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艳丽教学设计2稿
- 格式:doc
- 大小:374.50 KB
- 文档页数:4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梦圆飞天》教学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梦圆飞天》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的舞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读记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方法:问题引路,自学评议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1.“舞台”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作者对“舞台”有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3.再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
(结尾句)(二)交流、讨论学生找出以下句子,随机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1)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2)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
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
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
谁能读出有趣?指导朗读。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趣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
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波,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里,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点。
而这些难点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掌握,就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
对于教师而言,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来帮助学生有效地攻克这些难点,并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本文将以《海燕》为例,探讨一种能够有效掌握教材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教案设计。
一、教材难点的掌握其实,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对教材难点的掌握都是必不可少的。
更何况,像《海燕》这样一部充满着大量文化内涵、语言运用等方面难点的经典小说,掌握它的难点就越显得重要。
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引导来帮助学生针对难点进行深入的思考。
具体而言,可以运用如下措施:1.交流学生阅读体验为了让学生从欣赏该书的角度出发,全面感知其中的文化魅力,教师可以在开学前组织一次全班读书的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可以描绘自己对该书的感受、观点、文字精髓等,从而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对这部作品的理解程度,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
同时,教师可以针对难点,导入引导,让学生对难点有深度的讨论。
2.角色投影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投影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扮演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外向性的扩张、语言和表现技能的提高有很好的效果。
3.知识碎片的堆砌教师可以将这部作品中的一些难点文化、思想、语言等内容分散开来,堆砌在不同的场景和角色中,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完成拼凑、整合和复现。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这些知识点的内涵,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以上三种措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通过多种措施,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现教学目标当学生掌握了教材难点后,就需要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
在《海燕》这部作品中,林海燕的精神成长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我们应将其精神成长的特点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点。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措施:1.阅读后总结老师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或者小作文,请求学生根据文本、人物形象进行思考,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亮出风采之魅力演讲——《小小即兴演讲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即兴演讲的基本方法,感受即兴演讲的语言魅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说话态度和语言习惯。
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乐于倾听,灵活运用语言的口语交际能力。
4.学会评价同学的演讲,先肯定成功之处,再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重点:1.围绕话题,通过简洁的语言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会评价,能提出值得肯定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难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有创意地即兴表达教学准备:PPT、演讲视频、奖牌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魅力演讲”之小小梦想家1.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
说说看,你的梦想是什么?请学生说一说。
[PPT出示句式:我的梦想是()。
] [媒体作用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讲述]2.听了你们的介绍,我想到了一个综艺节目,北京卫视制作的大型语言竞技真人秀《我是演说家》。
[PPT呈现《我是演说家》的舞台画面]参加节目的既不是明星,也不是名人,而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中国人。
他们有梦想,有追求,勇敢而自信地站上了《我是演说家》的梦想舞台,用充满魅力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人、事、物的看法。
他们的演讲极具感染力,更展现出中文的博大精深和汉语的精妙绝伦。
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举办一场小小即兴演讲会。
[PPT出示课题:小小即兴演讲会]希望各位小小梦想家都能勇敢地说出心声,亮出风采![媒体作用分析:激发学生参与即兴演讲的兴趣]二、“魅力演讲”之小小观察员1.明确要求同学们,请打开课本,读读书中的内容,看看本次口语交际都有什么要求吧!指名说,帮助学生明确演讲要求。
[PPT出示演讲要求](1)自由选题(2)5分钟准备(3)演讲时间不超过2分钟(4)会后问问同学对你演讲的看法2.构思内容(1)马丁同学也想参加即兴演讲会[PPT呈现马丁同学的画面],她选择的话题是“我的梦想”[PPT出示演讲题目:我的梦想],可是准备的时间这么短,她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你们能帮帮她吗?指名说一说。
综合实践教案闫丽第一单元活动一: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实验分析教具:小电风扇、布条、直尺、记时器教学过程:一、小调查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
