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岩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完整
- 格式:doc
- 大小:566.00 KB
- 文档页数:95
HMGC/QA03-KST-GC-02-2011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矿别:孙疃煤矿施工单位:工程处孙疃矿建项目部工程名称:南翼轨道大巷持用单位:工程处孙疃矿建项目部二0一一年五月八日前言 (1)第一章地质概况 (3)一、掘进巷道地质概况 (3)二、煤岩层综合柱状图(1:300) (6)三、地质预想剖面图(1:500) (6)第二章工程概况 (13)一、巷道布置平、断面图 (13)二、机械设备布置断面图 (16)三、巷道概况表 (19)四、巷道拨门坐标、方位 (19)第三章巷道施工 (20)一、施工方法 (20)二、施工工序 (39)三、施工设备 (41)四、循环组织 (42)第四章一通三防 (47)一、局部通风 (47)二、监测监控 (49)三、防尘 (51)四、瓦斯防治 (53)第五章掘进供电 (54)一、掘进供电基本要求 (54)二、供电计算 (55)第六章生产系统与经济指标 (63)一、系统线路与说明 (63)二、主要经济指标 (64)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68)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68)二、顶板管理 (68)三、“一通三防”管理 (71)四、机电、运输管理 (76)五、掘进防治水 (105)六、矿压观测与成巷维护 (105)七、通讯及信号系统管理 (107)八、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107)九、避灾路线(见附图) (108)第八章其它内容 (99)一、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9)二、掘进工作面安全责任一览表 (113)三、作业环境管理及施工图牌板管理 (114)四、其他 (115)前言一、工程名称:南翼轨道大巷二、预计总工程量/剩余工程量:3400m/1400m三、预计剩余工期:约10个月四、编制依据:(一)《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3-2010)、《井巷掘进各工种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掘进生产技术管理规定》(2010年6月修订版)以及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孙疃煤矿、工程建设总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指令性规定、文件等。
煤矿岩巷掘进作业规程(一)模板掘进作业规程巷道名称施工单位:施工队长:编制人:持有单位:编制日期:第一章概况一、概况:(一)编制作业规程的依据:1、生产科下达的《业务联系通知单》和技术要求;2、地测科提供的地质资料;3、《煤矿安全规程》、《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4、岗位工操作规程和各种管理制度;5、自救器的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6、煤矿采掘机械;7、老工人的经验和建议;8、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
(二)、工程名称及开凿目的:1、工程名称:三2煤-370东翼轨道巷;2、开凿目的:用于三2煤-370东翼轨道巷运输、泄水及进风。
(三)、工程概况:1、简要说明:巷道为半煤岩巷、岩巷,断面形状为半圆弧形,支护形式:采用锚杆+锚网+锚梁+喷砼联合支护方式。
2、工程概况表:工程名称设计工程量(米)开口方位坡度断面(m2)支护方式循环进度(m)净掘进三2煤-370东翼轨道巷 1220 在三2煤-370东翼第一联巷从三2煤东翼皮带巷中线算起施工63米后,转角110度0分26秒(方位角271度43分22秒,保证与三2煤-370东翼皮带巷平行,净距55米),开口段3‰反流水坡度,其它按生产科通知执行。
11.57 12.51 锚喷 1.4二、水文地质煤属性及掘进影响因素与施工拟采取措施:1、该巷道在三2煤顶板及煤层中掘进,在施工过程中常有砂岩水渗出,由于为上山或平巷施工,对掘进影响不大,最大涌水量为10m3/h,正常涌水量为5.0m3/h。
2、该巷道局部伴有断层,对掘进有一定影响。
3、瓦斯局部存在高沼地段,相对涌出量0.14m3/t。
4、掘进影响因素:煤尘:煤尘具有爆炸性地压:由于下部二2煤已经开采,地压显现局部地段比较明显。
地温:24°左右5、施工应注意问题及采取措施:因构造及下部二煤已经开采影响,顶板相对破碎,应加强顶板管理,支护及时到位,严禁空顶作业,严防冒顶事故发生。
(附岩性综合柱状图)第二章巷道设计特征一、巷道的开口位置及方向1、巷道开口位置及方位:在三2煤-370东翼第一联巷从三2煤东翼皮带巷中线算起施工63米后,转角110度0分26秒(方位角271度43分22秒,保证与三2煤-370东翼皮带巷平行,净距55米),开始施工三2煤-370东翼轨道巷,其它按生产科通知执行。
煤矿掘进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掘进打眼工一、一般规定第1条掘进打眼工必须经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2条钻眼前应清除完工作面余渣,露出实底。
第3条按测量给定的井巷中线、腰线延伸至工作面,并按作业规程中爆破说明书的炮眼布置方式,用量具确定炮眼圈径和每圈炮眼眼位。
第4条每圈炮眼应钻至同一水平位置,掏槽眼应按要求增加深度。
第5条钻眼时应避开残眼和岩层裂隙。
每个炮眼钻完后应及时封住眼口,防止掉渣堵眼,装药前应用压风清除炮眼内的煤(岩)粉和污水。
第6条检修钻具必须在指定修理室进行,严禁在工作面随意拆卸和检修钻具。
第7条禁止在旧眼、残眼内或在煤层裂缝中打眼。
打眼过程中,禁止用手或带手套扶托钻杆。
第8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准打眼或应立即停止打眼,在向上级汇报并妥善处理、确认安全后,方能继续打眼:1.迎头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
2.发现有煤和瓦斯突出征兆时。
3.发现煤岩层变潮、煤质松软,有挂红、挂汗、出现雾气、水叫、顶板附水加大、空气变冷的透水预兆时。
4.打眼中突遇压力水从钻孔流出时,应立即停钻并不准抽动钻杆。
5.工作面局部顶板来压、片帮严重。
6.空顶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
7.支护不齐全、不牢固。
对上述1.2.3.4项,如情况紧急,还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威胁地点的人员。
第9条打眼工应和放炮员紧密配合,共同搞好安全生产,确保爆破效果良好。
二、其它要求第10条打眼前的检查和处理:1.对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帮、临时支护应进行全面检查,待问题处理后方可打眼。
2.必须扎紧袖口、裤管,扣好衣扣,围巾必须系在上衣内,严禁围巾和衣服的线头等外露。
三、打眼操作及其注意事项第11条两人操作,一人在凿岩机一侧领钎定眼,一人在另一侧握紧手把操作。
