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水果的秘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28.00 KB
- 文档页数:6
辽师大版综合实践活动三上第9课《水果的秘密》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水果的秘密》是辽师大版综合实践活动三上第9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水果的种类、营养价值、挑选方法以及水果与健康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水果的秘密,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喜爱和健康饮食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水果的基本知识,如水果的名称、口感、颜色等。
但对于水果的营养价值、挑选方法以及水果与健康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水果的秘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水果的种类、营养价值、挑选方法以及水果与健康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对水果的喜爱,形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水果的种类、营养价值、挑选方法以及水果与健康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学会如何挑选水果,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水果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水果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掌握的水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水果的种类、营养价值、挑选方法以及水果与健康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3.合作探究: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水果的营养价值、挑选方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果的秘密。
4.讨论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评价、补充,形成全面的理解。
5.实践环节:教师学生进行水果品尝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水果的美味,增强对水果的喜爱。
小班科学活动:水果的秘密(第一课时)设计意图:水果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吃,常看的东西,但孩子对水果的认识也只停留在对水果的色、香、味、形上,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吃到、见到各种水果,对常见水果比较熟悉,有一次,不知是谁把苹果和葡萄放进了鱼缸里,引来了许多孩子的围观议论,经了解得知,原来他们是想给鱼儿喂食,结果发现有些水果是浮在水面上的,有些水果是沉在水底的。
孩子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指南》中指出:“科学探索要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发现新奇有趣的事务,一起寻求问题的答案”。
于是根据本班幼儿现有的兴趣点生成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观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获得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
2.能根据水果的沉浮现象进行粘贴记录。
3.在操作中对沉浮现象感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1.认识常见的水果并能说出名称。
2.认识“哥哥”与“弟弟”玩偶,有初步粘贴记录的经验。
物质准备:1.每张桌上放有苹果、葡萄、香蕉、圣女果等水果,一盆水,2.记录卡(卡上画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线)和各种水果小图片若干。
记录表上有粘好的双面胶3.兄弟玩偶一套活动重点:观察常见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获得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活动难点:能根据水果的沉浮现象进行粘贴记录活动过程:一、想一想,猜一猜1.出示所有水果,幼儿ーー指认水果。
教师:今天有四种水果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
2.出示兄弟玩偶教师:这是谁呀?你们都认识呀,这是小哥哥,这是小弟弟。
听,他们说什么呢?(1)提出帮助请求及要求教师:他们说,他们想吃水果,但是呀,他们有一个请求,哥哥说它只能吃浮在水面上的水果,弟弟只吃沉到水底的水果。
(2)幼儿集体猜测:四种水果的沉浮现象教师:那问题来了小朋友,那这四种水果哪种水果能浮在水面上,哪种水果能沉在水底的呢?你们相互猜一猜(讨论一下)(3)师幼小结:猜测结果不一样,我们应该怎么办?教师:你们的想法都不一样,有的小朋友说苹果是浮在水面上的,有的小朋友说苹果是沉在水底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二、玩一玩,比一比1.认识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操作兴趣教师:请打开毛巾,看看都有什么?师幼总结:水果、毛巾、水缸和记录表。
中班综合:水果的秘密1、大胆地想象水果的内部结构,并尝试用各种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自己的猜想和探索结果。
二、教具准备每组幼儿自带的水果(苹果,香蕉,葡萄,桃子等若干),记录卡一张(对折的8开纸),水彩笔人手一盒,水果刀人手一把三、教学过程(一)、说一说,看一看师:“今天,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好吃的水果,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呢?请你来介绍一下吧!(提醒幼儿: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水果?)”孩子们绕有兴趣地围着水果,讨论着。
有的描述着它们的形状,颜色,有的回味着它的味道,有的掂量它们的重量……(水果是幼儿最常见的,但很多幼儿对水果的了解仅限于品尝时所看到的,在这里,教师请幼儿描述自己喜欢的水果,可以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水果)(二)、想一想,画一画1、师:“前几天,我们发现香蕉里有好看的花纹,你们平时吃水果时,有没有发现其它水果里也有花纹呢?”幼儿的反映很热烈,有的说桔子里有花纹,有的说桃子里有花纹,急着将自己知道的告诉同伴。
2、师:“对呀,我们发现许多水果都有花纹,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们最喜欢的水果里有什么样的花纹?请你们轻轻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师:“请一个小朋友到上面来把你想的画到纸上吧!”(提醒幼儿画在记录纸左侧)”(中班幼儿刚学会做记录,他们在记录自己的想法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所以在幼儿记录之前,教师请一名幼儿示范,有助于发现问题,并给其他幼儿一个提示作用。
)(三)、玩一玩,比一比1、师:“刚才我们回忆起了许多水果花纹,现在我们来玩一玩,看看水果里的花纹跟你们刚才想的是不是一样,看到了什么,也把它画下来。
”(提醒幼儿画在记录纸右侧)幼儿拿起一种水果,用力把它切开,有的幼儿横着切,有的竖着切,有的只切到果肉,有的切到了果核,每个人的发现都有所不同,他们很仔细地观察,并将它记录到纸上。
教师则巡回观察,提醒幼儿根据这次切开时所看到的不同情况,记录不同的结果。
提醒幼儿正确地使用水果刀,并给有困难的幼儿一些适时的帮助。
辽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和课件水果的秘密教学目标:1. 能够辨认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2. 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水果的特征和颜色。
4. 培养学生爱好水果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看、摸、尝等多种形式,感知水果的特点。
