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策略考虑.pptx
- 格式:pptx
- 大小:578.26 KB
- 文档页数:16
征战四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融资指南!从1993年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家中国企业在香港、纽约等境外证券市场上市,1997年中国电信、2000年中石油、中国联通,2003年中国人寿保险,从2004年开始,中国的银行业也将驶上海外上市的快车道。
据CFOTIME网调查整个2007年中国企业在国内和海外上市的共有203家,融资金额达611亿美元,筹资额比2006年增长了45%。
其中,有98家企业在海外上市,共筹资342亿美元。
由此推算,占上市企业数量42%的海外上市企业筹资占到了整个上市企业筹资总额的56%。
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来看,资金短缺仍然是国内企业发展与扩张的瓶颈。
一方面,许多企业迫切需要资金来提高生产技术、增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占有率以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A股市场仍然保持着严格的上市管制。
A股市场不仅上市名额有限、时间长、再融资程序复杂,而且审批通过率极低。
A股市场IPO和再融资的不确定性,使得国内企业融资需求根本无法在国内市场得到满足,只得将融资方向转向海外证券市场。
内地企业海外上市融资的方式和渠道主要有以下五种:(1)内地企业在境外直接上市(IPO)------以H股、N股及S股等形式在境外上市。
中国内地的企业法人通过在香港首次发行股票(简称H股),或者在纽约首次发行股票(简称N股),或者在新加坡首次发行股票(简称S股)的方式直接在境外获得上市的方式。
H股如青岛啤酒、S股如中新药业等等。
(2)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直接上市(IPO、红筹股形式)。
中国大陆之外的法人公司或其他股权关联公司直接或间接享有中国大陆企业的股权权益或者资产权利,并且在中国境外直接上市的方式,如裕兴电脑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等,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市场上市也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如大众食品等。
(3)境外买壳上市或反向兼并中国大陆或大陆之外的企业法人。
在香港市场买壳上市案例如中信泰富,在新加坡市场买壳上市案例如浙江金义,北美特别是加拿大市场一般采用反向收购(RTO)的方式实现挂牌上市。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的策略考虑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考虑通过境外上市融资来实现资本的全球化配置。
然而,在决定进行境外上市融资时,企业需要全面考虑各种策略因素,以确保融资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并最大化企业利益。
本文将探讨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的策略考虑,帮助企业在实施融资计划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市场选择策略境外上市融资的第一个关键考虑因素是市场选择。
企业应该评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对其业务的适应性和吸引力。
例如,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是吸引中国企业的两个主要市场。
纽约证券交易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投资者群体,而香港交易所在与中国大陆的紧密联系、便利的资本流动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的法律法规、投资者偏好、市场流动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其发展需求的市场。
三、上市方式策略第二个关键考虑因素是选择合适的上市方式。
境外上市融资的主要方式包括首次公开募股(IPO)、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和中国存托凭证(CDR)。
不同的上市方式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目标来进行选择。
IPO是最常见的上市方式,它通常能够为企业带来较高的融资金额和知名度。
然而,IPO的整个过程繁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可能受到市场波动和投资者需求的影响。
GDR和CDR是相对较新的上市方式,能够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GDR通常用于在境外市场融资,而CDR则用于在中国内地市场融资。
选择GDR或CDR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需要扩大全球投资者群体或者在国内市场提高知名度。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GDR或CDR需要考虑外汇管制、境内外股权管理等相关政策和法规。
四、估值策略估值是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的核心问题之一。
企业应该合理估算自身的价值,并和潜在的投资者进行沟通和协商。
为了确保估值的合理性,企业可以考虑通过请专业机构进行估值或利用市场的对比案例来进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