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场中学2017届高三理科入学考试理综化学答题卡
- 格式:doc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1
7.下列应用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是A .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B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气体C .用活性炭吸附新装修居室里的有害气体D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答案】A考点: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8.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2NAB .0.1 mol 16OD — 离子含有的电子、中子数均为1.0NAC .常温常压下,42g 乙烯和丁烯混合气体中,极性键数为 6 NA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7.8 g Na2O2的物质的量为7.878/gg mol =0.1mol ,含有的阴离子过氧根离子的数目等于0.1NA ,故A 错误;B .0.1 mol 16OD — 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10=1mol ,中子数的物质的量为0.1mol×11=1.1mol ,不相等,故B 错误;C .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42g 乙烯和丁烯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物质的量为4214/gg mol =3mol ,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极性键数为 6 NA ,故C 正确;D .生成的二氧化氮中存在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平衡,分子数少于2NA ,故D 错误;故选C 。
考点: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相关知识。
9.下列各组中微粒能大量共存,且当加入试剂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答案】D 选项微粒组 加入试剂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Na +、Fe3+、Cl -、I - NaOH 溶液 Fe3++3OH -=F e(OH)3↓ BK +、NH3·H2O 、CO32- 通入少量CO2 2OH -+CO2=CO32-+H2O CH +、Fe2+、SO42-、Cl - Ba(NO3)2溶液 SO42-+Ba2+=BaSO4↓ DNa +、Al3+、Cl -、NO3- 少量澄清石灰水Al3++3OH -=Al(OH)3↓【考点定位】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问题【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复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复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此题共13个小题,每题6分,共7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以下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假设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复原成砖红色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下图,据图判断,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假设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2- +河南省郑州、平顶山、濮阳市 2017 届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二模)理科综合试题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Cu-64第 I 卷—、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渗透在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碘是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富含高碘酸的食物适合于所有人群B .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 O 造成污染,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 .利用铁比铜金属性强的性质,常用 F eCl 溶液腐蚀 Cu 来刻制印刷电路板3D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镑,是利用了明矾溶液的酸性2.傅克反应是合成芳香族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
有机物 a 和苯通过傅克反应合成 b 的过程表示如下(无机 小分子产物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取代反应B .若 R 为 CH 时,a 的电子式为3C .若 R 为 C H 时,b 的结构可能有 4 种49D .若 R 为 C H O 时,1 mol b 最多可与 5 mol H 加成42 23.X 、Y 、Z 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为:K(Y)>r(X)>r(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15;X 、Y 、Z 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右下图转化关系,其中 R 为 10 电子分子,是一种常见的无 机溶剂。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X 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16 列B .X 、Y 、Z 元素两两之间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1 的化合物C .X 、Y 、Z 元素形成的单质均具有强还原性D .R 的沸点高于 M 的沸点4 .已知 K CrO 溶液中存在平衡:227Cr O (橙色) H O 2 7 22CrO 42- (黄色)+2H + 保持温度不变,用K Cr O 溶液进行下列实验:22 7得原溶液中 n Mg 2+ :n Al 3+ :n NH 4+ = 10::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溶液变黄,③中溶液橙色加深B .上述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①<③C . K Cr O 溶液的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更强227D .若向④中加入 70% H SO 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245.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图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若图甲表示某可逆反应的能量变化,说明催化剂能改变正、逆反应的活化能B .图乙表示在含 Mg 2+、A13+、NH +、Cl - 的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 NaOH 溶液时生成沉淀的图像,由图可() ( ) ()2 3C .图丙表示 MOH 和ROH 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的 pH 变化,由图可得碱性: R OH>MOHD .图丁表示某温度时, BaSO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加入 Na SO 可以使溶液由 a 点变到 b 点42 46.太阳能光电池由于具有可靠性好、寿命长等特点,适于很多特蛛环境和场合,现已得到广泛应用。
高三理综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命题人:王春蓉姚智敏王磊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C.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该过程利用了SO2的氧化性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8.如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比较:Z>Y>XB.单质的熔点:M>Z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Y>X>RD.Z单质能从M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M9.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NO2等气体C.装置③结合秒表可测量锌与硫酸的反应速率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0H14O5B.该有机物分子中的三个苯环不可能共平面C.该有机物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消去等反应D.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5 mol11.将图中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Zn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C.片刻后,乙池中c(Cu2+)减小,c(SO42-)基本不变,溶液不再保持电中性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a点变红色1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甲表示向NH3·H2O溶液中逐步加入NH4Cl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B.图乙表示向NH3·H2O溶液中加水时溶液导电性变化,则NH3·H2O溶液的pH:b>aC.图丙表示等量A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A(g)B(g)+C(g),相同时间后测得A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 D.图丁表示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13、亚硫酸(H2SO3)是二元弱酸,KHSO3溶液呈酸性,向10mL 0.01mol/L 的H2SO3 溶液滴加0.01mol/LKOH溶液VmL,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当V=10mL时,c(K+)>c(HSO3-)>c(SO32-)>c(H2SO3)B.当V=20mL时,c(K+)>c(SO32-)>c(OH-)>c(HSO3-)>c(H+)C.当V>0时,c(K+)+ c(H+)=2c(SO32-)+c(OH-)+c(HSO3-)D.当V=20mL时,再加入NaOH固体,则溶液中n(K+)/n(SO32-)的值将变大26.(13分)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命题学校:黄冈中学命题人:郑成黄志鹏李尉军审题人:郑帆化学组李神斌考试时间:2016年12月9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N—14 O—16 Na—23 Al—27 P—31Cl—35.5 Fe—56 Ni—59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7.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因铝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制餐具可以长期使用B.因废弃物易污染环境,腈纶不宜大量取代棉、麻等天然材料C.SiO2用途广泛,因其高熔点的特性成为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D.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通过缩聚反应制得的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硝酸与铜反应得到NO2、N2O4共23g,则铜失去的电子数为0.5N AB.3g甲酸与乙醛的混合物中含有共价键数为0.4N AC.将标准状况下2.24LSO2通入水中完全溶解,溶液中H2SO3分子数为0.1N AD.标准状况下8.96L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5的H2与D2含有中子数0.3N A9.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其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一种有机物X。
第 1 页(共2页)
第 2 页(共2页)
学
校
姓
名
考
号
座
位
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郑场中学2017届高三理科补习班入学考试
化学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26.(14分)
(1) ; 。
(2) 。
(3) 、 。
(4) 。 。
27.(16分)
(1) ;
(2) , ;
(3) ;
(4) ;
(5) , ;
(6) 。
28.(13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一干净试管,加入1~2 mL产品,然后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