2. 了解水果的种类和营养值。
3. 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水果的特征和颜色。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描述水果的特点和颜色,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 自主观察1. 让学生在自己的家中接触到不同种类的水果,让他们一起分析水果的特点,特别是颜色和形状等。
2. 学生自发中带出水果的内涵,进一步认识到水果有许多好处。
Step 2 外堂活动1. 把水果送到学生面前,让他们自己观察,并了解其搭配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2. 让学生模仿课堂上的老师,并分别口述水果的颜色和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必须够清晰地描述的水果和颜色,这样才能让其他听者能更好地理解。
Step 3 激发学生表达1. 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摆出一个小摊位,假设他们是水果摊经营者;2.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彼此的想法,并展示出他们精美的水果摊:利用班级地点呈现出来,美丽的摊位让板书熠熠生辉,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3. 学生在小组间交流,每位组员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水果摊,让别人问问题,并定期评分。
Step 4 断案分组1. 根据孩子们的评分和反馈,统计分数,评分最高的组别被任命为断案小组,要相关摊主和周围的学生们想办法获取到那些无法定量描述的水果种类。
2. 在学生们固定恢复学校正常课程时,水果断案小组展示出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大胆尝试新的水果,增加学习中的趣味性。
ZtEp 5 小结1. 在在结束本次板书教学之前,让学生回忆自己在本次水果学习中收获的获知识。
2. 让学生在回忆中发表自己的感受,并给其他组员提出道友意见,看看大家是否有相同的经历。
教学手段:板书,图片,小组讨论,反馈评价。
辽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和课件水果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水果的名称、外形、颜色和味道;•学习水果的保鲜方法和食用方法;•理解水果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味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自我意识和正确的饮食习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好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前置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食品安全知识和基本水果的名称。
2.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学习以下内容:•水果的分类和特点;•水果的保鲜方法和食用方法;•水果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老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让学生猜一猜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2.引入课题《水果的秘密》。
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水果对身体好?有哪些常见的水果?2. 学习环节(1)知识点1:水果的分类和特点1.老师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不同种类的水果,并让学生欣赏水果的外形、颜色和味道。
2.老师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口感和营养成分等方面,将水果进行分类,并让学生动手尝试分类。
(2)知识点2:水果的保鲜方法和食用方法1.老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水果的保鲜方法,比如放在阴凉处、放在冰箱里、不同水果之间不能摆放太近等,让学生了解如何保存水果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2.老师介绍不同种类的水果的食用方法,比如直接食用、清洗食用、切片榨汁等,让学生尝试在课堂上模拟。
(3)知识点3:水果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1.老师介绍水果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比如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抗氧化物等,具有抗癌、防衰老、促消化、降血压等多种功效。
2.老师将不同种类的水果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拓展环节1.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堂所学内容,并可以自行展开拓展内容。
2.可以与学生一起观察季节性水果的生长情况,可以寻访果园,了解水果的采摘、贮存和加工等环节,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制作水果沙拉、果汁等,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的相关知识。
辽师大版综合实践活动三上第9课《水果的秘密》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水果的秘密》是辽师大版综合实践活动三上第9课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水果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索水果的营养价值、水果的种类、水果的种植和收获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水果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水果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水果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水果的营养价值、种植和收获等方面的知识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注重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种类、种植和收获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增强对水果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果的营养价值、种类、种植和收获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水果的营养价值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水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水果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关于水果的谜语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水果的营养价值、种类、种植和收获等方面的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水果的营养成分,让学生了解不同水果的营养特点。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水果,并分享讨论成果。
5.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学校的水果摊位,了解水果的种类和价格,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6.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吃水果,关注健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营养价值2.种植与收获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水果的营养价值、种类、种植和收获等方面的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