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外业勘测类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50.00 KB
- 文档页数:15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第一篇: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道路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2、公路等级的划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3、城市道路等级的划分:快速路、主干路(Ⅰ、Ⅱ、Ⅲ 级)、次干路(Ⅰ、Ⅱ、Ⅲ 级)、支路(Ⅰ、Ⅱ、Ⅲ 级)。
(Ⅰ级—大城市;Ⅱ级—中等城市;Ⅲ级—小城市。
)4、公路主要技术指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计算行车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5、路面结构组成及各组成的功能:组成:面层、基层、土基。
功能: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车身后所产生的真空吸力的反复作用。
基层: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
土基:6、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1)一阶段设计:路线视察、设计任务书、一次定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2)两阶段设计: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测、初步设计、设计预算、定线测量、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3)三阶段设计:预可研、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7、重要概念:(1)公路:连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等,主要供汽车行驶,具备一定技术和设施的道路。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设施的道路。
(3)计算行车速度:又称设计车速,在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如弯道、坡道),具有中等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安全顺适行驶所能维持的最大速度。
(4)AADT:(年平均日交通量)代表着一年内所有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可反应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的交通流趋势。
(5)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是指在1h为单位进行连续若干小时调查所得结果中,交通量最大的小时交通量。
(6)通行能力:在正常可接受的运行速度、行车舒适、车辆无阻碍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断面处的最大车辆数。
道路勘测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在道路勘测设计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对应于初步设计的称为道路初测;对应于施工图设计的称为道路定测。
一、道路初测(一)日的、任务及准备工作1.目的任务初测是两阶段设计的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工作。
初测的目的是根据批复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拟定的修建原则和设计方案,进行现场勘测,确定采用的方案,并搜集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资料。
初测中路线方案的选定应采用“纸卜定线法”,当受地形、地物及设备条件限制时,可采用“现场定线法”。
初测的任务则是要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核查落实,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桥涵、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
2.准备工作1)搜集资料为满足初测和初步设计的需要,航摄像片初测前应收集、掌握以下资料:(1)可供利用的各种比例地形图、航测图、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资料。
(2)了解沿线自然地理概况,收集沿线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基本烈度等资料。
(3)搜集沿线农林、水利、铁路、公路、航道、城建、电力、环保等有关部门的规定及规划、设计、科研成果等资料。
(4)对于改建公路还应收集原路的测设、施工及路况等资料。
另外注意以下资料的收集与调查:(1)了解沿线地形情况,拟定路线途径的地形分界位置。
(2)了解沿线涉及测量工地的地形、地貌、地物、通视、通行等情况。
拟定勘测工作的困难类别。
(3)调查沿线生活供应、交通条件等情况。
2)室内研究路线方案根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拟定的路线基本走向方案,在既有地形图(1:10000-1:5嗍)与航测照片上进行室内研究,并进行初步的方案比选,拟定需要勘测的方案及比较路线,确定现场需要调查和落实的问题。
3.路线方案的现场核查和落实的问题开测前,应组织路线、地质、桥涵等专业的主要人员,必要时邀请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派员参加进行现场路线方案的核实工作。
公路勘测设计重点分析1、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根据其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其目的在于根据公路功能及适应的交通量(远景设计)按需求建设公路。
2、公路勘测设计的依据(1)设计车辆(车辆的外廓尺寸是公路几何设计的重要依据)(2)设计交通量,应换算成小客车作为标准车型(3)设计速度{是指在气候和交通量正常的情况下,汽车运行只受公路自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和舒适行驶的行车速度。
3、设计速度的作用:设计速度是决定公路几何线形的关键参数。
设计速度一旦选定,公路的相关要素如曲线半径、超高、视距、路幅宽度和竖曲线设计等指标均与其配合以获得均衡,是体现公路等级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最大值我国采用120Km∕h,最小20Km∕h。
4、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断面的交通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断面的车辆数目},是确定公路等级的主要依据。
5、确定一条公路建设标准的主要因素: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
交通量是指设计年限末的设计交通量。
6、公路勘测设计阶段:一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7.公路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曲线。
8、直线长度限制:控制在20V以内(乡间平原),20V以上(城市附近),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L≧6V,反向曲线间L≧2V。
