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数控技术(基本知识)参照模板
- 格式:pptx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9
数控入门基础知识在现代制造业中,数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论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还是电子设备生产等领域,数控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想要涉足数控领域或者刚刚入门的朋友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一、数控的定义与发展数控,即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简称 NC),是指用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数控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50 年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控系统也从最初的硬连线数控系统发展到了如今的计算机数控系统(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简称 CNC)。
CNC 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精度和效率,使得数控机床能够加工出更加复杂和精密的零件。
二、数控机床的组成一台数控机床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机床本体包括床身、立柱、导轨、工作台等机械部件,是机床的基础结构,为加工提供支撑和运动平台。
2、数控系统这是数控机床的核心,负责控制机床的运动轨迹、速度、进给量等参数,同时处理各种输入输出信号。
3、驱动系统由电机、丝杠、导轨等部件组成,将数控系统的指令转化为机床各坐标轴的运动。
4、辅助装置如冷却系统、排屑系统、润滑系统等,为机床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5、刀具系统包括刀具、刀柄、刀库等,用于切削加工零件。
三、数控编程的基础数控编程是将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信息用数控语言编写成程序,输入到数控系统中,以控制机床的运动和加工。
1、编程坐标系在数控编程中,通常需要建立编程坐标系,以确定零件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尺寸。
常见的编程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等。
2、编程指令不同的数控系统有不同的编程指令,但基本的指令包括 G 指令(准备功能指令)、M 指令(辅助功能指令)、T 指令(刀具功能指令)、S 指令(主轴转速功能指令)、F 指令(进给功能指令)等。
例如,G00 指令表示快速定位,G01 指令表示直线插补,G02 和G03 指令分别表示顺时针和逆时针圆弧插补。
数控知识点总结怎么写1. 数控基础知识1.1 数控技术的概念数控技术是将数字信号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利用计算机实现对机床及其辅助设备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加工。
数控技术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它使得制造业向智能化、高效化、精密化方向迈进。
1.2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数控技术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
从最初的单一控制轴数的控制器,逐渐发展为多轴、高速、高精度的数控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包括CAD/CAM技术在内的先进技术不断融入数控系统中,使其更加智能化。
1.3 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数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通讯、模具、医疗器械等领域,可以完成车削、铣削、钻削、镗削、磨削等各种工艺加工,满足不同工件的精加工要求。
2. 数控加工原理2.1 工件坐标系及机床坐标系在数控机床加工中,为了方便加工工艺的描述和工件的设计,通常会建立工件坐标系和机床坐标系。
工件坐标系是相对于工件而言的,而机床坐标系是相对于数控机床而言的。
两者之间通过坐标变换关系进行联系。
2.2 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是数控加工的核心,它包括输入设备、控制单元、执行机构和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用于输入加工程序和加工参数,控制单元用于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执行机构用于控制机床的运动,输出设备用于显示加工结果。
2.3 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包括手工编程、CNC编程、CAM编程等。
手工编程是直接在机床上进行手动输入。
CNC编程是通过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编写,它具有高效、精确等优点。
CAM编程则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编写。
3. 数控编程3.1 G代码和M代码G代码是数控加工中的控制代码,它主要用于描述机床的刀具轨迹和运动轨迹。
M代码是数控加工中的功能代码,主要用于描述机床的辅助功能,如刀具换刀、冷却等。
3.2 常用数控编程语言常用的数控编程语言包括ISO编程、APT编程、VPL编程等。
数控基础必备知识点总结1.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控系统是由数控设备、数控装置、数控软件、数控执行器以及数控系统的辅助设备等组成的。
其中,数控设备主要包括数控机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等;数控装置主要包括数控控制器、数控伺服系统、编程装置等;数控软件主要包括数控系统软件、数控编程软件等;数控执行器主要包括数控伺服电机、数控主轴电机等;数控系统的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故障诊断设备、数控工具设备等。