1、启动要快。
2、风量要大。
3、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1、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2、小组开始实验2人操作,1人记录,1人观察,再轮流3、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用1个和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4、评价自己的实验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
活动二:神奇的风帆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风帆的知识。
2、知道风帆可以使船走得更快。
3、懂得如何投稿。
教学重、难点:风帆知识的收集。
教具:幻灯图片、风帆模型、信封教学过程:一、导课出示“征稿启事”二、寻觅风帆宝库1、哪里会有关于风帆的知识?(1)出示一些有用的网址,让学生去查找资料。
(2)找一些有关风帆知识的书。
三、整理收获1、风帆百态2、风帆助行3、出示风帆的图片,让学生知道风帆助行的原理。
四、构思稿件1、怎么投稿?2、投稿的内容是什么?准备从几个方面来写。
五、如何修改稿件同学互相交流。
活动三:让小电珠亮起来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式。
2、让学生学会连接电路。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动手实验教具:小电珠电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特点。
二、设计风力发电模型要注意:1、风力发电模型示意图2、风力发电说明3、风的来源及风力大小4、操作场地和时间三、演示并介绍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1、功能:用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当开关合上,电流可以从开关上流过;当开关断开,电流不能从开关上流过。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在一个电路中,要分别控制电路中两个小电珠的亮、灭,其方法是把两只开关并列地连接在电路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教学目标:1 语言目标:能运用过去时态描写过去发生的事情2 技能目标:能听懂有关过去发生事件,能简单描写过去发后的事件3 情感目标:能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在困境中互帮互助的品质教学重点单词短语: completely, silence, in silence, recently, date, tower, at first, realize, truth句子:1. What were you doing at eight last night? I was taking a shower.2. What was she doing at the time of the rainstorm?She was doing her homework.语法:过去进行时。
教学难点:when, 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的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Section B 1 (1a-2e)Step 1 Presentation2a.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he title in the passage. What do you think the passage is about?阅读指导:Read the title and first Sentences.The title can be helpful for you to understand a text. It is also a good idea torea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before you read the whole text.Step 2 Reading2b. Read the pass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1. What are the two events in the passage?2. When did they happen?2c.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r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true (T) or false (F), or is the information not given (NG)?___ 1. Everyone in American remembers who killed Dr. King.___ 2. Robert Allen was eating lunch when Dr. King was killed.___ 3. Robert’s parents were shocked to hear the news.___ 4. Kate Smith was watching a movie when a plane hit the World Trade Center.___ 5. Kate didn’t think her friend was telling the truth about the event.2d. Underline sentences from the passage with similar meanings to the ones below.1. Not everyone will remember who killed him, but they can remember whatthey were doing when they heard that he got killed.2. No one said anything for the rest of dinner.3. September 11, 2001---- the date alone means something to most people in theUS.4. I had trouble thinking clearly after that because I was very afraid.Step 3Speaking2e. How much do you remember about the events in the passage? Test your partner.A: When did Dr. Martin Luther King die?B: He died on …Step 4 Summary1. 在历史上in history2. 默默地in silence3. 首先at first4. 讲实话tell the truth5. 做......感到吃惊be shocked to do sth.6. 做某事有麻烦have trouble doing sth.7. 如此......以致so … thatStep 5 Homework1. Remember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this lesson.2. Finish the exercises in the workbook.。
五年级下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环保小卫士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3)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 活动内容:(1)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探讨环保措施,提出解决方案。
(3)实践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活动步骤:(1)引入:讲解环保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2)学习:分组讨论环保知识,了解环保法律法规。
(3)探讨:小组合作,探讨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4)实践:制定个人环保计划,从生活中做起,践行环保行动。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活动内容:(1)学习节日知识,了解节日的历史背景和习俗。
(2)动手实践,制作节日相关的手工作品。
(3)展示分享,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3. 活动步骤:(1)引入:讲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节日的重要性。
(2)学习:分组讨论节日知识,了解节日的起源和习俗。
(3)实践:动手制作节日手工作品,如剪纸、灯笼等。
(4)展示: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三、活动主题:健康生活我参与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2. 活动内容:(1)学习健康知识,了解健康生活方式。
