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 4虫生真菌
- 格式:ppt
- 大小:11.02 MB
- 文档页数:77
绿僵菌
【适用范围】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应用。
【产品特点】
绿僵菌的寄主范围比较广,能寄生半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等8个目42科200多种昆虫,还能寄生螨类和线虫等。
绿僵菌对人、畜和作物无害,是当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虫生真菌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世界各地已用绿僵菌对近百种农作物、林木及卫生害虫进行室内防治效果评价,对150多种昆虫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从防治规模来看,已发展成仅次于白僵菌的真菌杀虫剂。
绿僵菌对寄主的入侵,以体壁途径为主要方式,也可通过气门、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侵染宿主。
主要过程为分生孢子附着昆虫表皮,孢子萌发,菌丝穿透表皮,菌丝在昆虫体腔内生长,产生毒素,寄主死亡,菌丝在寄主内大量繁殖,菌丝从体内穿出,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并发生扩散。
作为微生物杀虫剂,绿僵菌已经被许多国家登记注册并投入大规模使用。
当前国内外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绿僵菌商品制剂主要是金龟子绿僵菌,对棉铃虫、桃小食心虫、玉米螟、甘蔗草秆螟、甘薯华叶甲、斜纹夜蛾、刚竹毒蛾、橄榄星室木虱、松褐天牛、白杨透翅蛾、马尾松毛虫、德国小和黑翅土白蚁等害虫均有明显效果。
【主要成分】绿僵菌分生孢子,发酵代谢产物、固态发酵基质。
虫生真菌研究热点领域的计量可视化分析作者:尚增强郝雨李建波白红周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20年第11期摘要为了解我国虫生真菌在绿色防控领域的研究利用情况,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bliographic Item Co-0ccurrence Matrix Builder,BICOMB2.0)、社会网络分析图谱(Social Network AnalysisMapping,UCINET)等可视化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表明,现有文献中对于绿僵菌、白僵菌、球孢白僵菌等虫生真菌的研究较多,其次是对蜡蚧轮枝菌、金龟子绿僵菌、玫烟色拟青霉等的研究;在防治害虫的种类上,对烟粉虱、小菜蛾等的研究较多;在研究的内容上,主要研究毒力、防治效果等应用性研究。
关键词虫生真菌;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中图分类号:S763.306.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0.32.018随着“农药零增长”行动的持续深入实施,绿色防控以其特有的优势,在病虫害防治中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微生物农药制剂等生物农药的开发与应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真菌杀虫剂具有对环境友好、杀虫方式独特、害虫不易产生抗性、使用范围广、容易大量生产等特点,是最安全、效果最佳的生物农药[1-3]。
真菌杀虫剂中所用真菌主要是虫生真菌,在昆虫正常生理条件下即可侵入昆虫体内,并在其体内增殖,从而使昆虫快速死亡,或降低其活力并使其衰弱[4]。
目前,关于虫生真菌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其研究热点、研究内容、发展趋势等,国内少有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为数据源,通过计量分析软件对我国虫生真菌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从事该研究项目的科研人员提供信息支持,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1 材料与方法1.1 数据来源2019年8月25日登录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http://),检索主题为“虫生真菌”,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检索时间不限,共检索到647条文献。
真菌源农药的种类及主要剂型1、白僵菌:我国研究时间最长和应用面积最大的真菌杀虫剂,主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油剂、乳剂和微胶囊剂。
2、绿僵菌:广谱的昆虫病原菌,常用的剂型有粉剂(每克含孢量23亿-28亿个或50亿以上)、10%颗粒剂、20%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
3、淡紫拟青霉:内寄生性真菌,其菌剂是纯微生物活孢子制剂。
4、木霉菌:一种新型生物杀菌剂,主要剂型为粉剂和可湿性粉剂。
5、蜡蚧轮枝菌:主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
一、白僵菌1、白僵菌在自然条件下,能通过体壁接触感染杀死害虫,是我国研究时间最长和应用面积最大的真菌杀虫剂。
它对人畜和环境比较安全,害虫一般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与某些化学农药(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同时使用。
2、白僵菌的主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油剂、乳剂和微胶囊剂,防治对象有蛴螬、玉米螟、松毛虫、介壳虫、水稻叶蝉、飞虱、蓟马、桑天牛、茶小叶蝉、茶毛虫、大豆食心虫、蚜虫、蝗虫等,尤其对玉米螟和松毛虫很有用,已作为常规手段连年使用。
二、绿僵菌1、绿僵菌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原菌,在国外其防治害虫的应用面积已超过了白僵菌,防治效果可与白僵菌媲美。