9、圆曲线最小半径:(1)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各级公路所能允许的极限值,其υ值的选用,主要满足安全要求,兼顾舒适性。
(2)一般最小半径:为避免路线设计时只考虑节约投资,不考虑线形的整体协调和今后提高公路等级而过多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片面倾向,同时也要考虑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不会过多地增加工程量,而且也具有充分的舒适感。
为此,《标准》规定了“一般最小半径”。
(3)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设计速度一定时,当圆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较小。
10、缓和曲线的作用:(1)有利于驾驶员操作方向盘;(2)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乘客的舒适性;(3)满足超高和加宽的过渡;(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线形美观。
外业调查概述
⼟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是勘测定界中的基础性⼯作,其⼯作内容类似于⼟地利⽤现状调查,但其调查范围和成果要求⼜不同于⼟地利⽤现状调查的内容,同时⼟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兼有地籍调查的内容,综合考虑,将⼟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分为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其调查内容可归纳如下:查清⽤地范围内村和农、林、牧、渔场以及居民点外的⼚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政辖区范围界线;查清⽤地范围内的⼟地利⽤类型及分布。
权属调查的成果应及时准确地反馈于外业测量⼈员,以便进⾏权属界址桩的测量。
为保质、保量顺利完成调查任务,必须遵守下列外业调查原则。
(⼀)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调查中⼀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实际调查为基础,以地籍图、⼟地利⽤现状图、权属界线图为辅助⼯具,坚决纠正调查中的不正之风,如调查中随意更改地类;有意缩⼩耕地⾯积,扩⼤其他地类⾯积;对违法改变⼟地⽤途、⾮法改变⼟地权属界线持认可态度等。
(⼆)科学调查的原则
指⼟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必须严格按《建设项⽬⽤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及《⼟地利⽤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规定和精度要求进⾏,严格检查、验收制度。
同时,在经济条件具备的地⽅,调查中要尽量采⽤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段。
(三)⼀查多⽤的原则
所谓⼀查多⽤,就是要充分发挥⼟地勘测定界调查成果的作⽤,不仅为⽤地审批提供依据,⽽且要为变更地籍调查、⼟地登记等⼯作提供服务。
题⽬:( )是⼟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的核⼼。
A.⼟地条件调查
B.⼟地利⽤现状调查
C.权属调查和地类调绘
D.边界确定
答案:(C )。
路勘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路勘(Route Survey)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评估其重要性、使用场景、技术原理、数据处理等相关内容,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 路勘的重要性路勘是现代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通过对地理位置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为道路设计、城市规划、导航系统、地图制作等领域提供支持。
路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3. 路勘的使用场景路勘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3.1 道路设计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路勘数据可以提供详细的地形图、地貌分析、交通流量统计等信息,为道路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3.2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规划部门而言,了解城市中现有的道路网络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路勘可以提供完整的道路信息,帮助规划部门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计划。
3.3 路线导航路勘数据是现代导航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准确的地理位置数据可以为导航系统提供准确的路线规划和导航指引,提高用户导航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3.4 地图制作地图制作是路勘数据应用最直观的场景之一。
通过路勘数据,可以制作出精确、详细的地图,包括道路、建筑物、地形等信息,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参考和导航。
4. 路勘的技术原理路勘技术主要包括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
4.1 测量在路勘中,测量是最基础和关键的环节之一。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地面测量等。
测量结果需要具备高精度和高稳定性,以保证后续数据处理的可靠性。
4.2 数据采集路勘数据的采集主要通过测量仪器、卫星定位等设备进行。
这些设备能够获取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交通流量等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化的数据。
4.3 数据处理路勘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环节。
数据清洗是为了去除噪音和异常值,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分析则是为了提取关键信息、发现规律和趋势;数据可视化将数据以直观的图表或地图展示出来,帮助用户理解和分析数据。
高速公路勘测情况分析高速公路勘测情况分析导语:高速公路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是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地,其汽车的增长远比乡村快得多,成为汽车的集聚中心,因此高速公路的建设多从城市的环路,辐射路和交通繁忙路段开始,逐步成为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城市交通。
1.广花一级公路的测设情况介绍广花一级公路是广州北面一条重要的出口道,是107国道的级成部分,起于广州市新市黄石路口,终于花都市区,全长20km,由旧广花公路改造而成。
