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模具的研磨与抛光
- 格式:ppt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81
模具抛光的工艺流程及技巧工艺流程:模具抛光是一项重要的表面处理工艺,能够提高模具的表面质量和精度,使其更加光滑和亮丽。
下面是模具抛光的一般工艺流程:1. 准备工作:在开始抛光之前,首先需要对模具进行检查和准备。
检查模具表面是否有损坏、裂纹或凹陷等缺陷,如果有需要先进行修复。
同时,要确保模具表面清洁,没有灰尘、油污或其他杂质。
2. 粗抛工序:粗抛是将模具表面的粗糙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工序。
通常使用砂轮或砂带进行粗抛,以去除模具表面的凸起和凹陷。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控制抛光的力度和速度,避免过度磨损模具。
3. 中抛工序:中抛是在粗抛之后进行的工序,目的是进一步平滑和细化模具表面。
常用的工具有砂纸、砂布和研磨膏等。
在中抛过程中要均匀地涂抹研磨膏,以保证抛光效果的均匀性。
同时,要注意使用不同粒度的研磨膏,逐渐减小颗粒的尺寸,使模具表面更加光滑。
4. 精抛工序:精抛是模具抛光的最后一个工序,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精抛过程中,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抛光工具,如抛光液、抛光膏和抛光布等。
这些工具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具表面的光洁度和亮度。
在精抛过程中,要注意抛光的方向和力度,使模具表面达到最佳效果。
技巧:除了上述的工艺流程外,还有一些常用的技巧可以帮助提高模具抛光的效果:1. 选择合适的抛光工具和材料:根据模具的材质和表面状态,选择合适的抛光工具和材料。
不同的模具可能需要不同的抛光液、抛光膏和抛光布等,以达到最佳的抛光效果。
2. 控制抛光的力度和速度:在抛光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抛光的力度和速度,避免过度磨损模具表面。
抛光时要均匀施力,保持适当的速度,以避免出现凹陷或过度磨损的情况。
3. 注意抛光的方向:在抛光过程中,要注意抛光的方向。
通常情况下,抛光方向与模具的纹理方向一致,这样可以得到更加均匀和光滑的表面效果。
4. 均匀涂抹抛光材料:在中抛和精抛过程中,要均匀地涂抹抛光材料,以确保抛光效果的均匀性。
涂抹时要注意使用适量的抛光材料,避免过量或不足。
塑料模具抛光方法一、手工抛光法手工抛光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适用于小型塑料模具的抛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砂纸,将其裁为相应大小,通常从180至1000的砂纸都可使用。
2.用细砂纸一一打磨模具的表面,按照均匀的方向进行研磨,力度需要适中,以免损坏模具表面。
3.研磨后使用软抹布或海绵布将模具表面擦拭干净,确保没有砂粒残留。
4.复盘使用更细的砂纸进行抛磨,直至达到期望的光滑度。
5.最后使用砂皮或砂布对整个模具表面进行打磨,使其达到最终的光滑度。
二、机械抛光法机械抛光是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模具抛光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常用的包括打磨机、磨光机等。
2.先用粗砂轮进行初步的打磨,以去除模具表面的凹坑和瑕疵。
3.使用中粗砂轮进行二次抛磨,使模具表面更加光滑。
4.接着用细砂轮进行打磨,直至达到预期的光洁度。
5.最后使用抛光布或抛光蜡对模具进行抛光,使其表面更加亮光。
三、化学抛光法化学抛光是利用化学物质对模具表面进行处理,以达到抛光的目的。
具体步骤如下:1.在干净的容器中准备抛光液,可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化学品,例如研磨石、酒精、氧化铝等。
2.将模具浸泡在抛光液中,保持一段时间,使化学物质渗透到模具表面。
3.取出模具,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去除残留的抛光液和化学物质。
4.用抛光布或海绵布对模具进行擦拭,直至达到期望的光滑度。
综上所述,塑料模具抛光方法可以通过手工抛光、机械抛光和化学抛光等途径来实现。
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保护模具表面,避免损坏。
同时,抛光过程中也需注意安全,避免化学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
塑料模具抛光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制品的质量,因此,在选择抛光方法时需根据具体要求和条件权衡利弊,以达到最佳的抛光效果。
模具抛光流程模具抛光是模具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模具的表面光洁度和精度,因此抛光工艺的质量对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般模具抛光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模具抛光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清洗模具表面,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以确保抛光时不会因为杂质的存在而造成划痕。
其次是检查模具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瑕疵和损伤,如果有需要提前修复。