2.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数控技术是源于工业革命,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机械式数控系统到电气式数控系统,再到液压式数控系统,最终发展成了如今的数字化数控系统。
数字化数控系统以其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工业生产中的主流技术。
3. 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数控编程是数控技术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它是通过对工件的加工轨迹进行精确的描述和规划,然后将其转换成适合数控机床执行的指令,在数控系统中生成所需的加工程序。
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包括了确定加工坐标系、编写数控程序、确认工艺参数、选择工具、设置加工路径等。
4. 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数控机床是数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结构包括了机床主体、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刀具系统、夹紧系统、润滑系统等。
数控机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灵活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模具等领域。
5. 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数控加工是利用数控机床进行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其基本工艺包括了铣削加工、车削加工、镗削加工、钻削加工等。
数控加工具有高加工精度、高速度、高适应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6. 数控编程语言数控编程语言是数控程序的表达方式,主要有ISO基本数控语言、EIA基本数控语言、DIN基本数控语言等。
不同的数控编程语言适用于不同的加工领域,能够实现从简单的零件加工到复杂的曲面加工。
7. 数控检测技术数控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对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确保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的技术。
数控技术基础知识整理一、数控技术的定义与发展数控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床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它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为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数控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
早期的数控系统采用的是硬件逻辑电路,功能较为简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系统逐渐过渡到以计算机为核心,具备了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丰富的功能。
如今,数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到模具加工、电子设备生产等。
二、数控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数控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输入/输出装置这是人与数控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
操作人员通过输入装置,如键盘、鼠标等,向系统输入加工指令和参数。
系统则通过输出装置,如显示屏、打印机等,向操作人员反馈加工状态和结果。
2、数控装置它是数控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和处理输入的指令和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生成控制信号,驱动机床的运动部件进行精确的运动。
3、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器等,用于将数控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转换为机床运动部件的实际运动。
4、检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机床的运动位置、速度等参数,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数控装置,以实现闭环控制,提高加工精度。
5、机床本体即实际进行加工的机械部分,包括床身、立柱、工作台、主轴箱等。
三、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是数控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机床的加工路径和工艺参数。
1、编程方法主要有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
手工编程适用于形状简单、计算量小的零件加工;自动编程则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适用于复杂形状零件的编程。
2、编程指令常见的编程指令包括 G 指令(准备功能指令)、M 指令(辅助功能指令)、T 指令(刀具功能指令)、S 指令(主轴转速指令)、F 指令(进给速度指令)等。
3、坐标系在数控编程中,通常采用直角坐标系来确定零件的位置和加工路径。
常见的坐标系有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