第12条开眼时,定好位后,使钻头顶紧定位点,间断地启动开关二、三次,使钻头钻进岩体。
第13条钻头钻进岩体后,根据爆破说明书的规定,调整打眼的方向和角度。
推进时要均匀使劲,不可用力过猛,要顺势推进。
煤矿⼯作掘进⼯作⾯作业规程第⼀章地质概况⼀、巷道穿越的煤(岩)层和围岩特征及其柱状图1、煤层情况:721001⼯作⾯穿越2#(九尺)煤,煤层厚度稳定;⼯作⾯标⾼930—1069m,盖⼭厚度510—647m;煤厚1.80—3.01m,平均2.41m,结构简单。
预计靠近杜⼉坪断层的区段倾⾓变化较⼤,可能达到7°以上,影响正常掘进。
⼯作⾯前部煤厚较薄,约 1.8m,托夹⽯掘进,后半部夹⽯会逐渐尖灭。
切眼附近煤层较厚,约3.01 m。
3、煤岩层综合柱状图(见附图⼀)。
⼆、地质构造及其平、剖⾯图1、褶曲:⼯作⾯设计切眼附近为⼀向斜结构,轴向北西,两翼倾⾓平均为7°。
2、陷落柱:参照南九盘区陷落柱实际揭露情况,预计本⼯作⾯陷落柱发育,数量8—12个,预计长轴30—80m,短轴20—50m。
3、断层:预计⼯作⾯前部断层数量较少,只发育在陷落柱附近。
4、地质预测剖⾯图(见附图⼆)三、掘进⼯作⾯周围的采掘情况本⼯作⾯北邻南⼤巷及南翼总回风巷,南邻杜⼉坪断层,东邻南九盘区,西邻721002⼯作⾯(未送)。
四、掘进⼯作⾯周围的预计⽔⽂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简单,地质构造附近有少量裂隙⽔。
最⼤涌⽔量0.05m3/min,正常涌⽔量0.001m3/min。
五、掘进⼯作⾯周围煤(岩)层预计⽡斯涌出量,煤层发⽕期、煤尘爆炸性等。
六、重要地质情况预报及提⽰1、杜⼉坪断层附近地质构造极其复杂,煤层倾⾓变化⼤。
陷落柱、断层数量多、个体⼤、落差⼤、延伸长、顶板裂隙发育,会给掘进施⼯带来较⼤影响,届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措施。
2、地质构造附近顶板破碎,裂隙发育,应加强顶板⽀护及两帮的维护。
3、2#煤层由2#上与2#两层逐渐合并为2#煤,其层间距变化较⼤,届时根据其实际层间距确定具体⽀护⽅式。
第⼆章⼯程概况⼀、巷道⽤途简述721001⼯作⾯包括正巷、副巷、切眼。
副巷为回采时运料巷;正巷为回采时运煤巷;切眼内安装⽀架、采煤机、运输机进⾏回采。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二、掘进的目的及用途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设计长度:m,巷道设计倾角°。
服务年限:月四、预计开竣工时间开工时间:年月竣工时间:年月第二节编写依据一、掘进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地质说明书名称:批准时间为:二、掘进施工设计施工设计名称:批准时间为: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井上下对照关系表第二节工作面顶底板综合柱状图第三节地质构造第四节水文地质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平面图此处要求设计巷道要突出,粗双虚线表示,线条宽度为1mm第二节支护设计简单说明用该支护方式能否满足生产要求。
一、支护参数与要求二、巷道支护设计断面图第三节支护工艺一、支护方式的主要参数自行设计表格说明巷道支护的主要参数及支护材料的主要参数二、支护工序安排三、支护要求说明巷道的荒高、荒宽、净高、净宽,及巷道断面积,并且详细说明巷道施工过程中的支护质量标准要求。
第四章施工工艺第一节施工程序第二节凿岩方式一、本规程所有巷道均采用打眼放炮的掘进方法进行掘进。
二、打眼工具第三节爆破作业一、爆破条件:二、爆破指标三、爆破说明表四、炮眼布置图炮眼布置及说明:1、炮眼布置分为掏槽眼();周边眼()…………;2、炮眼装药量为掏槽眼每孔装药量Kg;周边眼每孔装药量Kg,每孔必须装个炮泥。
3、必须正向装药,串联放炮,采用雷管爆破。
4、掘进循环进度m,每班两个循环,班进度m。
5、爆破顺序为眼→眼→眼→眼→眼第四节装载与运输一、装载方式二、运输方式三、装载设备运输方式表第五节管线敷设第五章生产系统第一节通风一、通风方式及供风距离二、风量计算按照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通三防”管理规范有关通风参数计算的规定,进行计算和验算。
该掘进工作面拟选定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该通风机的风量范围为m3/min。
(一)风量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2、按一次爆破所需炸药量计算:3、按工作地点交接班最多人数计算:4、经计算比较选用Q3 = m3/min作为该巷道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
煤矿岩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作者: ————————————————————————————————日期:目录第一章概况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岩层赋存特征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地质构造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水文地质4ﻩ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巷道布置4ﻩ第二节矿压观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巷道支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支护工艺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施工工艺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施工方法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凿岩方式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爆破作业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工程质量及文明生产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装载与运输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管线与轨道敷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设备与工具配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生产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通风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压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瓦斯防治及防突管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综合防尘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防灭火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安全监控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供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排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本《作业规程》所掘巷道为4-3煤2302运输顺槽,位于4-3煤回风大巷西侧。
