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1-3
- 格式:ppt
- 大小:132.00 KB
- 文档页数:10
《铁路行车组织》期末复习知识点《铁路行车组织》关键知识点基本概念:1、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2、车站概念、作业及其分类3、技术站办理的货物列车和货车4、各种车辆在技术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走行径路5、调车概念、调车钩和调车程6、溜放和推送调车法7、驼峰的作业方案、牵出线调车与驼峰调车的特征差异8、非直达车流的合理去送顺序9、技术站列车到发技术作业过程10、技术站货车和车列集结过程11、技术站压缩货车集结时间的主要措施12、编组站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哪些?分别由谁来编制?主要完成什么任务?13、车站班计划、阶段计划的内容及编制方法原理14、车站调度指挥可采取的措施15、车站指标:中时、停时、办理车数、“无调比”和“有调比”等16、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概念及内容17、编组计划中货运列车的分类及相应概念18、直线方向单组列车的编组方案数19、车流径路概念及影响因素20、列车运行图的概念、分类及要素21、车站间隔时间22、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概念及影响因素23、机车交路及机车乘务员的值乘制度24、动车组运用计划25、重载列车组织形式及我国铁路发展重载运输的模式26、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27、运行图的指标28、铁路运输能力、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29、扣除系数的概念、构成及影响因素30、铁路运输能力的计算公式及能力加强的主要途径31、技术计划32、使用车数、卸空车数、工作量等33、货车周转时间34、计算货车周转时间的时间相关法和车辆相关法35、车辆、机车运用质量指标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36、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的组织结构37、铁路运输调度工种,车站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调车区长的职责38、为什么要进行车流调整?根据调整对象,车流调整方法有哪几种?计算题:1、编制摘挂列车的钩计划2、表格计算法编制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3、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运行图周期及能力计算方法4、技术计划中计算货车周转时间及运用车保有量。
货场集结过程(时间)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停留中所占比例最大1/3(分析计算)在技术站上,为编组某一到达站(又称去向)的出发车列,由于在重量或长度上有一定的要求,陆续进入调车场的火车有一个先到等待后到凑满轴或满长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货车集结过程。
货车在集结过程中消耗的时间称为货车集结时间。
从组成某一到达站出发车列的第一组货车进入调车场之时起,至组成该车列的最后一组货车进入调车场之时止称为车列的集结过程。
上述货车集结过程是按货物进入调车场开始计算的,故称为按调车场的货车集结过程。
此外,可按有调中转车到达车站、货物作业车装卸完了的时间开始计算,称为按车流的货车集结过程。
P101如何压缩车站货场集结时间?1.组织货车按去向按阶段配合到达组织本站自装重车或自卸空车并及时取回,扩大最后车组,提前结束车列集结过程。
2.组织超重列车,将同去向的货车挂完,造成集结中断。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任务、作用是什么?车流路径确定的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有编组计划(车流径路)最短特定迂回(全有全无O-D中所有车均走选择的径路)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根据路网上车流大小及性质,依据各技术设备条件及其能力具体规定了路网上所有重空车流编入列车向目的地运送的最佳办法,解决了货物列车“在哪些站编组、到达哪些车站(装卸站或解体站)、编组哪些种类、怎样编组”等问题,起到路网上合理分配列车解编任务、统一各技术站技术作业过程,设备改造的依据,与其他部门联系的作用。
分组列车的基本组织形式、组织条件和主要特点是什么?分组列车中至少包含两个车组,其中到达列车到达站的车组称为基本车组,到达沿途技术站的车组称为换挂车组,分组列车由技术站编组出发,在沿途技术站经过一次或若干次车组换挂作业以后,分组列车逐渐变成单组列车,最后到达列车到达站解体有调中转车随到达解体列车或部分改变中转列车到达,在该技术站经过一系列改编作业后,再随自编始发列车或另一列部分改编中转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无调中转车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变中转列车到达,在技术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本站货物作业车(一次、双重)随到达解体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需在车站进行货物作业(卸车或装车)的货车,可分为一次货物作业车(只卸不装或只装不卸)和双重货物作业车(卸后又装)始发直达列车由一个车站所装的货车组成,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变作业的列车技术直达列车在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 ]A.月度货运计划B.列车编组计划C.列车运行图D.技术计划2.技术站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所需要的车数,这个过程称为 [ ]A.