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展开联想,多角度描摹,构建美妙境界。好的写景状物,往往 由眼前之景联想、延伸开去,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增强文章的美感, 还便于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自己的感情,从而达到突出作品主旨 的目的。如《沁园春· 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 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写眼前景,有 远看,有近观;有仰视,有俯瞰;有静景,有动景。作者以短短几句词, 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集中表现了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盎然生机,和整首词的意境极为吻合。
在游子的眼中,秋是伤心的,似乎是一种有家不能归的感觉。“君 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 寒烟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更有大家耳 熟能详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无不描写孤身 在外、思念亲人的伤感。 在将军的眼中,秋是威武的,似乎有一种天然的杀气。秋天粮草 丰足,兵强马壮,正是将军们杀伐建功的大好时机。“八百里分麾下 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 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里,我们分明感受 到了将军们不畏生死、誓守边疆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情怀。
在政治家的眼里,秋是伟大和豪壮的,因为秋是一个让人感到奋 进的季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 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只有豪 气干云的风流人物,才会发出这样振奋人心的感慨。 秋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她的讯息。让我们到处 走走,感受一下她神奇的韵味吧! 剖析:本文优点有三。其一,选材新颖,不落窠臼。一般写秋的文 章多写秋景,而本文却由秋风引起,拓展开去,写不同人对秋的不同 感受,可谓新颖。其二,首尾相合,结构谨严。散文最怕能放而不能 收,这篇文章能放能收,开合自如。中间层次清晰,条理井然。其三, 引用广博,富有文采。文中引用诗文丰富,但都统率于“秋”的主题之 下,杂而不乱,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