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商品价格的奥妙
- 格式:pptx
- 大小:32.28 MB
- 文档页数:19
《德育》第二册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性质和内容本册教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与个人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现实为中心,从个人、国家、世界三个层次讲解了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
主要内容有:学会理财和消费,走近经济圈,发展中的我国经济,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本册教材帮助我们了解身边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帮助我们更有效的参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帮助我们成为一个了解社会、放眼世界的现代青年。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关于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能力,努力成为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着眼大局的合格公民,成为一个对自己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性。
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同学们应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时刻注意学用结合,将所学知识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参与经济、政治生活的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教学要求1、了解市场的交换行为,认识货币的职能,能够正确看待货币。
2、了解商品及其价格发生变化的市场因素,了解家庭常见的理财方式,掌握科学的消费方式,懂得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理性投资。
教学内容§1—1 聚焦货币一、货币1、货币是职能2、货币的演变二、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1、支票2、信用卡§1—2 商品价格的奥秘一、了解商品价格1、商品的定价2、商品的交换二、学会合理消费1、消费的类型2、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3、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1—3 认识个人投资一、个人投资1、个人投资的方式2、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二、个人投资工具1、储蓄2、股票3、债券4、房地产重点与难点1、货币的职能(重点、难点)2、支票和信用卡的用途(重点)3、市场形成价格(重点、难点)4、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难点)5、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重点)6、个人投资(重点)7、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难点)8、个人投资工具(重点、难点)第二课走进经济圈教学要求1、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特征,了解市场经济下的经营活动遵循的交易原则。
第一课学会理财与消费第一节聚焦货币一、名词解释1.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作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统一表现的特殊商品。
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必须能够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能够与其他商品交换。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依次出现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
3.价值价值是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
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
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即使对人们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价值。
商品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商品的成本。
商品的价值越大,商品的价格就越高。
4.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的职能之一。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可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表明某件商品“值”多少钱。
当货币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时,就发挥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5.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货币的职能之一。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时,被称为流通手段或购买手段。
当货币与其他商品交换时,就发挥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6.纸币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是货币的表现形式之一。
人民币是纸币的一种。
二、单项选择题1-5ABABA6-10BCABC11-15AACDA16-18BDD三、辨析题略四、问答题略五、材料分析题略第二节商品价格的奥妙一、名词解释1.价格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
商品价格由其自身的价值所决定,同时还要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2.商品商品是为了出售而生产的劳动成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3.市场调节价市场形成价格就是由经营者自主确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
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商品的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
4.政府指导价政府指导价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
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第二节商品价格的奥妙学习目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自主学习】1、什么是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2,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买方市场 B.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C.卖方市场以卖者为主导,商品供应充足 D.买方市场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上涨答案:3、商品价格()A.由供求关系决定 B.是无限涨落的 C.由价值决定的 D.是无法确定的答案:4、商品交换的三种形式是:5、消费的类型有哪些?6、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7、常见的消费心理有、、、。
8、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有哪些?9、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要高,这主要取决于()A.东部地区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B.东西部地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C.东部地区人们的过去和未来的收入水平高 D.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超前10、人们选购电脑总是愿意买品牌机,这主要是因为()A.人们收入水平高 B.品牌机质优价廉C.人们希望买质优价高的商品D.商品的性能、质量、包装、售后服务等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1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纷纷利用“十一”长假外出旅游。
这里的旅游消费属于()⑴劳务消费⑵生存资料消费⑶发展资料消费⑷享受资料消费⑸租赁消费A.⑴⑷⑸ B.⑴⑵⑸ C.⑴⑷ D.⑶12、目前,汽车消费成为人们消费的一大热点,这说明()⑴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⑵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在提高⑶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向享受型转变⑷人们正在高消费A、⑴⑵B、⑴⑶C、⑴⑷D、⑵⑶。
深圳市宝山技工学校理论课教案(首页)审查签字:_______________年月日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2分钟)课前复习(3分钟)新课导入(5分钟)新课讲授(70分钟)课堂活动(60分钟)考勤点名及统计签到提问法:课堂活动:《拍卖会》1.发给大家各1000元及一张物品拍卖清单,拍卖物品与参与人数之比不超过2:1。
2.浏览所有拍卖的物品,并能有自己初步的选择。
3.预算,看看自己究竟想用多少钱拥有多少物品。
1、检查出勤情况并记录;2、检查衣服穿戴是否整齐,是否适合规定;3、加强纪律教育。
老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内容呢?生活中,你时常根据什么来选择商品?你是怎么消费的呢?老师讲解课堂活动的相关规则和流程。
主持活动,控制课堂纪律和活动进程。
考勤检查,整理课桌,加强纪律,准备上课学生思考积极回答问答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活动,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活动规则和流程课堂活动《拍卖会》活动说明:1.发给大家各1000元及一张物品拍卖清单,拍卖物品与参与人数之比不超过2:1。
2.浏览所有拍卖的物品,并能有自己初步的选择。
3.预算,看看自己究竟想用多少钱拥有多少物品。
4.每人只有1000元,物品拍卖时每次加价100元。
5.可以把钱分到几件物品上,也可以花到一件物品上,由自己决定。
规则:A.每件物品底价从100元起B.每次加价只能为100元C.必须举手出价D.三次确认后以最高价卖出物品,不许反悔。
所有物品都卖出后,结束拍卖。
物品拍卖单:薪水增加200%、任命总经理、读清华大学机会、每年4个月的带薪假期、拥有最好的电脑、马云公司上班、马化腾公司上班、拥有一栋海景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