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体质证
- 格式:doc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14
作者:黄煌简介祖上四代中医,受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自幼便对中医有了那份刻骨铭心的感情。
屈指算来中医临床已有13年了,曾有过博览羣书的刻苦,曾有过漫长的求师之路,几多成功,几多失败,多少迷茫,多少辛酸。
自己虽然愚钝,但对中医的热爱还算坚定和执着。
医海中多年来一直痛苦的沉浮和坚强的挣紮着!对黄煌老师的人品学问一直仰慕已久,但深入学习老师的学术经验还是最近一年多的事情,时间虽然不长,但通过对老师着作的学习及临床经验的运用,通过反复的比较和冷静的思考,我的眼前爲之一亮!疗效的迅速提高,病源大量的增加,使我发现了前行道路中的一盏鲜红而耀眼的明灯!今就运用老师经验治疗的部分病案陆续发出,以就正于同道!一、长期低热案李某,女,22岁,河间市城关镇野场村人。
三个月前不明原因引起低热,体温波动在37。
3-38。
2之间,反复发作,无规律,胸闷。
无恶寒身痛,咳嗽咽痛口苦等症。
二便可,眠差,血常规,血沉化验正常。
胸片无异常。
曾予菌必治,双黄连等药静脉点滴数日而无效。
他医投银翘散中药治疗亦效果不佳。
舌红苔白脉弦,处方:柴胡24,黄芩10,清半夏10,党参10,生姜3片,大枣5个,炙甘草6,五付水煎服。
二诊,病人前三副药後,发热依旧,服四五副後有一天未热。
精神较前好。
原方再进七副。
病人电话告知,自前热退後未在反复。
嘱停药观察。
後有其邻居来诊言已痊癒。
按:小柴胡汤爲《伤寒论》少阳病之专方,治疗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
黄师认爲:柴胡证中往来寒热的“往来”有其特殊意义。
第一是指有节律性,或无节律性,或周节律,或月节律。
第二是指没有明显节律,时发时止。
该病人发热日久,西医诊断不明,用清热解毒之时方也未见效,余则据黄师所说抓住病人的往来寒热之特点,另据胸闷脉弦等证而应用了小柴胡,最後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前本人也用小柴胡汤治疗过发热,但那时的着眼点却是把往来寒热的方证仅仅认爲是一阵冷一阵热,寒热交替的表现。
黄煌药证经方讲解–经方派-半夏体质-柴胡体质我们来介绍荆芥连翘汤(日本一贯堂经验方),我们虽然是扶阳的,但是阳气多了以后,可以清热。
荆芥连翘汤是一个清热泻火汤,《回春》也有荆芥连翘汤,但不是同一张方。
这张方,是在我们明代宫廷前,它是一张四逆汤、加上四逆散加上黄连解毒汤,是一张大方,一张调整体质的方,这一时也记不住,这里也没有时间多讲,你们可以上网查,这是很有效果的,用于粘膜充血、头面部红的,炎性疾病为主的。
这张方子的作用也很多,有抗菌、抗炎、抗病毒、解痉、免疫抑制等作用。
这张方,我主要说明这个体质,年青人也非常多见。
它是柴胡体质里面一种有火的体质,我们简称“火柴胡”,现在我们发现柴胡体质、桂枝体质、黄芪体质等这些里面也有热、有淤、有火,伴有火的我们称火桂枝、伴有热的称热桂枝、伴有瘀的称瘀桂枝,这些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美女的多,面色白净、白里透红的,形体中偏瘦,这些人面色有潮红的、浅黑的、也有白里透红的,一般有油光,这油光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油光的红是戴阳、阳虚的,油光易发痤疮,痤疮疮体是饱满,颜色是红,易化脓,眼睛要充血、秽多,眼唇要红、咽喉充血,舌红的,这是非常关键。
这些年青人也多,而且还有伴有烦躁、焦虑、失眠、头痛、皮肤瘙痒、容易晨僵、鼻衄、鼻塞流涕等,容易耳聋耳鸣,容易咽痛扁桃体肿大,容易口腔溃疡,容易淋巴结肿大等等。
这个疾病的易趋性,对于我们判断体质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女性,我们要看月经,月经周期短、量中等或偏多,颜色有红有暗,但是要看质地,颜色粘稠,有的不注意、有的很注意,若是质腻,有血块、有淤血,有用黄芩黄连的。
以前有用黄连黄芩治疗血色暗红的,像猪肝、鸭肝的。
就是这种疾病,容易粘膜出现问题,如宫颈炎、口腔溃疡的,这种荆芥连翘汤是可以有效的。
这我在大学用得也挺多,因为在高校,很多病人都是火体,就是火性的,瘀的用桂枝茯苓丸,寒性的我们有葛根汤。
痤疮也用很多的,2、3剂痤疮就消;鼻炎、鼻窦炎,流脓鼻涕的,3剂一下脓涕就消;一定要用荆芥连翘汤,如果鼻流脓水,一下就看不见了,这种用辛味,清涕一大堆,这种用小青龙汤治疗水样的鼻涕,那是寒饮;还有急慢性中耳炎、荨麻疹、湿疹、肺结核等等。
生半夏治疗以下疾病疗效良好(编者承诺对本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三叉神经痛、癫痫、腰肌劳损、失眠、不眠症、流涎、顽固性呃逆、脾病、止血生肌、祛瘀消瘢、产后尿潴留、泌尿系结石、眉棱角痛、小儿腹泻等一、生半夏概况介绍【来源】出自《神农本草经》。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Pinelliatertnata(Thunb.) Breit.的块茎。
主产于长江流域。
夏秋间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为生半夏。
用生姜、明矾等炮制后使用,称为制半夏。
【别名】地文,地星,水玉,守田,示姑,羊眼半夏,和姑,蝎子草,燕子尾,地珠半夏,麻芋果,麻玉果,三步跳,三叶老,i叶半夏,泛石于,地鹧鸪,地茨菇,老黄嘴,老和尚头,野芋头,老鸹头,老鸹眼,老鸦眼,捉嘴豆子,地巴豆,无心莱根,日落星,麻芋子,麻芋根,地雷公,老瓜蒜,狗芋头,珠半夏,裂刀菜,麻草子,药狗蛋。
【处方名】半夏,半下,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水半夏,仙半夏,青盐半夏,竹沥半夏,苏半夏,宋半夏,清夏,法夏,姜夏,生半夏,制半夏等。
【商品名】半夏。
以个大、形圆、色白、皮净、干燥、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性味与功能】辛、温,有毒;归肺、肾、脾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化学成分】含甾体皂苷、生物碱、多种有机酸、多种氨基酸、淀粉、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1)有镇咳祛痰作用。
(2)有镇吐作用。
(3)有解士的宁和乙酰胆碱中毒作用。
(4)对矽肺有预防和改善症状作用。
【用法用量】5~10g。
水煎服或研末吞服。