数控技术第一章概论一、基本概念:机床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构成)、数控机床组成机床本体计算机数控装置作用二、数控机床数控系统(计算机数控系统)伺服单元和驱动装置外围技术检测装置、PLC、机床I/O电路和装置三、数控机床的分类数控加工与传统加工比较四、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数控加工零件的过程数控加工中数据转换过程译码五、刀补处理插补计算——插补原理PLC控制特点六、数控机床加工最适应类适应范围较适应类不适应类第二章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手工编程:定义、适用、过程、步骤一、数控程序编制(定义)自动编程:定义、适用、过程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比较二、数控编程步骤阅读法动态模拟模拟法试切法静态模拟目的基本坐标系:X、Y、Z分类回转坐标系:A、B、C(往对应基本坐标轴的正方向看为顺时针)附加坐标轴:U、V、W三、数控机床坐标系右手规则进给运动两种方式坐标轴的正方向(刀具相对工件做进给运动的方向)方位为主轴轴线的进给轴、垂直于工件装夹面的方向Z轴正方向为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Z轴水平(卧式)单立柱X轴Z轴垂直(立式)四、坐标轴的确定工件旋转(车床、磨床)双立柱Y轴:右手定则回转坐标A、B、C :右手螺旋法则辅助坐标U、V、W五、机床原点(机床固有的点,用回零方式建立)、机床坐标系、机床参考点六、工件原点(编程人员确定,可用程序指令设置改变)、工件坐标系、工件原点偏置绝对坐标编程七、相对坐标编程表达方式、选用原则、注意八、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特点,主要内容两种情况考虑因素九、数控加工零件的选择最适应类适应性较适应类不适应类十、加工方法选择:孔加工、旋转体类零件加工、难加工部位的工艺问题、平面轮廓加工方法、空间轮廓表面加工方法(三、四、五联动)十一、工序、夹具、刀具、切削用量、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工艺选择十二、刀位点,对刀点,对刀点选择,对刀,换刀,加工路线确定指令及程序结构十三、指令字,地址,常用地址码及其含义十四、准备功能G指令辅助功能M指令进给速度F指令主轴转速S指令T、D指令X、Y、Z、U、V、W指令I、J、K、R指令程序名、子程序调用指令程序段标号、程序段结束字符以及变量程序名(定义、组成)程序段(程序段一般格式)十五、程序结构程序体(定义、组成)主程序与子程序程序结束宏指令与宏程序与坐标有关的指令:G90、G91、G92、G54、G59、G17、G18、G19、G52、G53与控制方式有关的指令:G00、G01、G02、G03刀具补偿指令:G40、G41、G42、G43、G44、G49十六、部分指令详解暂停指令:G04 P--辅助功能指令:M00、M02、M30、M03、M04、M05、M98、M99、M07、M09其他功能指令:S、F、T宏指令数控车床分类数控车削主要适合对象1、对刀具、刀座的要求数控车削工艺处理2、对夹具的要求3、坐标系统4、切入、切出锥面走刀路线方式及走刀圆弧面走刀路线路线的确定螺纹切削方式编程特点直径方式和半径方式编程常用指令介绍:G00、G01、G02、G03、G32十七、车削加工编程F、S、T、暂停指令G04 U--(或P--)程序段格式刀尖半径补偿建立与取消指令刀具位置偏置刀尖半径补偿量的设定加工对刀圆柱面内(外)径向切削循环G80常用固定循环指令圆锥面内(外)径向切削循环G80端面切削循环G81外圆粗车循环G71多重复合循环指令端面车削循环G72成型车削循环G73精车循环G70车削加工编程综合实例数控铣削加工特点平面类零件加工对象变斜角类零件曲面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加工零件或加工内容的确定铣刀类型及选择铣削加工路线的确定十八、数控铣床编程数控铣床编程的特点直线、圆弧插补指令:G01、G17、G18、G19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0、G41、G42子程序编程指令:M98、M99典型编程指令比例缩放编程指令:G51镜像编程指令:G24、G25旋转编程指令G68、G69多坐标编程:G54~G59编程实例十九、加工中心编程(不考)第三章计算机数控装置一、CNC系统:功能,组成,结构单微处理机结构按其中含有CPU的多少多微处理机结构二、CNC系统硬件结构划分按电路板的结构特点大板结构功能模块式结构组成:CNC管理软件+CNC控制软件功能1、译码2、刀补处理:主要工作,补偿方法(B刀补、C刀补)CNC装置的数据转换流程3、速度预处理4、插补计算5、位置(伺服)控制处理三、CNC装置的软件结构多任务性与并行处理技术:定义,实现方式特点并发处理与资源重叠流水处理:定义,适用情况,特征实时性与优先抢占调度机制:定义,分类,实现方法定义功能结构模式前后台型结构模式中断型结构模式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结构模式四、机床的控制功能需求:概述,需求分类基本概念:插补,脉冲当量插补问题的输入、输出插补问题的描述直线插补法直线插补速度分析五、插补插补器及其分类逐点比较法1、基准脉冲插补:(特点,原理)圆弧插补法特点,基本思想,圆弧插补速度分析实现方法,适用情况DDA法插补方法2、数据采集插补:直线函数法特点,基本思想,步骤,应用扩展DDA法时间分割法直线插补算法六、插补算法圆弧插补算法稳定性指标评价插补算法精度指标速度均匀性定义主要用途常用方法:B刀补、C刀补刀具半径补偿的工作过程七、刀具半径补偿缩短型C刀补的转接形式和过渡方式伸长型插入型道具中心轨迹的转接形式和过渡方式刀具半径补偿的实例八、过切问题:直线加工时的过切问题,圆弧加工时的过切问题概述:可编程控制器P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用类型:内装型,独立型九、PLC PLC硬件原理图M、S、T功能的实现PLC与CNC的关系PLC/CNC与机床间的信息交换基本要求十、诊断功能主要方法实例十一、国内外经典型CNC系统简介第四章进给伺服驱动系统一、进给伺服系统定义,作用,功能,组成位置精度要高响应要快二、数控机床对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的要求调速范围要宽工作稳定性好低速转矩要大开环控制系统按有无位置检测装置半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三、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的分类步进电机伺服驱动系统直流电机伺服驱动系统按驱动电机的类型交流电机伺服驱动系统直线电机伺服驱动系统组成常用检测装置精度安装位置数控机床对检测装置的要求四、位置检测装置数字式按输出(检测)信号的形式模拟式增量式分类按测量基点的类型绝对式回转型(测量角位移)按检测元件的运动形式直线型(测量直线位移)五、位置测量方式:增量式与绝对式、数字式与模拟式、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定义,分类,安装方式特点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结构和工作原理里4位二进制码盘、格雷码盘(循环码)规格及分辨率六、编码器举例接触式绝对值编码器:特点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结构、原理、增量式码盘的规格及分辨率光电式编码器的优点编码器的信号传输对象(伺服电机、数控装置