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醛酮
- 格式:ppt
- 大小:440.00 KB
- 文档页数:31
不饱和醛酮选择性加氢第一部分背景介绍不饱和醇应用于大量的工业生产中,药物合成、香料、聚合物、除草剂等。
目前一种合成不饱和醇的方法是将不饱和醛酮进行催化加氢。
但是由于C=C 键比C=O 键在加氢过程中在热力学中更加有利。
所以研发新型催化剂对不饱和醛 酮选择性加氢十分重要。
这里,介绍了五种新型催化剂催化不同的不饱和醛酮加氢,希望为今后的研 究提供新的基础。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Sn 修饰Si02负载Pt 催化剂的制备:一种丁烯醛选择性加氢的新型Pt-Sn双金属催化剂0HButyraldehyde方案1. 丁烯醛加氢的还原路径丁烯醛的氢化路径,如方案1。
在负载了毗族金属催化剂中,会得到丁醛而 不产生丁烯醇,第二种金属加入到毗族金属催化剂中,来阻止C=C 键的氢化[2,3-5] 特别的,Sn 修饰负载在Si02、氧化铝或活性炭上的毗族金属,大量的被研究[2,6-10]。
我们研究了 Sn 的加入使生成不饱和醇的选择性大大增加[11,.12]。
方案2. Sn-Pt/SiO 2双金属催化剂对于丁烯醛选择性加氢。
(a )理想反应(b )实际反应方案2为我们提出的由传统浸渍法制备的 Sn-Pt/SiO 2催化丁烯醛的反应机[1]才、-Crotonaldehyde7 0HCrot/laloohol1 -Butancl理。
Sn n+例如SnO和SnO2提高了对C=O的活性,然而SnPt合金的形成或通过金属Sn进行Pt表面原子的稀释,会抑制C=C的氢化[13]。
对于理想状态(方案2a),不饱和醛通过C=O基团的O原子,吸附在SnO x(例如SnO或SnO s)上。
然后,活化的C=O基团被通过Pt表面活化的H攻击形成不饱和醇。
由于C=C键会与Pt相互作用,所以C=C键的氢化不可避免。
然而,如果Pt区域完全被Sn 覆盖,由于H分子不能被活化,则氢化反应不会发生。
为了不在活性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对不饱和醇的选择性,需要两个条件。
醛酮的命名和结构特点一、醛酮的命名(一)命名规则1、含CO 、较多取代的最长碳链→⨯醛、⨯酮2、CHO 总是1位,不饱和醛酮的C=O 位号﹤重键3、酮离羰基最近端起编,羰基位次要标明(有些可省)4、有环基取代→环基作取代基5、环酮命名与酮类似,加前缀→环⨯酮(二)例题1、CHO2、HO CHO3、PhCH=CHCHO4、OHC CHO5、C O CH 36、C O7、C O CH 2CH 3 9、H 3CO C OCH 39、(CH 3)3CCOCHCH 3CH 310、CH 3CHCHCOCH 3CH 311、CH 3COCH 2COCH 312、O Br 13、CH 3O 14、CH 3O15、CO HO OH 16、CH 3COCH 2NH 2解:1、苯甲醛 2、对羟基苯甲醛 3、3-苯基-2-丙稀醛 4、乙二醛5、苯乙酮6、二苯甲酮7、苯丙酮8、对甲氧基苯乙酮9、2,2,4-三甲基-3-戊酮 10、3-甲基-4-苯基-2-戊酮11、2,4-戊二酮(乙酰丙酮,acac.) 12、2-溴环戊酮13、4-甲基-2-环己烯酮 14、4-甲基-2,4-环己二烯酮14、3,4’-二羟基二苯甲酮16、对氨基苯-2-丙酮二、醛酮的结构特点C Oδδ+1、醛酮中的羰基是极性双键,由于氧的电负性强,因此碳上带有δ+,氧上带有δ-;2、δ+的碳与δ-的氧比较而言,前者更易受到试剂(亲核试剂)的进攻,因此羰基的加成属于亲核加成;3、受羰基影响,α-H具有一定的酸性,可发生卤代、羟醛缩合等反应;4、羰基的氧化度处于中间状态,可继续氧化亦可被还原;5、醛的氢直接连接羰基,较活泼,可发生醛的特性反应,如醛可被弱氧化剂养化。
由结构推知:醛酮的典型反应示意图:HC α-H 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