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数据、信息与知识-【新教材】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19 KB
- 文档页数:4
1.2数据、信息与知识课后练习1.下列关于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音乐播放器中的音乐是数据B.远古时代石器或骨器上的图案是数据C.古人“结绳记事”中的绳结数量是数据D.在网上预定车票时,余票的数量不是数据,是数字2.下列关于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技术可以让数据记录与传输变得更慢了B.互联网成为数据产生的唯一方式,数据量也在不断增长C.手工处理数据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数据处理的需求,已经过时了D.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都是数据的载体,数据形式越来越丰富3.支付宝中的()是数据①支付宝好友的聊天语音②付钱码③支付宝头像图片④账户余额数字⑤每天的运动步数A.①②③B.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信息是数据的载体B.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C.数据是一种被加工过的信息D.数据是信息的内涵5.下列有关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书籍《大数据时代》是信息B.广告图片是信息C.最新的区块链新闻是信息D.微信中的语音是信息6.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是(),是经过研究、总结归纳出来的科学方法。
A.信息B.知识C.数据D.信息技术7.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信息和知识里不包含数据B.信息经过提炼可以得到知识C.数据+背景=信息D.数据就是知识,知识就是数据8.(开放题)以“饿了么”APP为例,请列举一种数据形式,分析数据的相关性,举一个例子,阐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关系。
传统快餐业送餐业务流程:根据客户区域和路线将订单分类、打包并陈列于指定位置,送餐员送餐回来直接到指定位置取订单、装车、走人。
饿了么、达达、百度外卖等O2O平台优势就在于对送餐物流进行整合。
O2O 平台的送餐业务流程:商户编辑并发出送餐需求;送餐员接到订单抢单成功并赶往餐厅;订单交接;路线规划;送餐。
饿了么累计已经为中国近十分之二的人口提供过自家的外卖服务,日交易额突破2亿元,夜宵订单量环比上涨5.8%,蜂鸟配送的骑手数量增长迅猛,服务增强,如果骑手送来的外卖餐盒安全扣已经断裂,用户有权拒绝收货,并向平台进行投诉。
第一章第二节数据、信息与知识(一)教材内容分析“数据、信息与知识”是浙教版(2019)信息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数据与信息》的第二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数据、信息、知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数据、信息、知识的阐述,发现他们三者之间存在被需要的关系,数据是最根本的来源,零散的数据可以组成我们的信息,进而升华到知识,从而创造出智慧。
教学重点:数据、信息、知识。
教学难点:数据、信息、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信息的特征。
(二)教学对象分析通过第一节课,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理解,这节课具体对数据、信息、知识进行了详细阐述,让学生明确区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分析数据、知识、信息是什么,身边的事物哪些归类于数据,哪些事物归类于知识,哪些事物归类于信息,进而创造智慧。
只有让学生用心去体会,开动大脑去思考,才能真正明白他们的含义,做到灵活运用,明确区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数据、信息、知识的含义。
(2)理解信息的特征。
(3)理解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解信息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播放,图片展示,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感知数据的学习,让学生能深刻感受到,未来的生活离不开数据,数据与自身的发展密不可分,有效的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讲授法、视频播放法、提问法、讨论法(五)教学准备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分配:1课时(七)教学流程:数据、信息、知识课堂回顾数据信息三者关系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书]5.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第一章至第五章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信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
3. 演示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1.2 计算机简介【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教学活动】1. 讲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2.1 计算机硬件【教学目标】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理解硬件设备的作用。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分类、作用。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分类。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作用。
2.2 计算机软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掌握软件的分类和使用。
【教学内容】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分类、使用。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
2.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使用。
2.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
2. 讲解如何使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第三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3.1 操作系统概述【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掌握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概念、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教学活动】1.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
2. 讲解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3.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教学目标】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桌面操作、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第一章第一节感知数据(一)教材内容分析“感知数据”是浙教版(2019)信息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数据与信息》的第一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数据及其演变、数据与生活、数据与科学。
远古时代的数据是用刻画图案的方式来记载信息,发展到今天信息时代,让人类踏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数据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数据,科学研究更需要数据做支撑。
教学重点:数据演变。
教学难点:数据与生活、数据与科学。
(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信息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
目前社会,人们都生活在大数据时代,过去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才能统计出来的信息,在信息化的今天,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实现。
这种速度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今天实现了。
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感受到数据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特别是数据与生活、数据与科学比较陌生,难于理解。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的去感知数据。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数据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⑵理解科学研究离不开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播放,图片展示,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感知数据的学习,让学生能深刻感受到,未来的生活离不开数据,数据与自身的发展密不可分,有效的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讲授法、视频播放法、提问法、讨论法(五)教学准备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分配:1课时(七)教学流程:感知数据视频导入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