二、巷道用途用于4-3煤302工作面回采主运服务。
三、巷道性质本巷道为顺4-3煤层沿煤层底板向下900mm掘进巷道。
四、设计施工长度、服务年限4-3煤2302运输顺槽设计长度为1191.00m。
服务期限:至4-3煤302工作面回采结束。
计划开工时间:2012年月日第二节编写依据一、编写本规程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掘进操作规程》2、《聚隆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开采设计》3、《聚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储量检核说明书》二、经过审批的设计及批准时间本规程所掘巷道施工的依据是《聚隆煤矿4-3煤2302运输顺槽开凿平、剖、断面图》,批准的时间为2011年12月。
三、地质说明书本规程所掘巷道地质资料的依据是聚隆煤矿揭露实测的地质资料。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一、巷道对应地面标高该巷道对应地面标高为+1128m~+1208m,巷道标高为1075m~+1080m 。
对应地表于阴弯梁一带,地貌为山峰和沟谷,无民房建筑,无大的水体及河流。
二、与邻近巷道位置关系该巷道与4-3煤回风大巷相连,掘进对临近工作面无影响。
三、煤尘及煤层的自燃区内各煤层均属低变质烟煤,煤尘爆炸指数远大于10%,煤尘具有爆炸的危险性。
在煤层开采及掘进过程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根据还原样燃点与氧化燃点之差值△T1-3℃及还原样燃点T1℃判断,各煤层属易自燃着火煤层。
四、地温区内地温情况正常,属“无热害区”。
五、水灾随着上部煤层的不断开采,采空区面积逐步增大,空区内积水相对增多,故在掘进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f)4-3煤层全区分布,位于延安组第二段中部,地表未出露。
煤层一般厚度1.28~1.60m,平均1.44m,厚度变化不大,属稳定的全区可采薄一中厚煤层。
**********煤矿掘进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水平*****煤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编制人:施工单位:编制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审批意见作业规程学习记录负责人:传达人:班次:作业规程复查记录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和位置本作业规程掘进巷道位于***水平*采区,巷道设计标高***m,为本矿****水平**采区**煤运输大巷。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作为***煤层运输大巷,为****水平**采区**煤层开采作准备。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1、巷道设计长度为100m,沿***煤层走向往SE方向布置,坡度3‰。
2、服务年限:12个月四、预计开工竣工时间1、开工时间:2、竣工时间:第二节编写依据1、《*****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2、*****地质队提供的《******煤矿地形地质及水文地形图》;3、《煤矿安全规程》和各种操作规程;4、《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5、《煤矿井巷工程质量评定标准》;6、《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第二章地面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一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水平**采区***煤运输巷沿煤层走向布置,根据本矿的地质情况,围岩较松散破碎,受裂隙和节理剪切作用的破坏,局部地段煤(岩)层倒转,倾角变缓,且围岩层理性较差,极易沿裂隙面垮落,掘进时的压力很大,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施工作业。
本巷道掘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每班不少于二次,严格执行“一通三防”、“瓦斯三对口”制度,监测瓦斯涌出量变化情况,谨防瓦斯超限。
第三节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一、地质构造1、本区处于**断层附近,区内构造线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众多的北东向断裂构造极其发育;由于受断层的切割和破坏,致使煤系地层产状局部近于直立,甚至倒转;除局部残存的背斜、向斜构造迹象外,总体呈一单斜构造。
掘进工操作规程标题:掘进工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掘进工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对保障矿井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掘进工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点。
一、掘进前准备工作1.1 确认工作面情况:包括工作面的位置、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等情况。
1.2 检查设备工具:确保掘进机、钻机、矿车等设备工具完好,无损坏。
1.3 安全防护准备:检查瓦斯检测仪、通风设备等安全防护设备,确保正常运转。
二、掘进工作操作流程2.1 确定掘进方向:根据勘探数据确定掘进方向,避免煤层失稳。
2.2 控制掘进速度:根据地质条件和煤层情况,控制掘进速度,避免发生事故。
2.3 注意通风排瓦斯:保持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畅通,及时排放瓦斯,确保安全生产。
三、瓦斯防治工作3.1 定期检测瓦斯浓度:使用瓦斯检测仪对工作面瓦斯浓度进行定期检测。
3.2 采取防瓦斯措施:根据瓦斯浓度采取相应的防瓦斯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3.3 瓦斯事故处理:一旦发生瓦斯事故,即将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四、安全生产管理4.1 安全教育培训:对掘进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4.2 安全检查记录:定期对掘进工作面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备查。