(2)探讨健康问题,分析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
(3)实践健康行动,制定个人健康计划。
3. 活动步骤:(1)引入:讲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2)学习:分组讨论健康知识,了解健康饮食、运动等的重要性。
(3)探讨:小组合作,探讨身边的健康问题,分析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
(4)实践:制定个人健康计划,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四、活动主题:科学探索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培养科学思维。
王艳丽神州谣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涌、峰、耸、州”等字,会写“州、岛、民、族”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韵律美。
3.想象画面,抓关键词感受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美。
模仿写法编歌谣。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识记“州”字1.师:瞧,这是什么?(出示中国地图)它像什么?(一只大公鸡)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神州”。
“州”是翘舌音,谁来读。
(正音)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歌谣——《神州谣》,请小朋友们看老师写课题。
(齐读课题)3.识记“州”字。
①记字形。
“州”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比较像?(川)字理识记“州”。
川指河流,那些点就是一个个小岛,州呀就是水中的一块陆地。
(图片出示)②联系生活组词。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地名中有“州”字吗?(广州、苏州、杭州、扬州等,出示图片)③书写“州”字。
指导书写:中间稍短,三点朝向不一。
(引导学生发现,三点有什么不一样呢?)二、初读课文,检查正音1.出示自读要求: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
①请四位小朋友分节朗读,相机正音,难读的句子再读一遍:后鼻音“涌、峰、耸”,前鼻音“奋”,“繁荣”。
②同桌互读。
小朋友把一个个难读的字都读准了,现在请你读给你的同桌听,要读得比第一遍更好哦!三、学习第一节,感知中国美1.认识别称。
师:小朋友读第一节,这里藏着中国的另外两个名字呢,你们找出来了吗?神州、中华你还知道中国有别的名字吗?出示:华夏儿女神州大地九州风云巍巍中华师:在这些词语中也藏着中国的别的名字呢,快来找一找吧!(九州、华夏)一起来读一读!师补充:传说大禹治水将中国分为九个区域,现在我们称中国为九州;因为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像人间仙境,所以又被称为神州。
谁能自豪地来读一读?2.感知山川美。
师:小朋友再来读一读第一节,你还知道了什么?(中国风景很美)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板书山川美)理解“山川”:指的是大山和河流。
清贫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对话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2.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3.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对话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课前预习:查找方志敏的资料,了解方志敏的人生经历,找一找关于方志敏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一、引入:1.解题(此处可以让学生讲,可以留“尾巴"到后面解决)2.课前我们都做了预习,那同学们谁来说下你找的资料里有关方志敏“清贫"的故事。
3.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可以分成三段,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可以让学生简要复述一下,特别是“趣事”一段)二、小组合作,学习“趣事”一段:1.默读课文第二段2.圈划:用圈划出国方士兵心态的变化[板书:“满肚子热望"-—“多么失望”]用圈划出国方士兵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
[板书:“搜-—激怒——威吓——坚不相信-—低头注目搜寻—-抢表和水笔——怀疑而惊疑”]3.讨论:在你看来这些心态,这些行为是怎么样的?[板书:可卑可笑]三、朗读“对话",加深理解。
1.自由读2.分角色朗读。
3.指导:哪些词语为不可忽视的重音?各句该采用怎样的语调?4.全班分角色朗读,体会兵士和方志敏不同的兵士:凶恶、吓唬、贪婪、偏执.方志敏:对敌人的轻蔑、耻笑、从容自若。
四、学习“传家宝”一段1.朗读,注意重音。
2.为什么把这些东西叫“传家宝"?把这段删去可以吗?3.小结:表达出方志敏以清贫为自豪,也是对“富翁们”的讽刺.4.再读,加深体会:“清贫"的内涵和本质.“清”——“与其浊富,宁比清贫”,清廉“贫”--贫穷“清贫”: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表现了方志敏为革命坚贞不屈以经历苦难为荣的崇高气节。
五、布置作业:准备分组演课本剧(4——5人一组,分工:剧本/三个角色/旁白)[教师可作适当指导]第二课时教学目的:通过课本剧的编排表演,让学生学会写小剧本,并从表演中加深对任务形象的理解对“清贫”涵义的理解。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二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究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究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6+6+6+6=( )×( ) 5+5+5=( )×( )
54+54+54+54+5
4
=( )×( ) 2、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3、揭示课题。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整数乘法的意义,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那么这道题你会吗?54+54+54+54+5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乘法一。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图一、
出示情境图一,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涂一涂、算一算,并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5
1
×3等于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生1:我们用画图的方法想的。
一个占51,3个就是3个51,即5
3。
生2:我们用加法,5
+5
+5
=5
3。
生3:我们用乘法计算,3个5
1相加可以用5
1×3或者3×5
1。
谁能说说5
1×3表示什么?
教师指出:因为乘法有交换律,所以3个5
1可以用5
1×3计算,也可以用3×5
1计算。
但它们的意义不同。
3×5
1表示的意义是我们下一节课的内容。
2、73
×2
(1)学生读题,说一说你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3)交流汇报。
A、画图。
B、乘法。
73
×2或2×7
3。
C、加法。
73+7
3。
7
3
×2表示什么? 3、归纳意义,总结算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表示什么? (2)怎样计算分数乘整数?
(3)小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三、练习。
1、课本第23页练一练的第1题。
2、课本第23页练一练的第2题。
3、算一算。
32×4= 132×5 6×125= 24×16
3 4、课本第23页练一练的第5题。
四、总结。
1、总结评价。
哪个组获胜?你能根据各组得到的分数情况提出与这节课知识相关的问题吗?
2、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本23页练一练第3题,24页第7题。
六、板书。
分数乘法一
——分数乘整数 3个5
1 2个7
3 =51×3 =7
3×2 =51+51+51 =73+73 =5111++ =723⨯
=5
31⨯ =76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