它对人畜无害,对天敌昆虫安全,不污染环境。
2、绿僵菌在生产上常用的剂型有粉剂(每克含孢量23亿-28亿个或50亿以上)、10%颗粒剂、20%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防治对象有金龟子、象甲、金针虫、蛾蝶幼虫、蝽和蚜虫等。
三、淡紫拟青霉1、淡紫拟青霉属于内寄生性真菌,是一些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功效高、寄主广、易培养等优点。
2、淡紫拟青霉菌剂是纯微生物活孢子制剂,能够寄生于卵,也能侵染幼虫和雌虫,能有效的防治柑桔、柠檬和马铃薯等多种作物根结线虫,对大豆孢囊线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四、木霉菌1、木霉菌生物农药是一种新型生物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可有效防治土传性真菌病害,杀菌谱广,无残留毒性,对作物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他生物组成部分。
三域学说:细菌域、古生菌域、和真核生物域白色农业:即微生物农业,是以“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为基础,在工厂内进行农业产品生产的工业型农业。
微生物农药:指应用生物活体或者次生代谢产物制成的防治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制剂,也包括保护生物活体的助剂、保护剂和增效剂。
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包涵体呈多角体,在寄主细胞核内复制-核型多角体病毒。
病毒粒子杆状,随机包在结晶蛋白之中,形成一个个含有杆状病毒粒子的多角体。
质型多角体病毒CPV:是双链RNA病毒。
与核型的主要区别是多角体在昆虫细胞质内发育,病毒粒子不是杆状而近于球形,仅在被感染昆虫体内消化道的上皮细胞中繁殖。
颗粒体征病毒GV :是双链DNA杆状病毒。
包涵体圆形或椭圆形,一般只含一个(偶尔两个)病毒粒子,易在寄主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发育。
微生物接种剂:利用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作物养分供应,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保护环境的目的。
解磷菌:能够将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磷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形态,具有这种能力的微生物叫做解磷菌或溶磷菌钾细菌:有一些微生物能分解硅酸盐类矿物释放出钾,这类微生物叫硅酸盐细菌或钾细菌根际促生菌PGPR:有些促进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利用,或者产生激素促进植物生长,或者可抑制寄生和非寄生病原菌的微生物。
菌根:一种共生体,一般由真菌和维管植物的根部联合共生形成。
哈蒂氏网:外生菌根剖面图, 真菌菌丝套层清晰可见,外部真菌菌丝层菌丝扩散入外皮层细胞间形成哈蒂氏网。
微生物饲料: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繁殖,生产和调制饲料,包括单细胞蛋白饲料、菌体饲科、发酵饲料、微生物秸秆发酵饲料,以及微生物添加剂(抗生素类添加剂、真菌添加剂、酶制剂等。
单细胞蛋白: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32·有机农药、生物农药和低毒农药的差别由于近两年在农业生产中对农药的不当使用,导致土壤、水严重污染和农产品品质下降,人们都把问题归结在农药上,好像只有不打农药才会没有残留,农药一时间成了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
其实不然,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怎样安全使用,并且发挥好各种农药的特性,才是人们更应该关注的。
先来普及下几种农药的概念:一、有机农药是农药中属于有机化合物(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而来)的品种总称,是以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氟、有机硫、有机铜等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一类农药。
其中的“有机”与有机食品、有机蔬菜里的“有机”不是一个概念,所以不要以为有机农药就是有机产品。
一般市场上最常见的有机农药有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杀线虫剂及杀鼠剂,例如敌百虫、对硫磷等,这类农药就属于有机农药。
二、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钠、2,4-D 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又称天然农药,系指非化学合成,来自天然的化学物质或生命体,而具有杀菌农药和杀虫农药的作用。
生物农药包括虫生病原性线虫、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植物衍生物和昆虫费洛蒙等。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其有效成分来源、工业化生产途径、产品的杀虫防病机理和作用方式等诸多方面有着许多本质的区别。
生物农药更适合于扩大在未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中的应用比重。
三、低毒农药根据农药致死中量(LD50)的多少可将农药的毒性分为以下五级,分别为剧毒农药、高毒农药、中毒农药、低毒农药和微毒农药。
其中低毒农药标准如下,致死中量为501~5000毫克/公斤体重。
如敌百虫、杀虫双、马拉硫磷、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二甲四氯、丁草胺、草甘膦、托布津、氟乐灵、苯达松、阿特拉津等。
微毒农药的标准为:致死中量为5000毫克以上/公斤体重,如多菌灵、百菌清、乙磷铝、代森锌、灭菌丹、西玛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