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感叹,唉。 为什么 掠夺 挥霍 繁华奢华
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译)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回顾杜牧诗歌
《清明》 《泊秦淮》 《江南春》 《赤壁》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字牧之,号樊 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 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 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 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 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 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 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 名词作状语
形容词或副词词 尾,……的样子
萦绕曲折
像蜂房、像水涡一样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高高矗立 座、所
名词作动词。比喻句
复道行空,不霁(jì)何虹?高低冥迷,
雨雪过后天晴。 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比喻句
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借代。代方向 通感:听觉转换成触觉
杜牧生活在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 晚唐时期。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关心 国事,忧国忧民,希望恢复昔日唐 帝国的繁荣和昌盛的局面。他在文 学上有比较进步的见解,认为文章 应为事而作,不应无病呻吟。因此 他的不少诗文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 实,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
赋的特点和演变
形式上: ①用词:辞藻华丽。 ②修辞:渲染夸张,多用比喻、排 比、对偶等 ③讲究声韵的美(文赋),句式多 变,骈散结合,押韵自由,韵脚灵 活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