)、传输方式(并行、串行)编码器的选择编码器在机床中的应用:位置测量,主轴控制,测速,回参考点控制定义,用途根据测量对象:直线光栅,圆光栅(分别测量直线、角位移)分类及简介根据用途和材质:玻璃透射光栅,金属反射光栅根据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绝对式光栅,增量式光栅七、光栅按形状:长光栅(直线光栅),圆光栅工作原理组成及安装基本测量原理:莫尔条纹特性,光栅测量系统4倍频细分及辨向,电子细分,鉴相式细分光栅的特点定义,特点,分类结构有刷式旋转变压器无刷式旋转变压器八、旋转变压器工作原理鉴相工作方式工作方式鉴幅工作方式九、位置检测装置选择原则十、进给驱动系统组成,进给电机类型步距角特点,应用分类工作原理三相单三拍十一、步进电机工作方式及特点三项单双六拍三相双三拍实际结构主要特性:步距角α,静态矩角特性开环系统设计:传动比选择,进给速度F提高步进电机开环系统传动精度的措施交流伺服电机种类、特点及应用异步型交流伺服电机永磁式同步电机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特性十二、交流伺服电机及驱动交流同步电机的变频调速原理1、变频器类型交流同步伺服电机的变频器2、正弦波脉冲调制(SPWM)逆变器十三、直线电机:特点,类型和结构,演变过程,基本工作原理,伺服系统矢量控制原理:基本思想,矢量变换的实现过程三相/二相变换交流伺服电机矢量旋转变换十四、矢量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环,速度控制环,电流控制环进给伺服系统的全数字控制系统:构成,特点,实例HSV—160控制系统的一般结构及传递函数闭环进给伺服系统的一般结构位置控制单元的数学模型伺速度控制单元的数学模型服进给伺服系统传递函数直流伺服电机的数学模型系机械传动与执行单元的数学模型十五、统整个进给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性系统增益Ks(开环增益,速度增益)能性能分析Ks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分定位精度析进给伺服系统参数的匹配:阻尼,惯量,刚度K与固有频率Wn跟随误差D的含义及特性伺服系统的特性跟随误差D对轮廓加工精度的影响对加工精度的影响(D对直线、圆弧轮廓加工精度的影响)跟随误差D对拐角加工精度的影响系统参数对低速进给运动平稳性的概念系统参数对低速进爬行现象产生的原因给运动平稳性的影响爬行现象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抑制爬行产生的措施第五章运动系统与典型机构主运动系统性能要求一、机床运动系统主运动系统功能进给运动系统的性能特点自动换刀系统的性能特点主运动参数主轴转速n,调速范围Rn主运动功率Nc,转矩特性带有简单变速机构的主传动主运动的传动形式通过皮带传动的主传动电机直接驱动的主轴传动(两种类型)主轴准停装置二、数控机床的主运动主轴典型控制功能刀具定位、自动夹紧及切屑清除装置C轴控制与同步速度控制定义,组成,特点,结构,类型解决电主轴振动问题的措施电主轴电主轴的散热措施电主轴的支撑润滑方式发展趋势三、传动系统:影响,要求,基本结构,简图功用齿轮副的传动级数合比分配四、齿轮传动副齿轮设计主要齿轮副传动间隙的消除刚性调整法考虑的问题(作用,方法,实现)柔性调整法齿轮齿条副传动间隙的消除工作原理,特点,结构分类(外循环,内循环)轴向间隙调整五、滚珠丝杠螺母副(双螺母垫片调隙式,螺母法调隙式,双螺母齿差调隙式)制动(原因,方法)支承方式,安装润滑与密封六、同步带:定义,构成,特点作用,要求滑动导轨:滑动摩擦:特点,分类七、导轨形式滚动导轨:滚动摩擦:工作原理,组成,特点,常见类型静压导轨:液体摩擦八、回转工作台分度工作台:简介,定位方式,齿盘定位分度工作台工作原理定义,原因九、自动换刀装置回转刀架换刀,更换主轴换刀形式带刀库的自动换刀系统盘式刀库十、刀库链式刀库斗笠式刀库其他形式刀库定义十一、刀具交换装置形式由刀库和主轴的相对运动实现刀具交换由机械手进行刀具交换刀具的夹持。
数控技术基础知识梳理在当今制造业中,数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汽车制造到航空航天,从电子设备生产到医疗器械制造,几乎无所不在。
那么,什么是数控技术?它包含哪些基础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一、数控技术的定义与发展数控技术,全称为数字控制技术(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是指用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床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预先编写好的程序来指挥机床进行精确的加工操作。
数控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50 年代。
早期的数控系统采用的是硬件逻辑电路,功能较为简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系统逐渐从硬件逻辑控制发展到计算机数字控制(CNC),其功能越来越强大,性能也越来越稳定。
如今,数控技术已经进入了智能化、网络化的新时代,为制造业的高效、高精度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二、数控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数控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输入/输出装置输入装置用于将零件加工程序及相关数据输入到数控系统中,常见的输入设备有纸带阅读机、软盘驱动器、键盘等。
输出装置则用于将数控系统的处理结果输出,如显示加工状态、打印加工程序等。
2、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系统的核心,它接收输入装置输入的程序和数据,并进行运算和处理,然后向机床的各个坐标轴的伺服系统发出控制信号,驱动机床进行加工。
3、伺服系统伺服系统是数控系统与机床本体之间的电传动联系环节,其作用是将数控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转换为机床坐标轴的运动,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
4、机床本体机床本体是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部分,包括床身、立柱、工作台、主轴箱等部件。
机床本体的精度和刚性直接影响到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三、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的重要环节,它是将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刀具运动轨迹等信息用数控系统能够识别的代码和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的过程。