二、异病同治临证中药运用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系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的阵发性、短暂性剧烈头痛,属于中医学的头痛范畴。
朱树宽认为,三叉神经痛当属痰厥头痛,其病机为痰凝火郁阻络,治疗恒以半夏为主药,灵活化裁,取得良效。
西医称三叉神经痛系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为,故用药多取镇静、镇痛之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兹治三叉神经痛用半夏,亦取镇静、镇痛之功矣。
惟应注意,半夏用量至为关键,其小量( 6g),可降逆和胃;中量(15g).可化痰开结;大量(60g),可镇静止痛。
药证、方证和体质的思考药证、方证和体质的思考作者:福建省大田县中医院(366100)庄严药证、方证、体质辨证法是有别于脏腑辨证的中医诊治疾病方法之一。
本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指导思想,我将这一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对药证、方证、体质所作的一些思考和心得体会,整理如下,冀在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1 拓展药证的内容“药证是中国人几千年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经中国人用自已的身体亲自尝试得出的结论”。
[1]我们除了总结前人的药证外,还应通过临床的实践和观察将之拓展。
例如:石膏的临床应用指征,根据《伤寒杂病论》,吉益东洞归纳为“主治烦渴也,旁治谵语烦燥身热”;[2]黄煌归纳为“身热汗出而烦渴,脉滑数或浮大、洪大者”。
[3]近现代医家中最善于尽石膏之用莫过于张锡纯,在其对石膏的论述中,曾十分肯定地言及:“其人能恣饮新汲井泉水而不泻者,即放胆用生石膏治之必愈,此百用不致一失之法也”。
[4]受之启发,病人诉喜冷饮,饮后畅快;或喜食西瓜、梨子或口中呼热气;胸腹热,均为石膏证。
形象地说,当我们在长跑或激烈运动后出现的大汗淋漓,口干欲饮冷即为石膏证。
作为使用石膏的客观指征之一舌面干燥、舌苔薄一证在单纯的白虎汤证或白虎加人参汤证中可以出现,但如果病人的病情较复杂,兼夹湿邪,如白虎加苍术汤证或泻黄散证中,舌质红苔黄或黄腻,汗出或渴症并不明显,这时候询问病人喜冷饮否、呼热气否、胸腹觉热否,就可以作为应用石膏的指征。
再者,临证中常遇到外感病人发热、渴喜冷饮、唇红舌干,但却无汗时,该如何用石膏?张锡纯创石膏阿斯匹林汤给了我们启示,即用阿斯匹林制造汗出一症,“待周身正汗之时,乘热将石膏汤饮下三分之二以助阿斯匹林发表之功”。
[5] 以上是单纯针对药证的内容根据前人经验和临证实践加以发挥。
就同一味药而言,药证内容的拓展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服法不同,药证有别。
如石膏,张锡纯有如下的服法:①“用鲜梨片,蘸生石膏细末嚼咽之”治“上焦陡觉烦热恶心,闻药气即呕吐”,[6]诸药不受者。
黄煌先生八种体质聚类解析(2)四、实体关键词:体内毒素不能排出导致功能障碍。
1大黄证:口中燥,舌质坚老,舌苔黄而干糙,或如干焦锅巴状-----此即黄煌教授总结的大黄舌!而与之相反的,见到舌面水润滑、口不燥渴的,我们就要慎用大黄了!所以仲景才有“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130条)的训诫。
脉滑实,滑是指脉来流利、圆滑鼓指;二也指脉搏相对较快;实是指脉搏按之较为有力,提示患者的心功能较好,血压可能较高,体格较壮实,此亦即所谓的“大黄脉”,脉实、脉滑,或沉实,或沉滑,或滑数均属此类。
大黄体:乃是实体中一种以积热和(或)瘀血为特征的体质类型。
其体格健壮或胖壮,肌肉丰满,面红有油光,口唇暗红,皮肤易生疮痘,腹部多充实、饱满,腹壁脂肪厚,按之硬或胀痛,容易头昏头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烦躁易怒,情绪容易失控,思维或慢或错乱等;食欲一般比较旺盛,但容易食后出现腹部的胀痛,容易大便秘结,容易出血。
自觉身体发热,容易感染,容易生痈疽疔疮,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或者血粘度偏高。
女性多月经不调或闭经,或表现为月经不畅,漏下不止。
导致上述各症的常见诱因是:疾病、感染、创伤、中毒、精神紧张,长期饮食过量或没有规律等。
另据黄煌教授观察总结,大黄体质多见于中、老年人。
2枳实体:乃是实体中以气机阻滞为突出特征的一种体质类型。
其腹部多充实,按压其腹部时会有明显的抵抗感,容易出现腹痛、便秘,容易腹胀、嗳气或返流,容易出现头痛,女性容易患有乳腺小叶增生。
五、痰体关键词:机体易于出现感觉异常。
1半夏体: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好,眼睛大而明亮且有光彩;皮肤滋润或油腻,或黄暗或有浮肿貌,缺乏正常的光泽。
形体中等,但肥胖者居多----所谓的肥人即指此而言,其主诉常较多而怪异,比如空间感的缺失,眼前常会出现恐怖的场面以及患者会觉得身体中藏有怪物、咽喉中有肉、胃中有米粒等等;情绪化倾向较为显著,表情极为丰富,多疑多虑,经常对医者反复询问,同时易于精神紧张,如易有白大衣高血压等;往往眼神飘忽不定,情感丰富且变化起伏大,平时容易大惊小怪、容易出现莫明其妙的恐惧感以及恐高和晕车等;还易于出现咽异感、咽中的粘痰感,在刷牙时或看到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均易于出现恶心感等;易于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尤其是多有恶梦;容易出现心悸或肢体的麻木、疼痛等;脉象大多正常或滑利(半夏体脉),舌象多数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腻或舌苔滑而粘腻,较典型的舌象表现为舌的两边有两条由细小的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或有齿痕舌---此即所谓的半夏舌。
黄煌教授的体质学说“桂枝体质”:患者肤色白而缺乏光泽,皮肤湿润而不干燥,口唇暗淡而不鲜红,体型偏瘦者多,肌肉比较坚紧,一般无浮肿,腹部平,腹部肌肉较硬而缺乏底力,如同鼓皮,严重者腹部扁平而两腹直肌拘急。
多见于循环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患者。
桂枝体质是适合长期服用桂枝以及桂枝汤类方的一种患者体质类型。
