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电话机-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14
《奇妙的电话机》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最早的电话机,观察身边的电话机,欣赏独特造型的电话机,畅想多功能的超级电话机,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趋势,感受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
2、启发学生在外形和功能上拓展思维,制作外表美观、功能神奇的电话机。
3、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牙签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在外形和功能上拓展学生思维,制作美观神奇的电话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材料来表现自己的独特创意。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范作等。
学生:橡皮泥、小牙签、小珠子等。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情境创设、实习作业、游戏法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上课!同学们好。
听什么声音?
课件演示:老师电话铃声
出示课题:《奇妙的电话机》
二、新授
1、大家请看,这是什么东西?猜一猜?课件出示:贝尔的电话机如果你知道请举手!
2、对,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电话机!
有了电话机,两个相距遥远的人交谈再不成困难,电话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老师准备了生活中最常用的电话机,请同学们看一看,仔细的观察一下电话机是什么样子的。
3、谁来说一说,你眼前的这部电话机是什么样子的?
你观察到了电话机的上面都有什么?
4、同学们说,这两部电话机的样子有那些形同之处?
6、有什么不同?
(嗯,你发现了大小的区别,嗯,颜色不同。
你观察的很仔细。
)
6、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其实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两类电话,固定电话,它放在这儿,我就只能在这儿打电话,手机,也就是移动电话,我可以拿着它随时随地打电话。
小学美术教案《奇妙的电话机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9课《奇妙的电话机》。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电话机的发展史、电话机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如何设计一台奇妙的电话机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知道电话机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意设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制作出奇妙的电话机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史,掌握电话机的构造和功能。
难点:设计出具有创意的奇妙电话机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话机模型、图片、视频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废旧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的通信工具,如信鸽、电报等,引出电话机的诞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电话机的发展史,展示不同时期的电话机图片,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演变过程。
3. 课堂讲解:讲解电话机的构造和功能,让学生知道电话机是如何工作的。
4. 示范讲解:展示如何设计一台奇妙的电话机,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台奇妙的电话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话机的发展史、电话机的构造和功能、设计奇妙的电话机。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设计一台奇妙的电话机,并写一段介绍文字。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话机的发展史和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奇妙电话机作品。
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还有待提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电话机的发展史:了解电话机的起源、发明者、以及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
2. 电话机的构造和功能:掌握电话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如话筒、听筒、电路等,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3. 设计奇妙的电话机: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意设计一台具有特殊功能或外观的电话机。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细节重点: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史,掌握电话机的构造和功能。
小学美术教案《奇妙的电话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美术教材第四册第四章《生活中的设计——奇妙的电话机》。
详细内容将围绕电话机的发展历史、功能特点以及设计创意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史,掌握其功能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联想和创意设计电话机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话机的设计创意及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史,掌握其功能特点,运用创意设计电话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话机实物或图片、教材、多媒体设备。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部古老的电话机和一部现代的电话机,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两部电话机有什么不同吗?”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奇妙的电话机。
2. 新课讲解:(1)介绍电话机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其演变过程。
(2)讲解电话机的功能特点,如:拨号、接听、免提、录音等。
(3)展示各种创意电话机设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创作灵感。
3. 实践环节:(1)分发画纸、画笔等学具,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部创意电话机。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完成设计稿后,进行展示、交流和评价。
4. 例题讲解:(1)展示一部创意电话机设计例题,分析其设计思路和技巧。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部电话机设计。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自己设计一部电话机。
(2)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电话机2. 内容:(1)电话机的发展历史(2)电话机的功能特点(3)创意电话机设计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部创意电话机2. 答案要点:(1)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史和功能特点(2)运用创意设计,表现出电话机的独特性(3)注重色彩搭配和造型美观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电话机的资料,了解其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
课题:奇妙的电话机教师教案第五课奇妙的电话机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教学重、难点:1、设计方法。
2、拓展思维。
教具学具:垫板、尺子、铅笔、剪刀、牙签、橡皮泥、纸盒、彩纸等。
相关欣赏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实验游戏:取自然课的纸口杯与线制成的电话,请俩生表演打电话。
揭示课题:喂,你好二、讲授新课1、设计原则通过图片资料简介电话的有关知识;欣赏一些电话机的设计,“这些电话机给你的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设计要新颖独特。
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设计电话机。
”2、师示范设计一款喇叭花电话机,生纠正,引导生认识到设计原则:造型新颖的同时要满足听、说、拨号的基本功能。
欣赏达利作品《虾形电话》、《唇形沙发》等,“是否符合新与用的设计原则。
”3、设计方法分析作品:唇形沙发、彩色热水瓶、一个超现实的房间问题:“它是一个沙发,它象什么?”(嘴唇)“人的嘴唇是这么大吗?”“它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设计成沙发的。
”(夸张)“这一组彩色热水瓶圆圆的瓶盖、扁扁的瓶嘴、胖胖的瓶身,象什么?”(企鹅)它是运用什么方法设计的。
(变形)“它是怎么设计成一个房间的?”“想想设计师是怎样设计的。
”(把人的脸通过夸张、重组的方法设计成一个特别的房间。
)“设计师从哪里寻找设计资料的?他们运用了哪些方法?”讨论:“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变成我们的设计资料?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吗?”引导学生认识到把生活中常见的人物、五官、字母、建筑及各种自然物,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设计电话机。
4、设计材料问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表现。
”指生答。
5、讨论交流“我想设计什么样的电话机,它有什么特点。
”三、学生创作四、展示作品:以打电话的游戏方式介绍自己的设计,交流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五、收拾整理: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