4.3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预安全生产。
五、掘进后清理工作5.1 清理工作面残渣:清理工作面残渣,确保通风畅通,为下一步掘进工作做准备。
5.2 设备维护保养:对掘进机、钻机等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5.3 安全退出工作面:在清理工作完成后,安全撤离工作面,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结论:严格执行掘进工操作规程,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措施。
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安全生产和人员安全。
第一章、工程及地质概况一、工程概况1、巷道名称及掘进工作面位置、四邻情况,井上下对应位置:施工巷道名称:20104一号运顺、二号运顺及其联络巷,20104切眼、20104回顺。
工作面地表位置位于神延铁路东南(139°)700-965米。
地面标高1235-1303米。
井下位置:20104一、二号运顺位于20102工作面东南,距20102二号运顺距离分别为261米、291米。
东北20102综采工作面正在回采,周围再无其它采掘工程。
2、巷道用途及服务年限巷道用途:用于20104综采工作面煤炭运输、工作面辅助运输、排水通风等。
服务年限:30个月。
3、掘进工作面巷道布置情况:工程量、巷道断面参数。
①20104一号运顺设计掘进长度6161.168米,20104二号运顺设计掘进长度6080.016米,掘进方位角均为49020′32″,开口坐标X=4270091.649、Y=406090.459。
两巷间保护煤柱30米,设计施工联络巷101个,联巷中心距为60米。
(附图:施工平面图)巷道断面参数:巷道设计断面形状均为矩形,巷道断面尺寸:20104一号运顺宽×高=5600×3900mm,S掘=21.84m2;20104二号运顺宽×高=5200×3900mm,S掘=20.28m2; 20104回顺与联络巷宽×高=5000×3900mm,S掘=19.5m2。
(附图:巷道支护断面图)二、地质概况1、煤层及围岩情况:20104运顺工作面布置于2-2煤层,该煤层厚度11.0~12.07m,平均厚度11.72m,煤层倾角1-3°。
工作面布置于煤层的中上部。
煤层不含或局部含1-2层夹矸,夹矸厚度不大于0.20米,煤层结构简单。
该煤层属软质岩石,具脆性,易冲击破碎,普氏系数小于3。
顶底板岩性:老顶: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厚5.40~53.22m,属Ⅲ级;直接顶: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石,厚 1.02-1.59m,属Ⅱ类中等稳定顶板;底板:主要为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次为泥岩,厚0.80-11.46m,允许底板单向抗压强度25.95Mpa,属Ⅵ类中硬度底板。
煤矿掘进作业规程完整. . . . 煤矿掘进作业规程井巷名称:1602运输上⼭矿长:安全矿长:⽣产矿长:总⼯程师:编制:⼆0⼀0年四⽉⼀⽇⽬录⼀⼯程设计及地质概况⼆巷道断⾯及⽀护要求三钻眼爆破及掘进⼯艺四正规循环作业、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五通风⽡斯管理六装矸、运输、供电与通信七供排⽔、防尘、供压风及施⼯前准备⼋主要的安全技术措施⼀、⼯程设计及地质概况巷道从1062运输巷开⼝(已标定)⽅位⾓650,沿煤层顶板掘进,巷道坡度与煤层倾⾓⼀致,为26~300,巷道属半煤岩巷道,全长(斜长)85⽶,该巷作为1062回风巷掘进运煤(矸)⽤。
巷道顶底板及穿煤层情况:煤层为⿊⾊半暗⾄半亮型⽆烟煤,节理发育,厚0.35~1.27⽶,平均厚0.87⽶,煤层结构较复杂,基本稳定,煤层直接顶板为炭质粘⼟岩或粘⼟岩,属中硬岩⽯,⽼顶为粉砂质粘⼟岩。
坚硬,直接底为炭质粘⼟岩中粘⼟岩,⽼底为粉砂质粘⼟岩或粘⼟质粉砂岩。
⽡斯、煤尘及⾃燃倾向性、煤与⽡斯突出危险性情况:煤层⽡斯含量较⾼,为20.99m3/t,根据鉴定资料,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不易⾃燃,根据煤与⽡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在1300m以上⽆突出危险性,但施⼯中仍加强煤与⽡斯突出防治⼯作,地质构造及⽔⽂地质情况:地质构造简单,本巷施⼯⽆断层等构造,⽔⽂地质情况简单。
⼆、巷道断⾯及⽀护要求巷道为矩形断⾯,顶板完好地段,采⽤锚⽹⽀护,顶板较破碎地段采⽤锚喷⽀护,巷道⽑宽2.2m,⽑⾼2.0m,⽑断⾯4.4m2,净⾼1.95m,净宽2.1m,净断⾯4.1m2。
锚喷⽀护时锚杆间距按800×800㎜矩形布置,锚杆长主1.8m,锚杆与顶板成800⾓以上,喷浆厚度50㎜。
三钻眼爆破及掘进⼯艺流程1、炮眼布置⽅式掘进⼯作⾯炮眼布置采⽤楔形掏槽⽅式,炮眼由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组成(详见附图炮眼布置图)2、施⼯⽅法和作业⽅式施⼯⽅法采⽤钻爆法,即采⽤煤电钻钻机及YT28型、YT26型凿岩机打眼钻孔,毫秒延期电雷管结合煤矿3#乳化炸药正向装药⼀次性起爆,⼈⼯出碴,作业组织⽅式:三班制⼋⼩时迎头轮流班次作业,每班⼋⼩时迎头掘巷作业。
目录第一章概况............................................................................................................................. - 1 -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依据 (1)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 3 -第一节地理位置 (3)第二节工作面地质构造 (3)第三节水文地质 (3)第四节煤层赋存特征 (3)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 6 -第一节巷道布置 (6)第二节矿压观测 (6)第三节支护设计 (7)第四节支护工艺 (10)第四章施工工艺........................................................................................................................... - 12 -第一节施工方法 (12)第二节凿岩方式 (12)第三节爆破作业 (13)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16)第五节管线敷设 (17)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置 (17)第五章生产系统..................................................................................................................... - 18 -第一节通风 (18)第二节压风 (20)第三节瓦斯防治 (21)第四节综合防尘 (23)第五节安全监控 (23)第六节防灭火 (25)第七节供电 (26)第八节供排水 (26)第九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27)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 28 -第一节劳动组织 (28)第二节作业循环 (28)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9)第七章煤质管理..................................................................................................................... - 29 -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 30 -第一节一通三防 (30)第二节顶板 (36)第三节爆破 (37)第四节防治水 (39)第五节机电 (40)第六节运输 (42)第七节其他 (46)第九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 - 50 -第十章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 - 50 -附图一:³³工作面运输顺槽巷道平面布置图....................................................................... - 53 -附图二:³³工作面运输顺槽巷道断面示意图....................................................................... - 54 -附图三:³³工作面运输顺槽炮眼布置图............................................................................... - 56 -附图四:³³工作面运输顺槽通风系统示意图....................................................................... - 57 -附图五:³³工作面运输顺槽安全监控系统图....................................................................... - 58 -附图六:³³工作面运输顺槽供电系统图............................................................................... - 59 -附图七:³³工作面运输顺槽放炮站岗示意图....................................................................... - 60 -附图八:³³工作面运输顺槽避灾路线图............................................................................... - 61 -附图九:³³工作面运输顺槽运输系统图............................................................................... - 62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掘进的巷道名称为³³工作面运输顺槽。
掘进⼯作⾯规程⽬录第⼀章概述 1⼀、施⼯范围 1⼆、掘进范围内已有的采掘情况 1三、巷道⽤途及服务年限 1四、掘进⼯程量 1第⼆章地质概况 2第⼀节、地⾯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2 第⼆节、煤层及其顶底板特征情况 2第三节、地质构造 3第四节、⽔⽂地质 3第五节、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3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施⼯⽅法 3⼀、巷道平⾯布置图附后 3⼆、巷道布置说明 3三、施⼯⽅法 4第四章永久⽀护 4⼀、巷道断⾯图附后(详见图1、2、3、4、5、6、7、8) 4⼆、巷道规格及⽀护材料 4三、永久⽀护说明 4第五章临时⽀护 12⼀、⽀护形式 12⼆、使⽤⽅法 12第六章施⼯⽅式及劳动组织 13⼀、施⼯顺序及队伍配备 13⼆、循环作业⽅式 13三、⼯艺流程 14四、劳动组织 14五、循环图表: 15第七章施⼯设备及供电 15⼀、装运⽅式 15⼆、掘进机械设备 15三、供电系统图附后 17四、供电系统说明 17第⼋章爆破设计和掘进机割煤 17⼀、设计依据 17⼆、爆破布置图 18三、爆破参数表 18第九章通风 19⼀、掘进⼯作⾯通风系统图附后 19⼆、通风系统 19三、掘进⼯作⾯避灾路线图附后 20四、避灾路线 20五、通风⽅式及风量 20六、安全监控 22七、通风措施 23第⼗节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24⼀、掘进 24⼆、⽂明⽣产 25三、永久⽀护 26A、锚⽹索⽀护 26B、U25钢⽀护 28第⼗⼀节安全技术措施 28⼀、顶板管理 28A、锚⽹索⽀护 28B、锚⽹索⽀护监测 30C、U25钢⽀护 31⼆、爆破 32三、⽡斯管理 33四、综合防尘 22五、装运措施 34A、装岩机 34B、⼩绞车运输 36C、平巷运输 38D、刮板输送机运输 39E、胶带输送机运输 40六、综掘机司机 40七、巷道贯通 43⼋、防探⽔ 44九、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45⼗、开⼝及特殊地点施⼯安全技术措施 45⼗⼀、防灭⽕措施 45第⼗⼆章事故处理预案 46第⼗三章预计技术经济指标 47第⼗四章规程贯彻记录 48第⼀章概述⼀、⼯作⾯施⼯范围该⼯作⾯井下位于+1200⽔平北采区,地⾯相对位置为本矿⼯业⼴场院墙(北)以北320~2500m的⽊头沟,沟宽150m左右,为夏秋⾬季有少量⽔、冬春季⼲涸⽆⽔的季节性河沟,河沟两侧均为中低⼭。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规程名称:编制人:技术主管:施工队长:施工单位:编制日期: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编写依据 (1)第二章地面相对位臵及地质水文情况 (3)第一节地面相对位臵及邻近采掘情况 (3)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3)第三节地质构造 (4)第四节水文地质 (4)第三章巷道布臵及支护说明 (5)第一节巷道布臵 (5)第二节支护设计 (6)第三节支护工艺 (10)第四章施工工艺 (16)第一节施工方法 (16)第二节凿岩方式 (16)第三节爆破作业 (16)第四节装、运岩(煤)方式 (18)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18)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20)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第一节劳动组织 (21)第二节循环作业 (21)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3)第六章生产系统 (24)第一节通风系统 (24)第二节压风系统 (26)第三节防尘系统 (26)第四节防灭火系统 (27)第五节安全监测系统 (28)第六节供电系统 (29)第七节排水系统 (29)第八节运输系统 (29)第九节通讯系统 (30)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31)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36)第一节施工准备 (36)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36)第三节顶板管理 (37)第四节爆破管理 (39)第五节防治水管理 (43)第六节机电管理 (43)第七节运输管理 (47)第八节特殊施工措施 (53)第九节其它 (56)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7303皮联巷(以下简称本巷道)。