最后,准备好所需的抛光工具和材料,包括抛光机、砂纸、抛光膏等。
其次,粗抛工序。
粗抛是模具抛光的第一步,主要是去除模具表面的粗糙度和瑕疵。
在进行粗抛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砂纸和抛光机,根据模具表面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抛光膏,进行粗糙抛光。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将模具表面的瑕疵和粗糙度去除,为后续的抛光工序打下基础。
接下来是精抛工序。
在完成粗抛后,就可以进行精抛工序。
精抛是模具抛光的关键步骤,它要求操作者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
在进行精抛时,需要根据模具的材质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抛光工具和方法,以达到模具表面的高光洁度和精度要求。
这一步需要细致耐心,对模具表面进行逐步打磨和抛光,直至达到要求的光洁度。
最后是光抛工序。
光抛是模具抛光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进行光抛时,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抛光工具和材料,对模具表面进行精细的抛光和打磨,以确保模具表面的光洁度和精度达到要求。
这一步需要操作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对模具表面进行仔细的检查和修整,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达到要求。
总结一下,模具抛光是模具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模具的表面光洁度和精度。
在进行模具抛光时,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清洗模具表面、检查瑕疵和准备抛光工具和材料。
抛光流程主要包括粗抛、精抛和光抛三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细心操作,确保模具表面达到要求的光洁度和精度。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模具抛光流程有所帮助。
研磨与抛光的区别
很早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报道,说是德国、日本等几个国家的科学家耗时5年时间,花了近千万元打造了一个高纯度的硅-28材料制成的圆球,这个1kg纯硅球要求超精密加工研磨抛光,精密测量(球面度,粗糙度,质量..),可谓是世界上最圆的球了。
关于这个圆球的故事
我们明天会具体的介绍一下
今天我们主要是想通过这个视频
来介绍一下超精密抛光工艺
我们经常把研磨和抛光放在一起讲,因为零件经过这两个工序的粗糙度已经十分小了。
首先咱们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研磨与抛光的区别
研磨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通过研具与工件在一定压力下的相对运动对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
研磨可用于加工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加工的表面形状有平面,内、外圆柱面和圆锥面,凸、凹球面,螺纹,齿面及其他型面。
加工精度可达IT5~IT1,表面粗糙度可达Ra0.63~0.01微米。
抛光是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抛光达到的表面光洁度要比研磨更高,并且可以采用化学或者电化学的方法,而研磨基本只采用机械的方法,所使用的磨料粒度要比抛光用的更粗,即粒度大。
现代电子工业,超精密抛光是灵魂
超精密抛光技术在现代电子工业中所要完成的使命,不仅仅是平坦化不同的材料,而且要平坦化多层材料,使得几毫米见方的硅片通过这种‘全局平坦化’形成上万至百万晶体管。
模具的抛光技术 2.2 机械抛光中要注意的问题用砂纸抛光应注意以下几点:(1)用砂纸抛光需要利用软的木棒或竹棒。
在抛光圆面或球面时,使用软木棒可更好的配合圆面和球面的弧度。
而较硬的木条像樱桃木,则更适用于平整表面的抛光。
修整木条的末端使其能与钢件表面形状保持吻合,这样可以避免木条(或竹条)的锐角接触钢件表面而造成较深的划痕。
模具的抛光技术(2)当换用不同型号的砂纸时,抛光方向应变换45°~ 90°,这样前一种型号砂纸抛光后留下的条纹阴影即可分辨出来。
在换不同型号砂纸之前,必须用100%纯棉花沾取酒精之类的清洁液对抛光表面进行仔细的擦拭,因为一颗很小的沙砾留在表面都会毁坏接下去的整个抛光工作。
从砂纸抛光换成钻石研磨膏抛光时,这个清洁过程同样重要。
在抛光继续进行之前,所有颗粒和煤油都必须被完全清洁干净。
(3)为了避免擦伤和烧伤工件表面,在用#1200和#1500砂纸进行抛光时必须特别小心。
因而有必要加载一个轻载荷以及采用两步抛光法对表面进行抛光。
用每一种型号的砂纸进行抛光时都应沿两个不同方向进行两次抛光,两个方向之间每次转动45°~ 90°。
模具抛光总结抛光不仅增加工件的美观,而且能够改善材料表面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还可以使模具拥有其它优点,如使塑料制品易于脱模,减少生产注塑周期等。
因而抛光在塑料模具制作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
结束谢谢!。
1.述模具研磨与抛光的目的。