代表方为桂枝汤、小建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
这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心肾阳气的不足,或肝胃阴液的不足,易于表虚,易于阳越,易于气脱,易于气阴两虚。
“柴胡体质”:患者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
肌肉比较坚紧,舌苔正常或偏干。
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四肢冷。
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
多见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胆道疾病患者。
柴胡体质是适合长期服用柴胡以及柴胡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
代表方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等。
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气机的郁滞或逆乱,或外邪郁于半表半里不易透发,或肝胆胃的气机易于逆乱,或气滞,或血瘀。
“麻黄体质”,患者体格粗壮,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
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
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
咽喉多不红,舌体较胖,苔白较厚,脉浮有力。
多见于体格壮实的中青年和体力劳动者。
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痛、寒冷、疲劳等常是这种体质患者患病的主要诱因。
麻黄体质是适合较大剂量服用麻黄以及安全使用麻黄以及麻黄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
代表方为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葛根汤等。
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寒气郁表,或肺气郁闭,或寒湿滞留经络之间,或表里俱实。
“大黄体质”:体格健壮,肌肉丰满,食欲旺盛,但容易腹胀,或大便秘结,口唇红或暗红,舌苔多厚。
皮肤易生疮痘。
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或血粘度偏高。
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
1、平和质: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2、气虚质: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3、阳虚质: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4、阴虚质: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5、痰湿质: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6、湿热质: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7、血瘀质: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8、气郁质: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9、特禀质: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半夏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半夏,这味古老而神秘的中药材,在中医药的宝库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它不仅有着独特的药理作用,还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多样的疗效。
半夏是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其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
在药理作用方面,半夏具有镇咳祛痰的功效。
相关研究表明,半夏中的生物碱能够抑制咳嗽中枢,减少咳嗽反射,从而发挥镇咳作用。
同时,它还能促进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增加痰液的排出,起到祛痰的效果。
对于那些长期受咳嗽、咳痰困扰的患者,半夏常常能带来一定的缓解。
半夏还有显著的止呕作用。
无论是因为妊娠反应、晕车晕船,还是因为化疗等导致的呕吐,半夏都能发挥一定的抑制效果。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迷走神经兴奋、调节胃肠道功能等有关。
在临床上,中医常常会将半夏用于治疗各种呕吐症状,尤其是对于胃寒呕吐,效果较为明显。
在消化系统方面,半夏具有调节胃肠运动的功能。
它可以促进胃排空,增强肠道蠕动,对于消化不良、胃胀、便秘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同时,半夏还具有抗溃疡的作用,能够减轻胃肠道黏膜的损伤,促进溃疡的愈合。
除了上述作用外,半夏还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效果。
它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对于失眠、焦虑等症状的患者,适当使用半夏可能会有所帮助。
在临床研究中,半夏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半夏常与其他中药配伍,组成方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对于咳嗽、咳痰症状明显的患者,使用半夏为主的方剂往往能够减轻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半夏也是常用的中药之一。