货车集结过程B.货车周转过程C.货车待编过程D.货车待发过程3.二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 [ ]A.编制新运行图B.日常调度指挥绘实际运行图C.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D.编制货物列车方案图4.铁路线以什么划分为区段? [ ]A.客运站B.技术站C.中间站D.货运站5.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 [ ]A.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大时分B.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小时分C.区间上下行时分之和最大的时分D.分别上下行全部区间之和的时分6.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某中间站只有2条到发线(包括正线在内)时,同一时间内车站允许列车的会车方式是 [ ]A.两列通过B.两列停车一列通过C.一列通过一列停车D.两列通过一列停车7.技术站一个调车组的调车工作应由( )领导。
[ ]A.调车指导B.连结员C.调车长D.车长8.下列作业不属于到发技术作业的是 [ ]A.技术检查B.摘机车C.开放或关闭信号D.票据交接9.卸车作业未完的货车按( )统计。
[ ]A.重车B.空车C.非运用车D.备用车10.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基本扣除系数一般是 [ ]A.不一定B.等于 1C.小于 1D.大于111.技术直达列车是在( )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 ]A.装车站B.卸车站C.技术站D.中间站12.在接发列车工作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派他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自办理的作业是 [ ]A.办理闭塞B.布置进路C.开放信号D.交接凭证13.当到达车组大小相等,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而集结有中断时,T集( )12m车小时。
[ ]A.等于B.不等于C.小于D.大于14.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这种调车称为( )调车。
铁路行车组织一、名词解释:1.调车2.解体调车3.溜放调车法4.车站5.推送调车法6.改编列车7.编组调车8.部分改编中转列车9.无调中转车10.货车集结过程11.中时12.车站办理车数13.直通列车14.摘挂列车15.分组列车16.区段列车17.车流径路18.迂回径路19.列车运行图20.车站间隔时间21.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τ不)22.会车间隔时间(τ会)23.追踪运行24.铁路运输能力25.通过能力26.困难区间27.限制区间28.扣除系数29.顺向车流30.逆向车流31.技术计划32.使用车计划33.卸空车计划34.货车周转时间35.管工作车36.空车周转时间37.货车日车公里38.货车日产量39.机车全周转时间二、问答题1、技术站为什么要办理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列车技术作业的主要容有哪些?2、对车站日常运输工作的要什么?3、何谓货车集结过程,有哪两种,各用于何处?4、调车作业分哪几种,有哪些基本要求?5、试述牵出线和驼峰调车的作业特点。
6、影响货车集结参数C的因素有哪些?压缩货车集结停留时间的措施有哪些?7、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哪些容,相互间有什么关系?8、货车停留时间统计有哪两种,各自用途何在?9、装车地直达运输组织有什么好处?装车地直达列车可分为哪几种,组织条件是什么?10、违反列车编组计划的不良影响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11、说明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并绘图表示。
12、试述技术计划的主要作用和容。
13、列出计算货车周转时间的车辆相关法和时间相关法公式,说明压缩货车周转时间的途径。
14、试述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特点及适用条件15、常用的驼峰作业方案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三计算题:1.已知:①待编车列5 1 3 4 2 1 3 5 4 1 停于调车线11道;②调车机在图右作业;③调车线使用不受限制。
要求:①按站顺(1 2 3 4 5)编组摘挂列车42021次;②用表格法下落、合并,且一次重复分解待编车列,编制编组调车计划;③42021次到发线5道开车。
铁路⾏车组织复习题答案(1)1.中长期铁路⽹规划的要点是什么?规划⽬标:为适应全⾯建设⼩康社会的⽬标要求,铁路⽹要扩⼤规模,完善结构,提⾼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迅速提⾼装备⽔平。
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程达到10万公⾥,主要繁忙⼲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平。
规划原则:(⼀)统筹考虑与其它运输⽅式及能源等相关⾏业的发展,通道布局、运⼒分配与公路、民航、⽔运、管道等规划有机衔接; (⼆)能⼒紧张的繁忙⼲线实现客货分线,经济发达的⼈⼝稠密地区发展城际快速客运系统;(三)加强各⼤经济区之间的连接,协调点线能⼒,使客货流主要通道畅通⽆阻;(四)增加路⽹密度,扩⼤路⽹覆盖⾯,为经济持续发展、国⼟开发和国防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五)提⾼铁路装备国产化⽔平,⼤⼒推进装备国产化⼯作。
规划特点:实现客货分线提升既有能⼒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地位和作⽤?3.交通运输⽅式的构成及其主要特点是什么?构成:铁路、公路、⽔运、民航、管道【应发展以铁路为⾻⼲和主导。
