇舞丹青》中,舞者身着一袭飘逸的白衣,恰似一缕清风,轻柔起舞。
手持一把彩色扇子,舞者舞动着扇子,时而轻柔飘逸,时而刚劲有力,正当观众们陶醉在古典舞的柔感之中时,舞蹈将手中扇化为利剑,一起一落、一转一腾都穿透人心。
这一把普普通通的扇子,在舞者手中可以变幻万千,将整个舞蹈的内涵巧妙地演绎出来,观众深深为之陶醉,赞叹不已。
3.渲染气氛舞蹈表演中,道具的使用能极大地丰富舞蹈者的表现力与动态美,例如藏族水袖的舞动,不仅延展了舞者肢体语言的运动空间,与表演者的体态共同形成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丰富了观众的视觉形象,带来更生动的效果。
在藏族舞蹈《心声》中,演员长长的水袖不断地飞舞、变化,尤其最后像火焰一样地抛起落下,充分表达了藏族人民心中对党的热爱和敬仰,将编舞者的创作意图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大渲染了舞蹈的舞台气氛,把舞蹈推向高潮。
三、舞蹈创作中道具的准确运用作为一个编创者,想要准确地运用好一个道具,使其准确地烘托出作品的主题,需要缜密地思考和不断创造、尝试。
更要通过巧妙的舞蹈形式安排道具的出现、过程和结尾,使其在整个舞蹈作品中画龙点睛、合情合理、贯穿其中。
若一个道具在作品中可有可无,它最终将会影响整个作品的表现主题和立意。
例如蓝色的绸缎在舞蹈中不仅仅只是绸缎,还可以转化为蓝色的海洋、碧波;红色的丝巾不仅仅象征着红色的旗帜,还可以化作手中的火苗;斗笠不仅仅可以戴在头上,还可摆在腰间化成播种时候的篮筐,也可化作成丰收时节的簸箕等等。
总之,舞蹈道具的准确使用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四、小结综上所述,道具在舞蹈作品中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表现道具的方式和形式也千变万化,就在于编创者和表演者如何创造和配合了。
在舞蹈创作中道具只要运用的得当又巧妙,不画蛇添足,就能为作品内容服务,不断推陈出新,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艺术效果,那么这个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