1、编程方法数控编程主要有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方法。
数控技术基础知识数控技术,即计算机数控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控制机床及其他工作机械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
它通过数控程序,对机床进行控制和指导,实现工件的加工加工,具有高效、精确、灵活等特点。
在现代制造业中,数控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控系统、数控编程、数控机床等方面。
一、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数控技术的核心部分,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数控装置等,而软件则包括数控编程、数控程序和数控操作界面等。
数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接受用户输入的指令和数据,并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加工操作。
通过数控系统,用户可以实现对机床的远程控制和监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是实现数控加工的关键环节,它通过编写数控程序来实现对机床的控制。
数控程序是一系列指令的有序集合,包括运动指令、插补指令和辅助功能指令等。
数控编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和几何知识,以及对加工工艺的了解。
常用的数控编程语言有G代码和M代码,G代码用于控制运动和插补,M代码用于控制辅助功能。
数控编程需要注意编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以确保工件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三、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实现数控加工的主要工具,它具有高精度、高刚性、高可靠性等特点。
数控机床可以实现多种复杂加工工艺,如铣削、钻孔、车削等。
常用的数控机床有龙门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车床等。
数控机床的选择应根据加工工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来确定,并考虑机床的性能指标、结构特点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四、数控加工应用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涉及到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模具等多个领域。
数控加工可以实现对复杂工件的精密加工和量产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数控技术还可以实现柔性制造和定制化生产,满足个性化需求和灵活生产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发展,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总结: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数控技术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为制造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对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
二、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一)定义数控技术,即数字控制技术,是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床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通过预先编制好的程序,控制机床的各种动作,如切削、进给、主轴转速等,以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加工。
(二)组成部分1. 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数控程序和各种控制参数,如纸带阅读机、磁盘驱动器、键盘等。
2. 数控装置:是数控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输入装置输入的程序和参数,并进行运算处理,然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各个部分进行相应的动作。
3. 驱动装置:接收数控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机床的主轴、进给轴等运动部件进行运动。
驱动装置包括主轴驱动装置和进给驱动装置,常见的有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等。
4. 辅助控制装置:包括刀具自动交换装置、润滑装置、冷却装置等,用于辅助机床完成加工过程。
5.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机床的运动位置、速度等参数,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数控装置,以便进行误差补偿和控制调整。
(三)特点1. 高精度:数控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加工精度可达到微米甚至纳米级别。
2. 高效率:通过自动化的加工过程,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加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3. 高柔性:可以通过改变数控程序来实现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进行加工,具有很高的柔性。
4. 可靠性高:数控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数控技术的核心理论(一)插补原理插补是数控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是在已知曲线的起点和终点之间,按照一定的算法计算出中间点的坐标,从而实现对曲线的逼近加工。