公路、⽔运、民航、管道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各种运输⽅式“优势互补、相互竞争、互促共荣”的格局。
】主要特点:4.轨道交通系统运输的基本特点是什么?a)系统性(车、机、供、电、辆五部分合为⼀体才能运转)【书上原话:铁路运输的作业环节多⽽复杂,要求个单位和各⼯种间密切配合,协同动作,像⼀架庞⼤的联动级环环紧扣,有节奏地⼯作。
】b)以列为单位(编组,解体问题,⼀系列技术作业都是以列为单位的)c)有越⾏、交会问题(需要运营管理解决)书上有关于铁路的特点可借鉴P1(2)1、车站的分类和等级如何划分?从业务性质上可分为货运站、客运站和客货运站。
从技术作业性质上分可分为中间站、编组站、区段站(编组站和区段站合称为技术站)。
铁路线以技术站划分区段。
中间站:是设在铁路区段内的车站,办理列车接发、会让作业以及摘挂列车的调车作业,有些中间站还办理市郊列车的折返和列车的始发和终到作业区段站:设在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处,它的主要⼯作是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作业。
行车组织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第一章、车站及线路P1 (1)城市轨道交通是对以电力为动力,采用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P2(2)在出入口出宜设置平台,平台高度以高于地面三个台阶为宜,即450毫米左右,长度2-3米。
P6(3)车站的分类:①按车站的运营功能划分:终点站、中间站、换乘站。
②按车站设置的位置划分:地下站、地面站、高架站。
③按车站站台形式划分:岛式站台车站、侧式站台车站、混合式站台车站。
第二节线路P9(4)正线:①正线用大写字母表示②采用上下行分行,双线单向,右侧行车惯例。
P9(5)辅助线:为了保证正线正常运营,速度限制:35公里/小时以下第三节限界P13(6)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P14(7)对列车操作人员起指导作用的标志:速标、停车位置标、警冲标。
第四节轨道P14(8)轨道是一个整体性工程结构,由钢轨、轨枕、连接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组成。
P15(9)钢轨的作用:①承载车轮压力并传递到轨枕上。
②引导车轮的运行方向③为供电、信号电路提供回路。
因而它应当具备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磨性。
P15(10)钢轨的类型:75千克/米、60千克/米、50千克/米.(正线60千克/米,车场线50千克/米)P15(11)钢轨的标长:12.5米和25米两种(12)无缝钢轨的优点:①行车阻力下降10%~20%②延长部件寿命15%~30%③减少维修费用20%~35%④提高行车速度与舒适度⑤减少噪声污染P16(13)我国铁路和轨道交通主要采用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
P16(14)外轨需要超高的原因.第二段中讲述。
P17(15)连接零件(固定与连接作用):夹板、螺栓、道钉、扣件等。
P17(16)防爬设备(防爬器和防爬撑)作用:防止因列车运行时纵向力的作用,使钢轨产生纵向移动,有时甚至带动轨枕一起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爬行。
P17(17)道岔定义:是线路连接设备的一种,用来使列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复习重点一、考试题型1. 填空题2. 判断题3. 名词解释4. 简答题5. 综合题二、复习重点:1. 有效卸车数。
有效卸车数是指本班内到达、本班内能卸空的车数。
2. 在编制调车作业计划时的首组。
答: 待编车列中, 第一到站的车组称为首组, 编为“1”。
3. 在编制调车作业计划时的可移车组。
答: 车组下落完毕后, 有的车组既可下落到这一列, 又可下落到另一列, 均不影响站顺, 这种车组为可移车组。
4. 运用车。
答: 运用车是指参加铁路营业运输的部属货车、企业自备车、外国货车, 内用货车、企业租用及军方特殊用途重车。
5. 不摘车装卸作业。
答:中间站利用列车停站时间进行装卸, 装卸完了仍随原列车继续运行, 称为不摘车装卸作业。
6. 停时。
答: 停时是指货物作业车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在站停留时间。
7. 列车运行图。
答: 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图解, 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
8. 在列车运行图中什么是纯运行时分?答: 纯运行时会是指列车在区间两端站均通过时的区间运行时分。
9. 会车间隔时间。
答: 会车间隔时间是指在单线区段的车站上, 两列车交会时, 自某一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之时起, 至该站向这一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之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10. 分号运行图。
为适应运量的较大波动、线路较大施工, 以及节假日临时运输和特别运输的需要而编制的运行图。
11. 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的内容。
分别由谁负责编制?答: 车站作业计划的内容有三: 车站班计划;阶段计划;调车作业计划。
编制人员依次为: 主管运输的副站长或运转室主任、调度室主任;车站调度员;调车区长。
12. 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的要求。
答: 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的要求如下:(1)符合编组列车的三个依据;(2)在安全的基础上, 提高效率。
具体要求: 钩数少、带车数少、占用股道少、行程短、作业方便、调车效率高。
