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二商品价格的奥妙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3
价格的秘密小学品德教案
价格的秘密小学品德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同样的物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不同的价格。
2、思考可能导致商品不同价格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教师到学校附近的不同商店,调查几种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不同价格。
2、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制成大的“不同的价格表”
3、提醒学生完成调查。
4、准备小组汇总活动所需要的'大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学生看书76页,并回答:第一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什么?然后检查有多少同学完成了“不同的价格”的调查。
2、小组汇总。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将他们分组,发给每个小组纸和彩笔,请每个小组将组内成员的调查结果加以汇总,准备向全班报告。
3、全班探究讨论。
肯定学生的调查。
进一步提问:“‘不同的价格’告诉我们,在不同的购物场所,商品的价格会不一样,但是,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差别呢?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商品价格呢?”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讨论。
4、教师小结。
肯定学生的讨论,然后告诉学生,下次课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同学们将自己揭开价格的秘密。
布置作业:给家人讲一讲同样的商品但价格不同的原因,并请他们做补充。
第一课学会理财与消费第一节聚焦货币一、名词解释1.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作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统一表现的特殊商品。
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必须能够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能够与其他商品交换。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依次出现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
3.价值价值是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
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
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即使对人们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价值。
商品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商品的成本。
商品的价值越大,商品的价格就越高。
4.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的职能之一。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可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表明某件商品“值”多少钱。
当货币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时,就发挥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5.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货币的职能之一。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时,被称为流通手段或购买手段。
当货币与其他商品交换时,就发挥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6.纸币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是货币的表现形式之一。
人民币是纸币的一种。
二、单项选择题1-5ABABA6-10BCABC11-15AACDA16-18BDD三、辨析题略四、问答题略五、材料分析题略第二节商品价格的奥妙一、名词解释1.价格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
商品价格由其自身的价值所决定,同时还要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2.商品商品是为了出售而生产的劳动成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3.市场调节价市场形成价格就是由经营者自主确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
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商品的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
4.政府指导价政府指导价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
山东省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
课时授课计划表
授课日期:2019 年11 月11日授课班级19高职班科目德育第 2 课时授课教师袁晓峰、郭璐、王翠健课题《商品价格的奥妙》第一章第 2 节知识目标:1、了解商品价格的形成原因;2、了解消费的类型和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技能目标:1、在购物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会选择价格比较合适的商品;2、能够观察和发现商品价格的差异和变化,尝试了解造成差异、变化的原因;3、学会合理消费
德育目标:1、初步具有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并知道在购物时出现问题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2、在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中,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教学重点:商品价格的形成原因;学会选择比较合适的商品。
教学难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中职生如何做到合理消费。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教具、仪器、设备等:PPT、《德育》课本、《德育练习册》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 页
板 书 设 计
1.商品的定价
2.消费的类型
3.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
教研室审核: 杨红涛 2019 年 11 月 8 日
教务处审核: 年 月 日
商品价格的奥
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