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为满足7303工作面开采时运输、通风、行人的需要。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平巷:343.054m一个15°下山: 72.267m一个弯道: 6.554m四个信号躲避硐室: 6.000m一个交叉点: 13.873m一个绞车硐室、一个梭车硐室: 7.600m总计工程量: 449.348m服务年限: 5年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根据采掘工程安排,本掘进工作面自2011年8月下旬开始施工,预计2012年1月竣工。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目录第一章概况1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2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2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2第三节地质构造3第四节水文地质3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5第一节巷道布置5第二节支护工艺5第四章施工工艺15第一节工艺流程15第二节截割方式16第三节装、运岩方式17第四节管线及皮带敷设17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备19第六节综掘施工相关规定19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5第一节劳动组织25第二节循环作业25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6第六章生产系统27第一节通风系统27第二节压风系统30第三节防尘系统30第四节防灭火31第五节供电系统32第六节排水系统33第七节运输系统33第八节安全监测系统33第九节通讯系统36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37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41第一节施工准备41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41第三节顶板管理48第四节机电管理57第五节运输管理66第六节防治水管理78第七节特殊措施80第八节其它89第九章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93第一节掘进专业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93第一章概况一、巷道名称本巷道名称为23215工作面中间巷。
二、巷道位置23215工作面自三角区辅运上山(南段)V14导线点前104.8m开门,按90°方位,沿23-2煤层(留底煤不超过0.5m)掘进至23213工作面下顺槽设计位置。
三、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掘进目的是为了形成23213工作面下顺槽掘进运输系统,满足回风、行人、通风、辅助运输、管线敷设等需要。
四、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该巷道预计总长度:290m服务年限:2年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水平名称+660m水平采区名称11采区地面标高+953m~+960m井下标高(m)+826m~+846m地面重要建筑物及地表水体23215工作面中间巷及23213工作面切眼位于井田东北区的南部,属低山丘陵地貌,地表地势较平坦,无村庄及其它重要建筑物、无地表水体。
煤矿巷道掘进施工作业规程一,巷道压力概况该工作面位于三水平戊一采区西翼最上部,东邻戊一西翼回风下山,轨道下山,皮带暗斜井,西至二水平戊二采区下山煤柱,北邻戊8—31040采空区及煤柱,南邻戊8—21180采空区。
该面上分层戊8—31020已回采(其中有275m由于遇到断层影响末开采)该巷东部沿戊10煤顶板掘进,西部沿戊9煤顶板掘进,直接顶为灰及深色泥岩,含植物化石碎片,岩石中部夹有砂质泥岩及细沙岩层,属11类稳定围岩。
在掘进期间主要受采东压力影响。
二,支护形式1,临时支护;采用液压支柱或前探梁。
2,永久支护;该巷优先采用锚,网,梁支护,若顶板破碎不适合打锚杆时,采用大拱型或梯形工字钢支护。
三,支护选型计算锚杆支护参数计算;根据工程需要支护断面为3,6X2,7m 矩形断面。
利用工程类比法及现场经验选择端锚固法加固顶板,按加固拱原理计算;1,锚杆长度;L=N(1,1+B/10)=1,0X (1,1=3,6/10)=1,46m,取2,0m.式中;N—围岩稳定性影响系数,取1,0m;2,锚杆直径;D=L/110m=0,018m=18mm,取20mm.3,锚杆间距;d<0,5L=0,5x2=1m,间距取700mm;4,锚杆排距;d<0,5L=0,5x2=1m,排距取700mm;由于戊组煤层顶板存在不稳定岩层,不稳定顶板受节理影响,容易形成块状和条状冒落,对此应采用组合梁原理,进行校核检验。
L=0,612B KKDP式中B-——巷道毛宽3,7m;K-——安全系数.综合KP-——软岩或动压巷道围岩荷载增大系数.选2;∮——组织梁层数相关系数,选用0.75;P¡——组合梁垂直荷载;P¡= Y!Xb!=2.7X3=8.1MPa/m2∑¡——岩体抗拉强度,选1,4MPan——岩体抗拉强度析减系数选用0,8则L=0,612X3,7 3X20,0810,75X0,8X1,4 =1,717m结合以上计算,锚杆支护长度为2m.按组合梁层间不发生滑动,并保证下面一层岩层的稳定,锚杆间距为;D≤1,63Xh! nιX O 1K1X kpxy1xh1式中;h1——最下一层岩层厚度,选用0,2m;n1 ——最下一层岩层的抗拉强度折减系数取0,4;0L1——最下一层的抗拉强度,取1,4MPa;ki——动压系数取9;KP——动压巷道围岩2;YI——最下一层岩层的容重量取2,5T/m3D≤1,63X0,2X0,4X1,49x2X2,5X0,2=0,813m综合考虑,锚杆间距D=0,7m,排距取0,7m,根据以上计算,顶部锚杆选用φ20X2000左旋高强锚杆。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5篇1【第1篇】下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述21172下巷生产工艺已由炮掘改为综掘,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21172下巷作业规程》中的第五章通风系统部分炮掘配风量计算已经不符合生产实际,为保证作业规程与生产实际配风量相符,特编写《21172下巷更改配风量安全技术措施》。