(3)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铁路行车组织是确保铁路交通安全和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铁路行车组织的能力和素质,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下面就给大家提供一些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一、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科学决策、协调一致、信息共享等。
其中,安全第一是最重要的原则,确保行车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是铁路行车组织的首要任务。
二、列车的运行图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列车的运行图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安排列车运行的计划。
它包括列车的发车时间、到站时间、途经站点等信息。
运行图的制定需要考虑列车的运行速度、线路的容量、乘客需求等因素。
运行图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高列车运行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列车按时到达目的地,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列车的运行图是如何制定的?列车运行图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列车的运行速度、线路的容量、乘客需求等。
制定运行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列车运行模拟,分析列车运行的时间、间隔、停站时间等参数,以保证列车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同时,还需要考虑列车的运行规律和规定,确保列车的运行图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列车的调度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列车的调度是指根据列车的运行图和实际情况,对列车进行控制和安排,确保列车按照计划运行。
调度的目的是提高列车运行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列车按时到达目的地,提供良好的服务。
调度需要考虑列车的运行速度、线路的容量、乘客需求等因素,合理安排列车的发车时间、到站时间和停站时间,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乘客的需求。
五、列车的运行调度中存在哪些常见问题?在列车的运行调度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列车延误、列车停站时间不足、列车运行速度过快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准确性,给乘客带来不便。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调度管理,提高调度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确保列车按时到达目的地,提供良好的服务。
六、列车的运行调度中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在列车的运行调度中,突发事件是无法避免的。
第一篇车站工作组织一、单项选择题1.()统称为技术站。
A.区段站和中间站B.编组站和中间站C.区段站和编组站D.区段站、编组站和中间站2.某种车站设置在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处,它的主要工作是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作业,进行机车的更换或机车乘务组的换班,以及解体、编组区段列车,这种车站称为()。
A.中间站B. 区段站C.编组站D.越行站3.铁路线以()划分为区段。
A.客运站B.货运站C.中间站D.技术站4.通常设置在大量车流集中或消失的地点,或几条铁路的交叉点,它的主要工作是改编车流,即大量解体和编组各种列车的车站称为()。
A.中间站B.会让站C.区段站D.编组站5.一般设置在大城市、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称为()。
A. 货运站B. 客运站C. 客货运站D. 技术站6.车站出入车数之和称为车站的()。
A.改编车数B.办理车数C.有调车数D.无调车数7.若某辆货车随列车到达技术站A,在到发线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随原列车继续运行,则该辆货车对A站来说属于()车。
A. 有调中转B.无调中转C.一次货物作业8.若某列车在技术站A换挂车组后继续运行,则该列车对A站来说属于()列车。
A.到达解体B.自编出发C.无改编中转D.部分改编中转9.双重货物作业车指的是在车站()的货车。
A.只装不卸B.只卸不装C.装后又卸D.卸后又装10.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运,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中转作业后,即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 有调中转车B. 无调中转车C. 货物作业车D. 非运用车11.在车流分析时,"无调比"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车数之比。
A. 有调中转C. 接入总D. 发出总12.在技术站进行解体的列车称为()。
A.自编出发列车B.到达解体列车C.无改编中转列车D.部分改编中转列车13.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变更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