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醛酮、取代醛酮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55
醛酮的命名和化学性质及制备本章要点一、分类命名和结构二、主要化性(一)醛酮1、亲核加成(水/氢氰酸/亚硫酸氢钠/醇/羰基试剂/格式试剂/烷基锂/金属炔化物)2、α-H的反应(卤代/卤仿反应,羟醛缩合)3、氧化还原(不同还原体系产物不同)4、α、β-不饱和醛酮的特征反应(了解)(二)醌1、C=C亲电加成2、C=O亲核加成3、共轭体系1,4-加成一、醛酮的命名1、含CO、较多取代的最长碳链→⨯醛、⨯酮2、CHO总是1位,不饱和醛酮的C=O位号﹤重键3、酮离羰基最近端起编,羰基位次要标明(有些可省)4、有环基取代→环基作取代基5、环酮命名与酮类似,加前缀→环⨯酮例题:1、CHO2、HO CHO3、PhCH=CHCHO4、OHC CHO5、COCH36、CO7、COCH2CH39、H3CO COCH39、(CH3)3CCOCHCH3CH310、CH3CHCHCOCH3CH311、CH3COCH2COCH312、OBr13、CH3O14、CH3O15、COHOOH16、CH3COCH2NH2解:1、苯甲醛2、对羟基苯甲醛3、3-苯基-2-丙稀醛4、乙二醛5、苯乙酮6、二苯甲酮7、苯丙酮8、对甲氧基苯乙酮9、2,2,4-三甲基-3-戊酮10、3-甲基-4-苯基-2-戊酮11、2,4-戊二酮(乙酰丙酮,acac.) 12、2-溴环戊酮13、4-甲基-2-环己烯酮14、4-甲基-2,4-环己二烯酮14、3,4’-二羟基二苯甲酮16、对氨基苯-2-丙酮二、醛酮的结构特点COδδ+1、醛酮中的羰基是极性双键,由于氧的电负性强,因此碳上带有δ+,氧上带有δ-;2、δ+的碳与δ-的氧比较而言,前者更易受到试剂(亲核试剂)的进攻,因此羰基的加成属 于亲核加成;3、受羰基影响,α-H 具有一定的酸性,可发生卤代等反应;4、羰基的氧化度处于中间状态,可继续氧化亦可被还原。
三、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H Cα-H的反应氧化还原醛的反应(一)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通式:CNuO C O δδ++ Nu -E+NuC OE注:(1)羰基加成反应属于亲核加成,有别于C=C 的亲电加成,因此,易与C=C 加成的试剂如卤素、卤化氢等,就不易与C=O 进行亲核加成;反之同理。
取代醛、酮练习题A 组1.用铜作催化剂,使1-丙醇氧化为某有机物,下列物质中,与该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CH 3OCH 2CH 3 B CH 3CH(OH)CH 3 C CH 3COCH 3 D CH 3COOCH 32.有机物甲能发生银镜反应。
甲催化加氢还原成有机物乙,1mol 乙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氢气22.4L ,据此推断乙一定不是A HOCH 2CH 2OHB HOCHCH(OH)CH 3C CH 3CH 2CH 2OHD CH 3CH(OH)CH(OH)CH 33.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 甲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B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C 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D 丙酮(CH 3COCH 3)分子中的氢比乙烷分子中的氢更容易被卤原子取代 4.下列各化合物中,使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A CH 2--CH 2-CHO B CH 2---CH 3C CH 3-CH =CH -CHOD HOCH 2--CH 2-CHO5.从化合物香兰素(HO OCH 3CHO )的结构式推测,它不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 可以燃烧B 与FeCl 3溶液反应C 可与NaHCO 3反应放出CO 2D 可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6.2004年6月美国科学家在银河星系中央的星云中发现了新的星际分子,该分子是由碳、氢、氧构成(如右图)。
星际分子的不断发现可帮助人们了解生命起源的过程。
据图示该星际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模型属于分子比例模型B 他的分子式为:C 3H 4OC 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以处于同一平面D 该物质能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的含有醛基(—CHO )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A 3种B 4种C 5种D 6种8.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它可使银氨溶液生成银镜 C 它可使溴水褪色D 它可被催化加氢的最后产物是C 10H 20O9.香兰素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有宜人的气味,是制作巧克力的辅助原料。
第十一章醛和酮第一节醛、酮的分类和命名一、分类二、命名1.醛、酮的系统命名以包含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看作母体。
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依次标明碳原子的位次。
在醛分子中,醛基总是处于第一位,命名时可不加以标明。
酮分子中羰基的位次(除丙酮、丁酮外)必须标明,因为它有位置异构体。
醛、酮碳原子的位次,除用1,2,3,4,…表示外,有时也用α,β,γ…希腊字母表示。
α是指官能团羰基旁第一个位置,β是指第二个位置…。
酮中一边用α,β,γ…,另一边用α’ β’ γ’…。
ⅰ含醛基、酮基的碳链上的氢被芳环或环烷基取代,就把芳环或环烷基当作主链上的取代基看待:ⅱ醛基与芳环、脂环或杂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时,它们的命名可在相应的环系名称之后加-“醛”字。
ⅲ当芳环上不但连有醛基,而且连有其它优先主官能团时,则醛基可视作取代基,用甲酰基做词头来命名。
2. 酮还有另一种命名法根据羰基所连的两个烃基名来命名,把较简单的烃基名称放在前面,较复杂的烃基名称放在后面,最后加“酮”字。
后面是母体如含有两个以上羰基的化合物,可用二醛、二酮等,醛作取代基时,可用词头“甲酰基”或“氧代”表示;酮作取代时,用词头“氧代”表示。
英文羰基做取代基时用“oxo”(氧代)表示不饱和醛、酮的命名是从靠近羰基一端给主链编号。
第二节醛、酮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一、物理性质除甲醛是气体外,十二个碳原子以下的醛、酮都是液体,高级的醛、酮是固体。
低级醛常带有刺鼻的气味,中级醛则有花果香,所以C8~C13的醛常用于香料工业。
低级酮有清爽味,中级酮也有香味。
羰基中,碳和氧以双键相结合,碳原子用三个sp2杂化轨道形成三个σ键,其中一个是和氧形成一个σ键,这三个键在同一个平面上。
碳原子剩下来的一个p轨道和氧的一个p轨道与这三个σ键所形成的平面垂直,彼此重叠形成一个π键由于氧的电负性吸引电子的能力很强,所以羰基是一个极性基团,具有一个偶极矩,负极向氧一面,正极朝向碳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