如在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时,半夏可以与黄连、黄芩等中药配合使用,起到清热化湿、和胃止痛的作用。
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半夏与白术、茯苓等健脾和胃的中药一起使用,能够改善胃肠功能,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
在妇科领域,半夏也有一定的应用。
对于妊娠呕吐,中医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谨慎地使用半夏来缓解呕吐症状,同时保证胎儿的安全。
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
中医体质分类是指根据个体在结构上、生理功能上以及心理上对自然、社会环境的整体反应特点而进行的分类,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体质分类方法。
常见的中医体质分类包括:
1. 气虚体质:主要表现为气短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肢体倦怠等。
2. 阴虚体质: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手足心热、易上火、烦躁不安等。
3. 阳虚体质: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足不温、腹泻便溏等。
4. 血瘀体质:主要表现为面色晦暗、口唇发紫、舌质暗红等。
5. 痰湿体质:主要表现为体型肥胖、面部油光、易出汗、口臭等。
6. 湿热体质:主要表现为面垢油光、口苦口干、身重困倦等。
中医体质判定是根据以上特点,结合个体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而得出的结果。
通常需要评估个体的体质表现、症状表现、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以得出最准确的体质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体质分类方法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临床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中医体质调理也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调理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学习笔记)半夏体质解读作者:赵杰(学习笔记)半夏体质解读作者:赵杰经方中医刘卫红05.23 09:47阅读48今天写一下半夏体质,临床最好辨别的就是半夏体质了。
(1)某男,23岁。
主诉鼻衄8年。
或一周一次,或一周2次,量或多或少无规律,只是每周鼻子必流血。
病人从15岁开始闯荡社会,脾气暴躁,性格多疑。
面色白,圆型脸,单眼皮,眼神神采外露,闪烁不定,额头油光略有几个痤疮。
舌红,舌苔薄黄,脉滑有力。
咽红、唇红,腹诊无压痛。
(火半夏体)处方:1黄芩20连翘30栀子15;生地黄30怀牛膝30;2姜半夏20厚朴20茯苓15苏梗15炒枳实15炒枳壳15。
7剂。
服药后本周无流血,又15剂隔日服用,至今未复发,其保镖称最近温柔许多,性格暴躁也见好转。
(2)某女,45岁。
慢性胃炎20年。
自述胃中不爽快,绵绵作痛,情绪激动则加重,有自卑感;面黄而圆(面黄,柴胡;圆脸:半夏),眼无神,猥琐装,头发少而黄。
舌苔白,舌边泡沫状细线,脉细无力;剑下压痛明显,余无特殊。
1面黄属于柴胡体质;2舌有半夏线。
用八味解郁汤原方7剂,服完后大有好转,原方加蒲公英15克,20剂隔日服用后,自称痊愈。
(3)某女,27岁。
主诉头痛10年。
前额头痛,无规律。
见脏污东西则明显恶心,轻微晕车,怕惊胆小;身材高大,眼袋大,面白而圆(注意!半夏脸),舌苔白,脉滑有力(半夏脉);脐上正中有触摸痛,深按无痛,余无异常。
温胆汤原方5剂,恶心感好转,陆续服用共25剂痊愈。
黄师半夏体质原文:营养状况好,肤质滋润或油腻;肤色黄暗,缺乏正常光泽;面部或有浮肿貌;形体不羸瘦,肥胖者居多。
主诉较多而怪异,多疑多虑,易精神紧张,情感丰富且变化起伏大;易出现恶心感、咽喉异物感、粘痰;脉象大多正常,或滑利。
舌象多数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腻,或滑苔粘腻,或舌边有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或有齿痕舌。
半夏体质是适合较长时间或大量服用半夏及其类方的体质类型。
代表方有小半夏加茯苓汤、温胆汤、半夏厚朴汤等。
【黄煌:半夏体质】
(1)半夏证:面黄或灰暗,呕吐恶心感,舌苔滑或腻,精神过敏兼。
(2)小半夏汤方证:恶心呕吐口不渴,口多清涎嗽痰多,心下振水胸膈满,苔白滑腻较厚疴。
(3)温胆汤方证:呕恶口苦口粘,易惊多梦失眠,心慌舌苔滑腻,可见精神不安。
(4)大半夏汤方证:朝食暮吐胃反证,呕吐涎沫惟枯容,心下痞硬大便干,苔薄厚腻舌淡红。
(5)半夏厚朴汤方证:精神刺激咽异感,胸闷气塞咳嗽喘,胸闷痰多或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
看其舌苔白厚腻,询其口内腻而粘。
(6)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证:眩晕头痛重压感,浮肿易汗肉松软,大便偏溏腹鸣胀,舌大淡红苔腻兼。
(7)半夏泻心汤方证:恶心呕吐腹泻鸣,上腹满闷胀疼轻,舌苔薄腻或黄腻,烦躁内热失眠梦。
以药名人——看看你是不是“半夏人”
【作者简介】田智涵,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八年制学生。
【指导教师】郭炜,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以药名人,是黄煌大夫在临证诊断和阅读医书古籍所得出的中医体质分类的一种理念。
来源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温病运用体质的观点:温病发生与患者的体质有密切关系,即感受外邪是主要病因,但外邪是否能入侵人体,和是否能够发病,发病后如何传变,属于哪种证候类型,均受患者本身体质的影响。
黄煌大夫根据不同体质的人适宜服用的中药材划分了多种药型人,如半夏人、大黄人、麻黄人等。
每一类人都有相对鲜明的体质特征,甚至性格和行为模式均有迹可循,以适合吃的中药命名。
本文简单阐述半夏人的体质特征。