2.简述研磨与抛光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3.何选择研磨工具和确定研磨余量?4.确定是否选用抛光工艺的依据是什么?5.抛光方向如何选择?抛光中可能产生的缺陷是什么?简述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
1.主要目的: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提高表面形状精度和增加表面光泽。
2.研磨机理:研磨时,研具的研磨面上均匀的涂有研磨剂,当研具和工件在压力作用下做相对运动时,研磨剂对工件表面产生微切削作用,从而时工件得到高的尺寸精度和低的表面粗糙度值;当采用氧化铬、硬脂酸等研磨剂时,研磨剂和被加工表面产生化学作用,形成一层极薄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很容易被磨掉,在研磨过程中氧化膜不断迅速形成,又很决被磨掉,如此反复,使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值降低。
研磨的分类:(1)按按研磨抛光中的自动化程度划分:1)手工研磨;2)半机械研磨;3)机械研磨。
(2)按研磨剂的使用条件:1)湿研磨;2)干研磨;3)半干研磨。
抛光的机理:抛光是利用柔性抛光工具和微细磨料颗粒或其他拋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去除前工序留下的加工痕迹(如:刀痕、磨纹、麻点、毛刺)。
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
抛光与研磨的机理是相同的,人们习惯上把使用硬质研具的加工称为研磨,而使用软质研具的加工称为抛光。
抛光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抛光要求,可分为普通抛光和精密抛光。
3.研具的选择:根据被加工工件的材料性能及其加工表面的形状来选择研具的材料、类型及硬度等参数。
研磨余量的确定:零件在研磨前的预加工,需有足够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对表面积大或形状复杂且精度要求高的工件,研磨余量应取较大值。
预加工的质量高,研磨量取较小值。
研磨余量还应结合工件的材质、尺寸精度、工艺条件及研磨效率等来确定。
研磨余量尽量小,一般手工研磨不大于10μm,机械研磨也应小于15μm。
4.是否选用抛光工艺的依据:前道工序加工后得到的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没有达到零件的粗糙度要求或者加工表面存在划伤和压痕等表面缺陷。
注塑模打磨抛光工艺规范一、打磨抛光前准备:1、打磨抛光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才可上岗.2、明确工件工艺要求,材料及初始状态,本工序加工部位、形状、尺寸及抛光精度要求。
3、抛光前,必须检查须抛光面是否有塌边、塌角、过切、变形和砂眼等缺陷以及所留的抛光余量是否足够。
4、依据工艺规范合理选取本工序适用的工具、夹具、主、辅材料。
5、依据工序要求对工件进行适宜的防护。
6、对1—5步骤再确认后进入作业程序。
二、工件的装夹及防护:1、对于20Kg以下的较高或较长的工件要求在抛光工作台上采用台钳装夹。
2、对于较大,较重的工件须在抛光工作台上采用前后磁铁、螺钉夹码进行紧固。
3、使用工作车打磨抛光工件时,须采用楔块或相关措施确保工作稳固,保障工作安全。
4、对于较小及型面易碰伤、碰花的工件须采用橡胶板类对该类型面进行保护。
5、有尖角、棱角的工件须用胶布、胶纸进行保护,防止对人员和工件造成伤害或损伤。
6、对需保持棱边及封胶位的工件可在暂不打磨侧面采用挡片(锯片或铁片)或挡块固定保护防棱边倒角、倒圆。
三、典型抛光作业流程及规范四、常用磨料打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及产品外观对照简表:1、型腔指模具成型产品正面的所有胶位面,包括定模抽芯件。
2、型芯指模具成型产品背面的所有胶位面,包括动模抽芯件。
3、模具型腔以外部分的外观面按光面外观件型腔要求。
4、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具体实施五、自检内容及范围:1、封胶面是否塌角,倒圆;2、是否破坏原出模斜度;3、检查各抛光面尺寸,看是否超过预留量;4、型腔底部圆角是否凹进侧面和底面;5、是否有倒斜现象;6、其粗糙度是否已达图纸要求;7、自检合格后,送组长(或检验员)检查。
六、抛光操作注意事项:1、打磨前应检查打磨余量是否足够,打磨抛光量不能超出预留量:1)磨削后的平面打磨抛光量不能超出预留量0.05~0.06mm;2)未磨削的面、电蚀或线切割的面打磨抛光量不能超出预留量0.08~0.1mm;3)筋位单边和深度打磨抛光量不能超出预留量0.03~0.08mm。
在模具行业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模具的表面需要修复的地方,这时候我们就要对这个地方进行表面抛光处理了,抛光的话也要分情况,表面修复地方的程度而进行相应的处理,下面来介绍几种抛光方法:
1、如果模具表面很粗糙的话,需要先用粗油石进行打磨,去除机加工时在模具表面留下的刀痕;然后再用细油石进行打磨,去除粗油石打磨时留下的痕迹;最后再使用抛光膏或研磨膏对模具的型腔表面进行最后的精抛光打磨,从而达到光亮如镜的效果。
2、如果模具表面比较光滑的话,这个时候就没必要用粗油石进行打磨了,直接用细油石打磨就可以达到不错的抛光效果了,而且认真去观察模具的表面,不会发现有任何缺陷。
3、如果需要达到A0标准(也就是目前最高的标准),模具表面的麻点、料纹以及平
整度的要求非常高,如果表面的麻点非常严重的话,需要用锡纸、砂纸和油石反复进
行多次打磨,并且还需要使用铜粒研磨技术来提高模具表面的平整度。
一般的模具抛
光厂家只能达到A2标准,而毅顺锦鸿采用日本铜粒研磨技术,并且严格管控生产过程,能够达到A0标准。
以上就是根据不同的情形下模具抛光常见的方式,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