改造前的广花公路弯多路窄,只达到平原区三级线型标准,能承担的交通流量小,常常出现交通堵塞现象。
早在1992年,广州市公路局便计划改造广花公路,委托广州市公路勘察设计院完成了该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可上报后,主管部门考虑到旧路改造基本上都在旧路上作方案忽视了新的一级公路跟旧路线型上的悬殊差距,加上工程改造的社会效益和时间因素,故确定了一次详测两阶段设计的测设程序。
根据任务的安排,我院立即从广州市规划局购进沿线的1/2000地形图(注:1978年航测、1980年成图)进行纸上定线,然后再实施一次性实地详测,详测工作完成后,我院即组织人员进行了初步设计批复后,我院根据一次详测两阶段设计的要求,在一次详测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未经定测,直接完成了该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工作。
2.广花一级公路测设的不足之处汽车奔驰在平整宽阔通顺的广花一级公路上,其优美的线型组合,高质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高标准的绿化,确实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但美中不足的是,每当汽车驶入沿线的墟镇路段,原来宽阔整齐的绿化带没有了,两旁不准建筑区不见了,取而代之是参差不齐的建筑物,个别路段甚至连城市道路都不如,硬路肩(人行道)也不见了,六车道路面紧靠着未能拆除的建筑物。
即使如此,为了尽可能减少拆迁而迁就了部分建筑物,但整个广花线改造拆迁数量的补偿额约占了工程投资的四分之一,使得整个广花一级公路改造工程投资远远突破初步设计的概算。
造成拆迁工作量大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
第三节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doc第三节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土地勘测定界外业工作量大,其准确程度对整个调查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权属调查和地类调绘是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的核心。
外业工作开始前要准备好调查必须的仪器、工具和设备。
包括配备必要的测绘仪器、转绘仪器、绘图工具、计算工具、量算工具等;印制各种外业调查手簿、权属界线协议书、权属争议缘由书、各种表格;准备必要的生活、交通工具和劳动用品等。
一、外业调查概述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是勘测定界中的基础性工作,其工作内容类似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但其调查范围和成果要求又不同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同时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又兼有地籍调查的内容,综合考虑,将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分为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其调查内容可归纳如下:查清用地范围内村和农、林、牧、渔场以及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查清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权属调查的成果应及时准确地反馈于外业测量人员,以便进行权属界址桩的测量。
为保质、保量顺利完成调查任务,必须遵守下列外业调查原则。
( 一 ) 实事求是的原则目前,我国农村地籍工作不够普及,已有的农村、城郊结合部等地的地籍资料不具备良好的现势性。
因此,在调查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实际调查为基础,以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权属界线图为辅助工具,坚决纠正调查中的不正之风,如调查中随意更改地类;有意缩小耕地面积,扩大其他地类面积;对违法改变土地用途、非法改变土地权属界线持认可态度等。
( 二 ) 科学调查的原则指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必须严格按《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规定和精度要求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制度。
同时,在经济条件具备的地方,调查中要尽量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手段。
( 三 ) 一查多用的原则所谓一查多用,就是要充分发挥土地勘测定界调查成果的作用,不仅为用地审批提供依据,而且要为变更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工作提供服务。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对新建、改建或维修道路时进行的地形勘测和工程量测算,以便合理规划、设计和施工道路工程。
在道路工程中,勘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几个主要知识点。
一、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道路勘测设计的基础。
它是通过测量地面上的各种地形特征,如高程、坡度、曲率等,来获取地形数据。
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和激光测距仪测量等。
通过准确获取地形数据,可以为道路的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
二、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流量调查是指对道路上车辆数量和流动情况进行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交通流量调查可以了解道路的交通状况,包括道路的通行能力、拥堵情况等。
常用的交通流量调查方法包括车辆计数法、视频观测法和交通流量传感器等。
交通流量调查的结果对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和交通管理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的起点、终点和各个断面之间的要求,确定道路的纵向剖面。
它主要包括纵断面的长度、坡度、坡度变化等要素的确定。
纵断面设计的目标是确保道路在高程和纵向坡度上的合理性,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四、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的功能要求和交通组织方式,确定道路的横向断面。
它主要包括道路的宽度、车道数、人行道、路肩等要素的确定。
横断面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通行空间,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五、交叉口设计交叉口是道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叉口设计是指根据交叉口的类型和交通组织要求,确定交叉口的几何形状和交通设施设置。
常见的交叉口类型包括十字路口、环形交叉口和立交桥等。
交叉口设计的目标是确保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六、标志标线设计标志标线是指在道路上设置的各种交通标志和道路标线。
标志标线设计是根据交通管理要求和道路使用情况,合理设置各种标志标线,提醒和引导驾驶员正确行驶。
常见的标志标线包括交通信号灯、标线、标牌等。