常见的插补算法有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时间分割法等。
数控行业入门知识点总结一、数控技术基本概念1. 数控技术概述数控技术是一种利用数值信号控制机床(包括车床、铣床、磨床、钻床等)进行加工操作的技术。
它以数字指令作为控制手段,实现各种加工动作的控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灵活性。
2.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史数控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数控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数控系统,如数控直线系统、数控曲线系统、数控联动系统等,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加工需求。
3. 数控技术的特点数控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它可以实现复杂的加工操作,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成本,适应了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二、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1. 汽车制造业数控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汽车模具的制造等方面。
数控技术可以实现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和复杂形状的加工,提高了汽车制造的质量和效率。
2. 航空航天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对零部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非常高,数控技术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实现对航空航天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提高了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
3. 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数控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和表面处理,提高了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
4. 工业机械制造业工业机械制造业对零部件的加工要求多样化且复杂,数控技术可以实现对工业机械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和复杂形状的加工,提高了零部件的质量和效率。
5. 其他行业数控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行业,如船舶制造业、军工制造业、模具制造业等。
三、数控技术的基本知识点1. 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数控技术的核心,它由数控装置、执行机构和辅助设备组成。
数控装置负责对加工过程进行控制,执行机构负责执行数控装置的指令,辅助设备负责辅助加工。
2. 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的基础,它是将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信息转换为数控系统可识别的指令代码,以实现数控加工的自动化。
数控基础运用知识点总结一、数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1. 数控技术的概念数控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控制系统为基础,实现自动化加工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
它通过程序控制数控设备,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数控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机械加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技术体系。
从最初的简单数控系统到现在的高端数控设备,数控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也日益趋向智能化和网络化。
二、数控编程技术1. G代码和M代码G代码是数控机床加工时的运动控制指令,它包含了对工件轨迹的描述和控制信息。
M代码则是辅助功能指令,用来控制机床的辅助设备。
数控编程人员需要熟练掌握G代码和M 代码的编写规范和应用方法。
2. 数控编程语言数控编程语言是数控程序的书写方式,包括ISO标准的G代码、M代码等,还有一些机床厂商自己开发的编程语言。
数控编程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并进行灵活运用。
3. 数控编程的逻辑结构数控编程的逻辑结构包括程序头部、主程序、子程序和程序尾部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作用。
数控编程人员需要熟悉这些结构,并能够合理地组织编程结构,以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 数控编程的常用技巧数控编程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编程技巧,比如坐标系的选择、刀具半径的补偿、编程的模块化设计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编程人员更好地发挥数控设备的性能,并提高加工效率。
三、数控加工工艺1. 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数控加工是利用数控设备对工件进行加工,采用刀具切削或其他方式去除材料,以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数控加工工艺包括数控车削、数控铣削、数控冲压等多种加工方式。
2. 数控加工的加工精度数控加工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它可以实现对工件的高精度加工,并能够保证加工后的工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