(一)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1、按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4n=4×50=200 m3/min式中:4---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m3/min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2、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125×q×k=180m3/min式中:q----预计掘进期间的瓦斯涌出量0.8 m3/mink---为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8。
3、按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计算:q= q局i=480m3/min式中: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q局——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m3/min,取480 m3/min i—— 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局部通风机的台数,台,取1确定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根据上述计算该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480m3/min4、按风速验算:根据巷道净断面积24㎡,选取最大风量q=480 m3/min作为验算依据,验算出巷道风速为v=q/s=480/(24×60)=0.33m/s式中:q-----巷道风量,m3/mins-----巷道断面积,㎡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中的煤巷最低允许风速为0.25m/s,最高允许风速为4m/s,以上计算出的巷道风速0.33m/s,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二)局部通风机选型:选用型号为fbd8/2×37kw局部通风机一组,其工作面的供风量为330—560m3/min 。
配1路¢1000胶质阻燃风筒向工作面供风,另配1组同型号的局部通风机搭不同电源并用切换三通与风筒备用。
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概述 (1)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2)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2)第二节岩层赋存特征 (2)第三节地质构造 (3)第四节水文地质 (4)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4)第一节巷道布置 (4)第二节矿压观测 (5)第三节巷道支护 (5)第四节支护工艺 (14)第四章施工工艺 (19)第一节施工方法 (19)第二节凿岩方式 (21)第三节爆破作业 (22)第四节工程质量及文明生产 (25)第五节装载与运输 (28)第六节管线与轨道敷设 (31)第七节设备与工具配备 (32)第五章生产系统 (33)第一节通风 (33)第二节压风 (36)第三节瓦斯防治及防突管理 (36)第四节综合防尘 (39)第五节防灭火 (39)第六节安全监控 (40)第七节供电 (42)第八节排水 (44)第九节运输 (44)第十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46)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6)第一节劳动组织 (46)第二节作业循环 (47)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7)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48)第一节一般要求 (48)第二节一通三防 (49)第三节顶板 (51)第四节爆破 (53)第五节防治水 (58)第六节机电 (59)第七节运输 (63)第八节其它 (79)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85)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及联络巷二、巷道位置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及联络巷开口位于-550北回风石门42A196点前75.7m处,四水平南翼皮带巷东部为新副井和井底车场,北部为-550m北轨道石门大巷,南部为四水平南翼轨道上山。
三、巷道用途运输、行人、通风等需要。
四、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1、巷道设计长度:910.5m(截止2015年10月1日,已施工568m)。
2、服务年限:长期。
五、预计开工、竣工时间该工程于2014年8月开工,预计2016年12月竣工。
六、施工中的特殊要求及重点说明的问题:1、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及联络巷在二1煤层上施工,开口位置距离二1煤层23m。
2、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及联络巷布置在三水平,为未开拓新区,位于321向斜轴部,该巷处于321向斜轴部,地质构造复杂,岩层产状变化大,掘进期间将揭露F41-2、F3033、F3034三条断层。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批准的设计文件《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及联络巷平、剖、断面图》,批准日期:2014年8月。
二、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说明书《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及联络巷掘进地质说明书》,批准日期:2014年8月。
三、其他法规及技术规范1、依据2014版《煤矿安全规程》。
2、《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
3、《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鹤壁煤业技术管理规范手册》5、《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6、《鹤煤第三煤矿2015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7、《鹤煤第三煤矿201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8、《鹤煤公司采掘机电运输规范化、统一化标准》等相关规章制度;9、《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及联络巷开口通知书》。