半夏人一般营养状况良好,体型偏胖,肤色是偏黄的暖色,皮肤易出油而眼睛有神。
“肥人多痰”,半夏体质的人一般多痰湿体质。
而中医之言痰,说的是水液代谢出现障碍从而引起的病理产物,会引发一系列肺、肾、脾失调的症状。
比如会感到喉咙常有异物,甚至疼痛呕呃。
通常没有严重的口渴感。
舌苔偏厚,舌体胖大(正常范围内)。
半夏人性格普遍十分要强,容易焦虑或情绪有大的波动,同时也非常谨慎,是一个雄辩家。
半夏人调养身心首要关注的是自己的情绪,要学会放松,心平气和面对生活。
在临床上这类患者可以运用到温胆汤、二陈汤、半夏厚朴汤等。
张仲景经方本源剂量的传承与发展作者:邸莎李青伟杨映映宋珏娴赵林华来源:《世界中医药》2021年第08期摘要通过梳理历代度量衡对经方本源剂量的影响,分析仲景经方本源剂量折算的历史变迁。
介绍历代医家及当代医家在尊崇经方剂量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灵活加减,尊古而不泥于古。
认为仲景经方本源剂量的折算应用探索应在综合考虑临床用药疗效与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明确量效关系,寻找最佳临床合理用量,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历代度量衡;经方本源剂量;张仲景;量-效关系;合理用量;因药施量;因病施量;因方施量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ncient weights and measures on dosage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dosage conversion of ZHANG Zhongjing′s classical prescription were observed.On the basis of respecting the dosage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doctors control dosage flexibly combining with clinical practice,which was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In the future,the dosage conversion and application of ZHANG Zhongjing′s classical prescription should be explored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The dosage-effect relationship should be clarified,and the optimal clinical dosage should be sought,so as to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Keywords Ancient weights and measures; Dosage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 origin; ZHANG Zhongjing; Dosage-effect relationship; Optimal clinical dosage; Dosage based on herbs; Dosage based on diseases; Dosage based on prescription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9.026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方药应用的基本规范,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在中医学史上地位极高,在近现代国际中医学术界影响极为广泛。
半夏体质证一、半夏体质证的判定方法说明如下:1、望诊:半夏体质的判定较之于其他体质有比较明显的特异性,因为此类体质的形体特征差别很大,既可以有胖者,也可见于瘦者。
形体的胖瘦并不是判定的要素之一。
同理此类体质的脸部特征也有很大悬殊,头的大与小,脸形的阔与窄均可见。
半夏体质的判定重点在于眼睛,包括眼神的望诊。
半夏体质的眼裂较大,眼神较专注而多情。
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半夏体质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半夏体质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的变化不仅很容易且及时地写在脸上,而且首先通过眼睛而表露无遗。
眼明心亮、眼明手快都是用来形容半夏体质的。
半夏体质的眼神是灵活多动而有神气的,半夏体质的眼睛是敏感、多情,而且是会传情的。
能够做到眉来眼去、眉目传情、暗送秋波多半是需要具备半夏体质证的。
浓眉大眼、明察秋毫也多半适合用来形容半夏体质的,半夏体质的心理是敏感的,是最容易害羞的体质类型之一。
如果是半夏体质与阳热体质的复合体,那无疑在其脸上是最有可能见到羞色和红晕的。
在临证时我经常与半夏体质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通过这个方式时常会从患者的眼中捕捉到害羞或不好意思的神情。
但这不是绝对,仅是在临证时发现这种情形的出现判为半夏体质或出现半夏证的概率较高。
如是年纪较大已兼见有其他转变后的体质类型者,其眼神特征就没有统一的规范。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的脸谱艺术是国粹中的精华。
从颜色来分别,红色代表着忠义之士;白色,是指大奸之人;黑色,表现性格鲁莽的正派角色等,具有鲜明的特征。
同样,不同的体质也有其各具特色的脸谱。
根据临床经验所得,对于先天性的原始体质类型中比较有典型特征的脸谱试归纳如下:柴胡体质的脸谱特征是:脸形上大下稍窄,呈倒梯形,头部大小均可见,颧骨较高,眼裂较小,脸部的线条特征有如普通型桑塔纳那般棱角分明,肤色泛青,缺乏光泽,纹理较粗。
刘翔因为获得了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的男子110米栏的冠军后其在临近决赛时脸部严峻专注的表情屡屡在电视重放,那张刚毅的志在必得的脸部特写镜头就是柴胡体质最为典型的脸谱,也是中国人最为常见的脸谱。
半夏品种道地性考证半夏品种、道地性考证半夏布雷特。
半夏广泛分布于四川遂宁、安岳、昭觉、重庆万州、湖北荆州、武昌、老河口、襄阳、阳信、天门、河南汝南、灵宝、卢氏、山东金乡、巨野、安徽怀宁、宁国、宣城。
本草研究认为:半夏因生长季节得名,早期品种不详,今用pinelliaternata大约开始于魏晋,在使用过程中尽管偶与同科其他植物相混淆,但该品种一直是药用主流。
半夏各地皆有分布,宋代以来山东齐州(今历城)所产最称道地,民国开始随着湖北、四川、河南等产量增加,山东的产地优势逐渐下降。
[品种测试]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
”《吕氏春秋》《淮南子》皆同,《急就篇》“半夏皂荚艾橐吾”句,颜师古注:“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为名也。
”显然,这种半夏是因为生于夏历五月而得名,这与后世所用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生物学特性不符,对此,孙星衍、森立之皆在著作中含蓄地表达了他们的疑惑。
孙辑《本草经》半夏条的按语引《月令》作“二月半夏生”,几乎所有的孙辑本以及黄]辑本皆是如此,显然改“五月”为“二月”不应视为版本讹误,而是有意为之。
半夏《本草经》一名水玉,孙星衍又云:“《列仙传》云赤松子服水玉以教神农,即半夏别名。
”按赤松子事见《列仙传》卷上,如果赤松子所服的这种“水玉”是半夏的话,的确与该药在《本草经》下品的地位不相吻合。
森立之则从另一个角度对“五月生半夏”作了解释,《本草经考注》本条按语云:“叶有细阔二种,花有紫白二样,五月叶茎际生实,与百合实、零余子等同。
此实即是嫩根落地而生芽也。
《月令》所云五月半夏生,此之谓也。
”森立之将五月生半夏解释为叶柄下部的珠芽,其实,不论如何曲为解说,直到汉代,药用半夏恐怕都不是今用品种。
魏晋文献中的半夏应与之相近。
《名医分录》中提到“生的会让人呕吐,熟的会让人摔倒。
用汤洗净,使其光滑干净。
”陶红景还说:“所有这些在使用前都用汤水洗了十次,这样它们就可以完全光滑,不会被用来杀死人的喉咙。
半夏体质?黄煌半夏体质人即适合长期服用半夏及其类方的一类人。
具有这种体质的人无论在性格、外貌、体形、易得疾病等方面都一定的相似性,同时运用半夏类方如温胆汤、半夏厚朴汤等汤剂治疗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过重的学习、工作压力,具有半夏体质的人可以说是越来越多,大约占门诊病人的七、八成。
本人通过跟诊黄煌老中医,对平时门诊运用半夏治疗的病人的性格观察,总结出具有半夏体质人的相似性格特点,总结分析如下。
1、善良。
半夏体质人多天性善良,富有同情心,乐意关心和帮助弱者,就算损失自己的一些利益也无所谓。
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向人发火,而是善于忍耐,必要时才予反击。
性格温顺,渴望与周围的人和平相处,在大家看来就是“老好人”。
2、喜安静。
不喜欢吵杂,喧闹的地方,喜欢安静、舒适的环境。
如有环境的嘈杂会让其心生反感面有愠色,甚则在医者还末做出表示时患者已先向一旁的其他患者表示不满了;或是病人集中于一间狭小的诊室内,拥挤不堪让其胸闷不适,自觉地手扪胸口站在临近窗户的位置等等。
有的病人碰到吵闹的环境会心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咳嗽咯痰等症状。
3、急性子。
半夏体质的人大多是急性子,希望短时间内能把事情做好,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如果完成的不了自己预期目标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遇到这种病人一点要进行心理教育,黄师经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遇事退三步想一想”。
4、记忆力好、智商高:这是指半夏体质善于调动敏感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躯体感觉的器官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绘声绘色的图象来加强对人、事、物的记忆。
所谓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在半夏体质最有可能出现。
善于发散思维,能把各种信息联系起来综合分析。
喜欢幻想,富有创新思维,头脑灵活,虽然有时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念头,但往往能想出一些新点子而获得成功。
在病理状态时则表现为要么太过,即对既往的事情甚到是儿时的鸡毛蒜皮的事情包括细节都有深刻的记忆,凡事算得太精太细。
或是由于用脑过度产生神经衰弱而记忆力锐减,思维迟钝,由此与之前良好的记忆力状态对比产生巨大的落差,心理暂时无法接受而遭受打击。
【《经方助记手册》半夏、黄芪】◆◆【歌诀】◆◆半夏主,呕不渴,咳喘悸,咽异格,兼咽痛,失音疴,营养好,肤腻色,或黄黯,乏常泽,易恶心,“呕家”诀,体不羸,肥胖多,症怪异,疑虑多,舌偏厚,齿痕舌,有白线,著舌侧,常恐高,晕船车,咽喉证,伴见多。
◆◆【提要】◆◆半夏主治呕而不渴者,兼治咽痛、失音、咽喉异物感、咳喘、心下悸等症。
①呕有恶心、干呕、喜呕、胃反之分,均为半夏主治,但患者大多不渴。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口渴感,或者舌面干燥无津,虽然有呕吐,也不宜使用半夏。
呕,看作是一种体质状态。
仲景有“呕家”的提法。
呕家的具体特征:营养状况较好,目睛有光彩,肤色滋润或油腻,或黄黯,或有浮肿貌,但缺乏正常的光泽;形体不羸瘦,肥胖者居多。
主诉较多而怪异,多疑多虑,易于精神紧张,情感丰富而变化起伏大,易于出现恶心感、咽喉异物感、黏痰等。
脉象大多正常,或滑利。
舌象多数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腻,或滑苔黏腻,或舌边有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或有齿痕舌。
这种体质,笔者称之为“半夏体质”。
②半夏兼治咽痛、失音、咽喉异物感、咳喘、心下悸等症。
其中咽喉异物感最有特点,即所谓“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此外,胸闷,有压迫感、堵塞感、痰黏感等,也可归于咽喉异物感,并常常导致恶心呕吐。
这成为使用半夏的重要特征。
③半夏与甘草鉴别:二味药均治咽痛,半夏所治的咽痛,咽喉常有异物感或黏痰、多恶心;甘草所治的咽痛以红肿干痛为主。
④半夏与干姜鉴别:均治不渴而呕吐,舌苔多腻,但两者主治有上下之别,半夏主治以咽喉部的异物感,胸部的重压感为主;干姜主治以呕吐涎水、腹泻呈水样便为主。