10、由机电部门提供的供电系统图和机电设备资料。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及联络巷属开拓巷道,四周煤层均未开采。
见表1表1 井上下关系对照关表第二节岩层赋存特征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及联络巷在中细粒砂岩和砂质泥岩中施工,期间有两层煤线,该巷掘进期间揭露断层和煤线。
该煤层赋存于本组地层中部。
砂质泥岩深灰色,致密,细腻性脆及壳状断口夹紫斑,含植物化石碎片,含黄铁矿结核,夹菱铁质泥岩,裂隙充填次生黄铁矿,分选一般,水平层理,钙质胶结,呈层状,局部夹灰色薄层泥岩渐变为中粒砂岩;砂岩,深灰色,以石英长石为主,含暗色矿物,白云母片,水平层理,钙质胶结。
我矿为突出矿井,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及联络巷预计绝对瓦斯涌出量0.52 m³/min,总体上瓦斯涌出量不大,但是在过断层和构造带时瓦斯涌出量有可能增大,因此在施工中应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严格瓦斯检查与管理。
见表2 煤层特征情况表附图1:四水平南翼皮带巷综合地质柱状图。
表2 煤层特征情况表第三节地质构造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及联络巷布置在三水平,为未开拓新区,位于321向斜轴部,因受321向斜构造影响岩层倾角变化大,地质构造变化大。
掘进期间将揭露F41-2(H=10.0m,∠75°)、F3033(H=13.0m,∠70°)、F3034(H=38.0m,∠57°)三条断层对巷道掘进有一定影响。
揭露断层,若巷道顶底板围岩较破碎,需加强支护。
在掘进过程中加强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开拓科、技术科、地测科汇报,并采取措施。
见表3 断层情况表。
表3 断层情况表第四节水文地质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及联络巷掘进期间充水水源为顶板砂岩水(S10—S13),水量不大,易于疏干,预计水量为0.50m³/h—10.0m³/h。
预计巷道在掘进过程中不受水害威胁,无突水危险。
该巷掘进揭露F3034断层后充水水源将由顶板砂岩水变为底板砂岩水(S9)和C3L8灰岩水为掘进中主要的充水水源,S9砂岩水水量不大,易于疏干,C3L8灰岩水已进行疏放。
根据钻孔探测资料分析,C3L8灰岩裂隙不发育,水量不大,预计水量为0.5m³/h—3.0m³/h,最大涌水量3.0m³/h —8.0m³/h。
预计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受C3L8灰岩水的影响,但影响不大,无突水危害。
但是,因局部向斜处顶板砂岩水的聚集或遇较大断层时,也有可能发生大的出水,在掘进中要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并及时完善排水设施。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一、巷道布置该巷道在二1煤上施工,东部为新副井和井底车场,北部为-550m 北轨道石门大巷,南部为四水平南翼轨道上山。
开口以3200×2800mm 直墙半圆拱形断面、191°方位,以-3‰坡施工32m(平距),然后向左拐137°方位,以5200×3300mm直墙半圆拱形断面,以-3‰下坡施工533m(平距);以15°下山施工248m(平距);在3m(平距)内将巷道变为-3‰下坡施工27m(平距);变断面为4000×3000mm直墙半圆拱形断面,第一拐以夹角100°施工弧长21.33m(平距),然后在施工9.6m直巷(平距),第二拐以夹角28°施工弧长6.03m(平距),在向前掘进23.2(平距)m;甩车道以10°~12°坡度掘进18.92m (平距)结束。
斜巷段每40m于行人侧(巷道右帮)施工一个躲避硐,规格为:宽×高×深=2.2×2.2×2m,直墙半圆拱断面。
在15°下山段上、下变坡点处(巷道右帮)分别施工一个信号房,在巷道结束后左帮施工一个信号房,规格为:宽×高×深=2×2.3×2.5m,直墙半圆拱断面。
附图2: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3:四水平南翼皮带巷预想剖面示意图。
第二节矿压观测1、观测对象: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及联络巷。
2、观测内容:拱顶相对移近量、两帮相对移近量、底板相对移近量。
3、观测方法:在巷道开口点前10m的位置设第一组检测点,以后每隔20m设一组检测点,在每个测站断面的顶、底板和两帮拱基线位置各布置1个测点。
测点安设方法如下:在测点处施工直径43mm、深200mm垂直围岩表面的钻孔,将长约200mm的木桩打入孔内,在木桩端部安设平头钉作为测量基点。
当过断层或破碎带围岩十分破碎时,测站间距要根据需要适当缩小。
做好初始读数记录,以后每10天观测一次,连续观测时间不得低于90天,并做好记录,如果移近速度长期居高不下(移近量超过100mm),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巷道顶板离层量、两帮相对移近量和底板底臌量观测时发现巷道在7天内顶板、两帮或底板移近量超过200mm时,应及时向开拓科汇报,由开拓科制定巷道加强支护加固方案。
第三节巷道支护一、巷道断面设计1、本工程共4个断面,其中,1-1断面掘宽×高=3400×3000 mm;断面净宽×高=3200×2800mm,直墙半圆拱断面,断面面积:S掘=8.97m2,S净=7.86m2。
附图4: 1-1断面支护示意图。
2-2断面掘宽×高=4200×3300mm;断面净宽×高=4000×3100mm,直墙半圆拱断面,断面面积:S掘=11.56m2,S净=10.28 m2。
附图5:2-2断面支护示意图。
3-3断面掘宽×高=5200×4100mm;净断宽×高=5000×3900mm,直墙半圆拱断面,断面面积:S掘=17.90m2,S净=16.32m2。
附图6:3-3断面支护示意图。
信号硐室掘宽×高=2200×2600m;净断宽×高=2000×2300mm,直墙半圆拱断面,断面面积:S掘=4.98m2,S净=4.17 m2。
附图7:信号硐室断面支护示意图。
躲避硐室掘宽×高=2200×2200m;净断宽×高=2000×2200mm,直墙半圆拱断面,断面面积:S掘=4.30m2,S净=3.56 m2。
附图8:躲避硐室断面支护示意图。
2、为满足排水需要,巷道内布置水沟,水沟布置在巷道右帮,采用混凝土浇筑,掘宽×高=500×400m;净宽×高=300mm×300mm,壁厚100mm,水沟上沿与巷道底板平。
3、开口前,由地测部门标定好巷道的中腰线,施工单位严格按中腰线施工。
二、超前支护(一)金属前探梁超前支护要求1、金属前探梁超前支护采用直径2寸的无缝钢管制作,长度不小于3500mm;吊环采用Φ18mm钢筋加工成。
2、金属前探梁超前支护的总宽度不得小于施工巷道宽度的70%,1-1断面护顶宽度不小于2.3m, 2-2断面护顶宽度不小于2.9m,3-3断面护顶宽度不小于3.5m,信号硐室、躲避硐护顶宽度不小于1.6m。
3、金属前探梁超前支护最大控顶距离为2000mm,最大空顶距离为400mm。
若顶板破碎时适当减小控顶距离。
4、架设质量要求及具体方法(1)架设质量要求①1-1断面使用4根金属前探梁和8个吊环进行超前支护。
2-2断面使用4根金属前探梁和8个吊环进行超前支护。
3-3断面使用5根金属前探梁和10个吊环进行超前支护。
信号硐室、躲避硐断面使用4根金属前探梁和8个吊环进行超前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