⑤张仲景用半夏有两个剂量段,大量(二升)主治呕吐不止,小量(半升)主治咳喘、失音、心悸、恶心等,或配麦冬。
现代有人则认为小量(15g 左右)止呕,中量(20~30g)催眠,大量(40g)止痛。
◆◆【歌诀】◆◆黄芪证,汗出肿,肌无力,关节痛,身觉沉,动不灵,尊荣人,肌肉松,面黄白,隐黄红,或黄黯,乏光荣,水肿貌,目无神,腹无力,水囊形,舌淡胖,苔多润,易过敏,且畏风,大便稀,不成形,肢麻木,血运停,大剂量,黄汗肿,身不仁,量用中,补不足,小量行,慢调体,缓收功。
一、半夏体质证的判定方法说明如下:1、望诊:半夏体质的判定较之于其他体质有比较明显的特异性,因为此类体质的形体特征差别很大,既可以有胖者,也可见于瘦者。
形体的胖瘦并不是判定的要素之一。
同理此类体质的脸部特征也有很大悬殊,头的大与小,脸形的阔与窄均可见。
半夏体质的判定重点在于眼睛,包括眼神的望诊。
半夏体质的眼裂较大,眼神较专注而多情。
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半夏体质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半夏体质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的变化不仅很容易且及时地写在脸上,而且首先通过眼睛而表露无遗。
眼明心亮、眼明手快都是用来形容半夏体质的。
半夏体质的眼神是灵活多动而有神气的,半夏体质的眼睛是敏感、多情,而且是会传情的。
能够做到眉来眼去、眉目传情、暗送秋波多半是需要具备半夏体质证的。
浓眉大眼、明察秋毫也多半适合用来形容半夏体质的,半夏体质的心理是敏感的,是最容易害羞的体质类型之一。
如果是半夏体质与阳热体质的复合体,那无疑在其脸上是最有可能见到羞色和红晕的。
在临证时我经常与半夏体质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通过这个方式时常会从患者的眼中捕捉到害羞或不好意思的神情。
但这不是绝对,仅是在临证时发现这种情形的出现判为半夏体质或出现半夏证的概率较高。
如是年纪较大已兼见有其他转变后的体质类型者,其眼神特征就没有统一的规范。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的脸谱艺术是国粹中的精华。
从颜色来分别,红色代表着忠义之士;白色,是指大奸之人;黑色,表现性格鲁莽的正派角色等,具有鲜明的特征。
同样,不同的体质也有其各具特色的脸谱。
根据临床经验所得,对于先天性的原始体质类型中比较有典型特征的脸谱试归纳如下:柴胡体质的脸谱特征是:脸形上大下稍窄,呈倒梯形,头部大小均可见,颧骨较高,眼裂较小,脸部的线条特征有如普通型桑塔纳那般棱角分明,肤色泛青,缺乏光泽,纹理较粗。
刘翔因为获得了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的男子110米栏的冠军后其在临近决赛时脸部严峻专注的表情屡屡在电视重放,那张刚毅的志在必得的脸部特写镜头就是柴胡体质最为典型的脸谱,也是中国人最为常见的脸谱。
典型的半夏体质的脸谱特征是:脸形上下同距,脸呈圆形或国字形,头部较大,眼裂较大,脸部的五官是比较生动且悦目的,脸部的线条曲线好比是奥迪A6豪华型高级轿车,线条呈流线型,曲线柔和而丰满,大方且美观。
《五朵金花》和《阿诗玛》的主演杨丽坤、央视娱乐节目主持人文清、电影演员刘晓庆、小品演员范伟、宋丹丹等都具有比较典型的半夏脸谱特征。
桂枝体质的脸谱特征是:脸形上下等距,呈细长条形,头部较小,脸部较窄,皮肤纹理细腻,肤色白晰,细皮嫩肉,唇色较暗或淡,男性的桂枝体质患者有女性化面容的倾向。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小品演员巩汉林、央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管彤。
脸谱特征也有交错的现象,如林忆莲和杨澜是柴胡眼与半夏脸的复合体,日本电影明星高仓健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是柴胡脸与半夏眼的复合体。
2、问诊:易出现咽部的症状或呕或吐症。
这需要通过问诊来加以确定。
主诉症状出现呕或吐的症状并不能认定是半夏体质,有的可能仅是出现了半夏证,或是半夏体质兼见有其他体质类型但是非半夏证或半夏类方下的呕证。
有时临证时遇到的半夏体质并没有明显的外观特征,是通过问诊后才得以确定的。
在临证时我经常问患者平时是否有咽堵痰多的症状?是否有经常不由自主地咯痰清嗓的现象?是否常常在刷牙时欲呕?这是判定半夏体质问诊的第一层次的内容。
这三个问诊内容对体质判定的准确性是最高的,是最具普遍性,也是最常见,患者最容易作出回答的。
其次是询问患者是否有夜寐咽中有明显痰鸣或痰堵至呼吸不畅,张口呼吸或不得平卧,如呈平卧睡眠则咽堵更明显、侧卧则缓的症状,这方面的问诊内容一般见于成年人,或形体较肥者,且男性多见,在发生的概率上较第一问诊内容为少,需要患者的家人来作出回答,所以将之列为第二层次的问诊内容。
第三是询问患者是否会经常声音嘶哑或失音或每每感冒以咽喉部的疼痛作为首发症状。
这方面的内容多见于女性患者,在判定半夏体质的重要性居于比较次要的地位,是作为病理状态下的症状,唯有在经常发作的前提下对半夏体质的判定才有意义。
最后在以上诸项内容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才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曾经出现坐车晕车呕吐,或针对婴幼儿向其父母询问是否经常吐奶。
毕竟晕车呕吐的发生通过个体的经常性的锻炼可以得到改善,而且非半夏体质在某些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到下也会有偶尔一两次晕车呕吐的发生,再者在发生晕车呕吐前先有咽部不适或咽堵痰多爱咯等的前躯症状出现者判为半夏体质才有更高的准确性,而吐奶的发生与客观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将之列在问诊内容的最后一个层次,对于半夏体质的判定也是支持性最为弱者。
在以上诸项内容,患者不能作出明确答复时,有时我会问患者平时是否容易受到惊吓,且是否有心悸的症状,或是否有恐高症。
对于婴幼会问及与其母或其父长相的趋向性、是否爱哭、是否易被惊醒等。
这个层面上的问诊内容是因为有的半夏体质平素身体健康,少有不适,且是处于半夏体质证隐证状态,第一至第三层次的问诊内容表现得不明显或者是根本不具备,为了体质的预见和预防并进行健康教育或对婴幼儿及青少年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所做的问诊设计。
特别是对于婴幼儿体质的判定更具有意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以上诸项问诊内容不得一一与西医的某些病名,如慢性咽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声带小结相对应。
我不否认半夏体质在这些疾病的发生概率上较其他体质类型为高,但有不少半夏体质有类似以上所列西医诊断病名相似的症状,但却没有相应的客观体征来支持这类疾病的诊断。
2、作为体质判定的要素之一的问诊内容所涉及到的每一个具体的症状的出现不排除有的是某种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的,如经常抽烟的烟民大多有咽堵痰多或受咯痰清嗓子或刷牙欲呕的现象,又如睡眠时咽中有痰堵或痰鸣而影响睡眠等,这类情况的出现更多地是判为半夏证。
相反有的个体并没有抽烟,形体也不胖,甚则年龄还小就有以上所言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问诊内容的症状出现,这种情形对体质的判定更有意义。
这些问诊内容只不过是为了寻找支持半夏体质判定的证据。
如果不是有体质辨证的思维,面对这样的提问,即使是一名老中医可能也会不知所以然。
在柴胡体质、桂枝体质、半夏体质、阳热体质与当归体质这五大先天原始的中国人的基本体质类型中,唯有半夏体质最具有不可更改性。
即使已兼见有其他的体质类型,即使是年已花甲,但半夏体质的特征仍然存在,仅有特征隐与显、具体某一判定的症状轻与重的差异而已。
3、闻诊:半夏体质在就诊的过程中,医者通过与其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发现该类体质遣词用语很是谨慎小心,或是对自已的病情过于关注,或是向医生刨根问底,或是夸大病情的严重性,事实上,这种所谓病情的严重性夸大是作为旁观者的认识,在患者本人看来其对病情严重性的认识是一点都不含糊的,这是由其半夏体质的特征所决定的。
积累了足够的半夏体质的经验认识后,在与患者面对面的短短的诊治时间内,医者通过充分调动自已的五官,可以捕捉到这类患者敏感的特性,或是对医者所做出的病情解释理解的敏锐,或是对医者言外之意的及时反应,或是语速很快,词汇量丰富,或是发表自已的意见时眉飞色舞、表情生动,甚则是容易接受一些不良的暗示等等。
半夏体质诉说起病情来唠叨个没完,痛苦的症状很多,但总没个头绪,而且描述症状细致入微,会向医生很具体地描述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什么样的症状,而且症状的描述都以患者自已的感觉为主,多形容词词汇。
还有的患者的病例详细而整齐,资料完备而全面,对其他医生对自已所下疾病了解的全面而专业,甚至会拿出一些自已认为有效的方药给医生做参考。
4、切诊:怕痒。
半夏体质的怕痒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因素在作怪,所以医者在为这类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往往是医者还末触及患者的肌肤,患者已忍俊不禁或是肌肉不自觉地紧张了。
二、半夏体质在常态和病态时可能出现的症状表现:在具体阐述半夏体质可能出现的症状之前,先请各位读者回想一下,在自已曾有过的经历中,我们在情绪紧张或痛苦时,是否经常会出现头脑中一片空白、两眼一阵发黑、双耳嗡嗡作响、食不知味、夜难安寝、胸中发闷、心中悸动、咽中作堵、词难达意、甚则说不出话来呢?这些症状的出现在不良情绪消失后也自然而然得到缓解。
这些都是心理变化的躯体化症状,大多数人都曾经经历过,是属于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范围,大家都容易理解和接受。
半夏体质的特征,黄煌教授根据半夏厚朴汤方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意即咽中本无炙脔,但患者却有炙脔之感觉,悟出半夏体质的重要一个特点是感觉的异常样症状,并对之加以引申和拓展出了许多的症状。
我要补充的是,异常样的感觉是在半夏体质处于病理状态时出现的症状,作为一种体质,在常态时是以敏感的特征来表现的。
这种敏感的表现为多方面,表现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
下面结合半夏体质在常态与病态时可能出现的症状具体归纳为几个方面:1、视觉敏感:善于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洞察力强,喜洁癖,爱整理,眼里容不得杂乱或脏乱、认路能力强。
——猫头鹰样的眼睛。
所谓的触目惊心、目瞪口呆都是指视觉受到外界刺激后出现的躯体反应。
在病理状态时,半夏体质的视觉敏感则表现为视觉的异常,要么幻视,要么视力下降。
或畏光羞明,或视物旋转、犹坐舟车,或不知秽洁,或频频洗手的强迫症,后二者可视为幻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一为太过,一为不及。
幻视意即无中视有,是一种视觉的心理感觉异常,绝不全是器质性原因所致。
而视力下降不论是器质性疾病或是非器质性疾病都可见到。
幻视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受,具有这类症状的患者有的并不能明确地陈述病情,但医者通过望诊也可发现异常:或是目有惊色,左右躲闪;或是目光呆滞,对医者的问话毫无反应;或是两目直视,目中无人;或是怒目视人,眼露凶光。
在表情方面,或是表情生动夸张(太过),或是面无表情,见人无语而赧颜(不及)。
之前在半夏体质证提及的眼睛的望诊所见是指在常态下或是有病症但病情尚不太重时的前提下。
具体地分析半夏体质在视觉的敏感或感觉的异常症状时,我们会发现,从常态下的视觉敏感、外界刺激时的躯体化反应再到病理状态时的视物旋转、强迫症或视力下降等,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但实质都是心理敏感这一最根本的原因在作崇。
下面所列其他方面的反应同理可推。
2、听觉敏感:睡觉时要求周围的环境安静,稍有响声即被吵醒,对突然的较大声响敏感,反应性强,会被惊吓。
所谓的闻风丧胆是指听觉受到刺激后的心理变化而出现的躯体症状。
在病理状态下,半夏体质的听觉敏感则表现为听觉的异常,要么幻听(太过),要么听力下降或耳鸣,甚则失聪(不及)。
3、嗅觉敏感:对异味较常人反应敏锐,如气油味、鱼腥味、吵菜味、污浊的空气味、烟雾味等。
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最先嗅出异味的往往是半夏体质。
——猎犬样的鼻子。
在病理状态下,半夏体质的嗅觉敏感则表现为嗅觉的异常,要么幻嗅(太过),要么嗅觉减退或消失(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